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國公諸論(2 / 2)

加入書籤

《大國之國》後刊發《權利之牢》一文,著重說明權利的無節製對國家、百姓帶來的災害,著重將「法製」提拔到一個高度,提出「律法是權利的枷鎖、牢籠」觀點。

《大國之國》、《權利牢籠》兩文瞬間扭轉了孟府聖門和衛民報社諸多文人頹勢。

《朋、黨之別》一文,劉衛民分析各朝各代,分析大明朝所謂的「黨」人,最後將之全部歸入「朋」一類,給「朋」、「黨」人下了明確定義。

《一黨治國之思考》一文中,將一群人代替一人行強權政治,大國因地域廣闊,因民風民俗詫異,因貧富之別……大國治國必須以強權治國,這是保證大國存在、強盛必要條件,在《大國之國》一文中,劉衛民就提出此論調,之後以各朝諸多帝王施政優劣大篇幅分析,認為一人治國存在的諸多不足,一黨治國下,以朝廷始終由精英為首下的諸多好處,以一黨避免的內部紛爭下諸多好處。

虛君之下,朝中各大臣必然爭奪代表「君權」下放的權利,朝臣官吏,在野文人士子自是心知肚明,就是大字不識的民間百姓,天天聽著報童一再讀報解釋,也能說出三兩句來。

沒人不願意皇帝放棄權利,關鍵是這種權利在誰手裡,「朋」人目的是自己利益,或是參與者一群人利益,「黨」人代表的更加廣泛,政治目的極為明確,劉衛民發表《衛黨黨綱黨章之思》一文,劉衛民大致將《衛黨黨章》分成十四章四十五條,第一章主要內容是衛黨成立組建的政治目的,第二章是黨員的權利和義務……

從黨魁到下麵成員擔負的權利、義務,從最高代表會議到縣、村寨代表會議,從最高委員會到村寨級委員選拔、權利、義務,黨內紀律、獎懲,以及黨內活動經費等等,劉衛民在《衛黨黨綱黨章之思》一文中,逐條逐章分析,為何他要有這麼一條,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對衛黨代表百姓實施權利,權利又歸屬百姓,以維護百姓利益為目的為衛黨信仰,以保家護國為終身信仰……

《衛黨黨綱黨章之思》一文刊發,魏廣微、魏忠賢、孫世紀、劉之坤、劉文炳、方逢年、黎鴻業……等十三內閣第一時間照搬劉衛民撰寫的《衛黨黨綱黨章》組建衛民黨,十三內閣閣老和三百多文武官員第一時間跑到駙馬府,在劉衛民終身榮譽黨魁主持宣誓下成為衛民黨一員,十三內閣並劉衛山、劉衛海、餘叢升、劉忠國四將領並為最高委員會十七委員。

《衛黨黨綱黨章之思》一文影響太大了,黨爭各個朝代都有,自宋朝有了「黨朋」之論,這才有了「黨人」一詞,但所有人都沒弄明白什麼是「黨」一字含義,劉衛民不僅明確了「黨」與「朋」的區別,更是手把手教會怎樣組建政黨。

劉衛民點名「一黨」治國,而且他絕不允許多黨治國,這是他與皇帝兒子放棄權利的唯一條件,是「虛君治國」之下文人必須答應的條件,雖「一黨」治國,但並不是說他禁止其他黨派的成立。

多黨為輔,多黨監督、建議施政是被允許的,但這要重新製定律法,對其有明確規定,劉衛民在與內閣十三閣老談話時也提起朝廷、地方各地官吏、民間士紳共同聚在一起,重新製訂大明朝律法。

自長子登基,劉衛民獨自一人在家中,除了每日入宮一趟陪陪孩子們,他都是待在駙馬府查閱典籍撰寫文章,其餘的紛亂一概不聞不問。

數篇文章發表、傳閱天下後,引起大明朝士林極大的震動,在劉衛民入京後,官場就有「非衛民黨」不可為官一說,各地一開始還有些猶疑,等到《衛黨黨綱黨章之思》一文出來後,衛民黨正式成立後,就連他自己都沒想到,本以為在他強壓下,以軍令形式,強令幼軍所屬軍將、軍卒加入衛民黨,慢慢影響地方,誰知道大明朝官吏如此現實,竟然雪花般入黨申請堆在他桌案上。

為民為國、護民護國為最高政治目的,最高人生信仰,哪個官吏敢明著說是為了自個?報童天天蹲在城牆根宣傳讀報,朝廷恨不得全天下都知道,更是散出無數禦史言官遊走天下宣傳,劉衛民見過挺著月匈口硬頂敵人刀槍「憨傻」軍卒,就沒見過哪個憨傻文官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喜悅天魔 暗月紀元 娛樂有屬性 霹靂之聖星之行 叫囂的海德拉 末日紅警指揮官 這種崩壞穿越是出bug了吧 美國山神新生活 修改超神 球霸的黑科技係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