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脊梁(1 / 2)

加入書籤

5月22日13時07分

中國工程院院士、

「共和國勛章」獲得者袁隆平

在湖南長沙逝世,享年91歲

袁隆平一生致力於雜交水稻技術的

研究、應用與推廣

創建超級雜交稻技術體係

為我國糧食安全、農業科學發展

世界糧食供給作出傑出貢獻

圖片

圖片

畢業後從事教學工作

因糧食短缺開始水稻育種

1953年,袁隆平從西南農學院畢業後

被分配到湖南安江農校做老師

袁隆平最初從事紅薯育種研究教學

但當時國家糧食非常短缺

於是他轉而從事國家最需要的水稻育種

圖片

△青年袁隆平

1961年7月的一天

袁隆平發現一株稻株籽粒多達230粒

他推算用這個稻株做種子

水稻畝產會上千斤

而當時高產水稻才不過五六百斤

圖片

當時世界權威遺傳學認為

水稻不具有雜交優勢

然而袁隆平經過在試驗田不斷選種

在1964年發現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

此後,他耗時9年

雜交水稻「三係配套法」終於成功

比常規稻增產20%左右

實現了雜交水稻的歷史性突破

從1976年到1987年

中國雜交水稻累計增產1億噸以上

每年增產的稻穀可養活6000多萬人

圖片

「誰來養活中國」

他給出中國人自己的答案

上世紀90年代

美國經濟學家布朗向世界發出

「誰來養活中國」 的疑問

在此背景下

我國提出了超級稻育種計劃

袁隆平領銜的科研團隊

接連攻破水稻超高產育種難題

超級稻畝產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

1000公斤和1100公斤的五期目標相繼完成

袁隆平團隊一次次刷新世界紀錄

對這一世紀問題

給出了中國人自己的答案

圖片

袁隆平院士將畢生精力

用在了水稻育種事業上

「大家吃不飽飯,我親眼見過」

當記者問他

會不會害怕那樣的場景再次出現

他堅定回答,「不可能了」!

在2019年被授予「共和國勛章」後

他說

「我不能躺在功勞簿上

要盡量發揮新的貢獻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玄幻相关阅读: 開局狂懟拜金女,獎勵布加迪 日娛秋葉原48 總裁老公太霸道 前方末日 他的眼睛都掉你身上了 都市全能神棍 煙火曖昧 都是他寵的 我在大秦開酒樓 投胎前地府簽到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