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114(1 / 2)

加入書籤

入京安定下來後, 白小芽他們在京城過了第一個年。

一家人帶著期盼,歡歡喜喜的度過了新年。

開年後,接下來的一個月,江遠山大多數時日都是窩在家裡看書, 很少出門。

劉文采他們除了在家看書, 還經常參加各種文會, 與各地來的今科試子們交流學習心得。

而那些有門路的試子, 除了參加文會, 時不時的還去拜訪一些名士。

江遠山肯定是沒有門路的,朱佑明本想替他引薦一兩個德高望重的名士,卻被江遠山拒絕了。

一來他性格內斂, 不大會說那些場麵話,二來他不想搞太多花頭,最重要的是,他沒有錢。

拜訪名士總不能空手去吧, 就連文會他也隻參加了兩場, 還是被劉文采硬拉著去的。

畢竟參加文會, 吃喝暢談, 都是要花些銀子的, 他不想花白小芽的錢。

白小芽倒是鼓勵他多去參加文會,還特地給了他一百兩銀子, 讓他隨便花。

然而江遠山卻沒要她的錢,他說自己不喜歡熱鬧。不想要她的錢是一方麵,確實也是真的不喜歡熱鬧。

一個月過得很快,轉眼就到了會試的那天。

這次江遠山反倒沒鄉試的時候緊張了,因為即便會試沒考中,他也是個舉人, 至少半隻腳踏入仕途了。

春闈放榜那日,榜單下擠滿了儒巾長衫的學子,很多不是今科的試子也都擠過來看熱鬧。

大家都很關心榜首是誰,不出意外,榜首的那個人多半也會是狀元。

江遠山和劉文采他們趕到的時候,榜下已經圍著很多人了。

劉文采興沖沖的往人群裡擠,他伸著頭看榜上的名字,一眼就看到了江遠山的名字。

「上遙兄,上遙兄,你中了,中了,在榜首。」

蘇雲州也扒著人群往裡麵擠:「讓我也看看。」

他看到掛在榜首的江遠山,回頭笑著拱了拱手:「恭喜上遙兄了。」

很多人都看到了榜單上排在第一的名字「江遠山」,然而卻不知道是誰。

聽到劉文采的喊聲,眾人循聲看去。

江遠山站在人群外,聽到劉文采的話,心裡鬆了口氣,壓在心底的大石頭在這一刻瞬間被移走。

他個子高,目力也好,即便沒擠進去,站在外頭伸了伸脖子便看見了自己的名字。

順著名單往下,他看到了排在中間的蘇雲州。

榜單下半截被人擋住了,他看不見。

隨即人群裡爆發出劉文采的歡呼聲:「啊!!!我也中了,中了,中了!!!」

蘇雲州在看到自己的名字後,也長長的吐了口氣。

雖然他的名字排在中間,與江遠山差了大半截,但能榜上有名,他已經很知足了。

他也沒奢望中狀元,能榜上有名考中進士,對他來說已經是祖墳冒青煙了。

同是從白馬書院來的另外兩個學子,這次卻沒考中,榜上沒他們的名字。

若是回到當地,經舉薦,也能落個小官做。

然而那兩人卻打算留在京中,再等三年。

會試後,便是殿試了,也是科舉的最後一層選拔。

殿試是在一個月後,到時候再分出三甲。

頭甲共三人,分別是狀元、榜眼、探花。這也是所有學子都向往的,沒有哪個讀書人不想考狀元。

不過大多數人也隻能想一想,狀元哪裡是那麼容易得的。

得了狀元,朝廷直接授予翰林院修撰一職,榜眼和探花則是授予翰林院編修。

想要再往上爬,這就得看自己的造化了,人脈政績各方麵都不能少。

有些人從進了翰林院起,老死都沒挪窩。

二甲和三甲,沒有固定的數,根據今科榜上有名的人數來決定。

這次參加會試的有四百多人,然而榜上有名的,一共隻有五十人。

二甲三甲,在殿試後,還得再參加一次朝考,才能根據前後的考核成績授予官職。

*

劈裡啪啦的鞭炮聲,喜慶的鑼鼓聲,街邊人群的呼喊聲、各路賀喜聲,孩童拍著小手、歡快的唱童謠的聲音,各種聲音交織入耳。

嘈雜又喜慶。

然而白小芽卻像是什麼都沒聽見,她所有的感官都集中在了眼睛上,一雙眼隻看著前麵披紅戴花,騎著高頭大馬的男子。

她看到這一幕,想起了書裡的內容,原主被賣到京城的花樓,在樓上看到江遠山高中狀元跨馬遊街,當天夜裡便出現幻覺從樓上跳下去摔死了。

李春花激動得已經哭好幾回了,這一刻看著自己兒子風風光光跨馬遊街的畫麵,她覺得自己就是立馬死了也值了。

江玉姝也一個勁抹淚,邊哭邊碎碎念:「太好了,太好了,哥哥中了狀元。」

白小芽站在人群裡,小聲說了句:「恭喜。」

然而她腦海裡,卻反復閃過原主跳樓的情節內容。

江遠山騎在白色的馬背上,拱手向周圍道喜的人致謝。

人群裡發出艷羨的歡呼聲,更有人嘆道:「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朝看盡長安花,真是令人羨慕啊!我若也能有這一天,死而無憾了!」

殿試結束後,接著便是瓊林宴,而每屆的瓊林宴,也成了京中貴女們選夫的宴會。

尤其是歷任新科狀元,那都是新貴之家爭著搶著要的乘龍快婿。

京中茶寮酒肆、街頭巷尾,說書的耍把式的,全都在討論新科狀元會與哪家權貴結親。

這些人早就探得消息,知道江遠山還未成婚,家裡人口也很簡單,隻有一個年邁的老母和年幼的妹子,以及一個寡嫂。

聽到這些討論時,白小芽正在集市買菜。

她走在人群中,挑挑選選,一會兒看肉一會兒看魚。

隻聽其中一個賣魚的漢子袖著手道:「我昨兒個去王丞相府中送魚,不小心聽了一耳朵,聽幾個婆子說,王丞相最小的嫡孫女兒王家三小姐,今年都十六了,一直還未說親。

她們說,三小姐就是想在今年的瓊林宴上,自個兒挑選出中意的夫君。」

另一個賣雞鴨的漢子回道:「那王家能同意嗎?他們那樣的高門大戶,家中女兒哪個不得嫁入名門望族,新科狀元雖然有才有貌,但出身到底有些低了,新科狀元的家底,哪裡配得上王家。」

賣魚漢子道:「嗐,這你就不懂了吧。王家還缺那一個兩個的名門姻親不成,王丞相的長女,是聖上最寵愛的貴妃娘娘。王丞相的嫡長孫女兒,是三皇子的正妃。說起王家,三天三夜都說不完。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離婚後,陸少每天求復合 執愛難渡:厲總嬌妻心上藏 月明千裡心不隔 快穿之女配有讀心術 八零替嫁旺夫命 宮牆柳 我被自己附體了 我是sss級叛忍 都市之我要成為全知藝術家 五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