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鴨場(1 / 2)

加入書籤

訂單來的猝不及防,差點讓吃播楊文忠書記懷疑人生。想當年,他們為了搞直播帶貨,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什麼直播現場抓雞下單、什麼烈日下帶著草帽cos那張名為「我的父親」的名畫,隻有想不到,沒有各級領導乾不出來的。奈何他一個村支書,終究沒有市長縣長的名頭響亮,結果自然是不了了之。

萬萬沒想到,在龍向梅家吃了頓飯,他楊文忠書記火了!

此時此刻,坐在汽車後座上的楊文忠又忍不住掏出手機,掃了眼淘寶後台。血醬鴨的預訂單已經飆升至1342份,且下單的網友們極為體貼,不但沒有催促,反而勸龍向梅不要著急,等脫毛機就位之後再動手,以免人工拔毛把人給累壞了。

楊文忠感動的不要不要的,這屆網友真的太好帶了!

「訂單數又漲了?」坐在旁邊的主管農業的副縣長張國臻突然開口。

楊文忠開始傻笑:「嗯吶,1000多份了!」

張國臻瞥了他一眼,一副高人風範,其實心裡的小算盤已經劈裡啪啦打的震天響了。他出門前查過,一隻炒好的血醬鴨,在淘寶上價格是120到160塊之間。而生鴨的批發價,每隻20到70不等。

之所以有這麼大的價差,在於品種的差別。良種鴨長的快,飼料轉化率高,但肉質鬆軟口感差,因此價格便宜;而本地的土麻鴨相反,飼料轉化率低,養殖時間長,造成養殖成本過高,價格自然偏貴。

因此,假設龍向梅選擇用良種鴨做原材料,每隻血醬鴨售價150塊的話,拋開人工等開支,一隻鴨子約賺90塊,1000隻就是9萬的收入!大圓村能否因此脫貧不知道,反正龍向梅是一把進入小康了。

但是,區區十來萬的交易,絕對驚動不到副縣長的級別。哪怕現在脫貧攻堅是基層的首要任務,副縣長也沒那麼閒。之所以能引得他出馬,是因為本地的土麻鴨快絕種了!

這幾年經濟增長放緩而物價高漲,豬肉節節升高的同時,帶的雞鴨魚鵝同步攀升。在月薪動輒幾千上萬的大城市,居民或許隻是口頭上抱怨吃不起肉,可到了石竹這樣的偏遠縣城,吃不起肉便不再是抱怨,而是實情。

當然,不至於真如上世紀□□十年代那樣,吃頓肉是過年。但居民購買欲望下降,能省則省的狀態已經持續了很久。稍微了解點經濟學的人都知道,通脹緊縮很多時候比通貨膨脹更可怕。本縣經濟持續疲軟,囿於交通,物流運輸不便,物價比一線城市貴了差不多30%,進一步造成老百姓不舍得花錢。

兩麵夾擊之下,縣裡的養殖業結結實實的挨了波狠的。養豬戶急劇減少不提,雞鴨鵝的養殖也受到了巨大的打擊。其中以「高檔」的土雞土鴨養殖虧損最為嚴重。

畢竟,同樣是鴨子,20塊與70塊的,吃起來能有多大區別?即使大家明知道70塊的更好吃,又有幾個人願意花三倍的價錢享那些許的口舌之欲?

自然而然的,土麻鴨的養殖越來越萎縮,又因雜交,基因汙染日益嚴重。再不想辦法,口感絕佳的土麻鴨真的要像無數種原生豬原生雞那樣消無聲息的消失了。

涉及物種大事,原本不是張國臻一個副縣長能左右的。但是,作為主管農業的副縣長,他在任期內,簡直為本地的形式操碎了心。祖國幅員遼闊,物產豐富,一個偏遠山區的小縣,農產品要特色沒特色、要規模沒規模,這若能賣出去,那才活見鬼了!

然在其位謀其政,膠著的局勢下,突然接到蘇妙雲電話的他,立刻動了心思。規模化養殖現在暫時沒指望,缺錢缺人缺配套產業,盲目投資是死路一條。但特色化養殖,還是可以想一想的。

網紅經濟的厲害之處,就在於粉絲為了喜歡的播主,可以接受溢價。張國臻不打算坑網友割韭菜,但不妨礙他想借此機會,讓瀕臨死亡的土麻鴨養殖起死回生。

要知道石竹縣山清水秀、土壤肥沃,物產品質極為出色。同樣是楠竹筍,張國臻在別處也吃過不少,石竹出品的卻格外香甜,上世紀九十年代,一度成為名牌,遠銷上海。菌菇類也同樣出色,曾經甚至出口過日本。可惜因當年統籌調度不得當;農民人心不齊,品控不佳、以次充好,與無數個脫貧項目一樣,大好的前程毀於一旦,至今都沒有緩過氣來。

如今,隔壁的幾個縣,紛紛有了自己的拳頭產品。有搞柑橘的、有搞金銀花的、有搞民族旅遊的、更有發揮傳統優勢把本地特產賣去全國的,隻有石竹縣,什麼特色都沒有!

今天跟風種葡萄,明天引導種楊梅,倒也能賺點錢,很多人家也因此實現了脫貧的目標。可從長遠來看,沒有特色的拳頭產品帶動,葡萄楊梅這些易替代產品,分分鍾被人搶生意,一旦水果市場波動,農民很可能血本無歸。

現在問題來了,石竹縣能生產的農產品,還有幾個沒被周邊市縣搶空的?說起來簡直一把辛酸淚。

因此,被搞到差點頭禿的張國臻隻憑一個電話,立刻帶著司機沖到大圓村,拎起楊文忠就往附近碩果僅存的一個土麻鴨養殖場飛奔而去。弄的楊文忠好半天都沒反應過來,愣是沒弄明白,跟養鴨場搞個長期合作而已,怎麼驚動了副縣長?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人麵鯢 沉睡蘇醒 交錯時空:從覺醒魅體開始 相親對象是神明之女 第九守秘局 被偏執太子標記後[穿書] 男配他變了[快穿] 與道侶雙雙失憶之後 穿成七零年代女村醫 重生之基層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