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2 / 2)

加入書籤

當年太宗李世民曾想將一個罪犯斬首示眾,大理寺少卿不遵敕旨,按著律法,堅持隻判了一個流刑,把李世民氣得吹胡子瞪眼睛,也堅決不改判決。

以太宗之積威,尚且不能威逼大理寺少卿更改判決,裴英娘隻是個深宮女眷,更不可能撼動大理寺的權威。

裴英娘皺眉說:「我沒想過要影響大理寺的判決呀,隻想盡我所能,讓她好過一點。」

也不知李旦是怎麼看她的,她再大膽,也不會狂妄到和律法作對。恃寵而驕也是講究場合的,她不是不知道輕重緩急的人。

而且大理寺公正嚴明,馬氏又說出她的名字,大理寺肯定會鄭重行事,秉公執法,不會無緣無故冤枉馬氏。

李旦看著裴英娘陡然間板起的臉,淺笑了一下,眉宇輕輕舒展,「也不是沒有法子,隻不過要徐徐圖之。」

他說完這句,不再多說,裴英娘覺得自己最好還是不要多問,「那阿兄能幫我送點錢糧衣物給馬氏嗎?」

大理寺的監獄可以派人進去服侍犯人,馬氏隻是一介民婦,應該享受不到那樣的待遇,隻能給她送錢了。不論什麼時候,錢總是最靠譜的。

李旦點頭應下,「現在大理寺已經知曉馬氏和你的淵源,你可以不必顧忌。」

裴英娘送走李旦,讓人把半夏叫到寢殿。

短短兩三天,半夏好像陡然瘦了一大圈,眼角微微發青,滿臉苦澀,跪在裴英娘的坐席前,麵如死灰,「奴以後不能再伺候貴主了……」

「誰說你以後不能再伺候我了?」裴英娘打斷她的話,「還是說,你想出宮?」

半夏張大嘴巴,愣了半天,半晌,眼圈發紅,淚如雨下。

「回房休息,好好睡上一覺,務必養好精神。明天八王會帶你出宮一趟,你小心應對,回來和我細說外邊的情景。」

聽到出宮兩個字,半夏立刻臉色發白,聽說還要她回來,才悄悄鬆口氣。

「你記得裴家的蔡氏嗎?」裴英娘問她。

半夏點點頭,「貴主想把她召進宮?奴記得她有個兒子,不願和兒子分離……」

「不。」裴英娘從沒想過要帶馬氏進宮,她和從小為奴的半夏不一樣,是良家婦出身,被迫與人為奴,已經很可憐了,何必再把她帶進深宮煎熬。

而且馬氏不願再做伺候人的活計,贖身之後,立刻恢復娘家姓氏,和好賭的丈夫劃清界限,在通軌坊開了一爿糕坊,用手藝養活她自己。

這樣的人,心中自有不可磨滅的誌氣,不適合為奴為婢。

半夏聽裴英娘說完馬氏被大理寺關押的事,半天回不過神。

水晶簾下的狻猊獸香爐香煙環繞。

半夏擦了擦眼睛,「貴主放心,奴曉得該怎麼做。」

「順便回一趟裴家。」裴英娘把忍冬收拾好的金鋌交給半夏,「和張娘子說一聲,王洵不會有事的,不出三天,他就能安然返回王宅。」

武皇後這些年不遺餘力地拉攏寒門學子,不可能因為王洵的幾句冒犯之語就剝奪他的功名,那豈不是叫天下士子寒心?

從頭到尾,武皇後根本沒有開口吩咐過什麼,抓走王洵的人是武承嗣。

事後武皇後完全可以說一切是武承嗣自作主張,然後放走王洵,略加勉勵,接著提拔王洵做官。

這樣一來,既震懾了王浮和王洵兄弟,出了一口惡氣,還能落一個寬容大度的好名聲。有武承嗣的囂張作對比,士子們肯定會對武皇後心懷感激。

武承嗣隻是武皇後的一顆棋子而已。

王浮擔心幼弟的安危,沉不住氣,借半夏的手,和宮裡的王家內應聯係,讓裴英娘吃了個悶虧,其實他自己也沒討到什麼好處——他暴露了自己的底牌。

武皇後這會兒肯定在偷樂:抓住一個王洵,就能讓王浮亂了陣腳,一石二鳥,天助我也!

