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孔太師推崇宰衡 安漢公感激姑恩(1 / 2)

加入書籤

1

太師府裡,太師孔光、太保王舜等三公四輔領頭,將朝廷重要的文武大臣,召集到了一起,共同研讀安漢公王莽謙遜退讓、辭讓朝廷賞賜的奏章。

讀完王莽的奏章以後,大臣們都十分欽佩。

太師孔光露出一副佩服得五體投地的表情,率先發言,對太保王舜等三公四輔大臣說道:

「諸君:

雖然安漢公大人如此謙虛退讓,不肯接受太皇太後陛下的賞賜。

但朝廷自有獎善罰惡,懲惡揚善的規矩。我們怎麼能夠損害朝廷的賞罰原則,埋沒安漢公大人的赫赫功勛呢?

諸君以為,孔某的意見如何呢?」

「太師大人見識高絕,言之有理。

的的確確,治理國家,必須遵守獎善罰惡,懲惡揚善的規矩。我們絕對不能夠因此,而埋沒安漢公大人的功勞,給後代子孫留下話柄。

不如我們三公四輔,和諸位大臣一道,再次聯名,向太皇太後和皇帝陛下上書,提出封賞安漢公的建議。諸君以為如何呢?」

大司徒馬宮建議道。

太保王舜、右將軍甄邯等三公四輔大臣一致同意道:

「兩位大人的建議很好。事不宜遲,我們應該趁熱打鐵,促成這件美事。

對於我們來說,這也是大功一件。」

太師孔光,遂代表太保王舜、大司徒馬宮等三公四輔大臣,上書太皇太後和皇帝,向太皇太後和皇帝建議說:

「太皇太後和皇帝陛下:

臣等以為,先前朝廷對安漢公大人的賞賜,還遠遠不足以表彰安漢公大人的浩大功績。

雖然大公無私、謙虛辭讓,是安漢公的一貫作風和美德,但兩位陛下為了國家大義原則,到底也不可以聽從安漢公大人謙遜避讓、沒有私心的意見,而讓朝廷一貫恩賜功臣,獎善罰惡的美名受損。

臣等以為,忠臣的氣節,有時應該使他自己屈服於大義原則才好。

隻有這樣,才能夠使主上獎善罰惡的大義原則得以伸張,以使臣子的善良美德得以發揚光大。

臣等建議,應該立即派遣大司徒、大司空等三公四輔大臣,拿著皇帝頒發的符節,奉皇帝的命令,去征召安漢公大人,趕快入宮,接受朝廷的賞賜,繼續領導群臣,為國做事。

陛下還應該一並下令給尚書府官員,拒絕接受有關安漢公的任何推辭退讓的奏章。

隻有如此,才能夠維護朝廷獎善罰惡的大義原則,更加彰顯安漢公的高潔情操和崇高美德。」

太皇太後聽後,深以為然,笑逐顏開地贊揚太師孔光等人道:

「孔太師,王太保:

你們一心為國,真是朝廷的忠良之臣。你們的見解,的確超人一等。

雖然如今,財政困難,內庫囊中羞澀,但賞賜功臣義士的東西,一樣也不應該缺少。」

太師孔光的奉章,很快被太皇太後和小皇帝劉箕子批準實施了。

王莽再也無法拒絕,這才回到大司馬府裡,正常辦理朝廷公務。

2

接受太皇太後的懿旨,開始在大司馬府衙重新辦理公務之後,王莽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即上書太皇太後和小皇帝,繼續辭讓朝廷增加的召陵、新息、黃郵聚、新野幾地的公爵封土。

太皇太後依然堅持,頒布懿旨,不準王莽辭讓所增封的封地。

王莽無可奈何,隻得勉強接受。

不久,王莽就從朝廷給他女兒王嬿增加的三千七百萬的皇後聘禮中,提出了一千萬的彩禮,前去送給了太皇太後左右最親近的胡寶寶,胡遜,穎兒等侍從親隨。

胡寶寶,胡遜,穎兒等侍從人員,無不喜笑顏開,稱贊王莽的慷慨大度。

3

為了討取姑姑太皇太後的寵愛信任,得到太皇太後身邊諸位侍從的好感評價,王莽所用的手段,數不勝數,可說常常是絞盡了腦汁。

甚至有時,在太皇太後身旁供太皇太後支使,說笑取樂的弄人小子胡寶寶等人生病了,具有大司馬、安漢公崇高身份的王莽,竟然也會降低自己的身價,親自攜帶貴重禮物,前往弄臣小子胡寶寶的家裡或者宮中的駐地,去探望、問候,態度畢恭畢敬。

