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職業心理障礙的秘密(1 / 2)

加入書籤

職業是人們維持生計、承擔社會分工角色、發揮個性才能的一種連續進行的社會活動。隨著社會競爭的加劇和工作節奏的不斷加快,職業心理疾病正在影響著越來越多的人。從技術層麵上說,職業心理障礙是指在職業生涯中,當人們意識到威脅或者遇到無法應對的情況時所產生的生理和心理狀況。當你意識到威脅和挑戰的時候,你的身體就會讓你體驗什麼叫做職業心理障礙。而職業心理障礙的誘發因素是指帶來職業心理障礙的外部或者內部力量。

職業心理障礙的症狀和後果可以分為四大類:生理、心理、行為和工作績效。伴隨職業心理障礙而出現的工作績效變化是其他症狀和後果的副產品。

心理問題65就業焦慮症

■一畢業,就憂鬱

■問題描述

小張今年24歲,剛剛大學畢業。在舍友們都紛紛出去找工作的時候,小張卻一反常態,在宿舍裡閉門不出。以前,小張也經常到各地的人才市場走走看看,希望找到一個理想的工作。但是臨近畢業了,小張反而不敢出去了。小張的同學們都覺得不可思議,他們都普遍認為小張平時非常活躍,對校內的各種活動都很熱衷,在畢業前一年左右,小張就到全國各地的大型人才市場參觀過,現今卻如此表現,非常不可思議。小張自己也因為臨近畢業而不敢出去,怕自己畢業後會像人們常說的畢業就是失業一樣。為此,小張出現了失眠的現象,而且白天也表現得無精打采。原來十分活躍的小張變得憂鬱起來。

■問題分析

小張這種現象在社會上很常見。心理學家稱之為「就業焦慮症」。據有關部門的確切統計,在全國大約有532%的就業者存在輕度或者中度就業焦慮症。

所謂的「就業焦慮症」,是指由於在就業時的一係列不適應造成的一種焦慮或擔憂的情緒,這種狀況可能會伴隨若乾身體症狀。這些情緒和症狀的存在會令人感到壓抑,嚴重乾擾他們的正常工作或社會生活。這種焦慮感不同於一般的害怕情緒,而是一種情緒障礙,它使人陷入一種預感將有什麼不祥事件發生的模糊而不安的情緒狀態中。一個人正常的害怕情緒是有特定的存在對象和具體原因的,但一個人焦慮卻往往說不出焦慮的對象和原因。

焦慮作為一種強烈的情緒反應,會引起一係列作為應激反應的生理變化。這種極度的焦慮狀態會逐漸使人的理智產生障礙,表現出種種非理性行為,從而形成一種心理疾病。簡而言之,如果你由於擔心、害怕、緊張而引起的反應對你的傷害超過了對你的幫助,你就要考慮一下自己是不是出現了焦慮綜合征。區分正常的焦慮和焦慮症,除了以上幾點外,還要注意的是,引起焦慮的原因是否明確,焦慮程度與現實生存環境的嚴峻程度是否相符合。當然,我們還要防止將一些軀體疾病的症狀當做焦慮的症狀,如心動過速、暈眩、月匈悶等。所以,在出現某些疑似焦慮症的症狀時,一般需要通過醫療檢查排除罹患軀體疾病的可能。至於焦慮症發生的確切原因,目前心理學界還沒有定論。但臨床統計表明,家庭遺傳因素、童年生活不幸和當前環境壓力是焦慮症的三大主要誘因。像小張這樣的狀況,因為已經嚴重影響了她的日常生活,而且還對其性格造成了一些比較大的影響,所以可以認為她患上了就業焦慮症。

■解決之道

一、調整自己的就業期望值

作為剛剛畢業的大學生,在擇業時期望謀求到理想職業,這是可以理解的。但要使期望變為現實,必須認清形勢,正確把握自己的就業期望值。當前,無論是國家還是學校,把畢業生推向市場已成為不爭的事實。下崗分流人員不斷增加,大學急劇擴招,使就業形勢異常嚴峻。大學生在擇業時,要認真考慮所學的專業和方向,了解社會對該專業的需求情況,要根據自己的職業興趣、專業特長、實際能力、性格氣質等一係列條件來確定自己的職業期望值。

二、樹立正確的擇業觀

擇業觀是大學生人生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大學生的世界觀、道德意識及心理認知水平相互影響、相互製約。大學生擇業過程中出現的急功近利、求閒怕苦、虛榮攀比等心理誤區,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他們的職業發展,錯誤的擇業觀約束了大學生認知水平的提高。學校也要在大學生中加強擇業觀教育,引導學生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和個人發展之間的關係,把個人職業發展與社會要求有機結合起來,樹立自尊、自強、自立、自愛意識,發揚艱苦創業精神,在正確的擇業觀指導下,全麵提高自身素質。

