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卷 從順治祭孔到紫禁城黯然退位--夕陽西下的大清王朝(1 / 2)

加入書籤

第十三卷從順治祭孔到紫禁城黯然退位--夕陽西下的大清王朝

從公元1644年順治皇帝在北京明皇宮登基坐殿,到公元1912年小皇帝宣統紫禁城黯然退位,走過了268個年頭的大清王朝就如一個步履蹣跚的老人走在了夕陽西下的光暈裡。

而在這268年裡,大洋彼岸的西方國家第一次超越了中國這個史上最輝煌的帝國……

明朝最後一支起義軍結局如何?

清軍入關,給李自成農民軍以沉重打擊。

公元1645年,李自成犧牲後,主力部隊由李自成的侄子李錦和高一功(李自成夫人高氏的弟弟)率領,開到湖南;另一支部隊由郝搖旗、劉體純等人率領先後進入湖南、河北一帶,他們決定和明軍聯合一致抗清。

當時,南明隆武政權正受到清軍的威脅,看到農民軍能征善戰,就去招撫這支農民軍,將李錦、高一功的部隊命名為忠貞營,將郝搖旗、劉體純的部隊整編為十三營。

不久,隆武帝遇難,永歷政權建立,農民軍又歸順了永歷政權。

後來,李錦病死,高一功率領部隊離開永歷政權,開到貴州。

高一功在一次戰鬥中犧牲,李錦的義子李來亨成了這支隊伍的首領。

他帶領人馬來到四川湖北交界的夔東,同郝搖旗部隊會合。

公元1663年春天,康熙派湖廣總督張長庚率軍進攻茅麓山,被李來亨設計殺死殺傷清軍一萬多。

張長庚見勢不妙,夾著尾巴溜了。

於是,康熙又調集重兵圍攻夔東。

後來,劉體純、郝搖旗在與清軍作戰中英勇犧牲了,農民軍隻剩下了李來亨這一支。

李來亨率領幾萬戰士堅守在茅麓山,多次打退了清軍的進攻。

但由於長期作戰,沒時間種田,積蓄的糧食就要吃完了。

清軍從一個叛徒口中得知農民軍的糧食已盡,又得知山上地勢和軍事的情況,就派兵繞到後山,趁著大霧彌漫,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爬上了通梁山嶺,占據了要塞。

李來亨聽說通梁失守,意識到決戰的時刻到了,從容地指揮戰士們突圍。

戰士們奮勇拚搏,與清軍展開了一場殊死的戰鬥。

他們手持長矛利劍,拚命廝殺,喊殺聲響徹茅麓山,清軍無不膽戰心驚。

清軍仗著人多,援兵又源源不斷,終於攻破了山寨。

李來亨見將士們越來越少,知道大勢已去,就讓自己的妻子兒女坐在一間屋子裡,親自放了把火,然後自己也上吊死了。

茅麓山一役後,明末農民起義軍的最後一支被清軍鎮壓下去了。

哪本書號稱古代文言文典範?

《聊齋誌異》是中國文言短篇之冠,集有故事491篇。

《聊齋誌異》為清初蒲鬆齡所作。

蒲鬆齡,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其書屋名「聊齋」,故世亦稱其為聊齋先生,蒙族人,為淄川(在今山東)人。

今淄川東有莊名「滿井」,因莊東有井,井水常滿而溢,故得是名。

井水溢流而成小溪,垂柳夾岸,故又有「柳泉」之稱。

蒲鬆齡所著除《聊齋誌異》這一名揚四海的巨著外,還有詩一千餘首,詞一百多首,散文四百多篇,俚曲十四篇,雜劇三本,以及多種雜書。

蒲鬆齡為著《聊齋誌異》一書,曾於滿井設茶攤,過路人口渴,免費供給茶水,不要他酬,隻要飲者講一故事,或軼聞異事。

久而久之,四方異聞怪事盛集於他手,「四方同人又以郵筒相繼」。

然而,各地素材良莠不一、雜蕪不齊,一經蒲鬆齡神筆,則文采四溢,妙趣橫生。

《聊齋誌異》雖以文言寫成,卻不枯澀難讀,其語言既典雅工麗,又清新活潑。

「墨點無多淚點多」的典故與誰有關?

