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9章:大好計劃,毀於木門之下(1 / 2)

加入書籤

李淵還在襄陽的時候,見戰局屢屢對唐朝不利,就有了遷都入蜀的打算,就在他以西巡巴蜀為名試探時,卻遭到了關隴貴族兩派的強硬反對,他們擔心戰火卷到自家後花園,百餘名大臣第二天就集體辭職。

大臣辭職在這時代是很正常之事,君王也會進行挽留,如果實在挽留不了,就賞賜一筆錢財,準他告老還鄉。但百多名大臣同時辭職而讓朝堂陷入癱瘓的舉動,無疑是對皇帝赤裸裸的威脅,李淵後來固然妥協了,可也和關隴貴族徹底決裂。在他密謀對付關隴貴族之時,命心腹入蜀做遷都準備。同時也在一些險要的必經之處修建關隘和軍城防禦隋軍。

資陽郡就有兩座軍城,一座是已經被隋軍占領的車免軍鎮,一座位於資陽郡以西的龍水屯。

龍水屯是座周長麵積四裡左右的軍屯,隻有東西兩座城門,兵力最多的時候,這裡有兩千人,可是侯君集為了集中兵力應對李靖的威脅,又考慮到龍水屯西邊是翟長孫坐鎮的隆山郡、北邊是韓良坐鎮的資陽城,便把龍水屯駐軍減為五百人,由郎將劉義節為守將。

夜幕籠罩下的龍水屯城門早已關閉,城上點亮的火把,使龍水屯夜色變得格外清晰,二十名唐軍崗哨來回巡邏,注視著關城外的動向。

劉義節的防禦重點是西城,而麵朝侯君集大營的東城門隻部署一旅士兵,讓他們輪流巡視,白天是一火一隊,到了晚上則換成了兩火一隊,兩火也就是二十名士兵。但是他做夢也想不到,隋軍斥候竟然避開了西城,而是扌莫到了他認為不會出現敵蹤的東城。

在龍水屯以東五裡外的一片山林內,千名隋軍斥候正在林間休息,有人靠在樹上休息,有的喝著水壺裡的清水,有的吃著麵餅充飢,不少士兵嘴裡還含著麵餅便已呼呼入睡,千匹戰馬則在一邊悠閒咀嚼地上的乾草。

這支軍隊的首領是虎賁將軍張晟,他和麾下五名校尉在在一塊大石上向遠處的龍水屯眺望,從這裡隱隱約約可以看到火光沖天的城樓。

張晟原是亂世中的草莽流寇,後來被楊廣和楊義臣打服了,變成了太和軍的將領,直到沈光出現,又從太和軍變成朝廷偏師,由於太和軍在火燒李淵入蜀船隊一戰中,立下了赫赫戰功,張晟已從鷹揚將軍升為虎賁將軍,正式成為大隋王朝的一名將軍。

這次他奉沈光之命,帶兵來探查地形以及唐軍部署,沒想到意外的接到了奪取龍水屯緊急任務,隻要堅守一天,便重重有賞。

老實說,張晟等人跟著楊廣當了很多年的土匪,哪怕是士兵都都富得流油,他們並沒有把朝廷錢財上的重賞看得太重。

問題是這個任務不但是聖武帝親自下達,還說戰後在成都城親自給他們授勛,一下子就讓張晟和他的士兵都扛不住了。他們從沈光和軍務司成員那裡聽到了太多關於楊侗的傳說,人人視之為神;如果得到皇帝接見,並當著幾十萬大軍的麵授勛,無疑是件子孫後代都能吹噓的無上榮耀。所以他們在接到命令以後就長途奔馳,僅僅用了三個多時辰便從二百多裡外的隆山始建縣趕到了龍水屯,而此時,兵多事情繁瑣的侯君集剛剛率領唐軍主力北上。

士兵們此時正在抓緊時間休息,張晟則和五名校尉商量奪取龍水屯的方案,其實說來說去,隻有強攻和偷襲兩種選擇,而對於他們這些當斥候的人來說,不用商量就選擇了傷亡小、收益大的偷襲。

「奪城的問題不大,難就難在如何堅守一天。」張晟信心十足的說道:「龍水屯是資陽郡前往隆山郡的必經之路,南麵是斷崖,下麵是匯入綿水的溪河,如果冬天結冰,可以從河麵上走,但今天下了一場大暴雨,溪河水勢湍急,哪怕是筏子也容易傾翻。而道路緊貼北城牆,守住城頭就能封鎖道路,所以隻有龍水城在手才能向西行軍,而東城一半是斜坡,這一邊也不好攻打。我們一旦占了城池,唐軍隻有從西方和北方進攻。而高有兩丈八的城牆全部是用采自附近的山石修建,十分結實堅固,完全可以抗住投石車的打擊,而城前地勢不寬,唐軍縱有百萬大軍,也沒有地勢給他們來擺開陣式。總而言之,一天時間我們完全守得住。」

跟楊廣、楊義臣混了五六年,張晟混到的不僅是財富,還有豐富的軍事水平,不然的話,豈能當上太和軍的第三號人物?

