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番外】未亡人-中(1 / 2)

加入書籤

「他往哪去了?」 大漢掐著他,像是隨時能把他的胳膊掐斷。

「那邊。」明熙忍著痛,伸手一指。

大漢不屑地嘖了一聲,將他甩開。幾個人一起往他指的方向去了。

明熙指的是與慕容黎逃走相反的方向。

那幾個人一定是換了便衣的天璿軍,大概是因為覺得明熙受了威脅,不敢騙他們。這才被明熙僥幸蒙混過關。但他們應該過了不久就會發現上當的。必須得趕快逃,逃出這鎮子,逃得越遠越好。

可是不行,他不能走。因為還沒找到哥哥。

為了不被抓到。明熙暫時躲到郊外,晚些時候又折回來接著尋找。他不敢在小鎮中久留,小心地躲避著天璿軍的耳目。

瑤光舊城,毀掉的將軍府,以及瑤光流民聚集的那個小鎮。明熙幾經輾轉,然而直到天璿軍隊班師回王城都沒能找到哥哥的下落。

他開始自責後悔。那日見到慕容黎,應該不顧一切地追上去問才是。管那些追兵做什麼?如今連慕容黎也不見蹤影,哥哥的下落就更無從得知了。

因為當時看到了那個背影,明熙總覺得這小鎮是最後一次見到哥哥的地方,日後說不定還能在這裡相見。他在小鎮附近隱居起來。在明熙離家以前,明煦為他準備了一個包裹。裡麵除了錢糧和日常用品,還有一本明家祖傳的劍譜。明熙為避免再像上次那樣遇到天璿軍無力反抗,於是照著劍譜日夜勤練。他天資很好,再加上習練刻苦,兩年功夫就大有進境。

雖然找到哥哥的希望越來越渺茫,他還是時常會抱著一線希望到小鎮上去。這日他在小鎮附近見到一個老者。這老者眼花耳聾,沿街乞討。明熙見了心裡一驚,此人正是當年明家的老家丁洪伯。

明熙記得當年自己離家時洪伯還沒走,說不定他知道哥哥的下落。他拿了些乾糧給老人家吃。再問當年瑤光之事,洪伯隻裝聾作啞。

明熙急道:「洪伯,你不認得我了?」

「啊,你是……少爺?」洪伯總算認出明熙來。經歷過這麼多變故,他對這小少爺的偏見也盪然無存了,反倒有種見到故人的喜悅。「少爺,你還活著。」

明熙點了點頭,問道:「你知道我哥哥的下落麼?」

「都死了,大公子和二公子兵敗天璿,都被天璿軍殺了。」 洪伯掩著臉哽咽起來。

明熙聽他說「都死了」,心緊跟著一抖。待聽他說的是大公子和二公子,又燃起一線希望。「我問的不是他們。是明煦公子。煦少爺呢?」

「也死了。煦少爺……死的最慘。他代替王子從城上跳了下來。煦少爺是我從小看大的,就如同我的親孫兒一樣。那日就算離得遠,他又跟王子換了衣服,別人認不出來。我怎麼可能會認不得,怎麼可能會認不得啊?」 洪伯泣不成聲。「他死了以後,屍骨也被人糟蹋的不成樣子。都不得入土為安吶。」

明熙隻覺得身上的血一下子凍住,從頭冰冷到腳。

那日見到慕容黎的時候,他就應該明白是怎麼回事。隻是他一直都不肯相信。如今終於不得不信。

哥哥真的不在了。

他渾渾噩噩地往前走。眼前一片模糊,也不知道自己要到什麼地方去。卻越走越快,疾走變成了奔跑。一邊奔跑一邊發狂似的大喊。

終於跑得筋疲力盡,撲跪在地。

哥哥不在了,故國也沒有了。隻剩他孑然一身。偌大天下,他能到哪裡去呢?

隻聽「錚——」的一聲,他隨身帶的劍掉到了地上,從劍鞘中滑了出來。

明熙握起那把劍。他忽然記起當年瑤光王說過,一旦城破,瑤光王室都要殉國。

無人知道他身體裡也流著那樣的血。他小時無人關懷,如今也是一樣。家和故國對他來說隻不過是個名稱而已。可是他卻像找到歸宿那樣舉起了劍。

「住手——!」

忽然有人高喝一聲,緊接著是劍鋒相碰的脆響,明熙手中的劍被挑開。

明熙本能地躍起,連挽數道劍花。那人也不相讓,跟他對了幾招。然而功夫不及明熙,很快就敗下陣來。

那人的劍被打落在地,卻也不甚在意。反倒跟明熙拱手行了一禮,道:「原來明家的劍法還有傳人,失敬了。」

明熙一聽此人提起明家,吃驚不小。頭腦也立刻清醒了些。他仔細打量此人,分明從未見過。看著也不像瑤光人。而明家劍法隻有明家子弟和明將軍的親兵能夠習得。於是他疑惑道:「你是如何得知?」