「墨點無多淚點多」的典故和八大山人有關。

有一年,康熙到江南去巡視,沿途要召見一些官吏,通知召見的時間是五更,但是有的人二更就在門口等候了。

朱耷為了諷刺這些阿諛奉承的官吏,特意畫了一幅《牡丹孔雀圖》。

《牡丹孔雀圖》的下半部分畫著一塊上大底小,看起來極不穩當的石頭,石頭上蹲著兩隻孔雀。

本來十分美麗的孔雀,被朱耷畫得十分醜陋--短而禿的嘴,本來應該最美麗的尾巴部分隻有三根極其難看的翎毛留存著,發直的雙眼貪婪地看著前方,一副恨不得把自己都賣出去的諂媚相。

在《牡丹孔雀圖》的上半部分,朱耷畫著亂石,亂石堆裡懶散地耷拉著幾根竹子和幾株開放的牡丹花;在空白處,朱耷用剛勁有力的字體題詩二首,在詩中把奴顏媚骨的人稱為「三耳」,因為隻有奴才的耳朵最為靈敏,就像長了三隻耳朵一樣。

而孔雀尾巴上的三根毛則象征著清朝官員頭頂上那一頂帶著三根翎的官帽。

後來,鄭板橋看了《牡丹孔雀圖》後,評價說:「橫塗豎抹千千幅,墨點無多淚點多。」

吳敬梓是如何諷刺清政的?

清朝小說家吳敬梓用辛辣的筆鋒,尖銳地寫出了中國第一部長篇諷刺小說《儒林外史》。

在吳敬梓筆下,大致有這樣三類士人:第一類是以科舉仕進為人生唯一目標的科舉迷;第二類是一群已經考取功名的士人,搜刮民財、殘害百姓;第三類是科場敗北、功名失意卻又不甘寂寞、以風流名士自居的人物。

作品通過描寫他們附庸風雅、招搖撞騙的行徑,側麵反映了科舉對文人精神狀態的毒害和帶來的不良社會後果。

作品自如地安排各色人等,組織情節,從而廣泛地反映了社會生活。

《儒林外史》以其高度的思想藝術成就奠定了我國古典諷刺小說的基礎,對晚清譴責小說及現代諷刺文學都有深遠影響。

雍正是怎麼設謀奪皇位的?

公元1722年年底,康熙的病越來越重,經常昏迷。

這一天,他稍稍清醒點,便想起十四皇子,知道自己恐怕見不到十四皇子了,就想留下遺旨,讓眾位皇子做一個見證,也可以讓他們退出皇位之爭,便強打精神說:「召諸皇子晉見!」

可隆科多故意裝作聽錯,高喊道:「皇帝宣四皇子晉見!」

康熙本想解釋,但已經沒有氣力說話了,他意識到胤禛和隆科多已串通好了,一氣之下,康熙離開了人世。

隆科多一見康熙駕崩,立即讓其他皇子進來。

隆科多見諸皇子哭得十分傷心,便清清嗓音,高聲說:「諸位皇子,節哀,聽我宣讀聖上遺詔!」

大家聽說父親有遺詔,都止住哭聲,尤其是想奪取皇位的幾位都豎起了耳朵,他們最關心皇位的事了。

隆科多從袖中拿出早已篡改好的聖旨,讀道:「朕決定傳位於四皇子,著繼朕登基。」

原來隆科多把「十」字上邊加了一橫,下邊又加了一個勾,便成了「於」字。

三皇子胤祉和胤礽是一母所生,但他為人厚道,對皇位也不感興趣,一聽說父親有遺旨,讓四皇子繼位,第一個跪倒叩拜。

其他皇子心裡雖有不服,也沒辦法,隻好跟著跪拜。

胤禛就這樣奪取了皇位,改元為雍正,是為雍正帝。

雍正年間的文人為什麼談字色變?

雍正年間,「文字獄」風波更加嚴重,可謂到了談字色變的程度。

1726年,江西科舉考官查嗣庭出了一道試題「維民所止」。

試題一出,即有人密告雍正,說查嗣庭出的試題有影射皇上斷頭之意。

雍正不解。

這人解釋,「維」字是去了頭的「雍」字,「止」字是去了頭的「正」字。

「雍正」是皇上的年號,去了頭成「維止」,豈不意味陛下斷頭之意嗎?

雍正立即下旨把查嗣庭押解進京,下獄問罪。

查嗣庭說:「我出的試題乃是《詩經·商頌·玄鳥》裡的話:邦畿千裡,維民所止。

這是歌頌皇上的聖德,何來反逆之意?」

雍正馬上差人找來《詩經》,見果真有「維民所止」一語,頓時語塞;但他硬說「維民所止」就是犯上。

查嗣庭無辜遭禍,含冤死於獄中。

還有一次,翰林官徐駿在奏章裡把「陛下」的「陛」字錯寫成「狴」字,雍正見了,馬上把徐駿革職。

後來再派人一查,在徐駿的詩集裡找出了兩句詩:「清風不識字,何事亂翻書?」

無端挑剔說這「清風」二字就是指清朝。

這一來,徐駿犯了誹謗朝廷的罪,把自己的性命也白白地送掉了。

鄭板橋名列「揚州八怪」之一嗎?

