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如何保持快樂(1 / 2)

加入書籤

在純粹光明中就像在純粹黑暗中一樣,看不清什麼東西。

——威廉·弗裡德裡希·黑格爾

快樂的藝術

恐怕你要問:有所謂快樂的藝術嗎?如果你的意思是一種具體確實的藝術,如畫兩張畫或製造一輛汽車,甚或一種最普通的技術,像寫字或製作廣告一樣,那麼,便沒有。如果你的意思是一種很普通的藝術,如賺錢的技術,或組織的技術,教訓人的技能,那麼,答案就比較近乎正麵了。再如果你的意思是一種廣義的藝術,如與人接交的技巧或思考正確的技術,或高尚生活的技能,那麼,答案則完全是肯定的了。

我們平常之所謂藝術家,乃是他能夠借著一種藝術而生活;其實一個真正的藝術家,是要能夠以他的生活為藝術生活的良好典範,這種藝術是任何人都可實行的。而保持快樂的藝術,便是此種藝術的中心。

將來人類的先師,便是要以最有價值的方針,引導一般人達到快樂美滿的途徑。現在這還是一個很大而未曾完善的問題。

當你的心智或情感作用與你全身各部得到調和時,或你心中感覺到十分自由而無牽掛時,你便覺得快樂。平常每每有些事是與全身進行沖突的,那麼,便會擾亂日常的快樂。就像疲倦能使你好像失了油的機器,慢而顛簸地走到第二個加油站。譬如發生阻礙,也是能妨礙你的快樂的。此外還有煩悶,更是種種不快之中的一種。

小的煩惱,便是大的煩惱的導火線。當大家疲倦的時候,小約翰和大貞安便無謂地喧鬧暴躁,母親也變得苛酷,專門尋人的錯處,父親口出怨言,嘰裡咕嚕……全家好像經過一種暴風雨的時期。晚餐之後,大家的身心都恢復清爽,小約翰便緊伏在母親膝上,聽他最喜歡的故事,母子兩人都感覺快樂。貞安看見父親現在口裡正含著一支煙管,便同他談論關於夏季出外遊玩的事情。

如果快樂的藝術,僅限於短促時期的,便是一種殘缺不全的藝術。小約翰正在很快樂地玩耍,替他的一隊小兵築俱樂部,突然一個大孩子走來戲弄他,拿去他的釘子,便使他不快樂了;貞安正在很快樂地預備她的功課,剛剛覺得勉強可以對付考試,忽然一個大學的知己好友跑來閒談了半天,便使她不快樂了;父親也很快樂地在他辦公室裡,但因為等一個未到的電報,懸著不安,再加上打魚的時期尚未過之,先不能定奪往北方去,於是他不快樂了;母親在街上買東西的時候,本來很快樂,但是在鋪店裡耽擱太久了,過路時走不通了,而且她遇著安太太開車路過,不叫她坐汽車回家,於是她便不快樂了。

我們如能在小事上懂得快樂的藝術,便可以作為許多大事的指導。我們精神上的煩惱,以及心理上的耗費,並非因為所遇困難的本身,而是因為我們把情緒消耗於錯處。工作時過於急躁是一種習慣;以鎮靜的態度而工作,又另是一種習慣。你不能用一種拳打腳踢的方法,把煩惱趕走,你必須習於鎮靜,從容工作,而後煩惱就會不攻而自退了。快樂沒有一種標準的指南,除非你自己為你自己生活的前途創造一個。此種指南不是指路牌,而是一種習慣的養成,以規範前程。這是一種很不易捉扌莫的藝術,當你每次覺得要捉住時,卻每次都讓它逃跑了。成功也不能衡量你的快樂,有許多偉大的成功,卻在快樂的藝術上完全失敗。雜誌上麵所炫耀的大照片,以及所載的成功故事,很少能代表真實的情形。如果你知道實情,恐怕你也不想和他們調換地位了。

快樂是一種副產品,你的目的是為別種事,而同時你得到了快樂。如果你唯恐你不快樂,那麼你便一定得不到快樂。快是你對於各種工作做得恰當的報酬,如你賺錢的工作、家庭裡的工作、交友的工作,以及公民服務的工作等。先天可以使你對於快樂的藝術進行得很容易,或是很難。這是你個人的問題,你要使普通快樂的藝術去適合你特別的情形。

何謂精神健康

一個人強壯,是因為他有強大有力的肌肉,或是他知道如何去鍛煉肌肉上的氣力;普通而論,大概是兩者都齊備。強大的肌肉是先天的賦予,會運用肌肉是訓練的結果,兩者便造成強壯的軀乾。

一個人可以有聰敏的心智,而很少去運用它,或者有較差的腦力,而能多運用之。他所得到的究竟有多少,便是由他天生的腦力及訓練的程度兩者的結果。肌肉遠不如耳心智的復雜,但許多奇異的事情,肌肉也能做到,這樣,肌肉的工作也變為很復雜了。