三、通過一些必要的心理矯正方法來疏導自己的壓抑和緊張心理

焦慮的情緒困擾並不一定由誘發事件直接引起,常常是由經歷者對事件的非理性解釋和評價引起的,如果改變非理性觀念,調整對誘發事件的認識和評價,領悟到理性的觀念,情緒困擾就可以消除了。例如,有的學生在擇業中受到挫折便消沉苦悶、怨天尤人,其原因在於他原本認為「擇業應當是順利和理想的」,正是因為這樣的心理定勢,才導致他們在遇到挫折時的情緒偏差,如果能夠將這些想法加以糾正,不良情緒就在相應程度上得到了克服。大學生在擇業中處於消極情緒狀態時,要善於從中分析、抽取非理性的觀念,綜合、概括出理性的看法,並對比兩種觀念下個人的內心感受,使自己走出非理性的誤區。

四、適當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緒

大學生在擇業中處於焦慮、抑鬱等消極情緒狀態時,不能一味地把不良心情藏在心底,而應進行適當的宣泄。比較好的辦法是向知心朋友、老師傾訴,把心中的不快說出來,甚至可以大哭一場,使緊張的情緒得以緩解或消除。另外,也可以通過參加一些大運動量的戶外活動,如打球、爬山等,宣泄不良情緒。當然在宣泄情緒時也要注意場合,宣泄要適度,不要侵害了別人的正當權益。在宣泄自己情緒的同時,還可以適當采取自我慰藉的方法。畢業生擇業中遇到困難和挫折,在經過頑強努力仍無法改變狀況時,要說服自己,適當讓步,將不成功歸因於客觀條件和客觀現實,同時要勇於承認並接受現實。這樣,就能緩解因心理矛盾而引起的悲觀失望等不良情緒,重新找回自信,樹立繼續努力的信心。適當的自我慰藉並不是消極的逃避,而是在自己的能力實在不能夠勝任一些特別困難的工作或者狀況時采取的一種積極的自我保護方法。在適當自我慰藉的時候,大可不必擔心會有人對自己不理解,一切以恢復自己的正常情緒為目標。在自己情緒好轉以後,就可以回到同學中間,繼續進行自己的求職活動,最終找到自己的理想工作。

五、做到經常自我激勵

畢業生在擇業麵試中常常出現膽怯、信心不足等現象,可以通過積極的自我暗示、自我激勵進行調適,增強自信心。例如,運用無聲語言或書麵語言來調整情緒,在心裡默念「我會發揮得很好」、「我一定能成功」等語句,或者寫在紙上,或者到曠野大聲喊出來。這些對走出自卑、消除怯懦有一定的作用。

總之,在麵對就業壓力時,一定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在良好的心態下進行自己的求職工作,以平常心正確麵對社會的現實狀況。

正確認識到社會的就業壓力,適當調整自己的就業期望值,同時適當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培養良好的情緒,才能夠在眾多的求職者中脫穎而出,實現自己的理想。像小張這樣的狀況,一方麵要由專門的心理輔導小組對她進行心理輔導,另一方麵大學生自己也要對此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在學校的幫助下,找到自己的理想工作,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

■心理測試

發展潛能的自我測試

你偶爾和朋友兩人到壽司店去,眼前有各種壽司。如果朋友說:「喜歡什麼就拿什麼!」你會先拿哪一種呢?各種壽司的排列次序如下:

a蝦b金槍魚c鮑魚d花枝e海苔f雞蛋g魚子

評析:

選擇a:蝦——欲求執著型。為了實現自己的欲求及願望,犧牲其他東西也在所不惜。平時有崇高的理想,討厭平凡的事情。另外,事業技能高超,但人際關係卻不怎麼樣,不適合從事管理類職業。

選擇b:金槍魚——正統常識型。非常具有常識的判斷力及行動力。重視人際關係,能獲得其他人的信賴和支持,最適合當上班族。

選擇c:鮑魚——耐力不足型。對性的期待強烈,性的衰竭也快速。耐力不足,卻想要追求刺激,做任何事情都是半途而廢,是屬於「凡事隻有三分鍾熱度」的類型。

選擇d:花枝——實際型。不注重外觀,具有將想法立即付諸行動的性格,是對金錢非常關注的現實主義者。

選擇e:海苔——妥協型。心中的想法往往不形於色,屬於內向型。在日常生活中經常作出妥協,即使是討厭的事情也能忍耐。一生中不會有非常高的職位,但其踏實的工作態度會使其受到重視。

