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街坊(1 / 2)

加入書籤

房產處供應的磚房外表上看上去非常體麵,紅磚、紅瓦、藍色油漆的木套子窗戶。這也是東北街十七組唯一的一幢磚瓦房,一溜九間起脊房,三大間一個房門,每個門裡分四戶人家,四戶人家公用一個走廊,走廊的四個角落,是每家土壘的鍋台,清一色的大鍋,清一色的木頭鍋蓋,不同的是有的乾淨些,有的煙熏的顏色重了些,白茬口的,是新換了鍋蓋。十二戶人家,十二個姓,是房管員故意安排的還是巧合,沒有人知道,張家、趙家、陸家、鄭家四戶在第一個門裡;王家、曹家、胡家、史家四戶在第二個門裡,臨進院子口的門裡,住著劉家、楊家、付家、陳家四戶。

陸陸續續的,能見到婦人、孩子揉著眼,打著哈欠,拎著油漆桶改造的尿桶或拴著繩子的黑陶瓷罐子出來,倒隔夜的大人、孩子混合著的夜尿,男人一般不乾這個活,有也隻是半大小子拎著桶,往房山頭一潑,尿液瞬間結冰,看不到有流動的痕跡。每年冬天,路兩邊的房山頭都堆起高高的垃圾包,混合著泔水、尿液、煤灰、土豆皮、爛菜葉子的垃圾堆,煤灰一般不多,有早起撿拾煤灰的人,估計是拉走墊路或乾別的用途。

街道組長魏桂英是個精明能乾的四十多歲中年婦女,男人是房管局的一個科長,魏嬸(大人小孩都這麼稱呼)管理一百多戶六百多口人的街道井井有條。

大眼睛,齊耳短發,白淨的一張方臉,一副伶牙俐齒,有吵架的夫妻或鄰居打架,她立馬能平息事端。按照組長的指示,磚瓦房這麵一個垃圾堆,草房一排的六戶人家一個垃圾堆,生活在這裡的人們一直相安無事,這樣留下中間的通往悅來大車店的路也就隻夠兩掛馬車並排進出,高高的垃圾堆到春天開化時,縣衛生隊的馬車才來清理。

早晨七點鍾,上班、上學的陸續出了家門,陸偉民推門出來,隔夜的小清雪不大,門上的玻璃隔著窗花依稀能看到一個紅色的桃心,一個大大的忠字還能看出來,所有的門上的玻璃都這樣,隻是屋裡門的玻璃被婆娘們貼上了報紙,有窗戶簾的人家還是很奢侈的,隻有門洞陸家的新媳婦有個繡著鴛鴦的門簾。沒等門關上,張華也緊跟著出來,兩個男人,是張家、陸家的戶主。兩人打過招呼,相跟著出了大院,三十歲的張華是南街新華書店的管理員,三十六歲的陸偉民部隊轉業到地方文化館,算起來兩個人還是一個行業。

張華的三個孩子張君、張偉、張洋,老大女孩張君,老二張偉,老三張洋都是男孩。陸偉民有四個孩子,小東、小南、小西、小北,東西男孩,南北女孩,每個孩子間隔三歲。陸小東九歲,與張君同學,七小學二年級一班。陸小北剛滿月。張陸兩家隔著一道木條釘著紙殼糊上報紙的牆,夜裡尿尿的聲音都聽得清楚。不隻是張陸兩家,這一排磚房,每兩家的中間隔的都一樣,統一的房產處的標準。鄭富的單位不遠,就在對麵的電機廠,趙德一在編織社上班,男人們每天都是一起出來,其實沒有約定,習慣了而已。

張華、趙德一住的房子是東向,陸偉民、鄭富住的房子是西向,房子跟每戶的倉房間隔有五米左右的空地,張華家的倉房在窗戶下,陸偉民的倉房挨著向東排,再往東是悅來客棧的木板牆。牆裡是木頭垛。鄭富、趙德一家的倉房門沖西挨著,木頭門用鐵絲穿個洞,鎖頭掛著,基本不鎖,因為平時家裡的門都不鎖,何況是倉房。

六十年代雖然家家不富裕,但民風淳樸。十二家磚房裡的女人,隻有張華的老婆有工作,是七小學的教師,其它女人,每天都在忙碌孩子,中間戶的曹夢清在當國民黨夥夫時被炮彈炸斷了一條腿,老婆跟一個山東人跑了,他領養了一個女孩,靠政府救濟金生活,後來女孩瘋了,瘋的時候,不知道羞臊,光著身子往外跑。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苟道諸天萬界 重生後我成了他的白月光 這位道友請留步 洪荒:吾蚊道人,拒絕當大魔頭 我的男友總在變[抽卡] 女總裁的最強狂兵 鄰居[快穿] 第一寵婚四少寵妻無下限 我靠種田稱霸星際 贈爾白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