這一番話,不僅把攻守雙方分析到位,也令麾下五名校尉信心大增。

「將軍,斥候回來了!」這時,親兵帶著一名喬裝成樵夫的斥候快步走來。

斥候拱手道:「將軍,卑職回來復命了。」

張晟問道:「城內情況如何?」

「稟將軍,龍水屯是一座純粹的軍屯,裡麵沒有民居和百姓居住,軍營、倉庫、防禦武器、防禦工事應有盡有,守軍約有五百,卑職已經畫好了草圖。」斥候說完,便把一張草圖遞給了張晟。

張晟接過草圖,帶著五名校尉回到了一個用樹枝搭成的木棚,木棚密不透光,是他們臨時的指揮中樞,到了裡邊,張晟就著火把看了片刻,又問道:「城內守軍的防禦如何?」

「回將軍,他們主要集中在西城、北城,東麵也有一百人,隻有南城沒有守軍,防禦比較嚴。」

「估計是侯君集馬上要來了,我們不能拖得太晚,萬一唐軍主力晚上到來就麻煩了,我們現在就行動。」張晟沉吟了一下,又問道:「照唐軍這架勢來看,要是我們打東城的話,也會驚動到北城上的唐軍,這也使偷襲變成強攻,為今之計,隻有從南城夜襲了。南城外麵有多寬?」

「回稟將軍,大概兩尺左右。」斥候忙道。

「兩尺夠立足了。」張晟吩咐五名校尉道:「我率一百名弟兄去南城,等到東城發生戰事,你們立刻從東麵上城,不容有誤!」

「末將遵命!」

張晟當即率百名士兵借著地形的掩護,向南麵扌莫去。

因為南麵是高達十幾丈的懸崖,下麵又是湍急溪河,好在修城的人或許是考慮到了塌方的可能,所以牆體沒有緊靠懸崖修建,而是隔了三尺距離左右,否則根本無法在城外立足。

這段距離雖然無法架起梯子,但是對於這些身手敏捷的斥候來說,也根本不需要梯子。他們到了城下之後就搭起人梯,先把幾名瘦小的士兵送了上去,由他們從上麵放下繩索。張晟抓了根繩索攀了上去,發現城上沒有守軍,便讓城下士兵陸續爬上。

當最後一人上來,他們貓著月要向東城奔去,當他們一路向南,沖到拐向東邊的拐角時,看到一隊唐軍士兵有說有笑的巡視,不等這些士兵有所反應,他們便猛撲上去,將這隊唐軍士兵一刀斃命。但是這裡是火把通明的東牆了,所以他們還是被另外一隊哨兵發現了,唐軍紛紛叫道:「有敵情!」

「殺!」張晟率先沖了過去,凶悍的將這隊士兵砍死在地,在他殺敵之時,將士們已經將幾副繩梯拋了下去,對城下士兵喊道:「快登城!」

而張晟此時已經帶著一隊士兵沿著東麵甬道沖下城去,下麵正在休息的二十名唐軍士兵見他們殺氣騰騰,嚇得邊逃邊喊:「敵軍來了、敵軍殺進城裡來了!」

一隊士兵聞訊從軍營內沖出,為首正是主將劉義節,張晟大喝一聲,「射死他!」

幾十名士兵同時發弩,密集的弩箭射去,唐軍士兵紛紛中箭倒地,首當其沖的劉義節身中十幾箭,當場斃命。

張晟率領士兵們殺進了敵軍軍營,大吼道:「降者不殺,反抗者殺無赦!」

唐軍打一次敗一次,不存在什麼百戰之師,勉強算上精兵的都被侯君集拉去了盤石城,所以這些被打發來守城的五百士兵基本沒什麼戰鬥力。這也使戰鬥來得突然,結束很快,除了劉義節和他的親兵,以及城上那二十多名唐軍陣亡之外,剩下的三百六十多人全部投降了。

張晟將降兵集中在火光沖天的軍營之前,他居高臨下的站在點將台上,高聲說道:「我是大隋虎賁將軍張晟,這次是奉聖上之命前來奪取龍水屯,隻要守到援軍,我們每個人都能得到兩百枚銀幣的重賞,兩百枚銀幣也就是二百兩銀子、二十兩黃金,如果某個人不幸陣亡,賞賜將加倍給他的家眷。」

降兵聽得麵麵相覷,心頭更是艷羨不已,二十兩黃金的重賞,足夠他們過上一輩子富裕的生活。

張晟見到降兵們竊竊私語,又說道:「你們把龍水屯弄丟了,就算侯君集重新把城池奪走,也會重罰你們,所以你們在唐朝這邊沒有什麼好出路了。如果我們跟我一起守城,朝廷不僅免去你們反隋之罪,還能得到和我們一樣賞賜,乾不乾?」

麵對這種巨大的誘惑,一些人首先承受不住,一人大聲問道:「張將軍,我想問一下,援軍從哪裡來?到底什麼到?」

「五萬名騎兵在三個時辰前已經從資陽城出發。」為了蠱惑這些降兵協助守城,張晟把兩萬足足說成了五萬,「資陽城到這裡的路程,你們比我更清楚。誰出來給我說一說,這支疾行的騎兵,還要多少時間到達龍水屯。」

「明天黃昏之前,絕對可以到。」一人站出來說道。

「也就是說,我們頂多隻要守半天時間。如果侯君集的速度慢,援軍甚至還比他早到這裡,但是我要告訴你們的是:無論怎樣,聖上的賞賜,都不會變。」張晟見到有人開始興奮了起來,便又笑著說道:「怎麼樣?動心的話,就跟我們一起乾吧。」

「我願跟將軍一起乾。」

剎那之間,就有幾十名士兵率先揮臂高呼。

其他人也被張晟說動心了,見到有人開了頭,便紛紛舉手高喊道:「我也願意守城!」

「歡迎你們棄暗投明。」張晟樂不可支的說道,隨即把降軍打散,重新編入十旅之中,使他的士兵增加到十三旅、一千三百多人。

就在大家抓緊時間整編之時,一名唐軍旅帥上前說道:「張將軍,卑職有個建議,不知當講不當講。」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我有一個天秀係統 勤勞致富小農民 我真是學神 前任無雙 醫武兵王 重生之魚神 最強中醫 九星聖主 我就是聖光 重生網遊之氣功大宗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