第一百六十七章 西方教與佛教(1 / 2)

加入書籤

北宋時代,是玄門勢力極為興盛的一代,甚至北宋皇帝都明確地將道教定為國教。宋真宗還多次祭祀玉皇大帝,使得玉帝和天庭的地位在北宋時代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而此時的佛教,雖然也得到了皇帝的認可,但是明顯不及玄門勢頭猛烈。

北宋皇帝們並未延續後周世宗的滅佛政策,顯然,這也是玉帝的意思。北宋諸帝都或多或少地受到過玉帝的影響,他們所實行的宗教政策,也多半與玉帝有關。玉帝進行了第四次滅佛運動之後,他覺察到自己不能繼續再舉行滅佛行動了,不然的話,恐怕會出大亂子。

他深知一點,那便是他所領導下的玄門對佛教進行的遏製行動,雖然可以開戰,卻不能逾矩。畢竟佛教是有四位聖人的大教派,真打起來,究竟是佛教還是玄門獲勝,還不好說。事實上,玉帝並不是很看好玄門能夠獲勝。

現在,玉帝所能依靠的力量,已經發生了變化。在這場佛道之爭中,玉帝所能依靠的乃是天庭勢力以及玄門勢力這兩大勢力,不過,他並不確定這兩大勢力聯合便能夠完全壓製得住佛教勢力。所以,玉帝一直都並未將事情做絕。

玉帝所依靠的兩大勢力中,玄門勢力主要是闡教剩餘的勢力,而天庭勢力,則是多方勢力整合的結果。天庭勢力中,包括「封神榜」中的諸神,包括楊戩、李靖家族等新勢力,還包括十萬。這些勢力加在一起,構成了全新的天庭勢力。

由於天庭勢力的眾人都是在天庭打卡上班的,所以互相之間經過了幾千年的發展,已經有了一種集體的感覺。天庭勢力與闡教玄門勢力合在一起,成為了對抗佛教的統一勢力。

本來,玉帝能依靠的還有道家三清。可是,通天教主於新天庭建立之初便已歸隱,後來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也相繼歸隱,可以說三清幾乎已經不問世事了,玉帝也指望不上他們了。

那麼,此時此刻的佛教呢?

其實,此時的佛教勢力,也並非是鐵板一塊。

佛教自傳入東土之時,便有「佛家三聖」之說,也就是說,佛教之**有三位聖人。與曾經道教的三清一般,佛教的三位聖人,也並非的擰成一股繩的。

藥師光王佛遠在東方琉璃世界,且久不問婆娑世界之事,所以可以暫且不去考慮他。可中央婆娑世界的教主釋迦牟尼佛(也就是人們俗稱的「如來佛祖」)和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阿彌陀佛二人,可是一對針鋒相對的對手。

事實上,釋迦牟尼佛和阿彌陀佛這兩位尊佛之間的沖突,一開始並不是來源於道教三清的爭權奪利,而是理念上的不同。

釋迦牟尼悟道之後,立下了要度盡眾生的大願,並且來到了傳說中的西方極樂世界。可是,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之後,因為某種不可知的原因,釋迦牟尼卻突然改變了想法。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武掌玄黃 萬族武帝 我演不下去了 仵作狂妃 海上求生:開局激活神級簽到係統 神豪:從遊戲氪金開始 龍王戰神陳天瀟若楠 小奶包她又軟又凶 封神禁之八荒 神祇時代之魯班必須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