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六章 道不同則道不同(1 / 2)

加入書籤

徐之這個人,不喜歡出風頭,卻有著羈傲不遜的性格。

中午,馬景澄回到陶鈴街十三號,越想越不對勁。

盡管李寬這人,在收禮物這件事上,來者不拒,但他不是那種濫用職權撈好處的人。

尤其這件事,還是讓他很在意的事情。

綜合各種分析,他得出結論,李寬不會使用一個品格不端的人。

然而,福利區確實出現了問題。

既然人沒有問題,那就存在另一種情況,難言之隱。

他隨即讓人做了調查。

對於馬景澄來說,隻要是與自己有關的人或者事,他都要存檔,按照他的話來說就是,為了保證自己的安全。

他認為,很多不起眼的人或者不起眼的事,有時往往會壞了大事。

那個叫康天湛的男生,也在檔案記錄當中。

這個人來自中原境中州,十年前逃難到攀州,一直在城裡乾苦活。

最近他母親生病,需要手術。

年前送進醫院,沒錢,又不能讓自己母親就這樣死去。

於是鋌而走險,挪用了買肉的錢。

挪用之後呢,他讓自己姐姐在醫院照顧,自己又回到了福利區繼續做事情。

社會慈善福利對於馬景澄來說,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在他那個時代,很多人打著福利的旗號,其實乾著齷齪的事情,可誰拿誰有什麼辦法呢?

在紅武,他絕對不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

由此,對這樣占用福利基金的事情感到憤怒。

同時,因為這件事的重要性,無論在執行福利事業的人是誰,那個人的信息都會被馬景澄手下『遊手好閒』的人隨時更新。

隻不過,這些人雖然在對各種人物的信息隨時更新,但卻不向馬景澄遞交任何意見。

這是馬景澄自己的要求,別人的意見會影響自己的判斷,而且他事情多得處理不過來,如果每個人都來找自己反饋,那就完蛋了。

他其實很不想喜歡這樣的方式,有點監視人的意味,不過,這不是網絡時代,沒辦法靠手機電腦大數據了解別人的信息,隻能這樣做了。

也沒有說刻意去盯著某人,隻是在做其他事情的時候,順道就將標注星號的人信息進行了更新。

他的那間信息室,和一個數據庫沒有多大的區別,隻不過,數據庫存儲在服務器上,他的存儲在書冊上。

不過,這個信息室,現在越來越不堪重負了。

就像康天湛的事情一樣,每次更新他的信息,負責的人都要去前麵桌子上的索引目錄查詢好久,才能找到他在哪一個書架的第幾行。

這樣下去,遲早要崩潰的。

盡管馬景澄也想到了要用電腦,但目前還沒有時間去做這樣的事情。

而且,一旦他離開了攀州,這些與他有關的信息,基本就用不上了。

這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

回到康天湛身上。

知道了事情原委之後,馬景澄心中的氣一下子就消散了。

醫療的確是他很注重的東西。

在他讀本科的時候,調查過醫療行業的相關信息,了解過為什麼在床位和醫生沒有增加的情況下,醫療費變成了天價,而且還年年有醫院喊著虧損。

其中的話,那就不是一句兩句能說清楚的了。

康天湛母親的事情,讓他觸動很大,人命尚且得不到保障,如何富裕。

於是他很快讓徐之去繳納了醫療費用。

不過,他忘記說落款寫誰的名字了。

徐之就直接寫了馬景澄。

徐之做這件事的時候,連家屬都沒告訴,做完自己就走了。

他還有重要的事情,馬景澄讓他繼續去找那種做大生意的人。

他是要將鋌而走險進行到底。

京城。

西苑。

宋青州終於風塵仆仆地趕到了目的地。

他握緊手提包,長出了一口氣,大步邁向那棟建築。

這棟閣樓,閣高兩層,麵闊七間,單簷廡殿頂,黃剪邊綠琉璃瓦,前有五間卷棚歇山頂抱廈,後麵闊五間,單簷卷棚歇山頂…

一如既往的威嚴莊重。

攀州的雪已經融化,京城還是大雪紛飛。

古老的建築上,堆滿了白雪,白玉石欄杆和雪一色。

例行檢查之後,他走進了閣內。

裡麵早已有人在等候。

都是極為重要的人物,可以說,在座的有個人,在紅武活著的人中,無出其右。

紅務院院長,紅武改革總設計師,都在。

「看,說曹操曹操到,這不來了嗎?」

宋青州趕緊走進去,說話的人是總設計師,操著一口的西境官話。

「院長,總設……」

宋青州上前一一握手。

「坐下來談嘛,這西苑嘞天氣冷得很,攀州是哪樣情況嘞?」

麵對總設的話,宋青州一時間不知道從何說起。

總設笑著看了其他幾位一眼,說道:「你莫要想多了,我就是單純地問問攀州嘞天氣!」

宋青州鬆了一口氣。

但是剛才總設的話,讓他不得不多想。

京城冷得很,他人雖在國外,但是過國內的事情也不是不知道,自從攀州出了天價服裝,聲討指責的言論就如同這正月的大雪,漫天亂飛。

能不冷嗎?

