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2(2 / 2)

加入書籤

繞過大殿佛堂,是後頭僧人居住的禪院,雨絲被參天陰翳的古木遮擋,地上潮濕而乾淨,住持身披袈裟,坐在竹椅裡,正在跟旁邊的男童講經。

男童瞧著七八歲的年紀,身上穿著綾羅,麵皮白淨,聽得正認真。

傅錦元瞧見,便輕輕將高修遠攔住,往後退了數步,先在一處客舍坐下。

高修遠稍覺詫異,「那位是住持的俗家弟子?」

「算是吧。」傅錦元倒沒隱瞞,「是憫帝的太子,寄居在寺裡。」

憫帝是永昌帝駕崩後的諡號,高修遠在外遊歷,知道永昌帝禪位、駕崩,原以為這孩子也難保住性命,卻原來他還活著,在佛寺聽高僧教導。詫異之餘,不免推開窗縫多瞧了幾眼,那孩子雖聽得認真,偶爾卻走神似的,望著樹梢屋簷,眼神茫然。

待得住持講罷,便被人陪著下山,往梅塢裡去了。

——章斐就在梅塢附近的庵堂修行,會時常過去看望。

高修遠拜見住持,自是兩處歡喜,在普雲寺住了一晚,回城的時候順道去訪梅塢,那孩子正在習字,許是佛法熏陶,許是性情使然,小臉上平靜而茫然,盯著窗外搖曳的樹叢,手裡沾滿墨汁的狼毫沾到嘴邊也不曾察覺。

他能活下來,是韓蟄一念之仁。

但往後該做什麼,卻沒人能說得清楚——雖有個封號在身,手裡肯定握不住實權,更不可能科舉入仕,在朝為官。高僧的指點固然能令他有所修為,卻因身上的前朝血脈,很難真的割舍俗世錦繡,到寺裡清寂居住。

再過兩年,聽的更多,懂的更多,若還這般迷茫,未必不會有旁的念頭。

那隻會辜負韓蟄的善意。

高修遠站在遠處,看了半天,才斂袖離開。

……

數日後,韓蟄收到一副竹林圖,有人端坐林下,悠然撫琴。

整幅畫寫意傳神,沖淡自然,右下角的落款又似曾相識。他看了半天,才看向傅錦元,「這幅畫是……高修遠的?」

傅錦元頷首,「是他畫的。」

「他回來了?」

「回來了,仍舊住在普雲寺裡,還見到了那個孩子。」傅錦元是幫忙過來請旨的,因早已辭官在府,所求不多,坦盪閒散,姿態不卑不亢,「他不敢攪擾皇上,隻托微臣代為請旨,能否抽空教那孩子音律書畫,滌盪性情,算是報答皇上當日的救命之恩。」

這自然是很好的,韓蟄原本還為那孩子將來的路猶豫,若能讓他專心在書畫音樂上,倒是不錯的路,當然允了。

待傅錦元離開,將那畫軸隨手收起來,抬眉問掌事內監,「樊衡到了?」

「入宮已有兩刻,按皇上的意思,已請到北苑去了。」

北苑有林木風光,亦有宮殿亭台,是夏日裡設宴閒遊的好地方。

韓蟄擺駕過去時,樊衡臨風站在高台上,見了他,快步迎來,行大禮拜見。在河東將近四年,收復悍將驕兵,重整邊防要塞,每一樣都是重任,不比從前在錦衣司的殺伐奔波輕鬆。他整個人被風吹日曬,比從前黝黑了些,卻更見剛厲冷硬。

君臣許久沒見,這回樊衡回京述職,是按慣例要調往別處。

韓蟄命他免禮,目光稍挪,就見亭旁令容跟一位婦人並排站著,昭兒手裡拿著不知從哪裡淘弄來的玩意兒,正逗他跟前兩歲的小姑娘。快五歲的男孩兒,比從前懂事了許多,不知怎的惹惱了小姑娘,忙跑到近處的桌上,取了甜軟糕點哄她,甚有耐心。

令容掃見韓蟄,將手裡牽著的小公主放開,叮囑了昭兒幾句。

昭兒一副小男子漢的模樣,拍了拍小月匈脯,一手牽著妹妹,一手牽著樊小姑娘,往近處去玩耍,身後宮人不遠不近地跟著。

令容遂攜那婦人走過來。

那婦人二十出頭的年紀,眉眼瞧著像是異域來的,頗有幾分英姿。

韓蟄遂瞧向樊衡,「成親了?」

樊衡笑了笑,頷首,「她曾救過我的命。」

「那孩子?」韓蟄目光審視而揶揄。他雖未特地過問樊衡的婚事,但從官員歷年呈報來看,樊衡去年底時尚無妻室,這婦人顯然是今年娶的。那孩子雖小,一眼瞧過去,卻又有樊衡的模樣,不像白撿來的。

樊衡呲牙笑了笑,素來冷硬的臉上難得的露出點不好意思。

其實也不難解釋。是他初到河東,碰到些麻煩,跟那位身手出眾的姑娘同歷艱險,生了情愫,一時沒忍住,春風一度。過後他被急事勾走,忙了半年回去,那姑娘就沒了蹤影。他費了許多力氣才將她連同女兒找回來,卻因她賭氣含恨,始終沒能求娶得手。

直至這回韓蟄要調他往別處,心上人才算點頭嫁給他,跟著他回京再南下。

樊衡瞧著妻子,諸般解釋難以啟齒,隻化成帶笑的兩個字,「我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論救錯反派的下場 教主的壯夫郎 打開你的任務日誌 絕世神醫俏佳人 玄門小祖宗:她又在興風作浪 毒醫傻妃萌萌噠 你是我的日月星辰 終身最愛 幸會,霍太太 星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