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第三章 前塵往事斷腸詩 儂為君癡君不知 之二(1 / 2)

加入書籤

蘇轍走到門口叫住路過的小廝。

「何事喧嘩?」

「下雪了,小丫頭和嬤嬤都跑到院子裡看雪呢。」

駱如念眼睛一亮。她素愛玩雪,尤其享受打雪仗的歡樂熱烈,當下心中發癢。偷眼望望兩位小夥伴,亦如她一般頻頻偷眼看門外。

蘇洵看出三個孩子的渴望和躁動,了然道:「今日考書到此,下去吧。」

「是。」

三個孩子歡天喜地行禮告辭,出了門口,蘇轍馬上拉起駱如念的手往院子裡跑。

「二娘,同去看雪!」

「好咧!」

「菜園子裡雪更厚些。」蘇軾提議道。三人穿上蘇安遞過來的棉袍子,一同往菜園裡跑去。

這場初雪紛紛揚揚,雪勢意外的浩大。到了菜園子,往日蔥翠染綠的田園已經披上一件白色外衣,蘇軾和蘇轍帶著駱如念看雪景、尋鳥蹤,又找了一株梅花給她拿回房裡養著品味。

駱如念正閉目嗅著梅花香,一團雪球從天而降,不偏不倚落到她頭上。

「呀!」

駱如念一個哆嗦,趕緊抖落一身細雪,抬頭看到蘇軾正一臉得意望著她,蘇轍也哈哈笑著。

「軾哥哥甚是可惡!子由助我!」

駱如念把梅枝放於院牆下,抓起一團雪揉成球向蘇軾砸去。

「要得,要得!」

蘇轍說著也從旁向蘇軾發動雪球攻勢。蘇軾仗著自已手長靈活,不停地捏著雪球加以還擊,一時雪球與白袍一色,歡聲共笑語齊飛,好一幅歡樂玩雪圖。

起初他們還有目標有戰術,等到後來就是不分敵我地捧起雪亂砸,整個一通混戰。隻見菜園子裡雪球紛飛,一個雪球沖門而去砸中剛走進園子的蘇安。蘇安大驚,抱緊手中袋子高聲嚷起來:

「哥兒姐兒,我給你們送糖炒栗子來啦,可要趁熱吃!」

「呀?糖炒栗子!」

蘇轍丟下雪球,歡呼著沖到蘇安麵前,抓起一顆栗子就啃。

駱如念和蘇軾也停戰跑向蘇安。蘇軾接過袋子,掏了一把栗子給駱如念和蘇轍,又塞了一把給蘇安,四人排坐在園門台階上大啃板栗。

蘇轍吃得津津有味,道:

「定是錢嬤嬤炒的栗子,她炒的乾貨最是香粉。」

「昨日我還說許久不吃糖炒栗子,可饞得緊。這栗子送得及時,蘇安深得我心啊!」蘇軾拍著蘇安肩膀贊賞道。

蘇安低頭諾諾,笑道:

「小人哪有此等神機妙算。我爹說方才老爺從書房出來,心情愉悅,向主母稱贊兩位哥兒近來讀書頗勤。主母念叨哥兒姐兒早起即趕去書房,這會兒怕也餓了,吩咐我爹叫庖廚炒昨日新買的栗子,還特意交代務必讓錢嬤嬤來辦。」

「我就說嘛!果真是錢嬤嬤的手藝!」蘇轍猛拍大腿興奮道:「我才是那個神算子哈!」

「何來你是神算子?」

駱如念把手裡的栗子殼丟到樹下,悠悠道:

「嬸娘曉得你們愛吃炒栗子,早早叫人買好待用;又料定你們早起念書必定飢餓,栗子正宜充飢;還知道你與軾哥哥最愛吃錢嬤嬤的炒貨,特意交付她來做事……嬸娘把你倆的心思全琢磨透了,事事安排妥當,她才是神算子呢。」

兩兄弟聽了,默默低頭吃栗子。一會,蘇軾丟掉栗子殼,像是自言自語,又像是傾述:

「母親曾道,若我立誌為範滂,她願為範母。我念及母親所言,暗懷經國治世之願,隻盼他日能竭盡所能報國用世,不辜負母親冀望。」

駱如念想起蘇軾官宦生涯中的恪盡職守和尚德愛民,往大裡說是為國效力,往小裡說原是兌現對母親的承諾,對蘇軾更為敬佩。她放下栗子,假意天冷又往男神的位置更靠近了些,恰在此時,男神轉頭問道:

「二娘聰穎,可有期許?」

駱如念聽了,一時不知如何回答。她作為小二娘的生活自然無可挑剔;那作為駱如念呢?鹹魚尚且有翻生的渴望,更何況她這條快要被職場邪風風乾的臘魚……但,該怎麼和蘇軾解釋呢?

