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堯改封於唐 羿往殺楔揄(1 / 2)

加入書籤

此時,孔壬從相柳那裡返回,正與驩兜、鯀三位一同在朝堂上討論國家要務,突然收到消息,北方的沈侯呈上了奏章。這位沈侯正是台駘之子,在台駘去世後被封於沈地。

奏章內容提及冀州北麵少鹹山附近近期出現了一隻名為窫窳的奇特猛獸,此獸形似牛首人身,馬尾虎爪,對當地百姓造成了極大的危害,當地難以消除,故請求朝廷派人前去解決此事,以保一方安寧。然而孔壬尚未細閱奏章,便大聲質疑:「據我所知,窫窳原本生活在弱水之中,怎會出現在少鹹山?莫非是兩棲生物?恐怕是沈侯借此事誇大其詞,意圖欺瞞朝廷,撈取功勞罷了。」鯀則認為或許隻是巧合,兩個不同的物種恰好同名。

孔壬在沒弄清事實的情況下,決定擅自修改名稱,提起筆將「窫窳」二字改成了「猰貐」。三人詳細研讀完奏章後,開始探討應對之策:是否應當理會此事?是否派人前往處理?

鯀建議道:「我認為不應派遣朝廷兵力,隻為對付一頭野獸而勞師動眾,實乃笑談。倘若派出兵馬仍無法解決問題,更是有損朝廷威信,因此我認為不予理會較為適宜。」

驩兜則持不同意見:「我不贊同此觀點,現今四方諸侯中不乏心存異誌者,唯有沈侯始終保持著對朝廷的問候與聯係。如今他向我們求助,如果我們置之不理,恐將進一步疏遠忠臣之心。因此,我認為應當回應他的請求。」

孔壬提出了自已的策略:「陶侯堯現已被改封至唐地,而唐地與少鹹山同屬冀州,地理位置相近。我認為可以委派陶唐侯去處理這個問題。若他能成功除去猰貐,則朝廷調兵遣將之功依然得以彰顯;若他無法消滅猰貐,陶唐侯的信譽必然受損,不再構成對我們爭奪天下的威脅。甚至,萬一他自已親自出征反被猰貐吞噬,對我們來說更為有利。」

驩兜和鯀二人聽聞後,皆鼓掌放聲大笑,齊聲贊道:「此計甚妙!甚妙!便依此而行吧。」隨即,他們一麵差人送沈侯的使者歸國,並言:「朝廷已遣人來援。」另一麵又頒下詔令於陶唐侯,命其速往少鹹山除害,此間之事暫且按下不提。

再言陶侯堯,自出封於亳邑後,於國內任人唯賢,勤政愛民,數年之間,陶國治理得井井有條,四鄰諸侯皆對其心悅誠服。堯尤重農事,乃遣人至亳都,接來薑嫄、簡狄二母及棄、契二兄,並命棄為大由之官,掌管全國農田事務。一日,堯正坐於朝堂聽政,忽聞報亳都司衡羿與逢蒙來訪。因堯與羿素日交好,且羿乃先朝重臣,故堯聞訊,急出迎之。二人坐定後,堯詢問羿何時離都,又有何事來訪。

羿聞言,搖頭嘆息,將近日朝廷之腐敗及自身憤而辭職之事一一述說。堯聽罷,亦長嘆不已,遂留羿於宮中暫住。

次日,堯設宴款待羿,並邀諸多朝臣作陪。羿一一拜見眾人。其間,見一白髯老者,氣度非凡,堯待之甚敬,親自布席請其上坐,又親自斟酒獻菜。羿不解其故,詢問堯此人為誰。堯道:「此乃務成老師,名跗,想必司衡亦知其名。」羿聞言大驚,忙起身向務成子行禮道:「適才失敬,實乃罪過。」務成子亦還禮,謙遜一番。

羿又言:「昔日某得一避箭之方,於顓頊帝討伐共工氏時用之,功效顯著,聞說此方乃老先生所創。當時某極欲拜見以表謝意,奈何不知老先生所在。後尋仙訪道,奔波數十年,時時打探老先生消息,終無所獲。不想今日得見於此,實乃三生有幸。」務成子笑道:「此方不過小技,何足掛齒。即使沒有此方,以司衡之威武,何愁破不了共工氏?司衡過譽了。」羿又問:「老先生一向雲遊何處?何時至此?」務成子道:「某向來四海為家,並無定所。前月偶至此處,得陶侯盛情款待,並欲拜某為師,某推辭不得,隻好應允。算來至此亦不過四十餘日。」二人問答之間,漸入佳境。羿無事時,常來與務成子交談。務成子既無官職牽絆,正好與羿相伴。

一日,陶侯忽接帝摯冊命,改封於唐,不知為何故,隻得上表謝恩,並準備遷徙。陶邑百姓聞此消息,震動不已,紛紛扶老攜幼前來挽留。陶侯一一好言撫慰,告以君命難違。百姓無奈,但依依不舍。及至陶侯動身之日,邑中幾乎傾城而出,送行甚遠。陶侯再三辭謝,百姓方才含淚拜別。

陶侯堯奉接了薑嫄、簡狄、慶都,以及棄、契等兄弟,連同務成子、羿、逢蒙等一大批賢臣良將,一行人浩浩盪盪地前往唐邑。抵達後,新環境的布置與經營自然又是一番辛苦與忙碌。

一日,陶侯堯突然接到帝摯的詔令,內容大意是:「現少鹹山有異獸猰貐出沒,危害百姓,望即刻遣兵前往剿滅,以保百姓安寧。」陶唐侯恭敬地接受了詔令,隨即召集群臣商議對策。眾人聽聞此事,皆感詫異,議論紛紛:「一隻野獸食人,雖是不祥,但也不至於要我們大舉興兵前去征剿吧?」

