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5章 殲-10家族化(1 / 2)

加入書籤

37分45秒後,01號原型機緩緩降落在了跑道上。

當起落架輪胎觸地滑行時,在平行公路上聚集等候的科研人員、地勤人員、後勤人員大聲歡呼著沖過去。

姚遠隻覺月匈腔中一股強烈的熱血湧上來,一口氣從心底揚起隨即重重地吐了出來。

今天是人民空軍新的起點,是人民空軍發展史的一個重要節點。

今日之前,他很難體會宋總等科研人員在首飛成功時的心情,如今他切身實地地體會到了。

這個感覺叫做揚眉吐氣。

李奮順著登機梯下來,當他的雙腳結結實實地站在跑道上的時候,他才確信成功了。

摘下頭盔時,他看到宋文鬆大步走過來。

李奮迎上去,和宋文鬆擁抱在一起,此時,二人的熱淚滾滾而下,上百號人放聲大喊放聲大哭,華夏人民已經壓抑得太久了!

李奮緊緊抱著宋文鬆,不住地說,「我飛回來了,我飛回來了,宋總,我飛回來了。」

宋文鬆老淚縱橫,不住地說,「謝謝,謝謝,謝謝!」

所有人彼此相擁一蹦三尺高,盡情地釋放著壓抑了足足十二年的情緒。過去十二年的努力和付出,終於在這一刻結成了果實!

華夏軍工人是冷靜的,首飛成功的狂歡沒有持續多久,大家迅速地投入到了下一步工作當中。首飛成功了,但是距離交給部隊使用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首飛不易定型更難!

歷史上,10號工程原型機首飛五年後才交付部隊,足足五年的時間,這還是基於「加快試飛,加速定型」的方案之下的速度。可見,這裡麵還有相當一部分的工作需要做。

部隊著急要,而且部隊對使用第三代戰鬥機的經驗是一片空白的,他們需要更多的改裝訓練時間,同時,研製單位也需要大量部隊反饋過來的意見建議來確定後續的改進型的改進方案,逐步完善這款戰機,最終形成一個係列。

讓部隊更早地使用上國產第一款三代戰鬥機,姚遠可以出一份力。

在下午的首飛總結會上,姚遠說,「雖然還沒定型,但是命名為殲-10是基本沒跑了。咱們這個戰機早期是瞄準高空截擊去的,我和宋總談論過這個問題,根據部隊的要求,量產一批a型,空軍要求大概是2-3個團的樣子。」

「那麼留給我們改進的時間就不多了,我建議從b型開始確定改進的氣動布局,機載航電設備等可以通過後續的改進來一步步實施。」

宋文鬆接著說,「我同意姚院長的意見,海灣戰爭之後國際形勢變化很大,蘇聯解體了,我們北方的壓力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緩解。考慮到長遠和現代戰爭提出的要求,繼續在高空截擊這個方向上改進已經不切實際了。」

「宋老,您的意思是,咱們這個飛機要向多用途發展。」有人問道。

宋文鬆肯定地點頭。

有人就提出不同的看法了,道,「可是這麼一來,就要犧牲掉高空高速性能了。」

「這是必然的。」姚遠搶在宋文鬆前麵沉聲說,「我知道在座諸位有不少人當年在法國考察過幻影戰機,法國佬要價太高,而且不肯轉讓技術,讓我們意識到隻有走自主研發這條路才能用上好飛機。」

頓了頓,他說,「我沒看過幻影二型戰機,但是幻影2000和陣風這兩種戰機我是比較了解的。不瞞大家說,法國達索公司和我旗下的一些技術公司有合作關係。」

姚遠停下來點上煙抽,給大家一些消化的時間。

90年代之前,法國對華夏的態度是相對友好的,願意賣願意轉讓,雙方的軍事技術合作很多,居歐洲第一位,也是西方國家裡的第一位。比如「海豚」直升機(直-9)、「超級大黃蜂」直升機(直-8)、魚雷、100毫米艦炮、76毫米艦炮、「海響尾蛇」近程艦載防空導彈和聲吶……

大多是海軍裝備,因為華夏隻能從法國這裡得到這些技術。

這是因為一個叫做戴高樂的人,他是法國第十八任總統,任期是1959年-1969年,正是在他擔任總統期間,法國和華夏建立了外交關係,而當時,沒有任何一個北約國家與華夏建交。

法國甚至退出了北約,要求所有的駐法美軍撤出,高盧雞連美國佬的麵子都不給。

戴高樂政府奉行的是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這與英德意大等北約核心成員國緊隨美國外交政策截然不同。

戴高樂之後的幾任政府都基本延續了這一原則,直到2007年薩科齊上台,重新推動了法國加入北約,標誌著法國放棄了堅持了四十多年的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華夏和法國之間的外交關係也就開始出現了波動。

姚遠為什麼把許多歐洲的總部和事務部放在法國,為什麼由法國沃德集團來管理歐洲的業務,為什麼選擇了法國道達爾能源和法國興業銀行作為戰略合作夥伴。

他是有深層次的考量的。

即便到了薩科齊執政,法國對華夏的態度也不會有根本性的轉變,華法關係是相對較為穩定的外交關係,沒有出現過差到極點的情況,把歐洲的事務核心放在法國,是最為保險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沉醉於你眼中 且聽無常說 韓立道友,請留步 從亮劍開始的尖兵指揮官 嫁給侯府嫡子 復婚日記 小季風 天與暴君想要有個家 德雲:我,霄字科第一人! 被渣後我嫁給了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