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儲君之位(1 / 2)

加入書籤

「都過了好幾天了,為何皇上還沒有封你為王!」

呂氏忍不住跟朱允炆抱怨起來。

自從知道蘇墨當上吳王之後,呂氏是真的坐不住了。

「母妃再等等吧,說不定皇爺爺還在想呢!」

朱允炆也是在找借口安慰自己,太子長子的風頭被一個突然冒出來的蘇墨搶了去,他也沒地說理。

「你現在是太子的長子,這吳王的位置理應是你的,當年我跟太子爺提了多次,他都不願意在皇上麵前說!要不是對皇上唯唯諾諾,吳王早就是你的了。」

但朱標知道這個吳的意義重大,朱允炆不是他真正名義上的嫡子,就算跟朱元璋提了也是沒用的,所以呂氏不管怎麼勸他,他都不願意去朱元璋麵前說。

「事已至此,母妃不要再說了。」

「你這是什麼意思,難道你就眼睜睜的看著儲君的位置被他搶走嗎?你現在可是嫡長子!」

呂氏生氣的站了起來,朱允炆懦弱的性子讓她非常不爽。

從小到大,他辦事就沒主見,一直要呂氏在背後相助,才有了今天的賢德美名。

「怎麼可能,一個突然冒出來的小子怎能拿走屬於我的位置,我才是大明的皇長孫!」

「父王剛死,叔叔們都回來了,尤其是四叔,他在朝中的威望最高。他此番回來定也是看上了儲君的位置,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先讓他們爭上一爭!」

朱允炆自以為是的說了一通,他自從就聰明,沒少被學堂的老師們誇贊,隻是這件事上他就是蠢了。

且不說誰輸誰贏,他鬥不過朱棣是明擺著的事實,若是蘇墨鬥贏了朱棣,這儲君的位置就更沒他什麼事了。

「你三弟回來之後,你倒是也跟著聰明了,不用母妃這麼操心了。」

呂是難以相信這番話是從他的嘴巴裡講出來的。

「兒臣已經長大成人了,不能事事都依賴母妃,將來這大明的江山還需要依靠兒臣呢!」

母子二人自以為是的在房內討論到了深夜。

這些天,朱元璋一直在思考封個什麼給朱允炆好。

朱允炆除了在一些事情上辦的有些拘謹,總的來說確也還算好的,他是朱標的長子,吳王的位置已經給了蘇墨了。

他傳來了翰林院的學士。

「你們給咱說說,朱允炆在翰林院的表現如何?」

朱元璋雖是草莽,對這些文人確還是非常信任的。

劉三吾和方孝孺都是大明士人的代表,尤其是方孝孺,還是宋濂的學生。

朱元璋對宋濂很是敬重,雖然他是一介莽夫,但是他希望自己的後人能夠文武雙全,宋濂就被他請來為太子朱標講經,明朝的禮儀多是其製定的,可見這些文人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

「臣以為太子長子,有太子之風範,待人溫和仁厚,對待群臣百姓亦是如此!」

朱元璋在心裡則是冷哼了一聲,當年他帶朱允炆出宮的時候那樣嫌棄百姓,他都是看在眼裡的,這樣的人在他眼裡就不是愛戴百姓的人。

劉三吾身為朱允炆的老師是很喜歡這樣謙和有禮的學生的。

方孝孺則是剛來翰林院不久,對朱允炆沒有過多的了解。

「雖然太子長子仁厚賢德,但是吳王這些年在鳳陽府的作為,臣略有耳聞,百姓對他無不稱贊。」

方孝孺明顯是比較中立講話的。

方孝孺從小便聰明好學,拜入宋濂的門下,當年朱棣進京之後,滿朝的文武百官都對他俯首稱臣,唯獨他不願意。

不管朱棣如何勸說,他就不肯起草詔書,不肯投降,而後朱棣氣不過,就將他淩遲殺害了。

這樣氣節不管是在何時都是少有的,這也是為什麼朱元璋看重他。

「你們認為,皇儲之位該由何人來?」

朱元璋沉聲問道。

「臣等不敢妄言!」

「咱叫你們來說不是聽你們說這些的,再說了這裡隻有咱三個人,你們隻管說就是了,咱不會怪罪你們的。」

二人心中始終有些忐忑,不敢輕易張口。

將來是經他們之手起草詔書,朱元璋問他們意見也是理所應當的。

「皇上的意思是要從太子長子和吳王當中選出一位嗎?」

「咱是有這個意思。」

「按嫡血統來說,吳王朱允熥最有資格!且吳王這些年來的表現深得民意。」

「臣不這麼認為,太子長子最像太子爺,仁厚賢德,這樣的人繼承大統才能讓百姓安居樂業。」

他們二人的看法並不統一,這讓朱元璋很是頭痛。

他心裡偏向蘇墨,但是他要當上皇太孫就贏得大家的認可,這也就是朱元璋為何沒有直接封他為皇太孫,而是吳王的意思。

還有就是朱元璋的兒子眾多,秦晉燕三王是除了朱標之外,他最喜愛的幾個孩子,各個都背負戰功,他也曾想過立其中一人為太子。

朱標一死,朱元璋其餘的兒子心裡也是蠢蠢欲動,尤其是朱棣。

這麼多年跟著朱元璋南征北戰,他雖偏愛蘇墨,但是論功勞還是朱棣的最大。這些年來為大明的付出,他是看在眼裡的。

「那麼咱其他的兒子呢,你們有什麼看法?」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權少搶妻:婚不由己 道門驅邪人 末世之混沌戰神 逆天萌寶:娘親,你馬甲又掉了 皇恩 禁地探險:扮演空虛公子,隊友總是埋人 誤入狼室:老公手下留情! 婪之少女 許以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