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4章:反間計(1 / 2)

加入書籤

解決了李世民部署在城外的唐軍據點,薛萬均已經帶五萬名第六軍將士到成都城外,李靖也率領六萬名第十軍將士到來,加上蘇定方的兩萬名北鎮軍、楊義臣兩萬雜牌兵、沈光三萬名太和軍跟僚人青壯,以及輜重兵和奴兵,成都城外的隋軍已達四十萬之多。

隨著各軍紛紛到來,包圍成都城的時機已經成熟,隨著楊侗一聲令下,四十萬大軍各就各位,把李世民僅剩的成都城圍得水泄不通。

為了借偽唐王朝之手和戰爭手段來消滅關隴貴族、關東士族、南方士族、荊州和益州的地方豪強等等大勢力,楊侗一次又一次的放過了滅唐的時機,整整讓偽唐王朝多活了五年時間。這也使李淵父子成了大世家的災星,他們就像漫畫裡的柯南一樣,隻要他們到哪裡,那裡的大勢力就遭到滅頂之災。如今楊侗目的達成,也是到卸磨殺驢的時候了。

成都城外的四十萬隋軍各就各位,數萬頂大帳無邊無際、延綿數十裡,從北到南,到處是旌旗招展、刀光閃爍、鎧甲森森的世界。

從楊侗的布局來看,顯然是不準備遵循兵法上說的圍三闕一了。

圍三闕一實際上是一種心理戰術,指己方攻城之時,不可把城池圍死,如果真把城圍死了,深陷重圍的敵軍在看不到生的希望之後,覺得反正橫豎都是一個死,還不如奮戰而死,說不定最後還能活得一命,麵對這種軍隊,即使最後攻城方贏了,損失也不會小,但如果留個缺口,給敵人留個希望。而敵人看到有生路可以逃命,戰鬥意誌就會瓦解,做鳥獸散。這樣,在他們逃出城外的時候,已經從一個戰士就變成任人宰割的綿羊,這樣就更好征服他們。這一招最高明的地方就是利用了人類強大的求生觀念,隻要有活下去的希望,會變得異常脆弱。

「圍三闕一」之所以屢試不爽,是因為抓住物極必反的特點。當年那麼草頭王不也正是因為走投無路,所以才一跺腳造反的麼?

這道理楊侗自然也知道,之所以把成都城團團合圍,更多是給城內的唐軍士兵造成極大的心裡威懾,促使意誌不堅定的唐軍士兵在「降者不殺」、「不抵抗不殺」等口號下放棄抵抗,當逃兵,從而實現減輕雙方傷亡的目的。

位於成都城正南門的明德門外的中軍大帳,是一座占地十畝大營,前帳左右兩側的小帳各有數十名文職軍官整理著各種文書、情報。

中帳之內,楊侗和數十名大將站在巨大成都城沙盤之前,這是隋軍的一貫風格,每每攻打一些重點城池,都會事先製作相應的城池沙盤,以便在戰爭之時,能夠進行合理的安排。這座成都城沙盤,是隨軍工匠根據韓誌提供的地圖所製,一些重點裡坊、戰略要地都用赤紅色標注出來,使人一目了然。

「城內唐軍共有九萬餘人,按照戰力、戰意、裝備來劃分的話,可以分為五等,首先是李世民的五千名赤甲軍、五千名千騎軍;其次是三萬名萬歲軍,這所謂的萬歲軍主要是由李世民嫡係、青羌青壯構成,另外一部分來各支軍隊中的精兵;第三等是李瑗為首的兩萬新軍;第四等則是從各處戰場敗回、逃回的逃兵,第五等就是剛剛招募的新兵。」楊侗手執一根鐵製甩棍,親自為眾將講解城池的防禦情況:「這九萬士各司其責,赤甲軍守衛皇宮、千騎軍守衛各坊坊門、萬歲軍負責城內治安,餘者負責成都城城池防禦。」

眾將聞言,麵麵相覷。

「聖上。」不待諸將詢問,性格嚴謹楊義臣便忍不住問道:「赤甲軍負責皇城、千騎軍負責坊門能理解,老臣沒什麼疑問。但是萬歲軍和各種雜兵的職責,您是不是搞反了?」

「是啊聖上,靠山王的疑惑想必也是諸位將軍疑惑。」李靖看了紛紛點頭的眾將一眼,又對楊侗說道:「成都城最堅固的防線是護城河、內外兩道城牆,正常來說,李世民應該把比較精銳的萬歲軍放在城上,以期獲得大戰果。如果把戰力、戰意都不強的雜兵放在這裡,他不要城池了嗎?」