關於肌肉的工作,有氣力、堅忍、精確、技藝,以及各種混合的能力。珠寶商、鐵匠、外科醫生,以及屠夫等,都是用肌肉工作的。不過他們因為是由不同的神經係所管束,所以做出不同的工作。一個木匠與一個細木工人,同是用差不多的工具做木工,前者卻善做粗重有力的工作,後者卻善做細而精確接木製形一類的器皿。一個漆匠與一個畫油畫的在心理運用上,雙方相距不過若乾裡。

肌肉實遠不如心智之復雜。體格訓練可以幫助你發達肌肉的技能。心智訓練可以指導你發達心靈的技巧工作效力便是兩者共同的目標,心智的訓練為心理的健康的一部分,便是現在所謂精神衛生。其實際目的即是使你得到精神的安適。

精神健康是由應用人類心靈去得到一種正當生活的結果。你的心靈之關係重大實遠勝於智力,比聰敏或愚笨更重要,你的心靈較比運用腦力、對付情形、解決問題、擬訂計劃、決定辦法按步實行等,都要重要。精神健康包括對於做的興趣、上進、熱忱、愛好,以及工作結果的質量。此外並包括平時工作時的心理態度、脾氣、喜愛或厭惡,以及使你自己和他人快樂或憂愁的那種原動力。精神健康告訴你如何利用你的氣力,如何防止缺欠,如何保持心理感情的調和,如何去防止疲勞,如何去發展你的特長,以及如何去待人接物。

精神健康是要懂得人類的天性。我們每個人共有的天性,以及你的特別性格,都與你的精神健康有關。大概而論,我們的消化作用是一樣,然而同樣的食物,對於某人是合宜的食物,但在另一人卻是一種毒物。精神健康必須注意到人類特性的不同,男性和女性不同,小孩與成人不同,也有種族的不同,同種族內又有派別的不同。訓練有時發揚這些不同之處,有時或加以遏製,有時使其自由發展,有時卻阻塞其能為。不過我們在應用之前,須能充分了解。精神健康先給予了你一種使命。要知道如何創造及改良你的心理,便必須先明了你自己的心靈。

我們既然必須工作,而且要有工作,然後我們在生活上才有一種嚴肅的目標,和固定的職業,那麼,我們在心理適應上最重要的一部分,便是要能適應工作。當工作合宜時,我們便可以做得很好,而能安然前進。能上進即是成功。但是你存往銀行的進款,不能單獨算為成功的表現。你在快樂上的收獲,以及你所服務於別人的,也應當計算在內。你對於別人,對於你的家庭,以及對於社會,有何貢獻呢?成功的人心靈上是安適的。

常態

哈定(harding)總統曾經寫過一個字在地圖上,或者也從口裡說過,在先前是字典上少見的,而現在卻不如此了。這便是「norlcy」一字,已經代替「nonnality」了。如果你失了健康,你便失了常態;如果你恢復了健康,你便恢復了常態。不過你生來的身體,必須本身是常態的。

但是關於心理的常態,是很難斷定的,因為有些事情對於我為常態,卻未必於你是常態。因為我們差不多在每件事上,都有小的差異,在許多事上有大的差異,所以常態是依差別之比較而定的,你我的呼吸和脈搏,依著你我的行動和感覺而彼此不同。然而在大多數的事上,大家都與普通的常態相差不遠。

我們必須假定彼此是有差異的。不過我們對於各種差異,必須用一種常態來衡量之。你、我、湯姆、傑克和哈利,以及其他的人,在高度、力氣、智力、交際才能、脾氣、娛樂、興趣、忍耐、野心、眼光,以及其他事物算在內,總免不了各有不同。在法庭上(假使我們中間有一個犯法的話),由專家的檢驗,聲明我們都並未失常態。假使我們中間有一個做出一種不法的行為,而是我們其餘的人所不會做或不懂的,那麼,那人的常態便成為問題了,一個人在他的一生,總應當不失常態或健全——不一定是完美不缺,而是要有平衡。如果一百之中有九十九人都是完全相同,則可以說大家都是普通不失常態的人,僅帶有少許差別。

常態應當顧到兩方麵,一為先天的體格,一為後天的情形。最好的方法能夠不失常態是要生而為常態。天生而成之常態,在行為上亦必常態。

總而言之,假使你能在大體上及群眾生活中,可以和其餘的人一樣,而且假定在先天及後天的情形上,沒有多少大的差別,那麼,你便是一個常態的人。

心理常態即是心理健全、心靈健康的人。但後天的情形則更進一層。不失常態的行為,必須依據年齡、種族、教育、社會情形、當代風俗等而斷定。一個人在兒童時代有一種信仰和興趣,兩世紀前的人認為這是常態的,而在現代卻認為變態。中國所認為常態的,在美國未必認為是常態。

