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第 82 章(1 / 2)

加入書籤

爺爺的信件語氣嚴肅,也許是文字過於言簡意賅的原因,鍾應看著看著,挺直了身板,像是當麵接受著長輩的教誨。

記憶之中的爺爺,早就變得模糊不清。

鍾應偶爾能夠想起,初次見到師父的片段、爺爺和他講述遺音雅社《漢樂府》的片段,更多的事情,他確實回憶不起來了。

但是,他可以肯定,信中的爺爺與師父告訴他的「溫柔慈祥」,截然不同。

在信中,爺爺威嚴肅穆,發號施令,要求鍾應必須做很多事情——

「意大利的哈裡森貝盧,藏著十弦雅韻,我與他打了多年交道,我說的事情,你必當小心注意。」

「美國的賀緣聲,冥頑不靈,隻聽清泠湖學院柏輝聲的勸告,若是你去,一定要與柏輝聲同行。」

「日本的載寧聞誌,即是寧明誌,他脾氣蠻橫怪異,但畢竟是我們寧家祖輩,遇見他記得尊之敬之,除了沈聆勿提及旁人,他才能信之。」

一個一個與樂器相關的人,都寫在了信紙上。

林望歸的語氣,如同交代工作,一列列詳盡無遺。

鍾應一邊看,一邊感慨。

他能感受到這摞信件裡沉甸甸的信任、囑托,也許爺爺知道自己時日無多,才會把一切一切想對他說的事情,說得清清楚楚。

他看了很久,從意大利的貝盧,看到日本的寧明誌。

終於懂得了師父的嘆息。

爺爺生前的一腔執著,盡付遺音雅社的樂器,哪怕當時的自己年僅八歲,在他眼裡也是一位必須接過他重任的繼承人。

厚厚的書信,看起來多,翻閱起來少。

鍾應讀到最後幾封,見到的是爺爺的長籲短嘆。

他傷心琵琶與楚書銘夫婦失去蹤影,也傷心希聲編鍾至今未能找齊。

失散在世界各處的樂器,與那些失散的文物一般,數之不盡,尋之不回。

而他,作為一個勢單力薄的追尋者,作為眾多奔走海外期盼樂器歸國的踐行者,能做的太少太少。

「小應。」他喊,「鍾,是一個好姓氏。它既代表著我們千古音律自編鍾而始,也代表著終於、終究、終能達成的願望。」

「曾侯乙編鍾出土那年,我急切的想去觀摩,終是在友人幫助之下,學得了一星半點兒的編鍾知識,著手於仿製遺音雅社的希聲。」

爺爺字字句句,都在講述著他仿製希聲編鍾的折磨。

卸下了沉重的任務,仔細講述一套編鍾誕生的爺爺,漸漸有了鍾應記憶裡的溫柔慈祥與製作樂器的天賦。

那是師父告訴他的。

說爺爺能夠憑空仿製編鍾,也能夠憑空復製築琴。

時至今日,鍾應對那些「憑空」總算有了一絲絲感悟。

希聲的一切,是爺爺托人學的曾侯乙,築琴的一切,是爺爺年年都去載寧宅。

師父的輕描淡寫,化作了信紙上字字沉重回溯,更令鍾應覺得肩膀責任重大。

他不知道,如果小時候的自己,收到這樣的信件,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但他慶幸,即使自己不知道,他仍舊成為了爺爺期待的人。

他見到爺爺快樂的描述編鍾的形製,描述編鍾的音色。

也見到爺爺邀請了柏輝聲,讓這位馮元慶先生的徒孫,親自敲響古老的《猛虎行》。

然而,那一次試音,雖然得到了柏輝聲的盛贊,爺爺卻坐在琴館,盯著仿製編鍾青銅色的鍾體出神。

他寫——

「到那時我更清楚的意識到,仿製品、復製品再精妙,也不過是一堆假貨!它們身上無法寄托遺音雅社故人們的期望,更無法回應他們靈魂的呼聲。」

也是那時,他決定要有人繼承一切的一切。

在他與世長辭之後,完成未盡的事業。

最初,爺爺的期望,落在自己的女兒身上。

那位名為「林念琴」的小姑娘,聰明伶俐,天賦絕佳。爺爺傾盡所有,請了名師教導,她融會貫通,琴聲清揚,必成大器。

可惜,林念琴十歲那年突逢車禍,爺爺知道的時候,女兒已經合上了眼,再也不能喚他一聲「爸爸」。

爺爺圓滿的家庭妻離子亡,又是孤身一人,住在陰暗狹窄的瓦房。

繼而遇見樊成雲,收下寧雪絮,住進了樊林。

最後,爺爺悄悄收養了鍾應。

他是寧家遠房親戚的孩子。

一場災難,鍾家隻剩下了鍾應這個托管在幼兒園裡的小朋友。

爺爺並未在信中說,他原本的名字。

但是,爺爺說:「當我見到你的姓氏是『鍾』,我便知道了這是冥冥之中的命運。」

「小應,我將你取名為『鍾應』,是終於回應了故人們呼聲、終於奏響的五音十二律應鍾。」

「人世紛亂,勿失勿忘,若我走了,他們便隻有你了。」

鍾應回憶起爺爺的語氣,終是淚如雨下。

他知道「他們」是誰,也知道「他們」早已經死去。

可是,在這紛亂繁雜的萬千世界,始終有人惦記著他們的魂魄是否安寧,惦記著他們的樂器能否歸鄉。

鍾應懂得爺爺的一切固執。

他不僅將寧明誌的過錯,當成了寧家的罪孽,想要努力去彌補。

更是將遺音雅社的故人,當做了至親摯友,要活著為他們完成無法實現的遺願。

鍾應不可能責怪爺爺將如此重任,交托給了當年年僅八歲的他。

因為他記得自己譜寫《華歌》的初衷,為的正是這片土地之上,這片天空之下,經久不息的亡魂。

那是他從小在漢樂府詩篇讀到的不屈,更是爺爺一點一點講述的遺音雅社。

寬闊廣博的華夏大地,誕生過無數有名無名的英雄。

他們以刀劍衛山河,以鮮血鑄長城。

哪怕膝蓋彎折倒下,至死都挺立著錚錚脊梁。

八歲譜曲,九歲登台,鍾應彈奏的是爺爺轉述的永不屈服。

如今十年過去,鍾應再彈,仍是同樣的堅毅,卻帶著更深沉的歌詠。

鍾應收起厚厚一疊信件,擦乾了眼淚。

他能為爺爺做的,就是讓遺音雅社的曲譜重現於世,告慰逝去多年的故人。

一場重奏遺音雅社譜寫的《千年樂府》的音樂會,並未公開售票宣傳,依然在網上掀起了一陣討論熱潮。

因為這場音樂會,將在清泠湖學院舉辦,由諸多民樂、西洋樂音樂大家演奏,同時邀請了無數名聲在外的音樂家聆聽。

年輕的學生們充滿好奇,經常在緊閉的禮堂外徘徊。

那些悄悄錄下來的視頻、悄悄拍下來的照片,不斷的流傳在網上,勾起了更多人的好奇與震驚。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完美扮演法 穿成萬人迷的炮灰男妻 宿敵道尊失憶後 鬼手天師 人在東京,撿到危險大小姐 大玄鎮守使 從吞天開始變強 我的文化底蘊被曝光了 穿越從目睹崇禎上吊開始 當金手指遇上鹹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