選擇f:雞蛋——感情化的類型。容易受心情影響,抵擋不住外界的誘惑,欠缺自信和主體性,常以他人的意見為意見。

選擇g:魚子——自我顯示型。不滿足於平凡的事,並力求讓周圍的人看到自己的能力,是喜歡炫耀的人。對上司及權威有強烈的反抗心理,適合從事業務工作。

心理問題66假期綜合征

■放假比上班還累

■問題描述

七天長假,對於一些平時在高度緊張狀態下工作的人而言,未必是件舒心的事,尤其是外企、私企的白領,突然閒下來無事可做,反而容易出現抑鬱、失落、焦躁不安等不良情緒反應。而七天長假閒慣了,上班反而也不適應。有人在假期中暫時告別繁忙的工作,身心充分放鬆,然而假期過完,上班後卻顯得煩躁不安,無心工作,甚至失眠、胃口不佳。有些人外出旅遊時,會出現失眠、月匈悶、精神緊張等症狀;有些人會因長時間乘坐飛機、火車、輪船而突然產生嚴重的精神障礙。江小姐無疑就是對此深有感觸者之一。江小姐在十一長假剛開始的兩天裡,顯得憔悴、焦慮、無精打采。在朋友的拉攏下出去旅遊了四天,旅遊回來後,開始上班了,卻又在工作中顯得沒有精神。

■問題分析

長假一結束,上班族紛紛回到單位,重新投入工作中。可不少人此時卻感到精神委靡不振、麵黃肌瘦、心情煩躁、精力不集中、睡不好、吃不香,沒有上班的激情,並伴有頭疼、疲勞、愛瞌睡等種種不適,但身體並沒有器質性病變。專家稱,這就是常困擾上班族的「假期綜合征」。還有的人在長假尚未結束時,想到又要回到繁雜的工作中,就感到頭疼、心煩乃至恐懼,這也是一種「假期綜合征」。

職業人士的假期綜合征,是由於在長假期間,打亂了正常的作息時間,破壞了飲食規律,人體各器官都超負荷運轉,引起心理、生理功能紊亂所致。患者會感覺渾身乏力、嗜睡、精力不集中、厭食、恐懼、孤獨和出現頭暈、口乾舌燥、煩躁、腹痛、腹瀉等症狀。

假期綜合征最容易出現的症狀有:疲憊、神經性厭食、上班恐慌症、孤獨症和旅遊後遺症。

1身心疲勞症。患者會出現抑鬱、記憶力減退、失眠、倦怠、精神委靡、頭痛、月要痛、胃部不適、食欲減退等一係列症狀。

2假日消化不良症。身體攝入過多的高脂肪或高熱量食物,加重了腸胃的負擔,引起消化不良。表現為腸胃不適,並伴有厭食傾向。

3上班恐慌症。與平時的快節奏生活相比,節日期間一旦徹底放鬆,生活規律就被打破,於是造成心理和生理的種種不適。表現為身心疲憊、精神渙散。

4孤獨症。無法同最親近的人共度假日,孤獨感隨著假日的臨近而加劇,看到周圍的人都歡聚一堂時,情形會變得更糟;另一種情況是不希望與親朋好友在一起,隻想一個人待在家裡,對於親朋好友的來訪感到煩躁。

5旅遊後遺症。旅途勞頓和飲食不規律,打破了身體的酸鹼平衡,外加環境改變、水土不服、人體的免疫力降低是導致以上症狀的病因所在。表現為感冒發燒、角膜發炎、牙痛、口腔潰瘍。

盡管在我們的想象中,假日,尤其是「十一」、春節這一類的長假應該是一年中最為快樂的休閒時光,人們可以借此同家人和朋友團聚,調整一下緊張了很長時間的神經和心情,但事實上,仍然有相當一部分人在假日,尤其是在長假裡感到憂鬱、沮喪和孤獨。他們甚至在假期結束之後的一段時間內仍為這類情緒所控製。

造成假日憂鬱的因素有很多,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壓力和疲勞,不切實際的期望,社交活動過多,無法和最親的人團聚等都是其中之一。專家建議,如果你經常遭遇或現在正處於假日帶給你的消極情緒當中,不妨從下麵幾個方麵進行調整,相信它們不僅能幫你走出目前的情緒低穀,而且還能讓你在下一次假日之前就能早早地預防假日憂鬱。