鄭板橋晚年以畫竹為生。

他一生隻畫蘭、竹、石,認為蘭四時不謝、竹百節長青、石萬古不敗,正好與他倔強不馴的性格相合。

有一次,他畫了一幅被風雨吹淋的竹子,並題詩道:「衙宅臥聽瀟瀟竹,疑是民間疾苦聲。」

然而,憑借他一個人的力量,怎能解除民間疾苦呢?

於是,他寫下「難得糊塗」的橫幅,表達了自己的無奈。

當時的揚州匯聚了不少富於正義感的知識分子,他們對腐敗的清朝官場和奸商的巧取豪奪強烈不滿,同情貧苦民眾的苦難生活,有著相似的狂放不拘的藝術風格和藝術追求。

鄭板橋和金農、黃慎、羅聘、李方膺、李鱓、高翔、邊壽民等八個人是其中的代表,因為他們提倡的畫風和思想觀念與正統思想格格不入,被稱為「揚州八怪」。

鴉片戰爭的導火索是什麼?

公元1793年,一個以「獅子號」戰艦為首的英國船隊在英國勛爵喬治·馬戛爾尼的率領下,停泊在澳門港外萬山群島的珠克珠島拋錨等候朝見乾隆帝。

乾隆帝得到消息,立刻派遣欽差大臣接英國使團來北京,然後直奔承德避暑山莊,參加乾隆皇帝82歲的壽辰慶典。

馬戛爾尼是和其他進貢的中國屬國一起被接見的,而且被排在光著腳、帶著鼻環的緬甸使臣的後麵。

英國人帶來了許多禮品,比如天體運行儀、地球儀、戰艦模型、槍炮武器以及一套大型圖冊,代表了當時英國最先進的科技水平。

可乾隆參觀了這些禮品之後,笑著對大臣們說:「這些可以給小孩子當玩具。」

馬戛爾尼遞上了英國國王喬治三世的國書,乾隆卻對一個拉著馬戛爾尼衣服後擺的英國小孩子發生了興趣,他把這個可愛的孩子叫到麵前和他交談。

這個孩子是英國副使喬治·斯當東的兒子亞當斯。

小亞當斯已經學會了一些中國話,乾隆對他得體的回答非常滿意,親手解下自己月要間的荷包賜給了他。

但當英國國王的國書翻譯成中文,乾隆知道原來英國是要求派人常駐北京,建立平等的外交關係,立刻予以拒絕。

隨即,他以皇帝向天下臣民頒發的諭旨形式給英王回了一封信,交給馬戛爾尼帶回。

47年後,亞當斯在英國下院慷慨陳詞,在他的支持下,議會以微弱的多數,決定對中國發起一場戰爭--鴉片戰爭。

曹雪芹為什麼要寫《紅樓夢》?

