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紅箏(2 / 2)

加入書籤

祝枝山一個人組隊,想用自己的老鷹風箏壓過王不讀的燒餅風箏。

祝枝山喊道:「老鷹吃餅,吃餅,吃餅,王不讀我要吃你的餅!」

王不讀也回應:「好,好的,吃我的餅,吃我的,呸!我讓你吃才怪。」

王不讀拉起風箏,往遠了跑去。

「吼,臭小子哪裡跑。」祝枝山一邊扯風箏線,一邊追王不讀。

田野邊上一座亭子裡,沈周悠哉悠哉品著茶,吃著鮮果,看著大家放風箏,沈周也高興,他閒閒地掏出個千裡望看風箏。

這樣的好天氣,好心情不享受一下,更待何時。

卻看到文璧的父親文林從遠處向自己走來,沈周想著文林是來接文璧回家的,沒想到文林此番前來,卻是來前來向沈周道別的。

曾經的文林,為了文璧不能開口說話的事,一籌莫展,到處尋訪名師給自己的學生做輔導,甚至找到了曾經給太子輔導功課的先生,來做文璧的老師,但是效果甚微。

現在想想越是名師可能是學生會更有壓力,因為他到底是和別的學生不同,不能說話,心中怕自己學不好,效果適得其反。

沒想到這書院學畫反而能更適合文璧的成長。

自打文璧去學畫,小臉上逐漸有了笑容,文林非常感謝沈周,眼見著學生越來越開朗,他就放心的回到溫州處理官府中事宜。

之前為了文璧能夠受到好的教育,文林甚至直接把南京太仆寺丞的官給辭了,自己在家輔導文璧。

結果沒啥用。

文林對沈周不住地感謝,直說學生這樣就是極好,每天開開心心就行。

看到了學生的改變,相信自己,停止尋找所謂名師,他相信自己的學生已經遇到了世界上最好的小夥伴和最好的老師,接下來會有好消息紛至遝來。

文璧自小在靖州長大,熟悉靖州的人和事,靖州是自己的故土,讓他在熟悉的環境裡生活,才能更好的成長。

文林從前在外為官的時候,本想把家眷帶離靖州,但是又怕文璧換了新的環境不能適應。

古有孟母三遷,今有我文林按兵不動,雖然文璧依然沒有在言語上回答過他,但是越來越工整甚至脫俗的字跡,越來越值得品味的畫作,已經證明了一切。

文林道別之後,沒有再打擾沈周帶著學生們放風箏的興致。

他凝視了一陣文璧在田野上奔跑著放風箏的快樂背影,獨自飄然而去。

隻要他快樂就好,哪怕文璧一輩子發不出一個音節來叫自己父親,但是隻要他能快快樂樂的過一生。

文林就很知足。

一眾風箏在天上恣意的飛著,各種花樣中,王不讀的那個燒餅,顯得尤其與眾不同。

王不讀左閃右閃,躲著祝枝山的老鷹風箏,卻沒感覺到自己跑到了一棵大樹旁,王不讀著急往邊上跑,一個不小心,風箏刮到了田野旁邊的樹上。

看到掛在樹上的風箏,王不讀鬱悶極了:「餡餅飛走了呀」。

旁邊的董文學大笑道:「王不讀你那餡餅是有餡兒的麼,不是隻是芝麻燒餅麼。」

王不讀:「哼,你懂個啥,芝麻燒餅裡麵還有油酥做餡兒,我這是餡餅,哼!」

董文學哄他道:「好了別悶了,回頭給呢帶個真的芝麻燒餅,我娘烙的,可好吃了。」

王不讀聽見有真的燒餅吃,稍微地高興了一點點。

但是他還是心疼自己的餡餅風箏,小小的身影站在樹下,眼巴巴的不住朝樹上望著。

唐寅知道這董文學王不讀兩人感情好的一個人一樣。

董文學是冷麵熱心,什麼時候王不讀真有難處了,不管有沒有好吃的,最後還是該幫忙就幫忙。

王不讀的父親是個老學究,對課業追求盡善盡美,有董文學在替著王不讀寫字作畫,王不讀不知道少挨了他爹多少罰。

看著同伴沒了風箏很可憐,董文學躍躍欲試,邁開小短腿兒,想往樹上爬,給王不讀夠風箏,但是奈何腿兒太短。

沈周遠遠地望見王不讀的風箏被掛住了,小跑過去,身手敏捷的爬上樹,把風箏給王小短腿夠了下來。

王不讀美滋滋地看著失而復得的風箏,笑得兩個小眼睛眯成了一條縫,連連感謝沈周。

幾個人正笑著。

遠處的藍天上,一個顏色大紅沒有任何圖案的風箏,正飄飄搖搖地向著學生們的這個方向飛來。

董文學指著天空,聲音帶著驚懼喊道:「師父,師父,你看那是什麼。」

這個風箏的顏色猶如泣血,無聲無息地飄著,仿佛風箏的線已經斷了,下麵卻沒有放風箏的人。

風箏不但是顏色猶如鮮血,就連形狀也非常的不規則,像是人胡亂扯紮的一個半成品。

那紅色的風箏飄搖著飛到學生們的頭頂,王不讀看到血紅的風箏上麵歪歪扭扭的仿佛寫了有字。

突然,風箏的線好像被人淩空割斷,在空中翻了幾個圈,像個被擊中的飛鳥,無力再支撐自己的飛翔,晃晃悠悠地直線下墜,落在了離眾人不遠的一處草叢裡。

看到那個顏色血紅的風箏,唐寅的心裡咯噔一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叛逃的我對前任上司會有什麼壞心思呢 橫濱五條小姐戀愛物語 [劍三 少年歌行]世外來仙 世界第一郵遞員 護國天王 重生之大秦盛世 老祖宗顯靈了 林簾湛廉時 天降六寶沈瀟瀟顧庭霄 鄉村極品小醫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