常態是你心理的一切混合的表示。這便是你研究心理不能像看一張地圖一樣。沒有一個人是一生完全常態的,即使有,像這樣的人也就無價值無興趣了。然而世界上大部分的工作,都必須由常態的人,在常態情形之下,用常態的方法,去應付人生常態的情形而完成之。

什麼是懼怕

懼怕在人類的行為上占很重要的位置,所以很值得詳細研究一下。懼怕是許多復雜心理狀態的一個混合名詞。第一,懼怕是一種不安的感覺,含著恐嚇的成分,例如失掉了別人扶助的感覺。你對於一個嬰孩鬆了手,或使他跌倒時引起的一種所謂原始的懼怕。當你做噩夢時,夢見從高處跌下,驚醒後還覺得心跳,也是同類的情形。我們暫且可以把這種狀態,叫做失驚的感覺。你每次由一個安靜的狀況變為一個驚擾的狀況時,便形成了這種心理狀態。一種突然巨大的聲音,一種未料到的接觸或碰撞,由夢中突然驚醒,都能引起這種狀態。

我們以為最普通所表示的懼怕行為是躲避、藏匿、逃跑等等。但是上述那些原始的懼怕,並沒有什麼這種行為的表現。凡是危害你的安全的事情,便會擾亂你的平靜,使你發生驚恐的感覺,因而懼怕。在懸崖的邊上行走,或從很高的地方往下望,或在薄冰上溜冰,時時刻刻都會使你存著懼怕之心,你恐怕跌下去,你看到屋頂上或旗杆上的工人時,也會同樣的心悸,你不願意想到這些事情。這種懼怕已離開嬰孩的原始懼怕很遠,然而仍舊是從這條淵源來的。

從心理的本質上而言,懼怕便進一層了。怕黑暗或怕孤獨,是一種使人不安的情形。一個小孩在晚上要有燈和他的母親陪伴著,才可使懼怕消滅。我們害病時或神經衰弱時,我們便更加膽小。有許多人對於這種怕危險的懼怕,尤其易於覺得。他必須要有很大的勇氣,才能克服此種懼怕。另有些人走過下麵有水或有路的鐵橋,也必須鼓著很大的勇氣。

再有一種懼怕便是回避不快的感覺。有許多人假如敢讓一個毛蟲在他們手腕上走,便可以算為英雄了。其實並沒有人真正懼怕這種無害的動物。有些人看見虱子或油蟲爬,便會難過。這種懼怕的來源,一部分是由於嫌惡而來。你不會懼怕一個已經腐壞的蘋果,但是你會回避蘋果,正如你回避毛蟲或油蟲的心理一樣——隻不過,加上一點怕動的東西的心理。你也同樣不願意親近冰冷的東西,去撫扌莫一條蛇也常常使你要突然的退縮。憎嫌的退避和撫扌莫的退避,便是懼怕的導線之一。怕老鼠恐怕更夾雜著一種怕害人的心理。

真正的懼怕含有恐怖的成分。此種懼怕是由於實際的情形。一個小孩怕關在動物園鐵柵內大而野蠻的獅子,尤其是當獅子發吼的時候,此種恐怖是怕受傷害而痛苦。怕去見牙醫卻是一種真的恐怖,每每你想象著痛苦時,較比實際受痛苦時更懼怕些。隻要想象著懼怕的時候,懼怕便永遠無止境了。你怕強盜,你怕傳染病,你怕鬼,你怕投資失敗,無論什麼事你都怕,甚至於壞的天氣也怕(雖然沒有危險),因為恐怕它有時妨礙你的舒服或計劃,所以你不願意它發生。你的整個的人生,是在懼怕與希望中生活著。

不過你最大的懼怕,尤其應當注意。你為你的名譽而恐懼,為你的考試而恐懼,為你已成功的愛情或戰爭而恐懼,為交朋友或賺錢而恐懼。從小至老整個的人生,便是冒險。懼怕穿過人的一生,造成我們復雜的心理。

情緒之約束與放縱

有一本心理學書上說,除非我們能抑製自己的沖動,否則我們便不能得到一種美滿的生活。另一本心理學書卻說,假使我們抑製自己的情緒,我們的神經係統便會發生毛病。究竟是哪一本書的話對呢?兩本書的話我都不相信。

氣憤的讀者

這位氣憤的讀者最後的斷語,的確表示他的心境是適乎其中的。合乎道理的辦法,是要不走極端,無論哪方,都要在理智範圍之內。

放縱和抑製的沖突,在嬰兒時期便開始了。自然的安排是以沖動為先。而沖動的後麵安排著一種過於強大的推動力量,以致結果每每是破壞而無益。整個嬰兒的組成,可以說是一大堆沖動,而成人便是一大堆習慣。