乾隆帝即位後,連年用兵,軍費花費很大;他又六次巡遊江南,搞得十分鋪張浪費。

加上下麵的官吏貪汙浪費成風,腐敗透頂,弄得國家漸漸地衰弱下來。

就在這個時期,在京城流傳著一本小說,叫《紅樓夢》。

開始,人們還弄不清作者是誰,後來經過研究,才知道寫書的作者叫曹雪芹。

曹雪芹原來是一個貴族家庭的子弟。

他的曾祖曹璽曾經得到康熙帝的寵信,被派到南方當江寧織造。

「織造」是皇帝在江南的耳目,還負有了解江南的政治情況、結交漢族名士等使命,隻有皇帝最信任的人才能得到這一職位。

曹家同清皇室有著特殊關係,曹璽的妻子是清聖祖玄燁的奶媽,曹寅小時即跟玄燁一起「伴讀」。

整個康熙時期,曹家三代都受著優厚的待遇和特殊信任,康熙五次「南巡」,有四次以織造府為行宮,曹家於是成為氣焰熏天的「百年望族」。

曹璽死後,曹雪芹的祖父曹寅、父親曹頒接替了這個差使,曹氏一家三代前後做了六七十年織造官,成了豪門。

雍正帝即位後,因為皇室內部的糾紛,牽連到曹家,雍正帝認為曹家反對過他,不但革了曹頒的職,還下令查抄了他們的家。

那時候,曹雪芹是個十歲的孩子,已經懂事,看到家庭遭到這樣大的災難,幼小的心靈受到很大打擊。

父親丟了官,回到北京老家,生活越來越窮,家庭的災難又接二連三發生。

到後來,父親曹頒也死了。

曹雪芹的生活更加困難,他隻好搬到北京西郊,在幾間簡陋的屋子裡讀書。

有時候,連糧食也不夠吃,隻好喝點薄粥充飢。

後來,他決心根據他的親身體驗寫出一部反映當時社會生活的小說,這就是《紅樓夢》。

曹雪芹在《紅樓夢》裡,寫了一個貴族大家庭賈家從興盛到衰落的故事。

在那個貴族家庭裡,大多是一些揮霍享受,專講吃喝玩樂、放債收租的寄生蟲。

有些人表麵上道貌岸然,內心卻十分骯髒刻薄。

小說的主人公,賈家的公子賈寶玉和他的表妹林黛玉是一對嫌惡貴族習氣、反對封建禮教的青年。

在那個環境裡,他們想擺脫封建舊禮教的束縛,但也沒有出路。

結果林黛玉受盡歧視,害病死去,賈寶玉離家出走。

而那個貴族大家庭,在享盡榮華富貴之後,也像腐朽的大廈一樣,忽喇喇地倒坍了。

曹雪芹用深切同情的筆調寫了這一對青年男女的戀情和一些受壓迫淩辱的婢女的遭遇,又滿懷氣憤揭露了封建統治階級的腐朽和罪惡。

在《紅樓夢》裡,有一段「護官符」的故事,就是專門揭露這些官僚和豪門怎樣相互勾結起來欺壓百姓的。

曹雪芹「披閱十載、增刪五次」,在北京西郊寫這部小說,辛勞和疾病把他折磨得十分衰弱。

當他寫完八十回的時候,他的一個心愛的孩子得病夭折。

曹雪芹受不了這個沉重的打擊,終於放下了他沒有完成的著作,離開了人世。

曹雪芹死後,他的小說稿本經過朋友們傳抄,漸漸流傳開來。

許多人讀了這本小說,又是贊賞,又是感動。

但是對這樣傑出的一部著作沒有全部完成,總覺得是一件太可惜的事。

後來,又有一個文學家高鶚續寫了四十回,使《紅樓夢》成了一部結構完整的小說。

小說《紅樓夢》經過一再傳抄、翻印,越傳越廣。

一直到現代,大家公認它是我國古代最傑出的長篇小說。

人們不但欣賞它高超的藝術成就,而且還從那裡了解到我國封建社會快要沒落的歷史和社會狀況。

直到現在,從國內到世界各國,有許多學者研究、考證這部偉大著作,人們把這門學問稱做「紅學」。

《紅樓夢》這部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品問世以後,所引起的廣泛深遠影響,在中國文學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紅樓夢》問世後,人們對它進行評論、研究所達廣泛深入的程度,更是文學史上的突出現象。

這部小說有很多帶評語、批語的本子,除「脂評」本外,還有護花主人、大某山民評本、妙復軒評本等。

另外還有很多對小說的評論、專論、讀書筆記,形成了「紅學」這一專門學問。

五四運動以後,「紅學」更成了顯學,而且形成了不同的學說和學派。

目前對「紅學」的研究更是出現了新的高潮,專論、專著、專刊紛紛行世,而且方興未艾,日趨發展。

《紅樓夢》的影響更遠及國外,在1842年就有一部分被譯成英文。

此後,英文、俄文、德文、法文、意文、日文、越南文、荷蘭文等外文譯本陸續出現,不下一二十種。

並且出現了俄文、日文等全譯本。

除翻譯原著外,還有很多有關《紅樓夢》的外文論著。

《紅樓夢》正在世界範圍內產生越來越廣泛的影響,享有著世界文學名著的崇高聲譽。

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文化浩劫發生在何時?

乾隆自稱有「十全武功」,想在「文治」上更上一層樓,決定編修一部《四庫全書》。

乾隆編修《四庫全書》的目的,固然是為了誇耀文治盛世;但最重要的是他要借此機會對歷代的書籍作一次全麵審查,清除反清的民族思想。

用編寫的辦法掩蓋和達到他禁毀圖書的目的,歷史上叫這種辦法為「寓禁於修」,這一招可比秦始皇焚書坑儒損多了。

四庫館從全國采集到的圖書大約有13000種,其中3000種遭到收繳禁毀,將近總數的四分之一,連宋應星的《天工開物》也被禁毀。

其餘的書籍都經過了嚴格的審查,凡書中有對清朝不利的文字,嚴重的整段刪除,輕微的則隨意篡改原文,就連宋人指責遼國金國、明人批評元朝的話,都屬於犯禁。

這樣一來,很多古書都被改得麵目全非,失去了原意。

編修《四庫全書》,造成了中國有史以來空前絕後的最大文化浩劫。

和砷如何成為清朝第一貪?

