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氤氳少女(1 / 2)

加入書籤

孟秋聽聞, 那個被朝廷派來的大官兒來了,如今正在東集市上布施粥飯呢!

雖說她暫且不必去領救濟糧,但礙於好奇心作祟, 還是忍不住的,想過去湊個熱鬧。

想著,她便果真去了。

場麵是意料之外的井然有序,由衙門皂役在幾十口大鍋前依次排開,除卻病重、殘疾等外因的, 老弱婦孺在先,青壯年在後, 格外清晰明朗的分發災糧。

從領用到事罷,像是一場有條不紊的排兵列陣。

「都如何了?」

「稟大人,已有三千六百餘人歸納入籍。」

「可曾有生事者?」

「已依照您的吩咐, 將其關押入獄。」

「嗯, 不必都斬,先去勸告。若勸告無用,便當眾殺雞儆猴, 其餘的則小懲大誡,再……」

哄鬧嘈雜的集市, 一道冷淡的聲線宛若萃萃霜雪、琤琤珠玉, 帶著幾分令孟秋熟悉的錯覺, 夾雜在人間煙火中, 從遠處遙遙傳來。

她下意識循聲望去——

是他。

當今東宮太子,燕承南。

對她來說的一別不久之後, 她又與他,再次地久別重逢了。

這回是四年的春秋。

少年郎年過束發,身著朱明衣, 紅紗裳、紅紗裡,更襯得他麵若傅粉,身姿挺拔峻立。

與往年相較,他麵上的青澀稚嫩盡數褪去,氣質也顯得沉穩冷肅起來。亦愈發顯得生人勿近,如似那泛著涼意的寒玉,略一皺眉,便讓人不敢湊近半步。

兩人隔著三兩丈的間距,卻宛若隔著千山萬水、千秋萬載,就此一麵後,擦肩而過。

「娘子?娘子——」

在阿嬤的輕聲呼喊裡,她恍然回神,「啊……」

「您在看甚?」阿嬤不明白她愣住的緣故,隻當是走神,又與她說道,「天色晚了,這布施也將盡,我們不妨早些回去罷?」

孟秋收斂視線,「……好。」

人聲沸鼎,而正在此時,遠處的燕承南卻鬼使神差般,頓步轉首朝她所在的方向看去——

燈火闌珊處,並不見什麼異常。

「大人,怎的了?可是有甚麼不對?」旁邊的侍從問詢著。

他按捺住心底莫名生出的幾分觸動,將剛才仿若被久久注視的錯覺壓下,應答道,「……無礙。」

風起。

陰沉沉的天際覆蓋著厚重烏雲,卻不明緣故的,被撥開一小片,泄露出一抹明朗月光。清亮亮灑在燕朝大地上,像是為他遞來久違的音訊。

急風忽至,雨聲淅瀝。

那天初遇後,孟秋便不由沉思。

依照如今這情形,他是被皇帝派來賑災的,還隱瞞著儲君的身份,隻是頂著個使臣名號。

那她區區一介隱姓埋名還曾背負人命的弱女子,應當怎樣才可以冠冕堂皇的,湊到這位使臣大人身邊,還讓他留下她?

孟秋絞盡腦汁也想不到,遂決定,先往上湊再說。

既然沒有機會,那她就瞅一瞅能不能創造機會。

再者,既然係統將她送到這個節點,必定是他又要遇險了。那她更得湊過去。

但孟秋也著實想不到,這個「機會」,竟來的這般快。

……

次日。

燕承南來到彭城的第二天,還不曾來得及稍作休憩,便得在一大清早的,趕過去處理一應事務。

澇災之下,民生凋敝,必生匪亂。

郡守雖不是個貪官,也無甚真本事,反而善於和稀泥。在如今,無功無過,便成了大過錯。郡中各縣皆有守軍,卻毫無軍紀、威令不行。上行下效,百姓被逼得賣兒鬻女,怎能不反?

一眾流寇還需招安勸降,又苦無手下無人可用,當務之急是將那群兵痞治好。

如今各州郡水患頻起,更流離無數,唯恐生出瘟疫。此一事也要緊,須得提前防控,再將災民送回原籍,安頓妥當。

還有……

他忙得一刻不歇,即便細微處盡可吩咐給下頭,但每個決策卻都得經他做出,根據後續變化而定。

除此之外,連同京中傳來的消息,他也得及時處理。

朝廷上爭執愈甚,哪怕燕承南冷眼旁觀,旁人亦要將他拽進這一池渾水,教他也來蹚幾遭。弄權的,誰不如此?

尤其他這回與皇帝主動請纓,言及前往徐州賑災,不知被多少臣子阻攔。但皇帝最終還是答允了。

現下,前朝的對立愈發一發不可收拾,已然擺在明麵上。他傾向於寒門,難免牽扯到一些名門世家的利益。

其中以安家為最。

安小侯爺近來在京都大出風頭,又借著身為皇室宗族的身份,頻頻同他爭鋒。

未曾想,此時災情正重,安小侯爺竟也不顧及大局,隔著千裡還要和他作對、朝他下手,拋開百姓都非要置他於死地。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我和死對頭都重生了 死亡實習生 當反派成為女主護身掛件[穿書] 穿成火葬場裡的渣攻 炮灰女配成豪門團寵 鬥羅之我的武魂實在太會玩! 從山神開始的諸天之旅 詭異,我要當頭部 漫威的諾克薩斯之手 末世女配帶球打群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