對於兒童特別的需要,便是天性過強的沖動,應當使之壓下去。這種抑製開始應早,並且要常常實行。兒童的天性大都是容易懼怕,喜歡發怒,喜歡任性玩耍,愛擊破物件,吵鬧惹弄較小的兒童,別人說話時好反駁等等。這一切都是必須抑製的。

至於抑製的程序必須合乎理智。一個過於被抑製的小孩,總是懼怕刑罰。天真的樂趣都被剝奪,必致毫無生氣,變為一個可憐的小動物。對於兒童這些動的精神,我們應當為他們準備著充分適當的出路。希望他們在他們能力範圍之外實行抑製,不是一種良好的方法,譬如叫他們呆坐得太久,都是不應當的。我們還應當給他們相當的時候,讓他們去喊叫,去玩粗野的遊戲,去做自己愛做的事,隻要是在理智範圍之內同時最要緊的。便是對於他們的弱點如懼怕、發怒、自私等,應當加以指導和批評,減少其試探。

抑製感情對於成人的規律,也與小孩無大差別。不過他們所要抑製的比較復雜些,而他們自製的能力也比較強些。假如你是一個性急的人,容易興奮,容易發怒,你便應當設法抑製之,養成一種平和穩重的習慣。假如你每每對人粗暴、自傲、愛鄙視人,隻為自己方便而不顧別人,或是當一件事感到棘手時,便愛含怒或抱怨或沉悶,或逃避,你便應當自己劃出一種抑製的程度而實行之。

許多人心裡都想問的問題,便是強烈的性欲沖動,是否應當抑製。關於這一點,以上所說的,也可應用於此。兒童有享受快樂自由玩耍生活的權利,青年人也有享受愛情生活的權利,不過兩者都要在正當規律之內。從兒童時代到老年,一般普通人無不需要情感,需要為人所愛,也要愛別人——例如兒童的愛,父母的愛,友誼的愛,情人的愛等。缺乏情感的生活是不好的;很少人能夠這樣做到,並且也不應當這樣。因為這種生活可以使人精神痛苦不舒服,神經錯亂,與人的關係不相合,甚至造成一種變態的心境。過於抑製也是不好的,不論這種抑製是因社會習俗所強製的(這常常是有的);或是因為你自己的規律定得太嚴厲,不肯苟且;或是因為環境的阻礙剝奪了你情感的出路。

餵養貓犬的習慣,不但是為消遣,而且有時也是發泄感情的工具。「撫愛」是人類一種很大的需要。貓犬以及金絲雀、金魚等,都是解除人類寂寞的工具。或許我們可以說,一個十分快樂的人,在人群中已經充分找到發泄情感的對象,因此不再需要什麼小動物,不過一個感情非常豐富的人,需要各種的出路,以發泄其各種的情感。兒童便是喜愛小動物的。

青年時期的情感最強烈,所以每每容易有放縱和過度的危險。沖動越強,抑製也越難。盡情地放縱或盡力地抑製,都有危險。快樂的途徑便是在人生各時期中,自然的情感應當有適乎其中的出路。不然的話,各種漸集的閉塞情感,因抑製過甚,一旦崩潰,便如沸泉一般,造成不幸的結局。

我們的情感是需要出路的,至於出路的選擇適當與否,便要看我們的智慧如何。各種情感的發泄,不能詳細確定,有些是應當減少,而有些是應當擴充的。最大的問題,是對於與人生有密切關係的情緒,以及人生基礎的情緒,應當如何節製。節製便是抑製和鬆弛,收束和放鬆;至於何時應當收束,何時應當放鬆,卻在乎你自己決定了。

情緒中的力量

你有儲存什麼嗎?恐怕你的汽車是有儲存的汽油的,但是關於你其他生活進行上必需的東西呢?比如你的精力有儲存嗎?

儲存是非常重要的。我們不單是要為平常的需要,如營養良好,睡眠充足,工作優良等,並且還要儲存格外的精力,以備不時之需。

自然的組織對於動物來說,已經預備了這種儲存的氣力,這便是常人所謂的「重振」。當你做事已經感到筋疲力盡時,但是你咬緊你的牙根,繼續乾下去,不久你便又覺得似乎得到一種新的力氣了,這便是你已經動用了你儲存的精力。你可以在實驗室的測量疲倦器上證明出來這種「重振」。我們的神經係統是由自然的安排,預備了一種儲存力量。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心理醫生不會告訴你的秘密 末世:召喚玩家暴打喪屍 在神話復蘇的時代自創體係 製衡守護 醫見傾心:王爺以身相許 校花的王牌高手 天玄劍帝 [綜武俠]炮灰不再杯具 雪夜情人 非職業白月光[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