京城冷,連西苑都冷,攀州的天氣怎麼樣?

宋青州在揣測,這是在問自己那邊的情況嗎?

「回總設,攀州的天氣,小年夜之後開始下雪,飄飄灑灑十幾天,年初一就停了,現在,說不上晴天,但比起全國大多數地方,算得上是一個出暖花開的好天氣了!」

宋青州就事論事地回答。

總設看向了其他人,夾著煙笑道:「不愧是我們攀州嘞老狐狸,說話還是那樣小心謹慎!」

哈哈哈

院長極其他人也笑了起來。

院長開口:「老莊曾說,謹慎能捕千秋蟬,小心駛得萬年船,小心謹慎一點還是好的。」

總設:「捕蟬要小心,但打虎要果斷,該出手時就出手嘛!」

「總設說得很有道理呀!」

其餘幾人附和。

總設:「手腳都暖了沒得?」

宋青州點頭:「見到諸位領導,這心都暖了。」

總設吸了一口煙:「暖了就好,我們也不問你吃飯了沒得,先談完再去吃。」

院長看向宋青州:「我們一直在等你回來,這攀州的情況,沒有誰比你更清楚了,想要聽聽你的看法!」

院長笑著看向總設,補充道:「正如總設說的那樣,這段時間,天氣冷得很吶,我們期望你能帶來一股暖流!」

宋青州整理了一下心情,不卑不亢,鎮定自若,「還請院長給一個領子,不然我這千頭萬緒,不知從何說起!」

幾人相互看了看,並沒有什麼不悅的神色,都是見過大世麵的人。

氣氛其實很輕鬆,但宋青州這心裡,就像壓了一口石頭,總覺得風從攀州來,吹到了這西苑,不來還好,至少可以蒙混過去,能發展一天是一天,來了,就得承受吹到西苑的風,再吹回去時,攀州的天氣不好說。

「那就從這個叫陶彩的服裝說起吧!」總設開了口,「莫要有顧慮,有想法就說出來,這幾年,我們也見了不少外國人,紅港人,腳盆人,包括那個林家誠嘛,就是為了多引進投資,加強出口,現在物資匱乏是不假,但每年紅武銀行發多少錢出去還是有數的,這些錢不流通是個大問題,現下的環境讓民眾風聲鶴唳,你們控製得很好嘛!」

「是啊」院長接著說,「陶彩這件事,讓我們想起了,曾經為了收回滯留各機構和個人手裡的幾十億資金,售賣昂貴的產品,雖然價格是高了點,但也有好處嘛,隻是要控製好這售賣資金……聽說這是一家紅港私企?」

院長這一個突然的轉折,宋青州聽出了他們所擔心的問題,遂從隨身的包裡掏出了一份文件,「總設,院長,這是對陶彩服裝資金的處理!」

院長接過來,遞給了總設。

宋青州對陶彩服裝的來龍去脈十分清楚,在總設認真翻看的同時,他開口說道:

「這家廠子,曾經的確是一家紅港企業,後來被一個攀州本地人接受,但對外還是宣稱它是紅港企業。

目前攀州財政出現困難,沒辦法兼顧很多喪事勞動力之人的救濟工作,這家名家陶彩的廠子出現,幫助我們解決了這個問題。

其所有販賣的資金,全部用於工人的工資、材料的采購、運輸、以及福利。」

院長:「這麼說來,它還是一件好事?」

宋青州點點頭:「基本上,這個品牌90的資金都是透明的,隻有10的資金沒有公開,但從始至終,州裡除了和他簽署在州內的販賣許可文件,就沒有參與過其運作,所以,我們也沒問剩下的10。」

總設很快就看完了,遞給院長,「我看了,沒得問題,剩下的10人家自留,是合理地要求,要不然就成了剝削。」

很快在場的人都看完了,有人提問:「這個模式有沒有可能在全國推廣?我記得,兩年前,一個叫卡丹的意國人,還和服裝聯合會搞過一場時裝展示,他賣得衣服可比你們這個要貴得多,一個州長一年的工資才買得起一件。」

其他人,包括院長和總設都看著宋青州。

良久之後,宋青州搖搖頭:「這恐怕不行。」

「怎麼在攀州就行,在其他地方就不行?」

宋青州解釋道:「這個還與環境有關,按照最初的設計,攀州屬於統籌與放權兩種模式共存,進而能夠吸引大量的紅港人來投資,盡管甽州新區是經濟的實驗田,但在環境上,還是各個部門各管各的,不能協調,如果將這個模式放任在其他地方,處理不當會亂了套!」

