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進官衙(1 / 2)

加入書籤

在大清晚年封建王朝裡,還是哈爾濱這個江山一隅的地方,一個廚子竟然有這麼重要?

老夫子坐在那裡,陷入了沉思,鄭明達依舊是聊興十足:「各位,今兒公務不忙,就給你們講講這官場上的事,道台府除了有朝廷的任命,其他方麵並非那麼強大……」

這會的道台府全名叫濱江關道,俗稱道台府,專屬吉林、黑龍江兩省交涉、關稅等事物,名義上是朝廷設在此地的官署,實則缺少和各國打交道的軍隊、行政實力。

此時,中東鐵路局像頭巨獸沖入東北大地,鐵路線不斷延長,附屬機構越來越龐大,人員眾多,早已賺的盆滿缽滿。

現任道尹沈文庸是個南方人,五品官,品級不低,算是朝廷刻意安排,便於他與各國使節打交道,盡量維護朝廷利益。

從他話裡話外,小九子品著道台府的架構和實力,雖心生向往,卻也感到了不小的壓力。

道尹沈大人手裡沒有重兵,靠的是朝廷威嚴,去搏擊各方大鱷,沒有商團支持,就得大動腦筋。

凡是都有一個實力和軟實力,這麼一來,美食外交也就成了關道裡的一張王牌。

「就是一枚釘子,也有釘子的用途,看怎麼用了,就說這酒樓裡,有的客人不會用勺子,照樣能卡在喉嚨裡,釘子如果插在喉結上,同樣叫人疼痛難忍……」小九子專注地想著,大膽地說起了想法。

這會,諸葛良佐想的和別人不一樣,在這老夫子眼裡,濱江關道是整個東北重要的官宦機構,權力中心,很多大事都要經過這裡研究,接觸的自然都是達官貴人。

想到這裡,他贊成地說:「沒錯,凡事用到極致,效果就出來了,禮信小弟,咱不常說四兩撥千斤嘛。」

鄭明達見他倆興趣不小,多少有些放心了。

他力薦完鄭禮信,也是有些疑慮:道台府對外舉步維艱,多少次在外事外交上吃了癟,眾人都是忍辱負重。

好歹也有奪回權力的時候,否則那地方就得死氣沉沉,喪失銳氣。

眼看著鄭禮信毫不退縮,勁頭十足,算是欣慰了不少。

於是,他決定上午帶著小九子去報到。

想歸想,真決定去乾活了,小九子心情異常復雜,在酒樓裡轉悠了一圈,四處看了看,又站在了大堂門口,沖著眾人抱拳說:「今後老都一處就靠各位了,東家從來不愧對你們,工錢一份不少,待人待物和善公平,都得安心乾活……」

這事他至今沒告訴鄧弘毅和菱角,昨晚既然已經扭轉了局麵,老都一處的名頭自然會響起來,生意上的事不用再擔心,這就放心了。

跟著鄭明達到了傅家店四家子的道台府附近,就見貧民建築物越來越少,不遠處的官衙威武壯觀,隱約可見有官差把守在正門口,給人一種說不出的感覺來。

這畢竟是朝廷的機構,作為子民,站在跟前就能感覺到莫名的莊嚴。

鄭明達帶著他從側門而入,隨口介紹著衙門裡的情況,拿他也沒當外人:「禮信,府衙花巨資建的,各行各業,尤其是百姓,都懼怕、敬重,就是各國領事館和那些洋人老板……」

進來的時候,小九子就觀察了,門口有不少肥壯的戰馬,再想想那些領事館、大使館門口,不少都停著洋汽車了,和人家比,真就差了不少。

進了正堂,小九子正式拜見了沈文庸沈大人。

沈文庸是個中年人,顴骨高,眉深眼大,留著精致的細長胡須。

他搭眼一看,從此人相貌上就察覺出了對方性格:有事業心,耐力不足,修長的手指顯示出這人書生氣比較重。

「大人吉祥,小的鄭禮信前來拜見。」他壓低聲音說。

沈文庸正坐在太師椅上喝茶,剛喝著呢,似乎在品味茶色,慢悠悠地呷了一口,喝了,回味著茶的味道,才緩緩抬頭:「噢,鄭大人,這是前幾日,你說的那個雜工?」

顯然,沈大人貴人多忘事,加上位高權重,壓根就沒太把鄭明達推薦的人當回事。

鄭明達臉上略過一絲尷尬之色,馬上輕咳了一聲,就要重新介紹,沒想到沈文庸驀的點評起了茶葉:

「要說這龍井茶,運到這裡,途徑了萬水千山,就跟我等戍邊將士似得,飽經風雨,多了幾分苦澀,原本的味差了不少,噢,記起來了,他好像是個廚子,記住嘍,本人口味清淡……」

鄭明達舒了口氣,看樣沈文庸要是專心做事,記性不是那麼差。

已經行完禮了,站在這處滿眼威嚴的堂廳裡,鄭明達沒忘了偶爾看他幾眼,省得小家夥膽怯了。

剛進來的時候,他就給小九子介紹過,西角門是專門押解犯人和行刑的地方,殺氣重,平時都關著,行刑的時候開,今後少從那地方走。

叫他沒想到的是小九子絲毫沒有緊張,挺直了身體,目不斜視,一臉坦然。

偌大的堂廳裡,就他們三個人,沈文庸也是不時地打量著這個少年。

這是他除了大堂以外第二個接見人的地方,若非儀式隆重,或者重要公務,都是在這裡辦公。

他也沒少觀察鄭禮信。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快穿許你永世相伴 開局刮刮樂暴擊一個億 武道長歌 地府頭號壞蛋 農女嬌妻:我家娘子有點野 暴走的領主唐博[基建] 我以為我隻是玩了個遊戲 一親方澤 王爺是個軟飯男 [紅樓]當戰神遇女神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