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罐兜求封南方國 狐功設計害人民(1 / 2)

加入書籤

自從驩兜被任命為司徒後,在朝廷眾臣中地位顯赫,心中頗為得意。一日,他正在府中靜坐,琢磨著如何進一步擴張自已的權勢,這時,親信狐功急急忙忙趕來,稟報道:「大人,今日我聽到一則消息,雖未證實,但不得不防!我有一位朋友剛從東方回來,透露說那裡的諸侯對陛下的態度頗有不滿,而陶侯堯的威望卻日益高漲,不少諸侯都與其交往頻繁,依我看,這並非吉兆。」

驩兜一聽,頓時警覺起來,忙追問詳情。狐功接著說:「大人所言固然有理,但我有所憂慮的是,陶侯堯同樣也是先帝的嫡子,卦象也曾顯示他有得天下的可能。倘若諸侯們聯手,找一個合適的時機推崇陶侯堯為帝,他們完全可以聲稱此舉乃名正言順,那時我們將如何應對呢?」

驩兜聽罷,沉思片刻,回應道:「你說的情況確實值得警惕,但我認為他們未必能達成一致,即便能夠聯合,陶侯堯素以仁義著稱,自詡孝悌,他怎會違背先帝遺願,又怎能奪取兄長之位呢?我想他不會接受這樣的推舉。」

狐功卻不無憂慮地說:「大人洞察秋毫,見解獨到。然而,當前陛下身體狀況堪憂,據說癆病已至晚期,難以治愈。若一旦駕崩,日前嬪妃所生的帝子玄元因非嫡出,無法繼承大統,屆時我們豈不是失去了依靠?實在是萬分危險啊!」

驩兜點頭贊同,回憶起前年自已與孔壬便預見到這一局麵,試圖前往昆侖山尋求靈藥,無奈未能成功,而今帝病情愈發嚴重,他問狐功有何良策可解此困局。狐功提出了兩條建議:一是提議朝廷改封陶侯堯,以彰顯朝廷賞罰分明,並借此機會緩和陶侯與諸侯之間的緊張關係,同時也可借此向陶侯示好,為將來留條後路。二是效仿「狡兔三窟」之計,考慮到驩兜目前的地位,僅有一處勢力範圍顯然不夠穩固,需要另覓一地作為備用基地。鑒於孔壬已經借故在外建立了自已的勢力,狐功建議驩兜也采取類似策略,選擇一處地方,派公子三苗去經營管理,父子二人一內一外相互呼應,即使將來政權更迭,也能有所依托。

驩兜對此建議頗為贊同,但他關心的是改封的具體地點以及誰能勝任留守新地盤的任務。狐功月匈有成竹地提出將地盤選在南方,由公子三苗去治理,因為他熟悉當地風土人情和地理形勢。至於驩兜擔憂的南方氣候濕熱、民情復雜的問題,狐功自信表示已有解決之道。

驩兜聽後十分滿意,決定采納狐功的建議,並立即行動。正當他準備起身去實施時,卻又向狐功詢問關於南方的具體情況,狐功再次保證他已經有所準備,能夠讓那裡民眾為其效力。驩兜相信狐功的智慧和能力,遂決定按照計劃行事,並即刻入宮覲見帝摯,請求舉行封賞大典,以此安定人心並進一步鞏固自身地位。帝摯雖然身體欠佳,但仍答應了驩兜的請求,同意次日便舉行冊封典禮。

驩兜立刻起身辯解道:「陛下誤會了,微臣之意在於廣泛傳播陛下的恩德,並非為個人謀求私利。若隻對我等施恩,天下人恐會認為陛下偏袒。而如今微臣所提建議若被認為是為自已求封,這實屬不當之舉。」帝摯讓他坐下,再次詢問應首先封賞何人。驩兜回答:「微臣觀察到陶侯堯自領國以來,政績斐然,深受百姓敬愛與天下贊譽,且陶侯還是陛下的胞弟。若能先行改封陶侯為大國,天下諸侯必然會對陛下的英明決策贊不絕口,隨後再酌情封賞其他賢能之士即可。」

