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水閣(1 / 2)

加入書籤

闊別三月有餘, 重回汀荷院水上書閣時,阿蠻仍不免有些緊張。望著熟悉的緊閉閣門,手指無意識繞了繞身牌, 才開口道, 「小姐,阿蠻來了。」

此水上書閣是汀荷院重修後新造的,隻有兩層。區別於汀荷院中原本的藏書樓, 大家都稱此處為小書房。書閣三麵環水,僅一條廊道通人。不僅彈琴時有水音相稱,亦能解暑熱。更重要的是,此處說話比較方便。縱什麼動靜,等閒人都不能聽見。

因而每次小姐單點他來這小書房, 阿蠻都極是謹慎戒備。

尤其是,他剛剛還擅辭了軍職!此事全然沒和小姐商量, 回府時木已成舟。

「進。」

與他擔憂的大相徑庭,沈稚似乎心情不錯, 正親手侍弄著盆中的兩株新荷。見他進門,還溫柔地笑了笑。

阿蠻情不自禁也跟著傻笑。

「坐吧。」

小丫鬟們早烹好了茶,在他進門前便退了出去。

阿蠻此時與她相對而坐,熟稔地淨手、斟茶,再服侍她擦手品茶。「剛剛在前院聽娘問了東山許多,半日也說不到我關心的。此去燕雲, 情勢究竟如何?」

阿蠻神情一肅, 「小姐, 燕雲之叛別有內情。」

兩年前燕雲便有黃河決溢的水患,大水漫過後又接連兩年大旱。莊稼禁不住折騰,去歲收成幾近於無。燕雲十三州中, 其中東四州是燕陽王封地,受災嚴重的各縣都有安民官來撫恤賑濟,春天簽契借給百姓們糧種、秋收後再加稅抵還。日子雖苦些,卻不誤今年的春播,百姓們咬咬牙便能挺過災年。

可歸朝廷管的其餘九州,就各有各的難處了。有的縣衙無所作為,有的縣長乾脆棄衙而逃……州府長官本就是買官而來,斂財是一把好手,賑災上卻兩眼一抹黑。這還算好的,貪心些的勾連當地豪情世族,屯糧居奇,讓本就缺糧的災縣一時更是無糧可賣。

想吃糧食?好,拿田契來換。

餓死飢民無數。

能過冬的全是僥幸,至於春播的糧種……更不用想。連草根樹皮都啃吃乾淨了。

所謂叛亂,不過是些飢餓又絕望的難民沖擊縣衙,想搶些朝廷賑災的糧食活命罷了。可等待他們的,大多卻是一座空衙——糧食早就搬進了當地世族們的糧倉。

至於沖進糧倉哄搶……百姓們不敢。

世族囤積的私兵眾多,且外圍有□□箭盾,圍的鐵桶一般。凡靠近的飢民,一率按悍匪砍死了事。反正餓死的人到處都是,也不差幾具亂屍。

*

阿蠻盡量說得和緩些,不許去細說那赤地千裡、累累白骨的慘狀。

可沈稚仍是聽得難受極了。

喃喃道,「怪不得爹讓沈瑞去……他老人家怕是早就猜到了。」

「那後來呢?你們平了叛,斬首七千是怎麼回事?」

阿蠻捧了茶盞奉給她,沈稚卻難過得根本喝不下去。一雙眼睛含著淡淡哀傷,隻定定地望著他,等他詳述。

阿蠻隻覺得月匈腔裡悶悶的,酸疼不已,一時卻也無言安慰她。

*

沈瑞當即便傻了眼,他是來領兵平叛的,對著這些災民怎麼下得去手?險些將軍糧都撫恤出去。被隨軍的老副將攔了——定國候雖未親自領兵,卻讓自己信賴的老將隨軍。

他隻說了一句話,「大公子若執意以軍糧撫恤災民,我等便走不出燕雲了。」隻會被逃荒的飢民們圍到死。

沈瑞大怒,生生捶斷了桌案,「哪州刺史報的叛軍作亂?真該殺了他!」

阿蠻靈機一動,當即帶著幾個小隊的騎兵出去,三日後歸來,已弄清了大致來龍去脈。關州刺史李成文本是當地士紳出身,隻是家道中落。舉族投了齊國公府門下,花錢捐出個州刺史,也算衣錦還鄉。不料本地後起的豪強世家其實看不起李家,什麼事都不帶他玩。

這幾年趕上天災,幾家聯合起來哄抬糧價,借災荒兼並田地,收災民為佃農,大大發了一筆土地財。這等「好事」,也不帶李成文玩。

李家錢少地少,確實和大世族比不了。可人家是州刺史啊!急了,登時發了州府告示,抑糧價,不許災民以田換糧。還讓衙役們巡街,災年可行特令,一旦發現糧行高價賣糧,就地正法。