■解決之道

一、心理上的解決之道

沒有或無法同最親近的人共度假日所帶來的孤獨感,最容易讓人在假日裡感到傷感,當你看到周圍的人都歡聚一堂時,情形就會變得更糟;另一種情況則正好相反,即家庭成員之間在願望上的沖突使你對假日失望,比如說,你希望和朋友外出旅遊,而你的父母卻堅持要你守在他們身邊,你隻好在百般無奈的情況下看著一年中難得的假日白白溜走。

對此類情況,專家建議,首先,要承認並發泄自己的消極感受。如果你最近失戀或失去了一位親人,假日裡懷舊和悲觀的情緒就會比往常更強烈。你應該對此有足夠的心理準備,不要壓抑自己的這類感受。如果你想哭,你就痛痛快快地哭出來;如果你想獨自去酒吧,那就獨自去好了。不要顧慮在大家都歡笑的日子裡你痛哭會很不合時宜,或在別人都成雙成對的地方你孤身一人顯得有些另類,壓抑自己的某種情感隻會讓這類情感持續的時間更長,正確的辦法是釋放自己的壓抑情緒。

其次,不要對假日期望過高。再隆重的假日也是生活中的一天或幾天,這也就是說,你在平常日子裡能碰上的不順心,能遇到的不如意,在假日裡同樣也會遇到。將假日看得非同一般是很多人在假日裡感到失望和不如意的主要原因。要學會降低自己對假日的期望。比如,不要指望家裡的所有成員都有著和你一樣的假日計劃,不要盲目地認為在你想聚會的時候朋友們都恰好有時間,更不要幻想假日裡隻有美酒佳餚、歡聲笑語,電視、電影裡那些完美無缺的度假方式對絕大多數人來說都是不現實的。

二、經濟上的解決之道

假日會給所有的人帶來額外的經濟負擔。外出旅遊、互贈禮品、聚會聚餐、購物消遣等沒有哪一樣不讓人們付出比平常多得多的錢。假日當中的入不敷出和假日之後的捉襟見肘,也是令許多人感到煩惱和沮喪的原因之一。

針對此類情況,專家建議,首先,最好在假日之前就做好預算。請記住:量入為出永遠是快樂的根本所在。為了防止你在假日裡一改平日的節製,幾天盡情享樂之後便陷入錢荒的煩惱中,你應該在假日之前對各項支出做出大致的預算。為了讓假日過得與平日不同,你可以留出一定的「休閒資金」,但預算一旦製定,就應該盡可能地照章執行。

其次,假日之後學會釋然。如果你已經在假日裡花了大把的錢,假日之後就不要再為此後悔不已了。假日之後你要應付的煩惱還會有很多,不要讓自己在好不容易輕鬆幾天之後又輕易地陷入金錢煩惱當中。

三、生理上的解決之道

長時間逛街購物、頻繁參加社交聚會和作息不規律造成的疲勞,會讓你在假日後的數天內感到情緒低落,精力不濟。假日裡煙酒無度、暴飲暴食造成的腸胃和體重負擔也會讓你對緊張的工作一時難以重新勝任。這兩方麵的原因都會加重你的假日憂鬱。

對於此類情況,專家建議,首先,假日裡堅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如果你正在實施節食或減肥計劃,如果你平常堅持每天活動一刻鍾,在假日裡就一定不要放棄這些良好的習慣。在假日裡打破這些習慣之後不僅恢復起來不容易,而且某種秩序被破壞之後的「混亂感」也會讓你在毫無意識的情況下加重煩悶情緒。