「朕沒有弄反,李世民就是這麼部署的。」楊侗微笑著說道:「他怕帶兵大將在關鍵時刻反了他,所以要把萬歲軍牢牢控製在手,不許別人染指,當然放在離他比較近的次要位置之上了。雜兵雖然經驗士氣都很弱,但來源太雜,他怕裡麵有我們的士兵,所以打發來守城門了。」

「我草!」薛萬徹忍不住罵道:「都死到臨頭了,還勾心鬥角。」

旁邊的薛萬均狠狠一巴掌拍在了他的後腦勺,頭盔發出「啪」的一聲響,薛萬徹的腦袋都給三哥甩歪了,他一正頭盔,正好看到楊侗身邊的陰明月,這才想到這裡還有個女的,連忙閉上了他的臭嘴。

「倒也不能說是勾心鬥角。」楊侗看得忍俊不禁,嘿嘿笑著把甩棍拉長,點在沙盤上的外城廓,說道:「成都城是李淵命令張長遜、李元吉按照大興城的標準修建,全城可以容納一兩百萬人生活,這是僅次於大興城的大城,城廓之大,便是洛陽城也不如。關鍵是這個大城就這麼爬在平原上,我們兵多將廣,可以從四麵八方發起進攻。如果李世民派重兵分守十三門、我們也朝著這三十個要點進攻,他這九萬士兵倒也夠用,但我們處於主動進攻一方,又怎麼可能按照李世民的套路來打呢?我們完全可以避開重兵攻守的城門,專門對各段城牆發起攻擊,利用巢車、攻城梯、排梯把士兵送到城牆之上,然後再往兩邊開殺,他再多出九萬兵也不夠用,所以他也知道護城河、內外城廓守不住,於是收縮防禦線,把精兵集中到太極宮一帶。至於這些戰力戰意都不強的雜兵,去了太極宮也幫不上忙,甚至會在戰事僵持之時率先逃跑,從而引發全軍崩潰。所以與其讓這些來歷不明的雜兵去搗亂、去禍害精兵,倒不如讓他們在外圍消耗我軍箭矢。」

「聖上所言極是,雜兵最大的作用就是給自己搗亂,李世民算是學聰明了。」眾將紛紛笑出聲來。

「我倒是覺得還有一種可能。」楊義臣見眾將紛紛大笑,忍不住說道。

「您說。」

「先讓雜兵來混淆視聽,從而達到驕敵軍心的目的,當我們全軍上下都以為唐軍已經不足為慮的時候,然後再利用精兵絕死反擊。」說到這裡,楊義臣對著楊侗說道:「一旦我軍猝不及防,甚至有可能動用赤甲軍對我軍主帥發動突襲。」

「呃?」眾將一聽,笑聲哢然而止。

「有這可能,大家切勿大意。」楊侗點頭認同,李世民是個賭性極重的家夥,史上的竇建德空有數十萬大軍,結果在虎牢關外,被李世民來了個完美的斬首行動,這一回,極有可能也對自己來這一手。

不這他現在這麼來玩的話,隻會死得更快。首先、隋軍反應能力、作戰意誌、武器裝備都不是竇建德的烏合之眾能比;其次、大十軍團的將士都是百戰餘生的老兵,獅子搏兔亦用全力的理念已經深入到了每名將士的靈魂之中,再加上『大意失荊州』等陰溝翻船故事傳播於軍中,所以將士們不會拿自己的性命來開玩笑。要是李世民帶著赤甲軍跑來對隋軍主帥搞斬首行動,估計還沒有靠近,就被射成刺蝟了。

但楊義臣既然提到了,楊侗自然不能漠視,本著小心無大錯之心,吩咐道:「你們回去之後,讓麾下將校都謹慎一點。」

「喏。」

「城內這九萬唐軍對我們而言,其實不足為慮!」楊侗緩緩的說道:「朕現在考慮的是,怎麼才能用最小的代價攻克成都城,怎麼才能避免城內百姓出現大傷亡。大家有什麼想法,都暢所欲言吧。」

李靖拱手道:「聖上,兵法曰: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微臣覺得攻城之前先攻心,我們一方麵可令士兵環城喊話、一方麵利用飛天神舟向城內灑傳單,對守城唐軍進行嚴厲警示:隻要他們放下武器,朝廷可以既往不咎,但他們要是膽敢趁亂燒殺、掠奪城中百姓,則滿門抄斬。」