和砷生性貪婪,擅長斂財。

為了擴大財源,他絞盡腦汁,千方百計地進行盤剝與搜刮。

不出幾年的功夫,他就扭轉了內務府的虧空。

因此,乾隆越發覺得和砷聰穎、能乾,是他得力的助手,更是值得他信賴的人。

和砷打著皇帝的旗號,在斂財的過程中,拚命地貪汙。

和砷當權時,氣勢熏天,自恃有乾隆撐月要,為非作歹。

每年四方進貢乾隆的珍品,都要經過和砷的挑選。

上等的,和砷留下;次等的,送到皇宮。

那時候,皇宮裡有的,和砷家裡有;皇宮裡沒有的,和砷家裡也有。

嘉慶帝即位後,和砷常常以太上皇乾隆之名,中飽私囊,繼續耀武揚威。

公元1799年,和砷被逮捕下刑部大獄,接著被抄家沒產後用禦賜的白練自裁身亡,終年50歲。

經查抄,和砷的家產簡直多得讓人難以置信,他有田地80萬畝,生沙金200萬兩,金元寶1000個,銀元寶1000個,總價值不少於12億兩銀子,比清廷10年收入的總和還要多。

其他如玉器珠寶、瑪瑙、瓷器、西洋奇器等寶物也是數不勝數,有些珍品比皇宮的還要好。

因此,有民間諺語說:「和砷跌倒,嘉慶吃飽。」

和砷貪汙款項之大,可謂「清朝第一貪」。

清朝最大的一次宗教起義是什麼?

天理教是白蓮教的一支,又稱八卦教。

教徒在河北、河南、山東、山西、北京等地都有,分布很廣。

北京的首領叫做林清。

林清是北京大興人,幼年做過武將家的小僮,學得一身好武藝,他住在北京郊區宋家莊的姐姐家裡,為人仗義,見識又廣,而且慷慨大方,不愛錢財,很受當地人敬仰。

林清口才很好,善於鼓動群眾,吸引了許多人入教,答應為日後起義作內應,幫助起義軍攻進皇宮。

公元1813年,嘉慶皇帝離開北京前往避暑山莊花天酒地。

於是,林清就聯係河南天理教首領李文成、山東天理教首領馮克善,約定三地在中秋節同時起義,推翻清朝暴政。

到了中秋節那一天,林清按早就規劃好的,把攻打皇宮的人分作兩隊:一隊從東華門進攻皇宮,一隊從西華門進攻皇宮。

義軍首領搖晃著小旗,指揮義軍搭人梯爬牆。

形勢十分緊迫,這時鎮國公奕灝帶著1000多人趕來了,義軍與他們展開了激烈的戰鬥。

無奈寡不敵眾,逐漸敗下去了。

這一夜,皇宮中亂成一片,王公、妃嬪、太監、宮女都哭哭啼啼地縮在屋子的角落裡,心驚膽戰。

天亮時,有幾個突圍的義軍趕緊報告等候消息的林清。

沒想到莊親王綿課已探知林清的情況,搶先一步,用計把林清抓走了。

在北京起義的天理教徒,至此失敗。

清朝的哪位平民曾刺殺嘉慶帝?

清廷橫征暴斂,引起了貧民百姓的極大怨憤,階級矛盾日益尖銳。

當時,就發生了貧困百姓陳德謀刺嘉慶帝的事件。

公元1803年年初的一天,北京平民陳德、陳祿父子倆一前一後來到紫禁城的神武門內的西廂房南山牆後麵,以待嘉慶帝的到來。

陳德此舉,是要行刺嘉慶帝。

因為他以前為人服役時,曾多次進進出出過紫禁城,所以對這裡的路徑、護衛情況以及皇帝行蹤等情況有所熟悉。

幾天前,他看見街上黃土墊道,便知皇帝將於今日進宮齋戒。

於是,他精心策劃,打算在今天行刺嘉慶。

一會,皇帝鸞輿進入神武門,又前呼後擁地向順貞門走去。

這時,陳德迅速沿牆根弓身蛇行,突然向嘉慶的鸞輿沖過去,手持一把明晃晃匕首奮力刺向轎內!這突如其來的刺客,令眾侍衛、太監們大吃一驚。

當時,有的嚇得趕緊躲得遠遠的,大喊大叫;有的站在那裡呆立不動,猶如木樁;僅僅有禦前侍衛紮克塔爾、珠爾杭阿、丹巴多爾濟、桑吉斯塔爾以及定親王綿恩、固倫額駙拉旺多爾濟6人敢於手操兵器上前阻攔、捉拿刺客。