其次,要保證自己有充足的睡眠。即使做不到這點,你也應該在假日結束前的一兩天內恢復充足的睡眠,這對你的心情會大有好處。

總之,每個人都應該及時調整自己在節假日的心態,度過一個舒心的假日,暫時忘掉工作上的煩心事。

■心理測試

假期綜合征的自我測試

請選擇「是」或「否」回答下列各題。

1晚上睡覺時,想到幾天後又要上班感到很揪心,翻來覆去睡不著。

2對上班的恐懼感折磨得我連續幾天半夜驚醒。

3長假裡我基本上是什麼也不做,就是睡覺。

4假期過後特別是想到又得天天和上司麵對麵,更是害怕。

5長假後第一天上班,早上出門時,明知道要遲到,可就是賴著不想走。

6雖然心裡明白,自己什麼毛病都沒有,但總覺得自己好像是在冒著生命危險去上班。

7長假後第一天上班出門後還不放心,為了確定家門是否鎖好,又往返了兩三次。

8在去上班的車上,心開始發慌,覺得月匈悶、頭暈、氣短。

9我想到要上班,頭腦高度緊張,總覺得休息不夠。

10一到放假便無所適從,不知道做點什麼好,也不知道去哪裡好,很是頭痛。

11我感到精神疲憊、頭疼,根本無法靜下心來工作,上班效率極低。

12長假後剛一投入工作,就感到自己像放假前一樣,仍舊壓力重重,絲毫感覺不到輕鬆,仍舊焦慮不安、心神不寧。

13上班幾天了,我坐在辦公室裡就像丟了魂似的,做事情丟三落四,對上班產生了恐懼心理。

14放假回來,第一天我肯定效率低下,過兩天就好了。

15假期中總是無所事事,又實在不想待在家裡,有時下了樓,發現無處可去,轉來轉去,最後經常是在辦公室度過。

16假期中我白天很少出門,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很不自在。

17我做事無精打采,心裡還在懷念長假的輕鬆時光。

18上班第一天,我沒想別的,能迅速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

19每次假期過後,我能越發精神百倍地投入到新的工作當中。

20假期中我常常半夜才睡,第二天又起得很晚。

21即使在假期當中我也絕不會放縱自己,而是有規律地安排一切。

22我認為假期越長越好,反正不想回去上班。

23假期裡我的飲食沒有規律,有一餐沒一餐的。

24長假過後,回到工作崗位,我感到心煩,不能集中精力工作。

25長假期間,最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就是正常作息。

26臨近假期結束,我心裡總是有一絲莫名的恐慌。

27我啥也不想乾,有點恐懼感,辦公電話一響就心煩,就想快點下班。

28我會在放假前做好假期後的日程安排。

29雖然剛剛度假回來,但當我投入工作時,卻發現假日並沒有讓我獲得絲毫的解脫和放鬆。

30上班一周左右我經過調整,已經重新進入工作狀態。

評析:

第14、18、19、21、28題答「是」為0分,答「否」為1分。其餘各題答「是」得1分,答「否」得0分。將各題得分相加,算出總分。

0~5分:你不太容易得假期綜合征。你是一個生活非常有條理的人,因為你相信隻有把自己的生活整理得有條理,一切事情才能辦好。

6~10分:你有輕微的假期綜合征的跡象。你經常為一些細節操心,是一個很容易就精神疲憊的人,長假對你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放鬆的機會。這樣的你在長假結束的時候,非常不情願回到從前緊張且忙碌的生活中去,難免心情會有些無奈。

11~20分:你是一個在任何方麵都很容易失去控製和節製的人。麵對長假,你當然會充分利用這樣的假期,不想讓自己失去一絲一毫享受的機會。所以,經過長假的你難免會玩得身心疲憊,導致回到工作中沒有辦法精力充沛地去把自己的事情完成。

21~30分:你患有嚴重的假期綜合征。每當假期結束時,你會表現出過度的恐懼和不安,也因此不能步入工作正軌,建議你作好調整。

心理問題67上班恐懼症

■一想到上班我就焦慮

■問題描述

姚某,26歲,風情萬種,妖嬈多姿。剛到單位不久周遭就「狼煙四起」,不但在同性中頻頻樹敵,在異性中也因為不斷卷入辦公室多角戀情而屢遭排擠。隨著李某心中的怨恨與日俱增,她的處境也日趨艱難。她到處抱怨「槍打出頭鳥」、「別人乾嘛都行,可是我隻要一有風吹草動就馬上鬧得烏煙瘴氣、滿城風雨」,並把這種消極的情緒帶到工作中來,表現得更加孤傲、不屑、不信任和尖酸刻薄,最後徹底掉進了惡性循環的旋渦不可自拔。她曾經兩次度假,企圖調整心態,無奈隻要一回到單位,她立馬又回到那個「可怕的狀態」。最近,她感到自己已經接近崩潰的邊緣。

■問題分析

隨著現代社會競爭壓力的增大,總有人在上班的第一天覺得哪裡不對勁,工作仍然是那份工作,卻覺得哪都不對勁,看著一個假期積壓下來的工作,心情似乎特別煩躁。身體也跟著鬧起了別扭,瞌睡連連,永遠也睡不醒。偶爾對上班產生恐懼心理是正常的,但長期的一提到「上班」就充滿了恐懼,甚至嚴重影響了工作和生活,那麼你必須考慮是否患了「上班恐懼症」。

上班恐懼症也稱為「星期一恐懼症」,表現為對上班或工作情境感到畏懼,而且越臨近上班時間,這種畏懼情緒越強烈,心理緊張程度越高,憂慮越多;上班時會出現焦慮、恐懼的情緒,並伴有頭痛、腹痛、食欲不佳、全身無力等症狀,不能馬上進入正常的工作狀態,在心理上會本能地產生恐懼和焦慮情緒。