她隻好低頭笑笑。

「二娘愚鈍,不敢輕言期許,近日讀五柳先生《歸去來兮辭》,尤喜『乃瞻衡宇,載欣載奔』『僮仆歡迎,稚子候門』『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三句。二娘但求盡已本分,護家宅平安,保家人康健。

「護家宅平安,保家人康健」是她的人生期待沒錯,最關鍵的,她多希望……

駱如念深深看了蘇軾一眼,不料蘇軾也轉頭看她。駱如念心中發虛,趕緊抬眼望向遠處,心裡一千萬隻小鹿倒是把她撞得血液上湧,臉都紅了。

正當她想要不要大喊一聲「哇,今天天氣真好」來掩飾尷尬時,蘇轍指著那棵最粗的鬆樹低聲道:

「鬆鼠!鬆鼠!」

眾人順著望過去,果然看到一隻鬆鼠撲簌簌從樹上爬到地麵,縮頭縮腦四處尋找。

「鬆鼠娃兒!」

蘇安一聲低呼,果然,鬆樹高處的樹洞口隱隱露出兩個小小的絨毛腦袋,四下寂靜時,似乎還聽見小鬆鼠的「吱吱」叫聲。

看來是鬆鼠媽媽冒著嚴寒給孩子們找吃的。蘇軾望望蘇轍,又看看駱如念,三人心領神會齊齊點頭,蘇軾起身走到靠近鬆樹位置,把袋子裡的栗子盡數倒在地上,退回台階坐下。四人靜聲看著鬆鼠媽媽。

天氣嚴寒,炒栗子碰到雪瞬間變涼,仍掩不住絲絲甘香,鬆鼠媽媽很快循香爬來。它四處張望一會,自覺安全後快快叼起一個栗子沖上鬆樹,轉眼便躥進樹洞不見了。

四人如釋重負鬆了氣,此後的假期裡,駱如念和蘇家兄弟常常帶著各式乾糧來餵鬆鼠,眼見小鬆鼠一天天地長大,春假也結束了。

春假過後便是春學開課。劉徽之介紹蘇軾到隔壁青田縣中岩書院入讀。書院院長為從京城返鄉執教的王方進士,頗有賢名,蘇轍和駱如念也隨之轉學。臨近開學,駱如念正坐在桌前準備上學筆硯,楊夫人推門進來在榻子上坐下。

「我與嬸娘今日去廟裡上香祈福,二娘可要同去?」

「阿娘,女兒要拾掇學堂物件,今日不想出門。」

楊夫人點點頭,轉身出了門,眨眼功夫又有人進門了。低頭整理物品的駱如念以為是楊夫人,頭也不抬說道:

「阿娘,我今日不得閒出門,莫來尋我。」

「伯娘沒尋你,是軾哥哥尋你啊!」駱如念抬頭一看,來的原是蘇軾。

隻見他手裡揚著一疊箋紙,興高采烈嚷道:

「二娘,快看看我給你帶了什麼好物!」

駱如念歡欣雀躍迎上前去,蘇軾把手中的紙張鋪在桌上。

「你看。」

桌上擺著一遝五顏六色的紙箋,共有深紅、粉紅、杏紅、深青、淺青、深綠、淺綠、銅綠、明黃、殘雲等十色;紙箋尺幅較日常所用信箋小巧,大致隻有兩個少年手掌並立的尺幅;箋上設了豎條暗紋分欄以便書寫。最令人稱奇的是每張箋紙上都有精美清晰的國畫暗紋,花鳥、山水、人物、禽獸等造型不一而足,張張都是精美的工藝品。

