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醫門戶分於元章(1 / 2)

加入書籤

【一】《大學》儒教

有一次,世祖皇帝忽必烈問政趙孟頫。

間歇時,趙孟頫小心問道:「陛下,能否恢復科舉製?」

皇帝看了趙孟頫一眼,說了句,「恢復科舉製,有什麼好處麼?」

「現在有很多學子、儒士成天無所事事,流落入勾欄瓦舍,憑寫個曲、填個詞混口飯吃;有的乾脆就棄儒從商,做起了買賣……」趙孟頫洞察皇帝的臉色,繼續說道,「若是能恢復科舉,讓那些英才進入霄宸,效命於朝廷,豈不是……」

皇帝打斷了趙孟頫的話說:「把享樂與金錢看得很重的人,不適合進入朝廷。這種人一旦進入朝堂,便會大肆斂財,盡情地享受他追求的那種紙醉金迷的腐化生活。」

「可現在的孺子,都不上學了,長此下去,如何是好啊?」

「孩童不上學,這當然不行!你們集賢院想個轍,在每個社區[指1270年在各地成立的農村社和城市社]設立『社學』,讓孩童都必須上學。」

「關鍵是,百姓不願意花這份冤枉錢。」

「哦,」皇帝又問,「若是辦成義學,百姓是否會踴躍參加?」

「免費的,自然上學的人就多。隻是我們的財政,能否承擔的得起呀?」

「這我想辦法,隻是,你必須讓孩童們明白,上學不是為了考科舉。」

趙孟頫無言以對,心想:不科舉,上學還有什麼用?

看到趙孟頫一臉的茫然,皇帝說:「你們儒家有一句經典叫『修身養性,齊家治國』,對吧!」

「是,這話源於《大學》。」

「原話是怎麼說的唻?」

趙孟頫背了一遍原文: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

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

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

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

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

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

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

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

國治而後天下平。

皇帝又說:「你把這段話的下半部分,為朕說一說。」

趙孟頫解釋道:「要想『修身養性,齊家治國』,首先要使自己獲得足夠的知識,獲得知識的途徑在於認知萬事,研究萬物。有了知識,就可以幫助大宗把采邑經營好。家是諸侯國的縮影,把家經營好了的人也一定可以把國治理好。一個能把自己國治理好的人,那麼他也一定能協助天子讓世界充滿和諧,天下太平。」

「所以嘛,我們現在要做的事就是讓那些孩童先學好知識,有了知識乾什麼呢?把自己家的日子先過好了,怎樣過好家的日子呢?那就是先解決溫飽,怎樣解決溫飽問題呢?『之乎者也』能解決吃飯問題嗎?」

「不能!」趙孟頫迎合了一句。

「你是集賢院直學士,主管我朝教育,腦子能不能活泛一些,讓孩童們學一些有用的東西?不要光學那些《四書五經》什麼的……」看到趙孟頫更是糊塗,皇帝便舉例說道,「你可以把《周易》調出來,改成『農桑』、『中醫』這類學業,豈不更好?」

「可《周易》是萬經之源呀!」

「正因為它是萬經之源,深奧的很呢!你讓那些孺子、學子如何能理解的了啊?還不如留給專業的人士去研究。你再想想,我們大元朝地大物博,為何還吃不飽飯?不就是耕種上出現了問題麼,你讓學子們學一些『農桑』,學會多打糧、多產桑蠶,這不失是一種解決溫飽的好辦法。」

「都學農桑?」

「醫學久廢,後進無所師友。朕所怕的是,以後朝廷取人,都是學非其傳啊!如此以往,其為害甚大,你可曾想過?」

趙孟頫隨聲附和。

「你的祖先大宋王朝隻看重文化,隻重視科舉。有道是,『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你們宋朝在三百多年的時間裡,除了出了歐陽修、蘇軾等幾個文化巨匠外,可曾出現扁鵲、華佗、張仲景和張仲景這樣的醫學巨公?沒有吧!」皇帝麵帶憂慮地說,「你是不知道啊,現在的西域[指西歐地區],瘟疫頻發,卻又久久得不到抑製,這難道不應該引起中原人的警覺嗎?現在東西方之通商頻繁,若真有一天商賈把疫情帶入了中原,是『之乎者也』能製止,還是中醫藏藥能治之?」

「當然,還得靠中醫啦!」

「你看,如果把有些社學做成『醫學社』,從小培養孩童這方麵的興趣,若能出個一兩個醫學大才,豈不也是你大功一件?」

趙孟頫高興道:「不過,『農桑』和『醫學』在『農社』適用,在『城社』就有些不適用了。」

「城社可以修一些『陰陽學』,做一下城市規劃,解決市民的居住環境,讓百姓住的舒心些,豈不也是一件善事?有的也可以設『蒙古字學』麼,讓蒙漢之間的交流能夠順暢起來。即便學業有成,舉薦到朝廷裡來,最起碼交談也方便些,不似你我,中間還總得夾著個『通事』[指翻譯],多別扭呀!」說完,皇帝哈哈大笑。

忽必烈是一個「實用主義者」,他的思路確實不同尋常。

趙孟頫趕緊起身說道:「那麼,臣先退去,擬出個章程來,然後呈送陛下過目。」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超級無敵之男神 放肆!貧僧要渡化你 重生之我隻是鹹魚啊 千風卷塵 南朝第一贅婿 千億老公寵妻成癮 全球逃生:開局獲得無德地圖 混沌天帝 不敗戰婿 我成了星際零食開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