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儲君之位(2 / 2)

加入書籤

「萬萬不可!」

二人異口同聲的說道。

朱元璋聽了,臉頓時就黑了。

「怎麼!其他兒子難道都不行嗎!他們各個戰功顯赫!那裡差了!」

「皇上,臣不是這個意思,王爺們都是非常優秀的。」

「那你給咱說說,是什麼個意思。」

「皇上當年說過要立嫡不立長,秦晉燕三王都手握兵權,尤其是燕王,在軍隊這種的威望極高,且他們三王都不是嫡子出身,若皇上立秦王,那麼戰功赫赫的燕王定然不肯,皇上若是立燕王,太子爺以逝,秦王就是長子,他如何能願意!」

「隻有立皇長孫才讓王爺們都信服!皇孫們都已經長大成人了,可以勝任皇太孫!」

朱元璋點了點頭,聽起來是有那麼點道理。

「那你覺得皇孫能夠壓製的住這些叔叔們嗎!」

這是朱元璋最擔心的問題,雖然朱允炆和朱允熥都有名正言順的資格當上儲君,但其餘王爺們手裡都有兵權在握。

「臣認為吳王可!吳王在鳳陽府辦案之手段皇上是清楚的,而太子長子常年在深宮之中。」

方孝孺很是認可蘇墨的能力。

「太子長子的賢明傳播在外,身份正統,深得百姓的愛戴,王爺們怕是也不敢作亂,臣認為太子長子更適合!」

「既然如此,你們在學堂之中好好看看他們誰更為合適!」

「退下吧,今日之事不得跟任何人提起!」

「遵旨!」

這幾日朱元璋都沉浸在悲痛當中,等他們二人走後才想起來朱允炆還沒封王,當即擬了旨意。

「太子長子-朱允炆,仁厚賢德,深得朕心,封賢王!」

「孫兒領旨謝恩!」

朱允炆在東宮脖子都快要等長了,總算是等來朱元璋的旨意,要是今日還不來,宮內的人隻怕會在背後亂嚼舌根。

宣讀旨意的人走了之後。

「這個賢字跟吳字可是差了很大,看來皇上有意將皇太孫的位置給朱允熥!」

呂氏的臉色一下子就不好看了。

「現在一切未成定局,兒臣還是有機會的,母妃不要擔心!」

朱允炆對自己依然很有信心。

他知道立儲君一定會經過翰林院那幫讀書人的意見,而他深受那些學士的喜歡。

「日後你在學堂一定好好表現,壓他一籌!皇上真是太偏心了,你可是他的皇長孫,竟然先立了朱允熥。」

呂氏覺得朱雄英死了這麼多年,朱元璋還是沒把朱允炆當嫡子看待。

「這母妃就放心吧,他一直生活在宮外,學問一事怎麼會比的上兒臣!」

朱標的兩個兒子都已經封王,朝堂上的官員一時間都不知道該如何站位。

秦晉燕三王因太子的事情回來之後,都沒有馬上前往自己的藩地,還是被朱元璋下令攆走的。

太子一死,誰都有機會成為儲君。這種千載難逢的好機會,這些王爺們又怎麼會錯過。

朱棣的人已經開始向朱元璋進言立他為儲了。

朱元璋也是頭疼的很,立儲的事情一日沒定下來,大明江山就一日不穩。

王府之內,一個身姿挺拔,長相魁梧的漢子正在用力揮刀,所到之處皆被鏟平。

男人將刀揮過一旁的大樹。

「哢嚓!」

大樹就轟然倒塌了。

「京中可還有消息傳來?」

朱棣陰沉著臉說道。

「啟稟燕王,皇上剛剛下令,封太子長子為賢王。」

「哼!區區賢王怎比的上吳王,我爹對大哥還是真是偏愛!就連大哥的嫡子都可以受封吳王!」

他猛地將刀插進泥土之中,難解心頭的氣氛,他戰功如此顯赫都還隻是區區的燕王,一個乳臭未乾的小子竟騎在他頭上。

「王爺息怒!」

「如何能息怒!馬上叫姚住持過來!」

洪武十五年的時候,馬皇後病逝。

朱元璋挑選了很多高僧來誦經祈福,其中就有姚廣孝。

誰知他跟朱棣一見如故,隨後便請求隨朱棣到北平。

「卑職馬上就去!」

姚廣孝經常出入燕王府,府內的下人都知道他在朱棣心中的地位,對他也是極其尊敬。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權少搶妻:婚不由己 道門驅邪人 末世之混沌戰神 逆天萌寶:娘親,你馬甲又掉了 皇恩 禁地探險:扮演空虛公子,隊友總是埋人 誤入狼室:老公手下留情! 婪之少女 許以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