「我從未見過如此精美紙樣,你從何處得來?」

駱如念輕撫著箋紙暗紋,驚嘆不已。

「這就是鼎鼎有名的『薛濤箋』。我久聞『薛濤箋』精巧鮮麗,實乃寫詩佳品,可惜從未見過。前些日子,我看到樂山劉家所送年禮賀帖用的是薛濤箋,央人去問,才知樂山遍植胭脂樹,浣花溪又流經此地,恰是薛濤箋產處。劉家聽聞我喜愛此箋,今日便差人送了一套過來。妹妹看看可有喜歡的,哥哥借花獻佛送妹妹幾張。」

駱如念聽罷也不客氣。如果和蘇軾終須一別,挑上幾張箋紙讓蘇軾寫幾句詩,以後看看也有個念想。她拿過箋紙認真挑選,最終挑了粉紅、杏紅和淺青的三張。粉紅那張畫著一畦熱烈吐蕊的蜀葵,兩隻蝴蝶在花間翻飛嬉戲,地上三隻小雞娃正在啄米吃蟲,悠哉尤哉。杏紅那張畫的是鴛鴦戲水圖,兩隻鴛鴦在河麵上相依相偎,河邊一棵垂柳枝條搖曳低低垂於水麵,數隻蜻蜓從柳枝旁掠過。她尤其喜歡淺青那張,數叢挺拔秀氣的修竹下,一隻氣宇軒昂的高冠公雞正昂首挺月匈踱著步,一副「天下舍我其誰」的樣子。

駱如念看看公雞,又看看蘇軾,越看越覺得相像,忍不住「噗呲」笑了。

蘇軾也笑了,「妹妹真真有趣,無故而笑不知有何快意之事?」

駱如念憋笑道:「我是越看啊,越覺得這紙上的寶貝像極了某人……」

「像誰?說來讓我也樂嗬樂嗬。」

「那日學堂之上,夫子誇獎某人改詩得當,某人的尾巴可不是翹得比這公雞還要高呢!哈哈哈……」

蘇軾一聽,知道駱如念拐著彎笑他,又好氣又好笑地作勢要去刮駱如念的鼻子,駱如念嬉笑著躲在桌子後麵,兩個人便繞著桌子一番追逐笑鬧。

門口突然沖進一人,正好擋在兩人中間,蘇軾和駱如念停下一看,原來是蘇轍。

蘇轍拉住蘇軾,快聲說道:

「我四處尋你不著,便猜你在此處。父親道明日春學開課,囑咐我倆今日先行拜見先生。車馬已備好,即可啟程。」

駱如念一聽,頓時來了精神。假期以來她早已厭倦當宅女,又不喜歡跟著長輩到廟裡上香念佛表誠心,現在難得有個出去浪的機會又怎能錯過。她開心得一蹦三尺高。

「我也同去,等等我。」

她把兩兄弟推出房間,換上纏著蘇轍討來的男生服飾,對著銅鏡打量一番很是滿意。待穿戴完畢準備出門,她回頭看見書桌上的『薛濤箋』,趕緊從衣櫃裡拿出梳妝盒,把箋紙鋪平擺直放進盒子底層,這才安心踏出房門。

蘇家兄弟坐在馬車轎廂裡閒聊等待,忽見一學童跳上車。納悶的兩人正待出聲相問,那學童已把臉湊到跟前作揖道:「眉山蘇二郎向兩位兄台問好。」

原來他竟是女扮男裝的二娘妹子!兩兄弟忍俊不禁又暗自贊賞:女生出外多有不便,虧她想得周到。

馬車「噠噠噠」跑得很快,未幾便到達青田地界,遙遙看見前方有人群聚集。蘇軾向來喜歡觀察市井風情,立即吩咐車夫停車,帶頭下車前往觀看。路上遇到相識的鄉人同學,二人與對方作揖問好,駱如念隻是默默跟在身邊陪笑。

隻見一排褐色房屋佇立前方,高大肅穆的門簷上掛著「中岩書院」四個大字的褚色牌匾。大門旁側聳立著一塊巨大的紅色岩壁,岩壁巍然高聳,岩麵光滑如鏡,仿佛熱烈的火焰在陽光照耀下閃耀生輝。與之相對的是岩下一汪碧綠池水,水質清澈透亮,一座仿似黃山的玲瓏假山居於水池內側,山頂數株微型迎客鬆佇立崖邊,最大那棵鬆樹下泉水潺潺而出,直躍入池驚起陣陣微瀾。十數條錦鯉在睡蓮娉婷的水池中搖尾遊弋,嬉戲覓食。