「說到甽州,我看就闊以試一試!」總設開口道:「這個服裝,主要是賣給紅港人,外國人,甽州接觸到的外來人員,遠遠比攀州多嘛,你回去要認真研究這個方案的可行性,行不行都做一個報告遞上來。」

宋青州點點頭:「我回去就立刻去辦。」

總設說:「我們走訪了那麼多國家,引進了那麼多技術,他們的技術比設備還要貴,我在腳盆韜刻聽株式會鬆下先生說,得有自己的品牌,我看你們也可以搞一搞嘛!」

眾人點頭。

宋青州鬆了一口氣,關於陶彩的事情,他不是那麼擔心,盡管鬧得滿城風雨,但好歹還有上麵幫忙兜底,主要是錢都全用在了救濟上。

院長接著開啟了下一個話題:「我們了解了,也看了,關於攀州電視晚上八點半的節目,這個還得讓你來給我們說道說道。」

院長笑著看向總設:「最近這個文章,是一天都沒有停過,不停地送來,我哪兒都堆起厚厚一堆了!」

總設,伸手朝身後掏了掏:「我這兒還有,今天新鮮出爐滴,《紅新社》內參!」

說著就遞給了宋青州。

宋青州接過來,快速瀏覽著,冷汗澄澄往外冒。

院長開玩笑:「是不是有點熱哦?」

總設笑道:「我看他是有點冷。」

總設:「年都沒過完,就把你叫過來,這是其中一件爭議很大地事情,你要妥善的考慮。」

院長繼而補充:「不光是那個主持人穿著的問題,還有除夕夜兩千萬的大獎,這讓總設飯都沒吃好。」

有人繼續補充:「院長說的對,在這個千千萬萬人飯都還沒吃飽的時候,你們整了這一出,這個可比投機嚴重多了,我們壓力那不是一點點,這個到底是怎麼回事?」

盡管說話的幾人,都沒有提到半個字的審查,但宋青州從他們的言語之間,已經可以想象狂風暴雨席卷而來的場麵。

另一人:「此前,攀州遞過來的文件,我們也看了,此舉在於解決攀州目前的危機,統籌利用好現有的物質,將大家夥兒的錢集中起來,也並無不妥,還是一個好的思路,我們和院長也就此模式進行了討論,都認為不錯,隻是…」

他稍作停頓,看了一眼其他人,才繼續說道:

「隻是,大家都沒想到,你們竟然將這件事交給一個私企去做,這個歸屬權問題,私人集資的沖突,帶來的連鎖反應,還得從源頭解決。」

總設:「你就先說一哈這個歸屬滴問題,這個問題不解決,不好向社會交代,各地都已經提交了申請,希望發行本地的福利彩票,這其中牽扯了很大滴問題。」

宋青州長出了一口氣,隨即又掏出一份文件,很厚的一份,遞給了在場的人,這是攀州五巨頭帶領手下的得力乾將,從除夕一直乾到初三,熬了好幾天整理出來的文檔。

其實就是在馬景澄提交給他們的文檔上,再增加了各種情況的分析。

馬景澄給他們提交的文檔,事無巨細,方方麵麵都有詳細的說明和預案,這當然不能直接提交到西苑,他們得討論整理。

「這件事,我們最初也沒想到,是陶彩的負責人提出來的,合同規定時間是五年,五年間,攀州的福利彩票發行權歸屬於陶鈴街十三號,作為交換,他承建30的電站,基礎投入為2個億,70的電杆,投入未知!」

宋青州解釋。

總設:「那個電杆的投入為哪樣是未知?」

宋青州也不隱瞞:「因為,資金是從彩票當中出,而電杆需要的水泥廠、煤炭廠、電杆廠,他都有!」

宋青州說話的聲音明顯小了許多。

有人問:「這其中牽扯到國有資產沒?」

宋青州搖頭:「這個倒是沒有,都是受到去年經濟影響,已經停工停產或瀕臨破產的紅港企業,被他收購了,用作電杆的製作。」

總設拿著最上麵的那一份文件,一字一句地閱覽著,「總結得很到位,一個陶鈴街十三號,牽扯到幾十萬人滴吃飯問題,我看這個人很會嘛,有機會,我想要見一見他,從他身上學學經驗。」

宋青州:「總設開玩笑了,您老人家還用從別人身上學經驗嗎?」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祁逢 你可以給我個保護你的機會嗎? 重返1990,從倒賣國庫券開始 下山後,我無敵了 艾瑟拉世界之生命之泉 少年蔡安 重生霸總文,帶好大兒勇闖娛樂圈 豪賺50億:重生後我追夫成功了 嬌嬌老婆一回眸,病嬌婁爺淪陷了 閃婚財閥:江總出價一千億要寵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