上班恐懼症的表現概括起來有兩點:一是上班前不想上班,焦慮;二是上班第一天萎靡不振、煩躁。可分為四種類型。

1工作反差適應症。上班前一天不想上班,焦慮不安、拖拉、心情沮喪。到崗第一天萎靡不振,不愛說話,還會有疲勞、頭痛、注意力不集中等現象。

2人際關係恐慌症。心情煩躁、焦慮,產生恐慌、逃避等心理,不願與人接觸或交往。

3過度放鬆疲勞症。無精打采、靜不下心工作、打瞌睡等。

4身體疲勞症。頭痛、腹痛、食欲不佳、全身無力、焦慮不安。

上班恐懼症是一種情緒障礙,雖然表現各異,但對上班產生恐懼這一特點是相同的,都有頭痛、腹痛或食欲不佳、全身無力等症狀。之所以有些人在心理和生理上有不舒服的感覺,除了工作壓力外,還在於個人心態的自我調適不好。當然誘因也有很多,比如分離性焦慮,或改換工作單位重新適應新環境,以及人際交往困難等,或在工作或在其他活動上失利、受挫,或有遭受委屈、羞辱的經歷。

對於普通人來說,經歷了短暫的周末休息後,無論生理還是心理都有所放鬆,從休息狀態再次恢復到上班狀態,從本能上來說是有所排斥的,需要一定時間的適應才能恢復工作狀態。因此,星期一的焦慮狀態有其必然性。幾乎每周周一都會是最忙碌的時間,一周的日程大多會在周一排出計劃,而且工作安排鋪天蓋地,周一則必然是最繁忙和身不由己的,這一天的壓力也是最大的。周一的恐懼和焦慮其本質還是出於對工作造成的各種壓力的恐懼。周末短暫的休息仍不足以化解職場人群的壓力,工作壓力的增加強化了現代人逃離崗位、進行休息的渴望,從中可以透視他們的焦慮感。

從個性方麵分析,患者多是性格比較內向、平時與社會接觸較少、心理素質存在缺陷、在人際交往上存在一定問題的人。他們考慮問題比較多,放假後思想鬆弛使他們可以胡思亂想,從而影響了心理健康,如不及時疏導、治療,必將對日後的工作產生不良影響,有的甚至可能會喪失好的工作機會。

壓力大的上班族屬高發人群。上班恐懼症主要存在於工作壓力比較大並且對現有工作不是很滿意的人群中。一方麵,平時工作壓力太大,使得不少上班族感到身心疲憊,幾天的假期好不容易放鬆下來,調整到比較舒適的生活狀態,初來上班,自然會對工作產生逃避、厭倦心理。另一方麵,對現有工作有諸多不滿,經過長假的一番考慮,有了換個地方的想法。

■解決之道

一、要抓緊時間「收心」

調整生物鍾。放假期間玩樂過度,甚至通宵打牌娛樂,打亂了人體正常的生物鍾。因此,要努力調整生物鍾,早睡早起,保證有足夠的睡眠時間。同時,加強鍛煉,多做運動,使身體能夠適應快節奏的工作。

二、自然處理法

如果暫時找不到工作的感覺,也不必焦慮。上班後多做開心的事,打電話找朋友聊聊天,盡量不去想煩心的事。多留意一下自己的精神狀況,多讓自己開心,中午去空氣清新的地方散散步,也可以聽聽音樂,或者喝杯咖啡,不要強迫自己馬上投入較復雜的工作。症狀較重者可在醫生的指導下采用藥物治療,服用百憂解等,以改善情緒、消除恐懼。

三、調整自己的認知,學會進行積極的自我調適

改變一下自己平時那種高度緊張的思維運作模式,真正給自己的精神和心情放個假。節日仍放不下工作的心理狀態,主要是由平時生活節奏快,工作緊張,再加上自身性格過於追求工作完美等因素造成的。

四、轉移注意力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有上班恐懼症的人,往往把自己的注意力過分集中在對上班的擔憂上,所以才會產生恐懼情緒。轉移注意力是改變這種狀態的有效方式,常用的方法是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如參加一些休閒活動,包括旅遊、聽音樂會等。