水池旁,一群頭戴綸巾的文人雅士正在熱烈交流。三人湊近傾聽,隻見一位身材消瘦的儒生擼著胡子,悠悠道:

「此次王進士邀請我等為魚池起名立碑,諸位有何高見?」

旁邊一位青年書生探身向魚池張望,轉身道:「依我看,魚池清幽別致,不如起名為『幽池』。」旁邊幾人拍手叫好。

又有一位年輕舉人搖頭道:「『幽池』是不錯,但未能描繪丹崖與魚池全貌,不如叫『探崖池』罷,取崖池相傍,山水共生之意。」這次連老儒生也拍手稱贊,青年舉人一臉自得。

蘇家兄弟聽眾人討論入神,駱如念向來對這些文縐縐的活動不感興趣,便從一群侃侃而談的書生身邊走開,繞著水池溜達看熱鬧。一個閃眼,她被一位從書院門口微步走出的年輕男子吸引了。

隻見他身著淡黃色長袍,頭紮白色綸巾,身材翩纖粉麵嬌容,眉似纖柳目若星子唇似櫻桃,雖然一身男子打扮,但女性的直覺告訴駱如念,他其實應該也是女扮男裝的她!駱如念又細細觀察書生身邊的小廝,對方雖然穿著書僮衣裳,仍掩不住唇紅齒白少女嬌羞,果然是個丫鬟。隻不過男人們都顧著熱烈探討,她們不聲不響走到人群外圍,故而並不引人注意。

原來我還有同道中人啊!在古代敢女扮男裝出來晃悠的女子,那是分分鍾要像花木蘭祝英台馮素珍一樣載入史冊的呢!

駱如念好奇心大起,於是從人群中繞著圈子走到兩女孩身邊,眼睛裝作漫不經心隨意流連,兩個耳朵卻豎得賊高。

隻見丫鬟踮起腳尖,用手指了指前方,在女子耳邊低語:

「姑娘,聽聞兩位身著藍色長袍的便是蘇家兄弟,方臉者乃蘇子瞻。」

女子微微抬頭,脈脈含情望向蘇軾,蘇軾正專注聽著身邊眾人各抒已見,並未留意不遠處射來的深情目光。那女子雖然一臉含羞帶臊,但眼神好奇又熱烈,妥妥一枚勇敢追星的羞澀女粉絲沒錯了!

駱如念吃驚地看著那女子。沒錯,她曾聽蘇安說以蘇軾為首,才華出眾的蘇家兄弟早已是鄉中名人,自修改劉徽之的詩作後,劉老師是逢人便誇蘇軾才學斐然,蘇軾才名傳播更盛。沒想到,她的軾哥哥居然還吸引閨閣姑娘當粉絲了!

這嬌滴滴的姑娘女扮男裝外出,不是為了吃瓜,敢情是為了追星啊!不過,她慧眼識珠和我一樣好眼光,證明我確實很有品味嘛……駱如念對那女子頓生惺惺相惜的好感,又微微湊近了些,恨不得兩隻耳朵變成天線貼到她臉上去。

忽然,人群一陣騷動,一位身著青色長袍的中年男子抬腿跨上魚池旁石台,對著眾人拱手作揖。與他相識的書生便提醒正在熱烈討論的旁人,道:

「王進士來了,諸位稍安。」

看來這位就是王方了。駱如念踮起腳尖想把未來師尊看清楚些,卻眼尖地瞥見小丫鬟扯了扯女子衣袖,低聲提醒:

「姑娘,老爺來了!」

女子聞言,趕緊收回癡望著蘇軾的目光,微微低頭生怕被父親發現行蹤。

原來,這是王家的姑娘啊!

王家?

駱如念心中一動,腦中把蘇軾傳記的相關信息全部對起線來:中岩書院是王方創辦的,王方是王弗的父親,她是王家的姑娘……

難道——她是王弗?