務成子微微一笑,解釋道:「諸位有所不知,這猰貐非比尋常野獸,它龍頭、馬尾、虎爪,身長四百尺,是獸類中的龐然大物。而且它行走迅速,以人為食。隻有遇到有道之君在位時,它才會隱藏不出;若遇無道之君,則出而食人。故此,尋常的剿除之法對它並無效果。」

群臣聽後,紛紛表示擔憂:「我等初到此地,諸事未定,哪有精力分兵出征?不如暫且放下,待一切就緒後再行征剿如何?」陶唐侯卻搖頭道:「不可,君命難違,且民命為重,此事刻不容緩。」

話音剛落,老將羿起身說道:「老臣多日未曾打獵,手癢難耐。既然這異獸猰貐為患,雖說務成子先生言其不易剿除,但老臣願往試它一試,如何?」務成子聞言,笑道:「老將既有此意,想來那猰貐的末日已到。」陶唐侯大喜,遂問道:「司衡若肯出馬,實乃大幸。不知需帶多少兵馬前往?」羿大笑道:「不過一隻野獸而已,何須興師動眾。老臣此行,猶如尋常打獵,隻須逢蒙等三五人足矣。」陶唐侯雖覺人手太少,但見羿信心滿滿,便不再堅持,於是議定由羿帶領三十人即日啟程。

數日後,一行人抵達少鹹山附近。羿先找些當地土人詢問猰貐的蹤跡。豈料那些土人一聽猰貐之名便麵露懼色,紛紛告誡道:「它在山裡呢,你們千萬不要過去,否則定會被它吃掉。」羿耐心詢問:「我等此行專為除害而來,但不知此山距離猰貐巢穴多遠?它每日何時下山覓食?還請詳細告知。」土人們麵麵相覷,似乎不太相信羿等人的能力,但還是詳細描述了猰貐的習性:「這猰貐非同一般猛獸,我們曾聯合數千人持刀斧圍剿,仍未能將其製服,反而被它咬傷多人。你們隻有這幾個人,如何能對付得了它?千萬小心,這可不是鬧著玩的。」

羿聽後,心中雖有數,但仍問道:「這些暫且不提,我隻想知道這猰貐到底何時下山?」土人答道:「時間並不固定,因為山裡有好幾條路通向外界,它有時來這邊,有時去那邊。但通常都是在申時、酉時之後下山覓食,午前午後是從不下山的。因此,午前午後我們還可以出來勞作,一到申時家家便閉門不出,生怕遭遇那惡獸。」

說到此處,土人看了看天色,突然驚叫道:「哎呀不好!時候快到了,我們得趕緊回家了!」說著,便匆匆離去,連道別都忘了。羿等人見狀,心中不禁對那猰貐的凶猛程度有了更深的了解。他們一麵感嘆土人的恐懼,一麵繼續前行。果然見家家戶戶都緊閉門戶,寂靜無聲,仿佛深夜一般。

羿道:「看來這隻猰貐確實凶猛異常,我們須得小心行事。」說著,便與各人取出弓箭、器械等物,做好戰鬥準備。一行人走到山腳時,日已西斜。逢蒙問道:「我們是否上山搜尋?」羿搖頭道:「我們初來乍到,地形不熟,且天色已晚,不如先回轉營地,明日再作打算。」

然而,當他們轉身欲回時,卻發現天色已暗,敲開土人的家門尋求食宿之地,竟無人肯應。羿等人無奈,隻得一路尋找合適的宿營地。幸好月色朦朧,尚能辨路。忽見一處大樹叢立,枝葉繁茂,蔭蔽甚廣。逢蒙提議道:「相較之下,我們在野外露宿確實存在一定的風險,不如選擇在樹上棲息。這樣既能有效地隱蔽自身,同時還能居高臨下,保持對周圍環境的良好視野。」

眾人聽後,紛紛點頭表示贊同。他們迅速打開所備的乾糧,大家飽餐一頓,隨後一個個敏捷地爬上樹去。樹上的宿鳥被這一連串的動作驚擾,紛紛在空中狂飛亂叫,打破了原本寂靜的夜色。然而,眾人並未在意這些,他們有的攀上高枝,有的伏在低處,各自找到穩固的位置,或跨坐在樹枝上,或緊緊攀附著樹乾。

正當眾人準備打盹休息時,突然遠處傳來了嬰兒般的啼哭聲。起初,大家以為隻是普通的民家嬰兒夜啼,並未在意。然而,那啼哭聲越來越近,越來越響,仿佛有什麼東西正迅速接近。羿高聲警告道:「聽!那恐怕就是猰貐!大家務必保持警惕,不要放鬆。」

眾人有些不解,反駁道:「那隻是嬰兒的哭聲,怎麼會是野獸的叫聲呢?」

羿解釋道:「我走過的地方多,見過的野獸也不少。野獸的叫聲多種多樣,你們千萬要小心。」說完,他吩咐逢蒙:「我想那叫聲定是猰貐發出的。既然它已經出現,必定會再次回來。我們得準備好射它兩箭,這個機會不能錯過。」

逢蒙點頭答應,於是師徒二人從高處爬到低處,找到一處樹葉稀疏、視野開闊的地方停下。他們彎弓搭箭,凝神靜氣地四處觀望。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鬼花送嫁,龍王娶親 太上教主:我成為仙道祖師 奇葩異聞錄 盡頭終空 我靠演技通關驚悚遊戲 我在修仙界造礦脈! 我一個鍵盤俠,你讓我拯救書評? 此刻,寂滅之時! 全民:我即是亡靈君主 此地界名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