「恩威交施,確實是上上之選。」楊侗點點頭,又問欲言又止的杜伏威:「杜將軍有話但說無妨。」

杜伏威拱手道:「末將也不知當不當說。」

「當說當說。」楊侗笑著鼓勵,杜伏威這個野路子出身的大將,能在草頭王遍地的時代裡成為一方霸主,並能堅持到最後,這就是真本事的最好證明;他的指揮能力不如正統出身的將帥,要是兩大軍團堂堂正正對決,他肯定拚不過那些大將,但要是換成遊擊戰的話,楊侗敢說帳中八成以上的將帥被他輕鬆撂倒。

「是這樣的。」杜伏威連忙說道:「末將在江淮的時候,不像有家族支持的沈法興、有江南世家支持的李子通,但全軍上下又不能掠奪百姓,日子過得貧困潦倒,這也促使末將對敵方物資看得極重,所以攻城之前專門分出兩千精兵保護城內物資,一旦城破,他們就立刻沖進城,保護好倉庫,既能阻止守軍焚燒糧草物資,也能避免物資被亂軍搶走,後來末將又以加細分,有的專門保護倉庫、有的專門抓捕重要人物、有的專門抓捕禍害百姓的亂兵。」

「聖上!」楊義臣贊道:「杜將軍這相當高明,如果我們這樣來安排的話,不但可以迅速穩定成都城,還能避免重要人物逃走。我建議立即成立這樣一支軍隊,主將嘛,自然非杜將軍莫屬了,誰讓他經驗豐富呢。」

「哈哈!」眾人大笑。

「臣復議。」

「末將復議。」

「……」

「杜將軍,既然大家都推舉你,那朕就應大家所請。」楊侗抽出一支令箭,笑著對杜伏威說道:「你從第十軍挑出兩萬士兵,全權負責此事;朕另外給你四千名飛天軍,你可以事先把他們分派到重要目標上空,等城一破,立即從天上空降。」

「多謝聖上信任,末將定不負聖上重托。」杜伏威上前,恭恭敬敬的接過令箭。

「聖上,微臣有一計,或許可以讓城內唐軍自己殺起來。」房玄齡拱手道。

楊侗微笑道:「玄齡有何妙計,快快道來。」

「李世民如今雖然手握九萬大軍,但這些士兵大多是益州人士,聖上可以找些唐軍家眷寫信,然後讓飛天軍在軍營上空空投。」

「房尚書這辦法不錯。」尉遲恭興奮的說道:「我和堯將軍在安排流民的時候,就遇到很多唐軍士兵家眷,我們還專門把他們安排到了一處,我就去安排此事。」

楊侗卻沒有急著表態,如果隻是這樣的話,完全沒必要,因為大軍隻要包圍成都城久一點,城內唐軍的軍心就會自己渙散,根本不用刻意去做什麼,如此費時費力的拙劣之計,顯然不是房玄齡的主要目的。

「寫家書隻是其一,而且空投的話,也未必落到正確的士兵之手,所以這隻是聊勝於無的手段,我的意思是隨便找些家眷寫寫就行了。主要還是我們以家眷的口口勿來寫:告訴城中唐軍士兵,隻能他們能夠上交一顆赤甲軍、千騎軍、萬歲軍的人頭,朝廷不但可免其罪,還可獲得隋朝獎勵,人頭越多、獎勵越重,若能帶來主將人頭,甚至可以加官進爵。」房玄齡微微一笑,給人感覺就是一個濕潤如玉、風度翩翩的正人君子,但他嘴裡卻說著不是君子的話來:「然後,我們再給城中隋軍將士下令,讓他們帶頭去殺赤甲軍、千騎軍、萬歲軍,隻要有人開了頭,我相信其他人也會紛紛效仿。」

「既然房尚書說到這點,那我就補充一下吧。」杜如晦也說道:「赤甲軍身在皇城之中,比較難殺,懸賞不妨高一些。但萬歲軍中的八千多名青羌青壯,卻不在皇城之內,我們不妨重點針對這幫人。」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我有一個天秀係統 勤勞致富小農民 我真是學神 前任無雙 醫武兵王 重生之魚神 最強中醫 九星聖主 我就是聖光 重生網遊之氣功大宗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