半夏一心想將功折罪,第二天出宮的路上,把裝金鋌的包袱抱得緊緊的,恨不能把裴英娘交給她的東西吞進肚子裡藏起來。

李旦先帶她去裴家。

裴家的門僮認出半夏,飛快進去通報。

張氏迎了出來,今天不是休沐日,裴拾遺不在家。

半夏按著裴英娘的吩咐,把王洵的事說了。

張氏得知王洵不會遭罪,還能入朝為官,眼圈一紅,放下心來,開始數落王洵的年輕氣盛:「小郎從小脾氣古怪,我以為他長大了,又考中進士,該懂事些的,沒想到他不管不顧,當麵和天……」

她頓了一下,左右看一眼,止住話頭,小聲問:「十七娘在宮裡過得好不好?」

「聖人對公主很好。」

張氏瑟縮了一下,跟著半夏改口,訕訕道:「公主性情和順,聖人肯定喜歡。」

張氏心裡有點忐忑不安。雖然她自忖對裴英娘還算關愛,但她畏懼丈夫裴拾遺,平時總是明哲保身,曾經多次袖手旁觀裴十郎和裴十二娘欺負裴英娘,不敢吱聲,等到那兄妹倆得手了,才意思意思責問他們幾句。

現在裴英娘成了永安公主,連裴拾遺都不能拿她怎麼樣,張氏生怕裴英娘會找自己算舊賬。

半夏取出幾隻鎏金匣子,打開來,寶光閃爍,「這些是公主送給娘子的,公主有句話托我轉告娘子:郎君現在是火中取栗,遲早會禍及自身,娘子得早些為自己做打算。」

十七娘不怪她,十七娘還想著她!

張氏鼻尖一酸,接過匣子,緊緊摟在懷中,哽咽道:「好,我聽公主的。」

張氏嫁入裴家的時候,還沒有裴英娘。幾個月後,褚氏把繈褓中的裴英娘送還裴家。張氏那時候是嬌貴的新婦,覺得裴英娘到底不是自己親生的女兒,養在身邊也不會真和自己一心一意,而且自己肯定能為裴拾遺生下更多的兒女,便沒怎麼在意過那個連哭起來的時候都沒什麼聲響的小娃娃。

後來裴英娘一天天長大,那麼乖巧聽話,懂事聰慧,知道阿耶裴拾遺不喜歡她,就老老實實待在內院,每天和婢女們一塊玩,從不掐尖要強,任性生事。

大抵沒有父母嗬護的孩子,總會特別早熟。

張氏可憐裴英娘,偶爾送她一些吃食衣物,小小的人兒,每次都會鄭重向她這個後母道謝。

世事多變,但裴英娘沒有變過,不管她是裴家不受父親喜愛的十七娘,還是金尊玉貴的永安公主,她始終如一。

張氏感慨不已,十七娘是裴玄之的女兒,可她和裴玄之沒有一點相像的地方。她不會因為自己的不幸遷怒到別人身上。

半夏默默坐在簟席上,等張氏平復,緩緩道:「娘子,有句話,我不知該不該說。」

張氏拿帕子按按眼角,苦笑一下,「我是個糊塗人,你有什麼話,隻管教我,我謝你還來不及。」

她搖搖手,揮退侍立左右的婢女。

半夏等其他人走光了,才起身挪到張氏身邊,附耳輕聲說了幾句話。

張氏愣了一下,當即變色,「公主現在是金枝玉葉,哪能和他們論親戚!」

她急得不行,抓起半夏的手,「別說公主不是我生的,肯顧念我已經是我的造化了,就算公主是我的血脈,如今也是聖人之女!你回去千萬告訴公主,小郎他們的事,和公主不相乾。我已是裴家婦,王家隻是我姊妹的夫家,我那幾個親侄兒還沒吭聲呢,輪不著他們去攀附公主。公主不用管他們!」

半夏點點頭,有了張氏的這些話,王浮以後休想靠張氏接近公主。

張氏隻是個唯唯諾諾的尋常婦人,不大關心外邊男人的事,平靜下來後,問起裴英娘在宮裡的生活起居。

她倒是沒問別的,隻陸陸續續問一些裴英娘平時吃得好不好,夜裡睡得香不香,和太平公主等人相處得如何之類的瑣碎事情。

半夏不願多說裴英娘在宮裡的事,她已經因為一時的心軟犯下大錯,不想再因為多嘴給裴英娘惹麻煩。她得珍惜裴英娘對她的信任。

挑著能答的問題答了,怕李旦等得不耐煩,坐不了一會兒,起身告辭。

張氏不敢多留,起身把半夏送到門口。現在半夏代表的是永安公主,不再是裴家的小奴婢,她不敢怠慢。

半夏看到裴十郎和裴十二娘躲在廊柱背後探頭探腦,似乎想上前和李旦搭話,冷笑一聲。

最終,裴十二娘在裴十郎的慫恿下鼓起勇氣,端著一盅烏梅漿走到李旦身前,臉頰微微沁出一抹羞紅,「天氣炎熱,請大王用些冰飲。」

聲音輕柔婉轉,哪裡像以往在裴英娘麵前的尖酸冷硬?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妖妃她母儀天下了(重生) 全球神祇之死亡主宰 少年巫師的煩惱 重返90:天才嬌妻美又颯 目標進球 雙生初雪 極道真仙傳 總裁專寵:替嫁嬌妻狠可愛 開學報到,我開了一輛限量款超跑! 財務自由了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