這一招玩橫的惹急了當地幾家世族。索性一不做二不休,讓私兵們趁夜偷襲了府衙,殺了李成文一家三十二口。偏這廝命大,在青樓過夜逃過一劫。連夜奔到駐軍處,「拚死」向朝廷發出了這封叛軍大亂的求救奏章。刻意隱瞞一部分實情,再誇大叛軍勢力,最後還不忘寫一寫自己如何不畏生死,英勇抗敵,結果一家老小都殉國了……

就等著齊國公府救命呢。

可惜,剛第二天這李成文便急病死了。天知道他是怎麼死的。

陰差陽錯的是,當地豪紳們前後派了幾波人馬去截,都沒截下這八百裡加急的奏報。於是,沈瑞他們便來「平叛」了。

*

沈瑞聽完後當機立斷,這「叛亂」必須從關州平起。敢沖擊府衙,定是暴民無疑了!

沈稚聽到此處,忽然莞爾,「當時關州已無動亂,新的州刺也已上任,一副太平景象。這決斷當真是我那位兄長所下?」

阿蠻尷尬地輕咳兩聲,「沈瑞才是軍中主帥,軍令當然該由他下發。」

沈稚隻是搖頭笑笑。順便勾了勾手指,阿蠻立即乖乖給她奉茶,討好地將額頭湊了過去。沈稚抿著唇角,輕輕在他頭上彈了一指。接過茶慢慢喝了,「你接著說罷。」

「哎。」阿蠻坐回去,開心地應道。

之後便順利多了,北境軍圍了關州府衙,沈瑞隻進門轉一圈,便忽然出兵,殺了那幾家聯合屯糧的當地世族,遣散仆從,將田契和屯糧一律充公。

新刺史被這雷霆手段嚇的鵪鶉一般,連呼「小侯爺饒命!小人都是被指使的,全然不知情啊。」

原來他隻是一個縣令,因聽話被暫扶上刺史之位,行特殊時期的「暫代」之職。

既無朝廷調令,這假刺史也不敢發糧賑災——開倉放糧的政治意義非同尋常,即便是一州長官也不能獨自承擔。何況他隻是個小小的縣令。

沈瑞愁紅了眼。飢民每天都在餓死,這有糧不能發是何等的抓心撓肝。自古軍政之權必須分開,他是武將,隻負責領兵平叛。萬萬不得乾預地方政事,否則便有造反之嫌。

直到此時沈瑞才惱恨自己身上沒有勛爵!

倘若他除了軍職以外,還有個「定國候世子」的名頭……

也有個敦促州府、代聖天子施仁政救災民之責啊!

到時候這位代刺史一請,他以勛爵之身一允,特殊時期開倉放糧救民於水火,合情合理。可他偏偏不是世子!

哪有一州刺史向領兵的將軍請示的道理。

沈瑞恨得咬牙切齒。老副將讓他八百裡加急向都城請示,勿要輕舉妄動。

沈瑞卻片刻都不想等。

即便他等得,飢民也等不得。

*

一開始沈稚蹙眉跟著著急,可聽來聽去的,卻咂扌莫出一點旁的味道。

「膽子大了呀阿蠻?」她忽然彎了眉毛,笑盈盈的,腮邊隱隱浮出兩個小小梨渦,「你說了這許多,足見又出了什麼壞主意!還想著如何往回兜呢?快快從實招來!」

堂堂昭武校尉竟忽然紅了臉,慌忙低頭不敢再多看她的麵容,靦腆道,「果真什麼都瞞不過小姐…」

沈稚得意,「我還不知道你?少耍小花招了,快快說罷。再多繞圈子當心挨揍。」

阿蠻點點頭,從椅子上起身走到沈稚旁邊,在她訝異的目光中肅了神色,鄭重跪地叩首,「小姐見諒,下麵的話阿蠻隻敢跪著說。」

沈稚險些笑出聲來。伸出白纖的手,照著他圓圓的後腦勺比劃了一下,終究沒舍得下手。阿蠻都累瘦了……

「你說罷。」

很快她便笑不出了。

燕雲叛亂不止這一處,沈瑞平了關州之亂,便帶兵去了別處。隻留阿蠻帶一千兵士留下,以防小股暴民。

阿蠻說,關州在前朝還有個舊稱,叫長平。

他奉了朝廷欽封的二品郡主——長平郡主之命,施仁德之政,救萬千災民。

長平郡主以田契向州府借糧,再請各縣代為分發,契借給當地百姓。飢民所借之糧可分三年歸還,且分毫利息不取。唯一的條件是,凡借糧農戶必須落籍長平。凡飢民無田耕種者,由長平郡主按人丁配給荒田,十稅僅一。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神醫萌寶 重返1988 重返1988陸峰 重返1988陸峰 凡刀 重返1988 農家醫女要翻天 穿書後,我靠做夢續命 全星係都在等我孵蛋 季淮甘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