嘉慶一見陳德被手下護衛攔住,在貼身侍衛的攙扶下急忙下轎,脫身而逃。

陳德一見嘉慶逃走,心中焦急萬分,奮力揮動匕首刺傷了沖在前麵的丹巴多爾濟,向順貞門追過去。

但因寡不敵眾,陳德被擒獲。

後來,嘉慶傳旨將陳德處以淩遲之刑。

陳德之所以隻身一人行刺皇帝,皆因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之故。

像陳德這樣的平民在皇宮附近刺殺皇帝,在中國史上,也是唯一一例,可謂空前絕後!

林則徐是怎樣徹底禁煙的?

1839年3月,林則徐受清廷委派,到廣州督查禁煙事務。

在充分掌握廣東方麵有關鴉片的情況後,林則徐下令查封了廣州所有煙館。

並向外商發布告示,勒令他們在3天之內,將躉船上所有鴉片全部造冊登記,呈官點清,驗明毀化,並聲明以後永不再夾帶鴉片。

英國侵略者為保持罪惡的鴉片貿易,在英駐中國商務監督查理·義律的策劃下,企圖破壞這場正義的禁煙運動,有所準備的林則徐粉碎了他們的陰謀。

到四月初九,林則徐實際收繳鴉片21306箱。

林則徐將繳獲的鴉片臨時貯存在虎門鎮口,同時陸續破獲了數百起大小煙販的販煙活動。

道光帝於4月18日下令林則徐在虎門就地銷煙。

林則徐為徹底銷毀鴉片做了充分準備,過去用火燒毀鴉片,鴉片油流落地下,滲入土中,仍可挖出熬煉成煙膏;林則徐經過調查訪問,決定用石灰和鹽鹵來銷毀鴉片。

4月22日,連雨初晴,虎門海灘莊嚴而又熱鬧。

林則徐登上禮台,隻聽一聲炮響,銷煙活動在隆隆的炮聲和人們的歡呼聲中開始了。

一隊隊精神抖擻的士兵把一擔擔石灰、一袋袋海鹽倒入池中。

黑色鴉片在池裡上下翻滾,冒出的濃濃白煙在虎門海灘徐徐升起。

不久,池子裡停止了沸騰,煙霧消散在空中,池子通海的涵閘被打開,滿池被銷毀的鴉片渣沫「嘩嘩」地瀉進了茫茫大海。

前來觀看銷煙的人絡繹不絕,大家都高聲歡呼、拍手稱快。

林則徐虎門銷煙,壯我國威,名垂青史。

銷煙活動進行了23天,共有230多萬斤鴉片被銷毀。

18世紀「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誰?

魏源和林則徐是好友。

後來,林則徐被清廷撤職,充軍新疆,而琦善之類的賣國賊卻被重用。

魏源親赴鎮江為路過的林則徐送行,二人長談了一夜。

臨走時,林則徐打開一個布包,捧出一大捆文件,交給魏源說:「這是我在廣東主持翻譯的《四洲誌》和從西人報紙上摘編的各國情況。

我想把它們合寫成一本書,啟蒙百姓,老兄你代我完成這個心願吧!」

魏源爽快地答應了。

人們知道魏源編書的消息後,紛紛出手相助,還有人將在台灣俘虜的英軍所畫英國地圖寄給他。

在朋友的鼓勵下,魏源僅花半年就完成了50卷,到公元1846年,終於完成了60卷的巨著,取名《海國圖誌》。

這本書是近代第一部由中國人編的介紹世界各國國情的著作。

因此之故,魏源被稱為18世紀中國知識分子中「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太平天國政權是如何建立的?