除了弄臣胡寶寶,總管胡遜等太皇太後親近的侍從以外,就連太皇太後身旁那些微不足道的常侍隨從,王莽也都常常想盡千方百計,使用各種方法,致送他們數以千萬計的金錢和財物,去收買和拉攏他們,討得他們的歡心。

安漢公王莽,用盡心機討好太皇太後身邊的人,就是希望,能夠獲得太皇太後的全力支持和充分信任。

王莽取悅太皇太後,給予太皇太後侍從的種種賞賜的恩賞手段,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效果。

從此以後,太皇太後耳邊聽見的,都是左右侍從,一致贊美、歌頌安漢公王莽的聲音。

安漢公王莽豪爽賢明,大公無私,謙遜退讓,一心為國的名聲,傳遍了整個大漢宮廷。

4

到了此時,受到王莽恩惠的官吏百姓,貴族外戚,無不對王莽心悅誠服,由衷感激。

安漢公公爵府裡,大司馬王莽與太中大夫劉歆等親信大臣,再次聚到一起,促膝談心。

麵對日隆的聲威,王莽表現得越來越謙遜清醒,時刻警醒自己。

王莽用一種十分坦誠,發自內心的語氣,謙遜地對劉歆說道:

「子俊啊,最近,吾受到太皇太後陛下的恩惠,實在太多太多了,有些受寵若驚的感覺,常思報答太皇太後陛下的恩情。

吾自己雖然已經獨攬朝綱,但太皇太後陛下至高無上的地位和崇高的威望,依然對朝廷有著巨大的影響力。

如果沒有太皇太後陛下的支持和寵愛,吾王莽最終隻會一事無成。

吾要常常感恩,時刻警醒,非常清楚地領會到這一些道理,以免背棄太皇太後陛下的恩情。

可是,吾常常思考,努力尋求處理好與姑姑太皇太後的關係,報答太皇太後的恩情,卻不知道從何做起。

請問子俊,你有什麼指教吾的?」

王莽謙遜地問劉歆道。

「安漢公大人,屬下冒昧陳辭。

安漢公大人知恩圖報,令人欽佩不已。子俊以為,報答太皇太後的盛大恩情,不如從這些方麵做起。

據屬下所知,太皇太後陛下一向顧全大局,公而忘私,很顧及自己公正無私的美好形象。

平日裡,太皇太後陛下很在乎天下人對她的看法,擔心自己的一舉一動,會對朝廷產生不好的影響。

所以,太皇太後陛下時常擔心,天下人會在私下議論陛下的不是,指責陛下自私自利,徇情枉法之類,說陛下缺乏一秉大公的月匈懷,沒有秉公辦事,沒有一切為朝廷作想的心思等等。

因此,太皇太後陛下對於自己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嚴格要求,不希望給別人留下話柄。

吾猜測太皇太後陛下的內心,實際上也非常希望,能夠給予自己寵愛的親屬們一些賞賜和恩遇。

太皇太後陛下自己,卻常常拗不過情麵,拗不過一心為國的大義原則,無法直接開口,主動提出,給予自己寵愛的親屬朋友,一些賞賜和恩遇的意見。

安漢公大人,你何不站在太皇太後陛下的角度,為陛下著想一下,主動為太皇太後陛下分憂呢?」

劉歆扌莫準了太皇太後的心理,建議王莽道。

王莽恍然大悟,稱贊劉歆道:

「子俊大人,你足智多謀,真是吾的張良蕭何。吾怎麼沒有想到這一點呢?

多謝子俊,吾知道怎麼辦了。」

王莽聽了,如夢初醒,立即行動起來。

5

不久,大司馬王莽,就上書小皇帝劉箕子,向皇帝提出建議,主動為太皇太後的親屬請求賞賜說道:

「陛下:

太皇太後陛下一秉大公,公而忘私,從不利用自己的權威,為自己的親屬謀利,品德可謂高尚,古今罕見。

如今,太皇太後陛下的年事已高,而太皇太後的姐、妹等近親,也大都接近古來稀的年紀,來日無多。

臣請求陛下下旨,晉封太皇太後陛下的姐、妹分別為君的爵位,讓太皇太後的姐、妹,各自享有自己的湯沐邑,以表彰太皇太後陛下對大漢帝國的偉大功績,彰顯太皇太後陛下和皇帝的恩情,安慰為國立功的功臣烈士。」

小皇帝劉箕子沒有疑慮,立即批準道:

「安漢公大人的建議很好,照準實施。」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從尋找師叔開始 戰神虐渣A爆全球 終結末日騎士 九靈器神 極品學霸橫掃南北朝 苟成聖人後被天道曝光了 西遊:從漫畫開始的文化入侵 我的異界這一生 諸天遊戲:從魔咒課教授開始 海賊:我在洛克斯船上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