■心理測試

上班恐懼症的自我測試

請選擇「是」或「否」回答下列各題。

1隨著上班時間的臨近,我變得日漸焦慮,有時甚至食不甘味、夜不能寐。

2我的性格較為內向,不願意嘗試新鮮事物。

3我就害怕與人打交道,尤其是一見到陌生人就臉紅出汗,說不出話來。

4幾乎每個星期日晚上我都會習慣性失眠。

5有時我感到自己難以完成任務。

6通常周末兩天,我都不會安排任何與公司有關的事。

7每天我一上班就盼著下班,不停地看時間。

8我常由於某人的批評而長時間感覺不安。

9周五的時候我總是很興奮,下午幾乎做不了什麼工作。

10「帶著期望與喜悅回家,拖著疲憊與勞累上班」正是我的寫照。

11我覺得自己有點兒神經質了,每天起來的時候有一種莫名的恐懼,害怕去上班,害怕去單位。

12環境總是能輕易地影響我的感知和情緒。

13我沒有工作壓力或者有逃避上班的念頭。

14我常擔心自己衣飾是否整齊及儀態是否端莊。

15我喜歡自己的工作,覺得很適合我。

16工作時注意力不容易集中。

17因為煩惱我常想避開某些東西、場合或活動。

18長假過後,我心裡會產生莫名其妙的恐懼感,甚至有連續失眠、茶飯不思等症狀,全然沒有上班時的朝氣。

19因為有不盡的事情和不盡的問題等著我去處理,我似乎每天都帶著不安的情緒,不知道為什麼。

20周一我總是必須要完成上周遺留下來的許多工作。

21我經常一提到上班就精神振奮,像有使不完的勁兒似的。

22我感到自己是一個沒價值的人,乾什麼都沒意思。

23每個長假過後,在上班的第一天我總覺得哪裡不對勁,工作仍然是那份工作,卻覺得哪都不對勁兒。

24上班時我感到疲倦、頭暈、月匈悶,注意力不集中,工作和學習效率降低。

25周一早上不願意醒來,總有起不來床的感覺。

26上班時我心情似乎特別煩躁,身體也跟著鬧起了別扭,瞌睡連連,永遠也睡不醒。

27我自己認為工作壓力比較大,但我願意接受挑戰。

28我覺得別人對我的成績沒有作出恰當的評價。

29我感到人們圍著我但並不關心我。

30周日晚上想到第二天就要去工作,我總會情緒低落。

評析:

第6、13、15、21、27題答「是」為0分,答「否」為1分。其餘各題答「是」為1分,答「否」為0分。將各題得分相加,算出總分。

0~5分:你是一個相當熱愛工作的人,你的心理非常健康,並且你還是個對生活充滿渴望和期盼的積極的人,請保持你的熱情吧。

6~10分:你看起來可有點懶散喲!也許是近期工作不太順利的緣故吧。你需要自我調整,最有效的方法是每天早晨出門前對著鏡子笑兩分鍾。

11~20分:你不太妙喲,可能有厭職傾向,需要注意了。找個老友好好地長談一次吧,說出你工作上的煩惱,或向專業人員進行谘詢。

21~30分:你患有嚴重的上班恐懼症。每天上班對你來說如地獄般難熬,你無數次想過逃脫,這樣下去終有一天你會崩潰。

心理問題68工作狂人

■家就是「有床的工作間」

■問題描述

小王今年30歲,在一家外企工作。他工作很努力,上班來得最早,走得最晚,還經常把工作帶回家裡做,即使這樣,小王還經常唉聲嘆氣地說有做不完的工作。這種狀況搞得他吃飯沒有固定時間,睡覺也很少,而且平常和同事們的談話內容也是以工作為中心。另外,小王在工作的時候,也很難把注意力放在成果上,而是把大量精力放在了自己工作的時間上。他已經把工作當做自己生活中最重要的活動,平均每周工作時間至少50個小時,從來沒有周末和節假日的概念。即使偶爾陪女友逛街散心,也是心不在焉,腦子中想的依然是工作。大家都戲稱小王的家為「有床的工作間」,戲稱他的辦公室為「隨時可以躺倒睡覺的家」。而小王身體則出現了諸多毛病,如高血壓、失眠、長期頭痛、月要酸背痛等。

■問題分析

小王的狀態在心理學上被稱為工作狂。提到工作狂,我們總會聯想到:早上班,遲下班,整日整夜地工作,連星期天、節假日也不休息。在辦公室時或麵對客戶,神氣十足,有沖勁,有活力,可一旦停止了工作,就會精神萎靡,毫無生氣。因為這樣,很多人年紀輕輕就已經出現嚴重的健康問題,有的甚至猝死,這種情況在日本被稱為「過勞死」。

