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第 64 章(1 / 2)

加入書籤

7月初, 杜瑩瑩給女兒收拾衣物,洗漱用具,水杯麵霜, 新課本, 在睡前讀物中挑選。「茵茵, 帶哪個啊?」

茵茵什麼都不想帶, 可媽媽肯定不會同意的,隻好隨便指一本。

於是她把兒童繪本《海的女兒》也放進粉紅色的旅行箱。

熟悉的車子開過來了, 茵茵像一隻歡快的小鳥, 蹦蹦跳跳沖進副駕。馬浩宸沒有下車, 隔著車窗朝她揮揮手, 就發動油門。

以前可不是這樣,馬浩宸會站在路邊拉著女兒, 和她聊上好一會:銀行的公事, 店裡生意,幼兒園/小學同學,仿佛一家三口從前的日子。

有什麼事情發生, 杜瑩瑩目送車子離開。

時隔8年,杜瑩瑩的暑假開始了。

每天睡到8點,直接去公司報道, 拍個板簽個字,下午去店裡轉個圈,就可以回家了。下沙有健身房, 杜瑩瑩辦了一張卡,每天跑得滿身大汗,再遊遊泳,敢吃冰激淩和甜品了。

孟卓然也把兒子送到湖南去了, 無事一身輕,跟她商量著「住誰家?」

結論是輪流住:

孟卓然住在某中檔小區140多平的三居室,灰白黑為主,歐式風格,簡潔大方,顯示主人品味不錯。一間主臥,一間兒子次臥,一間辦公用的書房,陽台擺著幾盆綠植,晾著的衣物也或黑或白,沒有明亮鮮艷的色彩,廚房也毫無煙火氣息,一看就沒有女主人。

這周住孟家,下周住在萬家花城,周末看店,在下沙開酒店,杜瑩瑩的日子很是逍遙。

進入暑期,東方衛視播出《甄嬛傳》,淳貴人和鬥魚糕再次登上家家戶戶的熒幕,淘寶訂單穩中有升,維持在每天2000盒以上,周末超過2500,公司目前的產量綽綽有餘。

祝傑成立電商部,招了一個網管/技術,加上原來的5個客服,全麵負責淘寶平台;周立博招了3個助理,擔負采購重任,保證車間和檔口的正常運轉,發貨也歸他協調。為此,周立博申請采購一輛車子,結實耐開的7座別克,能載人拉貨,也能運原料。

自從他入職,趙師傅擔子輕了不少,把原料和檔口/車間的衛生也安排給兩個徒弟。

說是徒弟,兩位師傅比杜瑩瑩還大,像兩名忠誠的衛士,盯緊搬進車間的每一袋食材,上稱、抽查、入庫,兩人兩份賬,互相監督。兩個加工地點都是平房,衛生是第一位的,杜瑩瑩什麼時候去,地麵乾乾淨淨,台麵能照鏡子,垃圾隨時處理。

7月中旬,趙師傅找到她,委婉地問,「杜總,以後公司往哪方麵走?」

這麼籠統?

杜瑩瑩實話實說,「公司想活下來,得有錢賺,糕點也得有競爭力,否則,《甄嬛傳》一結束,我們就完蛋了。」

用不著2020年,現在淘寶做糕點的品牌就數不過來了。

趙師傅慢慢說,「以前是想,先把攤子支起來,賣出去,走一步看一步,想不到每天能賣2、3000盒。杜總,攤子越來越大,吃的人越來越多,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得往上提一步。」

杜瑩瑩明白了,「您的意思是,食材要提一提?」

去年10月,她去北京找《甄嬛傳》劇組簽約,趙師傅先後兩次做的兩盒糕點,用的材料是最好的。

比如龍井酥,芬姨買了1兩特等龍井茶,用燜煮一天的茶水和麵起酥,做出來的糕點味道清淡雋永,像春天的花朵。

有點像武林高手過招,第一下就亮出絕技,給人個下馬威。

當然,現在檔口批量生產的龍井酥,外形像綠玫瑰花,餡料就是綠茶粉了。

平時采購的單子,杜瑩瑩一一核對過,目前鬥魚糕使用的食材是中等的,並沒圖便宜搞批發,做為沒有融資的小公司相當奢侈了。

趙師傅頷首,「想出頭,就得人無我有,人有我精,才能壓別人一頭。比如橘紅糕,我聽祝傑說,賣的很不錯。」

推出鬥魚糕之前,杜瑩瑩以為,荷花啊荷葉啊蜻蜓最受歡迎,實際反饋卻相反,烏漆嘛黑的烏篷船和蓮蓬、海龜最吸睛,橘紅糕桔白糕被提及的幾率也很高。

「我女兒也愛吃。」她問,「正想和您商量,什麼時候掛店單賣呢!」

三個工廠不可能代勞,隻負責把成盒糕點送到公司,由公司的人拆開,分別快遞給顧客。這樣一來,需要的人手多了,檔口/車間不得不把精力放在最暢銷的點心上,效率大大降低。

趙師傅卻搖搖頭。「杜總,橘紅糕橘紅糕,顧名思義橘子皮和金桔為主,加陳皮、肉桂、甘草、丁香、豆蔻,另,有的地方加薄荷,有的地方用桂花,還有的地方添玫瑰、柿餅、麥芽糖,還有隻用紅曲粉和甜味劑,上不了台麵。」

