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七十四節 逃命(1 / 2)

加入書籤

招呼完父母,就跑去自家宅子,讓兩個小妾準備。

又跑去備車。

結果回來見到父母根本沒動,不由慍怒。

但父母更怒,不得已壓著急躁,將事情簡單講了一下。

「什麼?你闖宮死諫了!」

劉大刀大驚失色。

「二郎,這是大罪嗎?」

劉薑氏口氣顫抖。

劉知易道:「輕則抄家流放,重則夷三族九族!」

母親噢一聲,暈過去了。

劉大刀黑著臉,不說話了。

劉知易查看一番,母親隻是急火攻心暈過去了,沒有大礙。

難免內疚,卻不得不提前跑去江邊,找了一艘船,砸了大把銀子,讓船主放棄拉貨。

家人很快拿著細軟,乘著兩輛馬車,來到碼頭。

一家人上船,順流而下。

船開出去,才來得及詳細解釋今天的情況。

出了宮門,劉知易怎麼想他都卷入旋渦了。

眾目睽睽之下,他跟著祭酒一起進的皇宮,又是他抱著祭酒一起出來。

他翻遍史書,這種事情,最後都不會有好結果。皇權一時屈服,緩過一口氣,一定會報復,這事關皇權威嚴,就算魏太後不想做都不行,就好像她不想審榘無疆不行一樣。

祭酒頭鐵,死都不怕,自然不怕朝廷。劉知易頭不夠鐵,他怕啊。

朝廷短期內應該不會有動作,皇帝太後下罪己詔,接著隱忍蟄伏,等待局勢平息,皇權穩固之後,就要秋後算賬。

劉知易不願坐以待斃,帶著家人先跑為靜,還給大哥寫了一封信說明情況,讓他自求多福。

乘船漂流,不是乘桴浮於海,而是去贏郡。先在贏郡落腳,看一看形式。嬴悝大概率不會為了他一家人跟朝廷死磕,但將他們藏匿起來,不讓朝廷知道,還是可以做到的。天下之大,盜門一萬門徒都能藏起來,藏起他一家人不要太容易。

每次危機之後,劉知易都會對力量無比渴求起來。

將情況跟家人解釋清楚後,就進入自己的艙室,打坐閉關。

劉知易祭酒大概,可能,好像,應該,肯定成就宗師了,因為劉知易領悟了一門新的修行法門,詩家。

跟著祭酒從太學走到刑部,從刑部走進皇宮,一路上感受祭酒身上的氣勢從不穩定到穩定,從微弱到強盛,最後刺破雲霄,勢成汪洋。後來祭酒舍棄一切,引來了天地共鳴,從天而降一道清輝,跟著祭酒,沐浴著這道清輝,劉知易從太極殿走出承天門。

他終於開悟了。

劉知易此時還不知道這到底是一場多麼寶貴的機緣,就像他並不知道詩家是新創立的道統,一個學派開創,諸子百家新增一家,因此而生的天地異象,別人看上一眼就是機緣,而他在這異象的中心,被異象洗禮,就是一頭豬都能開悟。

可是放著這大好機緣,劉知易沒有抓緊感悟,反而先一步逃回家中,安排逃跑大計。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心中對事物的取舍不同,劉知易心中,家人更重。安頓好家人後,馬上感悟這股機緣。

詩乃心音,他理解了這句話的意思。並非他現在心髒跳動的聲音,盡管心髒跳動之間,他身上的真氣凝聚成精美華章,隱隱吟唱,不過這不是心音的含義。心音就是情緒的抒發,詩由心發,意從情出。隻有情緒,是最本能的沖動,追隨這股情緒,凝練出語言文字,就是詩。

難怪「國家不幸詩家幸」,歷朝歷代,國破家亡,山河淪喪的時候,總能出一大批詩人,李煜因為亡國,開創了宋詞,南宋大批詩人十分高產。就是因為這種時候,詩人情緒激烈,靈感噴湧炸裂。

「原來詩家修的是一股心誌意氣!」

劉知易有所明悟。

《毛詩》曰:「詩者,誌之所之也。在心為誌,發言為詩。」

劉知易感悟著,身上有詩家真氣湧動,沒有循著特定經脈運轉,而是如同潮水一樣,起起伏伏。這股真氣不獨存在某個竅穴,而是存在於全身,凡是精神所在之處,就是詩氣凝聚之處。詩氣是精神意誌的凝練,精神是神經活動的節律。人的神經網絡遍及全身,詩家真氣就遍及全身。

領悟到這些之後,劉知易打開係統。

係統樹:【文道】【武道】【妖道】

點開文道:

【妖道】

【角色1】【角色2】【角色3】【角色4】【角色5】【角色6】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玄幻相关阅读: 重生為狼,帶領狼族崛起 從青雲門開始麵板修仙 朕就是亡國之君 團寵醫妃打卡續命 女帝攻略楚傾歌風漓夜 當老婆來敲門 世間百萬兵刃遇我皆俯首 公子無雙 王者:開局在長安開酒樓 假如被巫女纏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