在現代社會中,工作狂在人群中的比例日漸增多。他們不但熱衷於工作,而且好像唯有在工作中才能找到人生的樂趣。但是,如此狂熱地投身於工作並不是他們的真正意願。在他們心底,多半都有很多苦惱,或是對某些事持有強烈的不滿,或是自身有很強烈的自卑意識,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這些人的家庭生活往往存在著各種各樣的重大矛盾,為了逃避或者忘卻這些令人傷神的事,他們隻好瘋狂地投入到工作中,以減輕內心的痛苦。這種逃避現實的心態不斷持續著,久而久之就會演化成一種習慣性逃避,即使在不需要逃避的時候也逃避,這就是所謂工作狂的真麵目和產生的真正原因。

心理學家指出,工作狂實際上屬於一種心理變態,在各種大中小企業的低中級管理人員中較為常見。工作狂與對工作有熱情者常常被人們混為一談。但是這二者實際上有著本質上的差別:所謂工作狂,往往並不是真心熱愛自己的工作,而且也很難從工作中得到快樂,隻是拚命地工作以尋求某種心理上的解脫。此外,他們在工作中常常強迫自己做到盡善盡美,一旦出現問題或差錯便羞愧難當、焦慮萬分,同時卻又拒絕他人的善意援助。而對工作有熱情者,則是出自內心熱愛自己的工作,並且能夠從工作中獲得巨大樂趣,在工作出現失誤時既不會怨天尤人,也不會懊惱不已,相反,卻會有計劃地修正目標或改正錯誤,同時也注意與同事和上司協調、配合,因而人際關係相對融洽。總之,盡管前者的工作量看起來要比後者大得多,但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都明顯不如後者。

工作狂會給自身健康帶來嚴重損害,可能導致患者對工作單位產生消極情緒,或者導致患者身體疲勞和情緒緊張,以致工作能力下降、創造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從而嚴重地影響他們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業績。工作狂除了會影響到自身的健康外,還有可能導致工作單位的整體工作效率下降,對其單位產生極其不利的影響。因此,它值得我們認真對待。

人類在激流勇進的文明化進程中所付出的重大代價,就是對自身的壓榨。所謂「過猶不及」,我們需要找到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在工作的過程中體會快樂和價值感,但也並不鼓勵工作狂。畢竟,生活的概念要比工作大得多,生命的意義也不能僅僅依靠工作上的成功來證明。過分依賴職場競爭帶來的成就感與充實感,忽視對個人生活和家庭生活必要的經營與維護,不但不能逃避寂寞空虛,而且往往導致更深的失望和孤獨。

■解決之道

一、調整心態

金錢、權力、榮譽,等等,這一類的成功永遠沒有止境,而你的時間、精力、健康、生命卻都是有限的。事業的成功無法替代家庭生活對人的價值。多與家人、朋友、同事交流,必要時還可以尋求心理谘詢師的幫助。工作中,多加強自身時間管理能力、項目管理能力的培養,組建高效的團隊,通過合理的分工和授權,提高整個團隊的工作效率,讓自己能從工作中逐步「解套」。

二、有意識地減輕自己的工作壓力並強迫自己減少工作量

患者不妨為自己製訂一份工作日程表,將自己現時的所有工作項目和工作時間一一寫明,然後考慮哪些可以完全放棄,或至少可暫時放棄,哪些可交由他人或與他人合作完成,並由此進行工作分配,同時注重提高工作效率。

三、請家人監督

在製訂的工作日程表開始實施時請家人或同事予以監督,盡力予以執行。

四、培養業餘愛好

患者不妨培養一些與工作不搭界的業餘愛好,以豐富自己的業餘生活,使自己的注意力在非工作時間轉移到其他事情上。在心情不快、痛苦不解時,可以到環境優美的公園或視野開闊的地帶漫步散心,如果條件許可,還可以做短途旅遊,寄情於山水,這樣也能夠忘卻煩憂、放鬆心情。

總之,在治療過程中,患者應該一步一步地進行,並盡量放鬆自己的心情。如果感到力不從心,家人或同事也不能給予相當的幫助,還可以接受心理醫生的治療,效果會更好。

■心理測試

工作狂的自我測試(一)

請選擇「是」或「否」回答下列各題。

1你是否經常在夜裡工作?

2你是否通常在周末工作?

3你很難做到靜坐在那裡,什麼也不乾?

4星期天早上,你躺在床上睡懶覺,是否感到很不適應?

5你會不會夜不成眠地思考工作?

6你不喜歡假日嗎?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末世:召喚玩家暴打喪屍 在神話復蘇的時代自創體係 製衡守護 醫見傾心:王爺以身相許 校花的王牌高手 天玄劍帝 [綜武俠]炮灰不再杯具 雪夜情人 非職業白月光[快穿] 重啟2002之黃金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