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1 / 2)

加入書籤

讀《通鑒》,知歷史。漢高祖劉邦,可能是中國歷史上最受爭議的皇帝之一。在很多後世學者看來,劉邦可謂是刻薄寡恩,忘恩負義的代表。韓信、彭越、英布等功臣,為了劉邦的天下,可謂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最終,這些功臣卻都為劉邦所誅殺。「飛鳥盡,良弓藏」,劉邦自此被釘上歷史的恥辱柱,受盡了後人的唾罵。

那麼,劉邦真的如後世所說,是這麼的刻薄與狹隘嗎?正所謂「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一個人死前所發表的言論,最能展現一個人的人品。那麼,劉邦在臨死前,到底說了什麼呢?

公元前196年10月,劉邦率軍親自征討反叛的淮南王英布,並將之臨陣誅殺。為了擊敗這位反王,劉邦像往常一樣親臨前線,並不幸被射了了一箭。此時的劉邦,已經是年近70的老人,年老體衰再加之舟車勞頓,致使他的病變得越來越嚴重。

從當年10月到公元前195年3月,劉邦所受的箭傷不斷反復,已經到了全麵感染的地步。他每天發著高燒,眼看就要不行了。就在這時,呂後不知從哪為劉邦找了個神醫。根據《資治通鑒》記載,對於劉邦的病,這位神醫還是很有把握的。他對劉邦說:

「疾可治。」

按理說,求生欲是每個人類的本能。當時的劉邦就像一個即將溺水的人,按理說絕不會放過水裡漂浮的每一個救生圈,甚至一塊爛木頭。但是根據史料記載,劉邦的表現卻相當驚人:

「於是上嫚罵之,曰:「吾以布衣提三尺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雖扁鵲何益!」

簡單翻譯來就是,劉邦不僅沒有讓醫生治療自己,反而將他大罵一頓,說:「我本是布衣,手提三尺劍攻取天下,這難道不是天命?我的命是天給的,即使扁鵲在,也治不了我?」

不讓治療,還罵人。按照現在的標準,劉邦可以妥妥得判定為醫鬧。要知道在當時,這位神醫或許是唯一能救他的人。然而劉邦將醫生罵跑後,卻做了個匪夷所思的舉動:

「遂不使治疾,賜黃金五十斤,罷之。」

也就是說,劉邦在罵完後,反而給了醫生五十斤黃金,這可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那麼,劉邦為何要痛罵醫生,又為何要給醫生錢呢?對此,明代學者王夫之認為,這正是劉邦寬宏大度的地方。

他之所以會罵醫生,不接受他的治療,是因為劉邦自知自己的狀態已經相當凶險。雖然存在治愈的可能,但病告不治的可能性反而更大。如今神醫拍著月匈脯說可以治,如果到時候治不了,凶殘的呂後豈能放過他?

因此劉邦當麵用最激烈的語言,將神醫罵跑。而他的罵,完全是做給呂後看的。如果不罵,表現得堅決,呂後還會送更多醫生到自己身邊,這樣就會給更多人增加危險。事後,劉邦又給了醫生五十斤黃金,實際就是為了向醫生表達歉意。

自劉邦起兵以來,便有著寬厚長者的稱號。由此看來,劉邦的寬厚真是名不虛傳。蘇軾曾說:

「予觀漢高祖及光武,及唐太宗,及我太祖皇帝,能一天下者四君,皆以不嗜殺人者致之,其餘殺人愈多,而天下愈亂。」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人生謎題解決專家 洪荒:開局融合盤古之心 重生之財富密碼 非人類下崗再就業 開局獲得喪門鍾 陸少又來逼婚了 異變法則 總裁爹地霸道寵 重生醫婿 戰婿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