公元1851年1月11日,在廣西桂平縣金田村的廣場上,一隊隊漢、壯、瑤族起義軍戰士頭包紅巾、手持大刀長矛精神抖擻地排成方陣。

洪秀全威武地站在一麵杏黃大旗下,楊秀清、蕭朝貴、馮雲山、韋昌輝和石達開分別站在兩邊。

四周圍,無數的婦女兒童手拿彩旗,興高采烈。

洪秀全望著整齊的隊伍,揮起拳頭,莊嚴地宣布:「拜上帝教今天正式起義了!我們的目標就是推翻腐敗的朝廷,斬盡一切害人妖魔,讓天下老百姓過上太平日子。

我們的國號就叫『太平天國』。」

戰士們和周圍的婦女兒童也一起歡呼起來。

「一定要斬盡清妖!」

嘹亮的口號聲在山穀間回應著……

太平天國的起義軍從金田出發,轉戰廣西,連連獲勝,並且一舉攻下了永安城(今廣西蒙山)。

在這裡,洪秀全把日益壯大的隊伍進行整編。

洪秀全自稱天王,封楊秀清為東王,蕭朝貴為西王,馮雲山為南王,韋昌輝為北王,石達開為翼王。

在各王中,東王權力最大,僅次於天王,並且直接負責軍事指揮。

在占領武昌後,太平軍人數已達20多萬。

此後,太平軍分水陸兩路,沿長江直攻南京。

太平軍以排山倒海的氣勢,嚇得清軍節節敗退,最後一舉攻占了南京。

洪秀全進入南京後,把南京改名為天京,正式建立了太平天國政權。

誰是中國唯一的女狀元?

公元1857年,洪宣嬌建議其兄洪秀全開科取士,求取武功文治人才,並設立女子科舉製。

洪秀全十分贊賞她的獨特見地,「令女官舉女子應試」,委命洪宣嬌為女科主事。

洪宣嬌為了抨擊男尊女卑,以經義題《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來考才女的膽識和學識。

應試300多名女子中,唯金陵妙齡才女傅善祥博古通今,她列舉歷代巾幗英雄的豐功偉績,有力批駁了「女子難養」的謬論。

這份卓有見識的試卷,博得洪氏兄妹的稱贊。

經評議,傅善祥成為太平天國,也是中國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的女狀元。

第二次鴉片戰爭的經過怎樣?

公元1854年,英國要求清廷全麵修改《南京條約》,以進一步擴大其在鴉片戰爭中的所得權益,此舉得到法國和美國的支持。

清廷拒絕了修約的要求。

於是,英、法兩國各自尋找發動對華戰爭的借口。

公元1856年,英國製造了「亞羅號事件」,派額爾金率英國軍艦悍然闖入虎門海口,挑起戰爭。

同時,法國也借口「馬神甫事件」,派葛羅為全權專使,率軍來華協同英軍行動。

第二次鴉片戰爭開始。

公元1857年12月28日,英法聯軍炮轟廣州,登陸攻城,廣州失陷。

隨後,英法聯軍北上。

1858年5月,聯軍轟擊天津大沽口炮台,各台守兵奮起還擊,打死敵軍一百餘人。

但由於清朝官吏臨陣逃跑,後路清軍沒有及時增援,致使炮台守軍孤軍奮戰,最後各炮台全部失守。

清廷立即派出大學士桂良等人前往天津議和。

次年6月,中英《天津條約》和中法《天津條約》分別簽訂,英法聯軍退出天津。

1859年,英國派普魯斯為公使到中國赴任和換約。

普魯斯和法國公使布爾布隆帶領艦隊和海陸戰隊開到大沽口外。

普魯斯提出要清廷拆除白河防禦,英軍可乘艦帶兵入京的無理要求,遭到清廷拒絕。

這年6月25日,英國艦隊突襲大沽口炮台。

守軍奮起反擊,激戰一晝夜,擊沉、擊傷英法軍艦十餘艘,斃傷侵略軍600多人。

聯軍受此挫敗,狼狽逃出大沽口。

英法聯軍在大沽口戰敗,使英法政府大為惱怒。

額爾金、葛羅再次成為全權代表,分率英軍和法軍殺向中國。

1860年9月,英法軍艦在北塘登陸,占據了大沽口炮台,並乘勝占領了天津。

清廷立即派人至天津乞和。

英法聯軍不予理睬,進逼北京。

鹹豐帝令其弟恭親王奕留守北京,負責求和事宜,自己則從圓明園倉皇逃往熱河。

英法聯軍進攻北京時,俄使伊格納季耶夫向英、法提供了北京防衛的情況。

10月6日,英法聯軍闖入圓明園,在大肆搶劫之後將其付之一炬。

不久,清廷分別與英、法、俄簽訂了割地賠款的《北京條約》。

至此,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

圓明園是哪兩國軍隊燒掉的?

