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灑滿明村河(第三十五章 )(1 / 2)

加入書籤

蒲公英灑滿明村河(第三十五章)

明青蘿

五爺爺拉著我坐上了搖搖晃晃的拖拉機,我與旅途中交往的第一個朋友依依惜別,看著她在拖拉機後麵奔跑,一邊大聲地喊著什麼,一邊不停地揮著手,直到那身影融入到了無邊無際的高山峻嶺間。在人生的旅途中,與自己萍水相逢,還有依依惜別的朋友無數,唯有那次別離,讓我牢牢記住了幾十年。那瘦小的身影,滿是淚痕的雙眼,在風中揮舞的雙手,一一在歲月中凝固,一去千裡之後,又一別數十年。如今,那溫潤、美麗的雙手,可支撐起了一個美滿、富裕、幸福的家庭?

令人無法想象的是,回到老家後,我與五爺爺的沖突便開始了。我想學武功,再三地請他教我,但他無論如何就是不肯答應。在小學三年級時,便有了一次讓我刻骨銘心的對話,也讓我與他之間的語言交流斷絕到了他去世的前一年。

你真想學功夫嗎?五爺爺問完之後,一聲不吭地盯著我看了十幾分鍾,他猛地吸了幾口自製的土煙絲,最後還是搖了搖頭,嘆了口氣。說道,練武之人,首先是一個德字,然後是一個忍字,最後才是一個武字。我闖盪江湖一生,遍尋名師,為學武藝而踏入戰場,又因爭強好勝誤入是非深處,其間坎坷難言之經歷無數。俗話說,三歲看苗,七歲看老,憑我的眼光,你永遠做不了一個武者。德乃練武之首,你自小聰慧過人,家教嚴厲,這一點我自然可以放心。但自古狡猾奸詐之輩和卑劣無恥之徒多出於自以為聰明之人,他們心術之縝密多變,心智之詭秘難纏非常人所能及,況且他們往往癡迷於名利,糾結於恩怨,或陰險不語,或沖動易怒,或清高自負,或淩勢欺人。這種自以為是之人的沖動與憤怒,清高與卑賤糾結於心,要麼在傷感中自艾自怨,更多的則表現為不顧一切的玉石俱焚般的復仇的力量,如潰堤的洪水,永遠也找不到忍者的身影。盡管這些無法用德者的標準來檢驗,卻注定不是一個忍者,也做不了一個真正的武者。你也許會是這樣的有些自以為是的人,盡管不是太聰明、太狂傲,卻注定要在不忿中思索,在不屑間前行,糾結於名利與內心的取舍,如何做得了一個忍者?你專注於山水的神情,你向往於遠行的孤獨,還有你無語於塵世間的凝眸,執著於魂靈間的傳說,雖與忍者相似,與武者相通,卻有著本質的不同。忍者克製的是自己的情感,磨礪的是自己的意誌,任何時候都能做到萬般羞辱加於身而巋然不動。而有些小聰明的自以為是者,大多時候不是克製,是醞釀情感,掙紮靈魂,他們永遠超脫不了物外,隻能是塵世間更無奈、更傷感、更柔弱,甚至更爆發、更破壞的一群。這些,往往更危險。這就是我不教你武功的全部理由。你或許明白不了,但你以後會體會到,隻怕我對你的忠告會跟隨你的一生。所以你隻能盡力去做一個德者,在不屑的眼光和傷感的靈魂中走自己的路,可以感嘆,可以怨恨;可以軟弱,可以堅強;可以孤獨,可以拒絕;可以迷惘,可以哀痛;可以癡迷於山水跋涉,可以纏綿於名利糾葛與如煙往事;可以逃避紛爭與權勢羈絆,可以逍遙於內心與魂靈的自由;唯一不可的就是沖動和憤怒。

五爺爺像個睿智而又敏感的預言家,在三十多年前的那個秋天,在那紛飛的細雨、飄悠的落葉叢中,完成了與我或許是與他自己關於德者、忍者、武者最本質理解的最後一次對話。他以敏銳的眼光,看出了我一生的特別和缺憾,自以為是的聰明,眼高於頂的狂傲,冷眼旁顧的不屑,卻又執著於孤獨、旅途與傷感,糾結於現實、虛幻與過往,在沖動與憤怒中,在咒罵塵世汙濁與權勢紛爭中,隻能與山水和心靈對話,隻能在沖動與憤怒中沉溺。此情此境,於家國無利,徒自傷身害己。為了忍者的榮譽和勇氣,他硬是拒絕了一身武藝的延續,讓一個真正的武者,最後陷於孤苦無助和道統絕斷。

許久,五爺爺才結束與我的對話,推開窗戶,望著對麵房梁下的壽木感嘆不已。這是我已經準備了十幾年的上好棺木,油漆了二十多遍,嚴絲密合的,隻怕不久就要讓我與這個世界隔絕而去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陳平往事 朝花還得朝花時 穿越修仙,道友,請留步! 以第二人稱解剖自己的困惑 暗幕世界 尋找過去的快樂 地球重回修仙 唯秘辛 師尊哥哥你別怕,讓我把你拿下 染入華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