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闖關(1 / 1)

加入書籤

人生不易,生活中我們總要歷經一重重難關,而佛陀曾經也向弟子們開示過修行的難關。 本期講堂就為大家略述一二,看看自己能闖過幾關。 修行闖關 ■第一關:貧窮時也能布施 第一關是說當我們處於貧窮時,是否還能生起慈悲心去布施眾生? 很多人出於對財富的執著,一聽到「布施」,便以為是「向自己要錢」,從而心生不滿:「我都這麼窮了,還讓我布施!」或是「等我有錢以後,一定布施!」 但須知佛教講因果業報,「貧窮」的因,根植在過去生的「貪吝」中,而「貧窮」的果則在當下顯現。 如果我們無視因果,繼續吝惜「布施」,那麼當下的「果」,也便成了未來貧窮的「因」。 其實佛教的布施並非隻有財富一種選項,隻要我們在他人需要幫助時,願意用言語、行為盡一份心力去幫助他人化解煩惱,都屬於布施。 ■第二關:富貴後仍能學道 第二關是說當我們「富貴」後,是否還能生起學佛的念頭? 或許有人會說自己遠達不到富貴,但這一關還可以引申為當我們處於某個舒適區時,是選擇安逸享樂,還是選擇舍離「欲樂」、通過修行讓自己變得更好? 福報雖好,但如果終日享福而不知惜福、培福、積福,那麼福報總有耗盡的一天,就像天道的眾生在福報享盡後,將麵臨天人五衰,此時再去學佛為時已晚。而我們還有選擇的餘地與時間。 ■第三關:此生能與佛相遇 第三關說的是此生有緣與佛相遇是很難的。就像悉達多太子出生後,前來為他占卜的阿私陀仙人痛哭流涕,因為他看到了太子將來必定成佛,但自己年事已高,恐怕將來無法聽佛說法、隨佛修行。 如今距佛陀涅槃已兩千餘年,距彌勒佛下生也為時尚早,但佛陀留下的經典中依舊留存著他的法身慧命,而附佛外道、迷信玄談也依舊在阻礙我們親近正法。 因此如果我們今生能夠有緣接觸佛法,誦讀佛經、依教奉行都需仰賴宿世的福報與智慧,是非常難得的。 ■第四關:誦持經典、不忘初心 第四關說的是我們是否有智慧能夠誦持佛經、依教奉行? 對於佛陀時代的人來說,因為經典都是口口相傳,尚無成文的典籍,因此不光是誦持、聽聞佛經也非常不易。 如今雖然我們能夠通過網絡輕易地獲取經書,但「誦持佛經」依舊不易。因為「誦持」既有「用嘴誦讀」,也有「用身心去行持」。 如果我們不理解「學佛誦經」的目的,總是在誦經這一形式上打轉,也不去身體力行的運用佛經中的智慧化解煩惱,麵對煩惱依舊束手無措,看與不看又有什麼區別呢? ■第五關:遇到境界不起煩惱 經書佛號念了不少、名相佛理也聽了不少,但遇到境界我們的心念是否能始終如常、不起煩惱?又是否能在生起的瞬間有所覺察、懺悔呢? 生活中,我們厭惡「996」,自嘲「打工人」,但除去睡眠時間,卻無時不刻在為「貪嗔癡」打工—— 遇到「喜歡的人與物」,會想盡千方百計要將其追求到手;得不到會失落、憤恨、嫉妒,得到了又盼望更好的; 微博沖浪,遇到有人對自己或自己喜愛的明星出言不遜,是否能忍住上頭的熱血;事過境遷,心念又是否能不再纏留於往事? ■第六關:對待眾生,心行平等 佛教歷來倡導「眾生平等」,勸勉佛弟子消除執著與對立的心念,但我們在修行中卻不時會以「自我」為中心,將人事物予以分級,例如: 當我們由某位法師代授三皈依後,是否會生起諸如「我皈依的師父」比其他法師更厲害?師父教「我」的法門比其他師兄更好? 當我們與同修探討問題時,是否會認為「我學佛的時間久、應該聽我的」「我懂的比你多,信我準沒錯」? 當我們於佛前虔供香花鮮果後,遇到街邊的行乞者,是否也能無私布施?當我們恭敬頂禮法師後,遇到外賣小哥、保潔員等法師以外的人是否也能恭敬致謝? 對此,普賢菩薩在《華嚴經》中曾作開示:於諸病苦,為作良醫。於失道者,示其正路。於暗夜中,為作光明。於貧窮者,令得伏藏。菩薩如是平等饒益一切眾生。 ■第七關:不說是非,謹言慎行 現代人常利用網絡「言行無忌」,自認為「說幾句怎麼了,又不犯法」但一句話,可能會把人推向深淵,也可以使人放下輕生的念頭。 在日常的交談、評論中我們是否能做到不為自利而說謊、刻意討好他人,不隨意評價、貶低他人,不為他人起綽號,不傳播不確定的消息,不挑撥離間? ■第八關:發現身邊的善知識 虛雲老和尚曾開示:「現今佛不在世,善知識代佛弘法,親近之也能了生脫死。但善根淺薄的,會善知識也難,縱有緣見麵聞法,不明所說之義,也無益處。」 我們常感嘆當今善知識難尋,但觀音菩薩早已開示將會依眾生根機化現種種形象度眾,我們所缺的並非是「善知識」,而是遇到善知識的「福報」與辨明善知識的「智慧」。 他可以是身邊的每一個人:那些批評我們、糾正我們錯誤的人;傷害我們、磨練我們心性的人;侮辱我們、訓練我們忍辱的人;欺騙我們、增進我們智慧的人;蔑視我們、撼動我們執著的人 ■第九關:堅持度自己、度他人 在《地藏經》中,佛陀曾告訴地藏菩薩眾生剛強難度,即使一時遇善知識被度化,不久後又會受煩惱**所牽,對此菩薩應無有疲厭、堅持反復度眾。 對於當今的佛弟子,戒奶茶、戒熬夜都尚且艱難,麵對花花世界的其他誘惑,又是否能堅守佛陀的言教,依教奉行呢? 麵對不會使用手機、虛擬支付的父母,麵對「怎麼教也教不會」的孩童,又是否能有佛菩薩那樣的毅力與耐心去反復教導呢? 修行裡遇到的難關有很多,遠不止這九種,正如祖師大德們「佛法在世間」「煩惱即菩提」的開示,世間的難關也正是修行的難關。 遇到重重難關,正是檢驗修行、更進一步的良機。

人生不易,生活中我們總要歷經一重重難關,而佛陀曾經也向弟子們開示過修行的難關。

本期講堂就為大家略述一二,看看自己能闖過幾關。

修行闖關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玄幻相关阅读: 開局狂懟拜金女,獎勵布加迪 日娛秋葉原48 總裁老公太霸道 前方末日 他的眼睛都掉你身上了 都市全能神棍 煙火曖昧 都是他寵的 我在大秦開酒樓 投胎前地府簽到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