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 好心救人卻誤開了魔瓶(1 / 2)

加入書籤

被陳洪範從刀口下救出來的那個娃娃兵,是何許人呢?

可惜沒有早知道,陳洪範要是早知道這個娃娃兵是誰,他不但不會求情救人,反而還會主張斬立決的!

因為,這個娃娃兵,竟然是後來動搖了大明王朝根基的兩大起義頭領之一,在歷史上既大名鼎鼎,又惡名昭著的八大王張獻忠!

試想一下吧,就算天啟末年和崇禎年間,災害不斷,國力不振,要是沒有張獻忠和李自成等義軍南征北戰,他們不僅僅是牽製了大量的明軍,更是消滅了大量的明軍,還從明朝軍隊、明朝王爺和各地官府手中,奪去了巨量財物,從軍事和財政兩個方麵,給予了大明王朝毀滅性的打擊,讓大明王朝內外受敵,應接不暇,否則,滿清能夠那麼輕輕鬆鬆就取代了明王朝嗎?

這就是天意啊!

那麼,張獻忠又怎麼會是王威營下的軍兵呢?特別是,他在挨前八十棍軍棍時,竟一點兒不會受傷,又是怎麼回事?

其實,就算陳洪範沒來求王威饒命,張獻忠也是打定了主意的,他早就在心裡準備好了,隻等刀斧手的砍刀往下砍,他就要掙斷繩索,奪過砍刀,飛身逃跑的。

原來,張獻忠練就了足有九層的日月神功!隻是參軍不久,尚無機會顯露,別人不知道他身懷絕功罷了。

此時的張獻忠,雖然才十六歲,但已心思縝密,鬼點子滿腹,他自知雖然有一身絕功,但還需要歷練世事,等待機會,他還有個想法,就是不到該顯露神功時,就裝成普通軍兵,以免出頭椽子先爛掉。當然,都要砍頭了,他自然是要運用神功自救的了。好在有人把他救下來了,不到用時,就可以繼續裝普通人了。

張獻忠小小年紀,怎麼會有一身絕世武功呢?這個,還得從他父親說起。

明朝的戶籍製度,很有點兒意思,根據職業,分為了軍籍、民籍、灶籍、匠籍、樂籍等等,張獻忠祖上,世代都是軍籍,也就是軍人世家。

張獻忠的父親張繼祖,年輕時一直當兵,開始還不錯,但到天啟年間,天年開始不順,收成一年不如一年,軍費開始吃緊,娶妻後覺得軍餉不足以養家,與當時種地想比,軍中待遇還不如回家種地,於是,就棄軍籍入民籍,回柳樹澗老家務農去了。

老家有七八畝地,開始幾年的日子,確實比在軍中要好一點兒,但到張獻忠七八歲時,一方麵是要送幼子張獻忠讀私塾,另一方麵,偏逢陝北的旱災一年比一年嚴重,還是連年旱災!本來收成就減少了,偏偏官府收的稅賦反而一年比一年沉重!張繼祖剛因務農稍稍殷實了一點兒的家境,從小兒子讀書開始,就每況愈下了,張繼祖覺得,送兒子讀私塾,實實在在有些困難了!

張繼祖的兒子張獻忠,天生聰慧,體格特好,自出生就無病無災,因而,張繼祖覺得,自己的幼兒張大後,說不定能有出息,除了大名,還取字為秉忠,取號為敬軒。到五歲時,送到私塾去時,那可是名、字、號其全,比有的尋常人家的孩子隻有一個名兒,明顯要高上一籌。

小獻忠剛讀了兩年私塾,能默寫一些詩文了,父親張繼祖尋思,從棄軍籍入民籍這些年來看,在家務農,年成好時,小日子倒還過得去,年成差了就很困難,照這些年的天年來看,沒準哪年就會顆粒無收!一旦顆粒無收了,那是要餓飯的,想當年在軍籍裡吃糧,好歹不會餓飯,看來,人拗不過天,不如讓兒子去改學武功,等稍稍長大一點兒,還是去從軍吃糧好了!