杜瑩瑩立刻明白了:去年10月,芬姨買了橙子金桔,剝開混合果肉,把皮打碎,混合糯米做糕送到北京。等她開起店鋪,訂單多人手不足,就簡單粗暴地去超市,買成罐的金桔醬和橙子醬做為橘紅糕的餡料。

「您的意思是,橘紅糕的食材、配方都要改進,要有我們的特色,且不能改來改去。」她毫不猶豫地說,「這樣吧,趙師傅,您列個單子,把我們現在的食材和您心目中的食材列在上麵,需要的成本、製作時間和人手也寫上,我們一個一個商量。今年的話,沒法一步到位,我們樹一個目標,今年不行就明年,一步一步來。」

趙師傅眼裡有興奮,搓搓手,「杜總,這樣的話,人就不夠用了。」

「再招幾個吧,您列單子。」杜瑩瑩指著牆上的日歷,「我個人的想法,8月之前,我們內部理順、提效,我再找一個加工廠,您來把關,9月磨合、發貨,10月把18種單品掛出來,到了雙11,我要拚一把,銷量比618翻倍,剩下的,明年再說。」

聽到這裡,趙師傅眼中有老年人的悲觀和謹慎、不敢置信,又有對年輕人的羨慕和贊賞,半天才說,「杜總,你想走到哪一步?」

「在杭州多開幾間連鎖店,能開到蘇州、上海更好,淘寶當然賣的越多越好。」她笑起來,伸著懶月要,「到時候掙到錢了,到西湖邊開間鬥魚小店,天南海北的遊客都會來的。您把最厲害的點心做出來,放在微博、抖音和b站直播,再傳到油管,我們就更火了。」

話是這麼說,下午杜瑩瑩卻有點失望:

「不行啊?」她嘆息,「真的不行啊?」

像以往一樣,周周乾淨利索,不拖泥帶水:「我舅舅問過了,你說的那個紀錄片五年前就開始準備了,插不進去了,年底送審,過了的話就排期,明年就播出了。」

《甄嬛傳》播出之後,演員爆火,導演編劇原地封神,副導演和各個部門的頭兒咖位也大大提升。周周工作約不斷,舅舅曹導也單獨拍戲,算圈裡一個不大不小的人物了。

杜瑩瑩不死心,「出錢也不行?」

周周在電話裡答:「導演製片都是死心眼,一個贊助商不要,一個廣告不接,一個專業演員不用,說什麼,要反應原汁原味的民間美食,要向海外觀眾普及中華傳統風俗,要用普通人的視角看華夏大地,清高著呢。」

《舌尖上的中國》啊!就這樣失之交臂了?

她頭疼地按摩太陽穴,不死心,「那,能不能請咱舅舅幫忙墊個話,第一季不行,第二季第三季先排上隊唄?」

遠在北京的周周被逗笑了,「你這人可真有意思,第一季都沒播呢,就惦記上後麵了。我實話跟你說,這部紀錄片的導演製片沒名沒姓,這種片子在央視一抓一大把,能播出就算走運,說不定安排在淩晨。就算播了,反響好的話多拍幾季,要是沉進水裡,就不浪費錢了。」

她垂頭喪氣,「我有預感,這部紀錄片一定會火,和甄嬛傳差不多那種,會出圈,會爆紅,後麵拍了又拍。」

周周哈哈大笑,「甄嬛傳都不夠你吹的,還想什麼?你真想推你的鬥魚糕,我給你介紹幾個美食節目,做菜做點心,明星洗手作羹湯,怎麼樣?」

能有什麼美食節目和《舌尖上的中國》相提並論?

她拒絕了,謝過周周,看公司員工忙忙碌碌,時間不早去了店裡。

正值學生放假,店裡生意一般,幾個客人邊歇腳,邊蹭空調。小餘閒在吧台,難得竇坤也在。

「好久沒見了。」她招呼,「咦?胖了吧?」

果然,竇坤下巴圓了,月要圍也粗了不少,略有些不好意思,小聲說:「今天忙不忙?要是有空,來家裡吃飯吧,我老婆在。」

上一世,杜姍姍說過,竇坤初戀女友嫁給別人,他經人介紹,結婚生子。後來竇坤被人揭發,掙不到錢,老婆鬧離婚,把孩子甩給他走人了。

這是竇坤的初戀女友吧?

孟卓然今天加班,杜瑩瑩欣然答應,看過幾天的賬就跟他走出店門,在街角買了一束百合。

寇坤住處離桌遊店不遠,步行10多分鍾就到了,一處略顯陳舊的小區,門外貼著招租廣告,看起來,大部分是給學生的。

推開門,是一處乾乾淨淨的2居室,目測70多平,半新的電視冰箱,沙發腿壞了一條,用書墊著,牆壁貼著一些不太值錢的畫,沒什麼多餘的裝飾品,一看就是租的房子。

空氣彌漫著香氣,廚房走出一個個子不高的年輕女孩,圓圓的臉,丸子頭,算不上漂亮,卻很乖巧討喜。

「穀芳芳,我老婆。」竇坤介紹,「杜總,瑩瑩。」

當著外人,竇坤從不顯露自己是杜瑩瑩的親戚,店裡連於耀陽都不知道。

穀芳芳迎上來,給她一個大大的笑臉,「總聽他提起你,杜總,謝謝關照啊!」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我,開局假冒專家 慕少的天價寵妻 君家嬌妻有點甜 影帝家的小祖宗甜又剛 媽咪你馬甲掉了 他來自地獄(無限) 彼岸之迷 我在遮天修永生 生肖獵魂傳 敲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