帝摯贊同道:「陶侯一向對我恭敬有加,為人品行俱佳,改封大國確是恰當之舉。不過,該將他改封至何處呢?」驩兜建議道:「冀州最為適宜。陶侯自幼在那裡成長,對當地的風土人情極為熟悉,便於治理。再者,冀州的百姓最難治理,盡管曾有台駘、伊耆侯等人長期教化,但他們均已離世,唯有像陶侯這樣貴戚重臣、德才兼備者才能有效管理。陛下意下如何?」帝摯欣然同意:「此議甚佳,朕決定改封陶侯至冀州。不過,你也不能沒有封地,你身為朕的親信之臣,想要哪塊封地盡管挑選,不必過於謙遜。至於鯀,待他自已選擇封地便是。」

驩兜聽罷,表麵上顯得有些尷尬,卻誠懇地表示:「蒙陛下如此厚恩,微臣感激涕零,無以為報。微臣不敢奢求膏腴之地,聞說荊州南部民風反復難馴,當年先帝也曾在那裡遭遇困境。微臣之子三苗曾在該地遊歷多年,對該地有一定了解。若陛下執意要封微臣,微臣願意在南方得一片土地,以期能為國家安撫南方疆域,不知是否可行?」帝摯大悅,贊揚道:「你不貪圖富饒之地,反而選擇艱難之處,足見你的忠誠可嘉,朕準許你的請求,明日便下詔冊封。」

次日,帝摯果真頒布詔書,改封陶侯至唐地,位於恆山腳下,而驩兜則被封於荊、揚二州南部,具體地點由其自行選擇,並命其子三苗先去治理,驩兜本人仍留在都城任職。此事塵埃落定後,陶侯的事暫時擱置一邊。

驩兜與三苗接到封冊後,召來狐功商量如何治理新封地內的人民。狐功獻策道:「我已經考慮了三個主要手段,首先是樹立權威。南方民眾狡黠且易於叛亂,必須以嚴厲刑罰震懾他們。昔日玄都九黎氏時期,百姓之所以服從,據說就是因其使用重刑。因此,小主人此次赴任,切不可過分仁慈,重刑的運用必不可少。」三苗聽後哈哈大笑,說:「這個簡單,我到那裡就要製定規矩,讓他們貢獻珍寶美食,如有不服從命令者,就加以懲處,甚至殺戮,你看如何?」狐功搖頭道:「事情需區別對待,罪責有輕重之分,不能一律處死,全部殺掉不僅數量龐大,而且死亡對他們而言反倒是一種解脫。我有一個辦法,讓他們陷入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境地,這樣才能真正讓他們感到恐懼。」

三苗急於知道詳情,連聲追問:「什麼辦法?鞭打他們?囚禁他們?強迫他們做苦工?恐怕這些都效果有限吧?」狐功解釋道:「不是這些,我的意思是除了死刑之外,增設四種刑法:一是黥刑,就是在犯人臉或額上刺字,再塗上永不褪色的顏料,這樣一來,他們走到哪裡都會被人認出是犯人,遭受嘲笑和侮辱,這種精神上的痛苦直至生命終結,豈不是比死刑更為可怕?」

三苗聽得拍手稱妙,又問剩下的三種刑法是什麼。狐功略作停頓,然後繼續介紹:「一是劓刑,割去他們的鼻子;一是刵刑,割去他們的耳朵。這兩種刑法與黥刑相似,隻是麵部缺失部分器官,痛苦更大,形象更醜陋。此外,還有一種刑罰……」狐功在此處突然中斷話題。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鬼花送嫁,龍王娶親 太上教主:我成為仙道祖師 奇葩異聞錄 盡頭終空 我靠演技通關驚悚遊戲 我在修仙界造礦脈! 我一個鍵盤俠,你讓我拯救書評? 此刻,寂滅之時! 全民:我即是亡靈君主 此地界名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