「噢。」那人輕笑一聲,「在下的夫子年輕時愛好劍術,與明將軍有些故交,有幸收藏了一套劍譜。夫子偏愛在下,於是略微指點一二。今日見公子劍法又穩又精,果真名不虛傳。」

明熙道:「你的夫子……是瑤光人?」

「瑤光?」那人怔了一下,隨即道:「不,夫子他是天樞,噢,應該說是舊天樞了。」

明熙一直在郊外隱居,並不知道不久前天樞已經對遖宿稱臣。但他現在讓人提起天樞時,神情似乎有一絲落寞。

「嗬,天樞已亡了。不必再提。」那人岔開了話題,「倒是公子,既然身懷絕藝,為何不圖良策安身立命,卻要尋短見呢?」

明熙道:「方才知我家裡人都沒了,不願獨活。」

那人問他:「公子是瑤光的人麼?」

若在以前,明熙怕暴露了身份必不肯說實話。如今鬼門關都去得了,還有什麼好藏著掖著的。於是他點了點頭。

那人嘆了一聲,道:「原來同是天涯淪落人。我的故國天樞,不久之前被遖宿所滅。我從小是育嬰堂裡長大的孤兒,本就沒有家人。如今也是國破家亡了。」

明熙聽得他這番話,不禁有些動容。

那人留意著他神色,趁機道:「既與公子有緣,不妨認識一番。在下仲堃儀,敢問公子尊姓?」

明熙道:「明熙。」

想來這還是哥哥給起了名字後,第一次有人問他的名字。明熙念著自己的名字,心中微微一動。竟然對這陌生人有些感激。

仲堃儀道:「原來是明家的公子。明公子,在下且勸你一句:眼下雖是亂世,公子方才之舉實不可取。你明家滿門忠烈。就算故國亡了,公子若能做出一番事業,也不愧對祖先的英名。」

「我並無意於此。」明熙頓了一下,「況且,那些事情自有人去做的。」

「噢?」仲堃儀奇道,「在下聽說當年天璿滅掉瑤光之後,大肆清剿瑤光親貴。如公子這般幸存下來的恐怕是不多了。不過倒是有一個人,嗯……」他暗暗瞟了明熙一眼,「不少人說他長得像當年殉國而死的瑤光王子。」

明熙忽然神色大變,拉著仲堃儀的袖子問道:「這個人是誰?他在哪兒?」

「此人名叫慕容離,是天權國的蘭台令。」仲堃儀見明熙與方才反應大不相同,心下自有計較。麵上卻不動聲色,像是說著一個與自己毫無關係的人。又笑了笑,「這種事情大約當不得真。說起來他的名聲不算太好,曾經是下九流的樂伶。後來位居高官,仍是一管竹簫不離身。明公子若是以前見過瑤光王子,恐怕一看此人就知道不是。」

慕容黎,一管竹簫不離身。

明熙握緊了拳,咬牙道:「怎麼不是?他還活著,是因為有人替他死了。」

仲堃儀早就懷疑慕容離的身份。慕容離此人,不論氣度還是智謀,都絕不可能隻是個普通的樂伶那麼簡單。而這位明公子,似乎與他們國家的王子是有不和。他恐怕是與替王子死去的人有什麼故交,甚至是親戚。

更妙之處在於,這明公子武功了得,心性卻似乎單純得很。

仲堃儀假裝驚訝道:「啊,竟有這種事情?」他略微思忖了一下,「既然如此,明公子可否要動身去天權尋找舊主?」

「我……」明熙有些猶豫。哥哥已經不在了,他才沒心思理會慕容黎的事情。可是他也不知日後要到哪裡去。

仲堃儀又道:「正巧在下也要去北邊,會路過天權。承蒙公子不棄,我們便結伴而行如何?」

明熙轉念一想,或許自己應該去見一見慕容黎。他一定知道哥哥的下落。萬一,萬一是洪伯老眼昏花了沒看清楚呢?總歸無人見過哥哥的屍首。說不定還能抱著一線希望。

他答道:「好。」

明熙與仲堃儀結伴而行。一路上,他覺得仲堃儀雖出身寒微,卻很有見識。人又謙恭有禮。且受世家大族欺淩的經歷更讓他感同身受。這是哥哥不在了以後,第一個對他友善相待的人。於是與其推心置腹地交談起來。仲堃儀問他些什麼,他都知無不言。

仲堃儀亦知明熙想要知道關於慕容離的事情,就同他講了些出使遖宿及在浮玉山結盟時遇到慕容離的情景。至於自己與慕容離不合,甚至還懷疑其暗中算計自己之事都略過了。仲堃儀還同明熙說自己見他涉世不深,願指點他些機謀,免得讓他無端被人欺負了去。明熙欣然答應。

行至天權地界,二人分別。仲堃儀取出一枚萬字印章送與明熙,道:「明公子日後若有用得著在下的地方,請在信箋上蓋了此印差人送來。我必會鼎力相助的。便是無甚緊要事,也可互通有無。或許日後我還能來天權看你。」

明熙謝過了,自行入天權。他想要見到慕容離,就必須要找機會進入天權王宮才可。由於他武藝超群,沒費多少功夫,就在宮中謀了個侍衛之職。後來還被提拔為宮廷禁衛。

這時明熙才知慕容離已經離開天權去了遖宿。而他剛被提了禁衛,自然不能立刻到遖宿去。好在天權是個富庶之國,從王上到百姓日子都過得滋潤。那些禁衛同僚個個不善言辭,卻都待他不錯。他也就過了一段平靜的日子。

忽然有一日,同僚來說有人在酒館擺了酒要請他。他舉目無親,在天權也沒有什麼認識的人。納著悶到了酒館一看,才見竟是仲堃儀。

仲堃儀十分殷勤地招呼他喝酒。客套了一句:「明公子近來可好?」

「呃,尚可。」明熙道:「仲先生怎會來天權的?」

仲堃儀笑道:「我來送點薄禮給天權王,討他歡心。聽說明公子已成了宮廷禁衛,可喜可賀。來,乾。」

明熙飲了酒,嘆道:「慕容……少主已經不在天權了。我這身份倒是成了累贅。」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山河令)贖罪 [盜墓筆記]朱雀引 [水滸同人]江州紀事 明澤學園高校生 逆行年代 末世大佬穿越五十年代 不死劍體訣 春遊曲 人在鬥破,成為蕭炎 夜天子駕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