於是,張繼祖就把小獻忠送到他當年學武功的師父、一直隱居在榆北野狼澗狼嗥洞清修的自號狼嗥洞主的王傳稷處去學武功。

這王傳稷,原名王守誠,那可是內外兼修的頂尖高手!他年輕時,在駐受山西雁北的邊軍中任副將,因藝高則性傲,實在看不慣軍中的黑暗和對百姓的暴虐,而且自己的軍功也總被上司貪占,覺得在軍中既等同於混飯吃,更埋沒了自己的絕世功夫日月神功,還常受窩囊氣!經過深思熟慮,就打定了主意,暗中偷走總兵掠奪貪腐而得的金銀珠寶,為了逃脫官兵追捕,就換上乞丐衣服,用爬滿虱子的又破又髒的包袱皮包上金銀珠寶,改名換姓為王傳稷,逃離山西,裝作流民,西渡黃河,到處找尋隱修處所,最後尋到了十分隱秘的榆北野狼澗中的狼嗥洞,請來匠作,把狼嗥洞整修得甚是清雅舒適,到鎮上去購買些家具用器,隱居下來,一麵修行,一麵擇徒授藝。

因王傳稷授徒很少,且所授之徒都叮囑保密,所以延安府周邊數十縣,知道野狼澗有高人隱居者甚少。

古代的民間,也許因為是冷兵器時代有這習俗和治安不穩吧,或者因為學了武術,除了自保,還能去從事護鏢行當,謀職更方便吧,總之從南到北,尚武成風,各種武術門派多如星辰,陝西地麵也和其他地方一樣,開館授徒的不少,學武的也多。隻不過,並非隻要拜師學武了,就都能獲得上乘武功,因為學武與學文一樣,需要天賦,學武除了悟性,更需要骨骼基礎,所以同樣是武術師父,所教的門徒,有的是頂尖高手,有的則隻是一般練家子。

張繼祖把小獻忠送到他當年的師父王傳稷處,說明來意,王傳稷把小獻忠的身體骨骼捏了捏,即刻就讓小獻忠行拜師之禮。

世間之事,真是太巧合太巧合了!

就在小獻忠剛行完拜師禮之際,張繼祖當年在軍隊裡的同僚,米脂人李畢疆,也帶著小兒子李自成拜師學藝來了,而李自成也僅讀了兩年私塾!

王傳稷年已七十,為小李自成典過拜師禮後,問及兩個孩子的年齡,竟然大吃一驚!

兩個娃娃都是萬歷九年,1606年9月18日出生的!張獻忠是寅時生,屬虎;李自成是辰時生,屬龍,一虎一龍啊!王傳稷手撚長須說:「天意,天意啊!同屬延安府地界,竟然兩人同年同月同日生,隻是不同時辰啊,依老朽看,這兩個娃子,要是能學出來,將來必非池中之物!」

王傳稷說過,又想到一層事情,說:「繼祖、畢疆啊,沒想到你兩人在我這裡學成武功,你們的孩子也到我這裡來學武功,你們日後是師兄弟呢,還是父子啊?我看不如叫你們的孩子稱我為師爺吧!」

「如此甚好!」 張繼祖和李畢疆都完全贊同。

從此,張家和李家的兩個娃娃,就跟著師爺,披星戴月地學起了武功。

這個王傳稷,除了通常的拳腿刀槍和戰馬弓矢等外家功夫精通嫻熟以外,內家功夫還會太極功和八卦功,但拿手好戲,卻是武林中幾近失傳的日月神功!以往,他教的徒弟,因資質平平,一般的隻教授拳腿刀槍和弓矢,好一點的則教授太極功或八卦功,還從來沒有教過誰修煉日月神功。

這些功夫有何特點呢?