想到這裡,駱如念真要驚呆下巴了!她難以置信地望著王弗,百感交集。

現代中的她第一次閱讀蘇軾的詞作,正是那首《江城子•十年生死》。彼時讀著初中的駱如念敏感又憂鬱,完全能get到詞中情深意重又痛徹心扉的哀愁,傷痛得躲在房間裡默默哭泣了一個下午。待情緒終於歸於平靜,她當即提筆反復默寫,直到倒背如流全詞才作罷。而越是品讀《十年生死》,她越能感受蘇軾對王弗真摯深刻的愛意和刻骨銘心的追憶。長大後再讀蘇軾傳記,得知王弗不僅是蘇軾的如意伴侶,更是他生活的良師益友和職場軍師,她對王弗自是更添敬佩。

駱如念對蘇軾和王弗的神仙愛情自然也是羨慕的,她暗自思量:既然蘇軾和王弗天生眷侶,我又有緣遇見雙方,自當盡力撮合他們,亦不枉大老遠穿越一場。

駱如念正浮想聯翩,聽見王方朗聲道:

「今日書院魚池征名,得邀諸位賢才雅士光臨賜教,王某十分感激。《碑雅•釋魚》有言:『魚躍龍門,過而為龍』。故此,書院新建魚池並尋來紅鯉,寄望中岩學子刻苦攻讀,早日金榜題名光照鄉裡!此鯉魚頗通靈性,若有人在池邊連拊三掌,魚兒即聞聲躍出水麵,神肖『魚躍龍門』之狀。」

說完,王方轉身對著魚池連擊三掌。須臾,數條紅鯉果然從池中魚躍而起,驚起團團浪花和圍觀者的陣陣驚呼。

王方頷首微笑,又道:

「方才諸位對魚池之名多有建言,書院已備好筆墨紙箋,請諸位寫下建言並自報姓名,稍後一一公告,以贊成者眾定為魚池之名。」

他用手掌指向身邊的案幾示意,眾人紛紛點頭。

眾人又開始低聲討論,相互微笑禮讓。未幾,先前建議起名為「幽池」和「探崖池」的兩人拱手致意,一前一後從人群中走到案幾前,早有書僮在一旁為他們研墨備筆。

很快,書僮將寫好的箋紙呈送王方,王方高聲念道:

「幽池,樂山常墨書。」

「探崖池,峨眉李覺。」

此後又有其他儒生出列寫名,每當王方念完一個名字,眾人或頷首默許或交口稱贊,氣氛很是熱烈。

王弗抬頭看看父親,又快快往蘇軾方向望了一眼,側頭輕聲對丫鬟道:

「你去打探打探,蘇公子可有建言?」

丫鬟點點頭,轉頭往蘇軾方向走去,她看來缺乏人群突擊的經驗,被擁擠的人群擋來擁去,走得十分緩慢。駱如念趕緊擠出人堆,從外圍小跑著快步趕回蘇軾蘇轍身邊,聽見兩兄弟正在熱烈討論方才錦鯉躍出水麵的神奇景象。

「好一個『魚躍龍門』,有趣,奇妙!」蘇轍連連贊嘆。

「我看這錦鯉應喚而來頗曉人性,不如起名為『喚魚池』?」蘇軾探詢地望向蘇轍。

「喚魚池?」蘇轍想了想,道:「此名既靈動活潑,又有點睛之意,甚好!」

蘇轍講完「好」字,小丫鬟才突破重圍,氣喘籲籲地走到蘇家兄弟身邊。她看著興奮不已的兩兄弟,知道他們已經探討完畢,頓時滿臉失望落寞,小嘴一扁就差哭出來了。

駱如念趕緊擠到小丫鬟身邊,湊近她耳朵假裝大聲和蘇家兄弟說話。

「呀,子瞻兄為魚池起名『喚魚池』,即『鯉魚應喚而來』之意,真真好名!『喚魚池』真真好名!」

生怕小丫鬟聽不明白或聽錯了,駱如念故意重復數遍。

起初,小丫鬟十分惱怒男裝打扮的駱如念貼近身旁,一臉慍怒正準備發飆,待聽清駱如念口中所說就是她想要打聽的「內幕」。小丫鬟喜上眉梢,顧不上斥責駱如念,轉身跑回女子身邊。

隻見丫鬟對著姑娘一番耳語,女子微微點頭,滿臉都是羞澀而甜蜜的笑意。駱如念看著她們走出人群往書院而去,心中滿是期待。

這邊廂,蘇軾在案幾提筆寫下「喚魚池」三字,落款:眉山蘇子瞻。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夢境的美好 我就疊個紙槍,你們警察慌什麼? 循環命運:大師姐她不講武德! 我是天命反派! 我,怪談老六戲精 醜女人生新開篇 追溯的過往 高武:我以詭道鎮人間 娘子是劍仙,而我是先天魔體? 重生:我要重塑我的商業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