公元1709年,圓明園開始興建。

歷時150多年後基本建成,占地340餘公頃,建築麵積16萬平方米,造園藝術堪稱世界之最,被譽為「萬園之園」。

圓明園還是一座珍寶館,裡麵藏有名人字畫、秘府典籍、鍾鼎寶器、金銀珠寶和稀世文物,集中了中國古代文化精華。

公元1860年,英法聯軍占領北京後,進占圓明園,大肆搶掠。

英法聯軍經過4天搶劫、破壞後,英使額爾金為了掩蓋其強盜醜行,也為了給清朝皇帝以公開侮辱,派英軍第一師縱火焚燒圓明園,堪稱人類文化寶庫的世界名園至此化成一片廢墟。

辛酉政變是怎麼發生的?

鹹豐帝生前,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協辦大學士戶部尚書肅順等受信任,他們與鹹豐的弟弟恭親王奕等人產生了矛盾。

1861年8月22日,當了10年皇帝的鹹豐病死熱河(今承德)行宮,遺留詔書命肅順、端華、載垣、景壽、穆蔭、匡源、杜翰、焦祐贏等八人為「贊襄政務王大臣」(簡稱「八大臣」)總管朝政,輔佐年幼的皇太子載淳為帝,定明年改年號為祺祥。

載淳的生母葉赫那拉氏,由貴妃而被尊為皇太後,不久又加封「慈禧」徽號。

由於慈禧經常住在皇宮的西邊,因此人們習慣上稱她為「西太後」。

慈禧想取得清朝的最高統治權,指使人上奏章,請皇太後「垂簾聽政」,遭到載垣、端華、肅順等人反對。

慈禧又鼓動東宮慈安太後與「八大臣」爭權,並暗中聯絡在京城的奕幫助。

9月中旬,得到外國勢力支持的奕不顧八大臣反對,奔喪熱河,與兩宮皇太後密謀政變之策,奕旋即返京布置。

奕在京爭取到朝中大學士賈禎、周祖培、戶部尚書沈兆霖、刑部尚書趙光以及握有兵權的僧格林沁、勝保等人的支持。

12月26日,兩宮太後偕幼帝載淳啟駕回京,肅順護送鹹豐帝靈柩隨後行。

慈禧等抵京,立即召奕和其他親信大臣,次日發動政變,將載垣等八位大臣解職。

數日後,慈禧下令將載垣、端華、肅順處死,其餘五大臣或革職或流放。

是為辛酉政變。

「垂簾聽政」是怎麼回事?

西太後慈禧發動辛酉政變後,一步登天,掌握了國家大權。

她宣布,由她自己和慈安太後垂簾聽政。

垂簾聽政就是在小皇帝的座位後麵掛一個珠簾,兩位太後坐在簾子後麵處理國家大事。

慈禧給小皇帝起了個年號,叫「同治」,意思是由兩位太後共同治理國家。

而實際上,國家一切權力都掌握在她一個人的手中。

從此,慈禧掌握清朝最高統治權達40餘年,把中國帶入災難的深淵。

為什麼說洋務運動不洋務?

公元1860年以後,在中外反動派聯合鎮壓太平天國運動過程中,清廷中逐漸形成了一批具有買辦性的官僚軍閥。

他們認為清廷與外國侵略者的矛盾可以相互調和,與之共同鎮壓國內人民的反抗,而且還可以采用一些資本主義生產技術,以達到維護搖搖欲墜的封建統治的目的。

這部分人當中有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奕,還有在地方握有實權的大官僚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人。

而他們所采取的一係列變革,史稱為「洋務運動」。

洋務運動舊稱「同光新政」。

洋務運動涉及軍事、政治、經濟、外交等方麵,但由於洋務運動興辦的軍事工業基本上是封建性近代工業,民用工業基本上是以利潤、市場為基礎的資本主義企業。

結果是近代的生產力跟腐朽的封建式經營管理製度不配套,特別受製於封建體製的束縛和侵略勢力的壓迫,使洋務運動舉步維艱,可謂洋務運動不洋務!

火燒望海樓教堂是怎麼回事?

公元1870年初夏,天津流行瘟疫。

幾乎每天晚上都有一些人扛著幾具木匣,慌慌張張地走出望海樓教堂到亂葬崗去,把木匣埋下,掩上一層浮土,又匆匆離去。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我的奮鬥富蘭克林成長自傳 我加入了敵對陣營 我徒弟不當反派 我私房錢被小姨子直播曝光了 影視從海豹突擊隊開始 神皇天路 情起不落 九龍鎮天棺 蜀漢我做主 西遊:花果山的猴子太可怕了(西遊:第四天災橫推三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