學會了拳腿刀槍和弓矢等外家功夫,在軍士中就算是佼佼者了,而學會了太極功或八卦功的其中一門,學到了八層就能當校尉了,學到了十層,當個參將部將啥的,也都夠格了。要是能把日月神功學個七八層,那就是軍隊中和武林中都少有人能敵的頂尖高手了,要是把日月神功學到了十層,在當時,就連東廠、西廠、六扇門這些頂級高手雲集的地方,也找不到敵手!

這日月神功這麼神,究竟是一門啥武功呢?

日月神功的要義,就是陰陽互生,日為陽,月為陰,與太極功的要義頗為相似,但心法不同,功力懸殊,日月神功對練功者的身體資質要求甚高,普通體格,根本不敢修煉,否則一進入氣理,就會走火入魔,即便李自成,練到第八層也就到頂了,他要是再練,就會走火入魔!

日月神功功練到第六層上,任督二脈、奇經八脈、秘鎖玄關自然打通。日月神功心法,運用的是陰陽互補,所以丹田內氣能夠源源不斷地補充消耗,打鬥起來,往往令高強對手力衰而敗。此功練到第六層上,內力就超過了武林中的九宮、太極、八卦、六神、**、四象、三才、七星、七傷、三陰、三陽等內家功夫,在日月神功的第六層上行走江湖,就已經是上乘內功了。

另外,以此功的內氣驅動拳腿刀槍和弓矢,無論什麼槍法刀法,都能威力巨增,這就是張獻忠和李自成在日後的長期征戰中,總是一馬當先、所向少有人能敵的原因。

王傳稷先教習了張獻忠和李自成一年形意拳、神風刀、陰陽腿、嶽家槍,弓馬術等拳腿刀槍弓矢功夫,發現兩個娃娃天賦都很不錯,判定這兩個娃娃是他以前所教的十幾個徒弟當中,所沒有遇到過的好苗子,心想自己也年歲已高,就決心把日月神功傳給這兩個娃娃,以免失傳了。

於是,在時不時溫習拳腿刀槍弓矢功夫的前提下,王傳稷開始了傳授張獻忠和李自成的日月神功心法。

學到十二歲上,張獻忠和李自成的差距就開始顯現了,張獻忠已經學到了七層,李自成卻隻學到了六層。於是,王傳稷在繼續傳授日月神功的同時,開始分別教授兩個徒孫的另一門功夫,教張獻忠學太極功,教李自成學八卦功,他期望兩個娃娃能在十五歲時,也就是十年學期之內,提前完成學業。

到了十五歲,張獻忠學全了太極功,把日月神功學到了第九層。

李自成則學全了八卦功,把日月神功學到了第八層。

這時,兩個人的所學武功,完全在伯仲之間,差距就差一層日月神功了,可是李自成不能再往上一層次修煉了,所以,兩個娃娃原本形同兄弟,親如手足,但從十四五歲開始,李自成心裡就對張獻忠暗懷芥蒂了。當然,張獻忠也看出來了,這就為後來他們兩人的不合埋下了根子。

王傳稷見兩人都學成了武功,也把他們所能修煉的日月神功學到了不能再學的層次了,應該出師了,就對兩人說:「兩個徒孫兒,你們已經學成了武功,應當出師了。師爺當年是從軍營中逃出來的,不曾帶得什麼寶兵利器,你們出師時,師爺無以贈送,但贈你二人幾句話:出道後,不可仗藝欺壓良善,要行俠仗義,除暴安良,有條件時,當為國家為社稷出力!」

「孫兒謹遵師爺訓示!」 張獻忠和李自成拜倒叩頭道。

「好了,你們下山去吧!」

於是,張獻忠和李自成就出了師,一走出狼嗥洞,兩人連道別的話都沒說一聲,就各自回了家。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報告女王,男主又跑了 絕代贅婿 我有個大俠夢 神醫萌妃:狼性王爺霸道寵 仙女座雲靈戰記 小福星宅鬥寶典 沉鵠輕鸞 神醫天下 天下第一侯 LOL:成神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