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 錄 卡耐基簡介(1 / 2)

加入書籤

卡耐基生平

戴爾·卡耐基出生於1888年11月24日,逝世於1955年11月1日,享年67歲。他一生結過兩次婚。他的第一任夫人,是法國的一位女伯爵,1921年與他結婚,10年後離異。他的第二任夫人陶樂絲·卡耐基於1944年和他結婚,並給他生一女孩,取名丹娜。

卡耐基是一位質樸而謙誠的人。他熱情、友善、忠誠;並且具有堅強的信念、充沛的精力和對理想執著追求的毅力。他出生於美國密蘇裡州一個貧窮的農民家庭。他的父親是一個勤勉的農夫,他的母親是一個虔誠的教徒,婚前她曾做過教員。卡耐基的童年和其他美國中西部農家的男孩子一樣,幫助家裡做雜事、趕牛、擠牛奶;還一度為人揀草莓、割野草,一小時賺五分錢。在那個沒有農業機械的年代,他和父親一起做著繁重的農活。可是年年河水泛濫,沖毀莊稼,往往使他們一年的辛勞付諸東流,全家人過著貧困的生活。

如果說,卡耐基的童年和密蘇裡州農家男孩子有什麼不同的話,那就是受到他母親的很大影響。他母親鼓勵他讀書,希望他將來做一名傳教士,或做一名教員。但是,家境的貧困,使年輕的卡耐基必須為受教育而努力奮鬥。1904年,卡耐基高中畢業後就讀於密蘇裡州華倫斯堡州立師範學院。這個時候,他的家已把原來的農場賣掉,遷到華倫斯堡師範學院附近。卡耐基負擔不起市鎮上的生活費用,就住在農場的家裡,每天騎馬到學校去上課,是全校600名學生中五六個住不起市鎮的學生之一。在家裡,他擠牛奶、伐木、餵豬,在煤油燈下刻苦讀書,有點中國古訓標榜的那樣:頭懸梁,錐刺股。他雖然得到全額獎學金,但還必須參加各種工作,以賺取必要的學習費用。這使他感到羞恥,養成了一種自卑的心理。因而,他想尋求出人頭地的捷徑。在學校裡,具有特殊影響和名望的人,一個是棒球球員,一個是那些辯論和演講獲勝的人。他知道自己沒有運動員的才華,就決心在演講比賽上獲勝。他花了幾個月的時間練習演講,但一次又一次地失敗了。失敗帶給他的失望和灰心,甚至使他想到自殺。然而第二年裡,他開始獲勝了。

他原先的目標,是想在學校裡獲得學位,畢業後回到家鄉的學校裡去教書。但在快畢業的那年裡,他發現同班的一個同學在暑假為國際函授學校推銷函授課,每周所得的錢,比他父親的辛勤所得還高出四倍。因此,他在1908年畢業後,便趕到國際函授學校總部所在地的丹佛市,受雇做了一名推銷員,後來他又到南奧馬哈,為阿摩爾公司推銷火腿、肥皂和豬油。他的這個推銷工作雖然很成功,但在1911年,他卻到紐約「美國戲劇藝術學院」學習演戲。一年以後,他感到自己並不具備演戲的天分,於是又回到推銷的行業裡,為一家汽車公司當推銷員。

但這些工作都不合他的理想。他為沒有實現在大學裡夢想寫小說,不能成就一番偉業而苦惱。他認為他應該過有意義的生活,這比賺錢更重要。

他決心白天寫書,晚間去夜校教書,以賺取生活費。他想為夜校教公開演講課,因為他認為,大學時代他在公開演說方麵受過訓練,有一定的經驗。這些訓練和經驗,掃除了他的怯懦和自卑,讓他有勇氣和信心跟人打交道,增長了做人處世的才能。於是他說服了紐約一個基督教青年會的會長,同意他晚間為商業界人士開設一個公開演講班。從此,他開始了為之奮鬥一生的成人教育事業。

卡耐基的成人教育

卡耐基的公開演說課,不僅講解演說術的歷史和演說的原理,更主要的是采取啟發式,由他和學員們共同參與實施、專門設計以實際的經驗來訓練人的思維能力。並且讓學員在眾人麵前講演,以便能更清楚、更有效、更泰然自若地表達自己的意思。

除了講授公開演說課,卡耐基也到哥倫比亞大學進修一門新聞課,1914年他又在紐約大學選修短篇小說課。他的文章開始在一些報刊上發表。不僅如此,由於公開演說課開得成功,使他聲名遠揚。不出幾個月,他在東海岸所有基督教青年會教授公開演說課,成為一名享有盛譽的講師了。

後來,卡耐基又發現,這些人不僅需要「有效的說話」,還需要一種在日常事務和社交中與人相處的做人處世的藝術,於是他相繼又開設了人際關係班、推銷人員班、管理講習班、顧客關係班、人事發展班等,開創和發展了一種融合演講術、推銷術、做人處世術和實用心理學的訓練方式。

卡耐基的課程也曾中斷過幾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卡耐基在紐約附近服兵役一年半。退伍之後,他於1921年為一家電台節目主持人當巡回演講經理。1922年,卡耐基恢復了成人教育工作。不過,這時他不再依靠基督教青年會,而是由他自己主持。這是卡耐基成人教育機構真正開始的時間。在此後的20年間,卡耐基成人教育機構發展成為全國性的。首先,職業學校獲準教授卡耐基的課程,後來更在美國成人教育機關建立特別主辦資格,開班教授卡耐基課程。

卡耐基很贊成這樣的一種觀點:即一個人事業上的成功,隻有15%是由於他的專業技術,另外的85%要靠人際關係、處世技巧。因此,他的基本哲學思想,就是著眼於人的自信心的培養和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往、寬容,並汲取了行為科學和心理學的新成果,使人們成為事業成功、家庭幸福、個人快樂的人。實踐表明,卡耐基的教育是迅速成功的、有效的。很多著名人物都是卡耐基課程的畢業學員,許多人都認為自己的成功應歸功於卡耐基課程的教育。不少參議員、州長,以及其他許多官員,都贊揚卡耐基課程,說這些課程的訓練,使他們演講得更好,在事業上更有成就。商業界高級人士,把他們的成功歸功於他們在群眾麵前演說的能力。接受卡耐基訓練的許多男男女女都寫信來說,他們在公眾和私人生活方麵,都比以前更容易和別人溝通。有個叫路易士·魏爾契的人,兩次競選休斯頓市長都失敗了。

1963年他參加了卡耐基課程,他的學習目標就是消滅他與競選對手的差距。他完成卡耐基課程之後,再度競選時一舉獲勝,並連任了五屆市長。

有一位公司老板,因為不能與人溝通,使他的340名員工變成了他的敵人。

但當他從卡耐基人際關係班畢業之後,他改善了這種關係,又使340個敵人變成了340個朋友,使他的事業成功。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因為憂慮,瀕臨死亡,但卡耐基的課程教他征服了憂慮,得到了快樂,獲得了健康,又多活了半個世紀。

卡耐基的課程不僅使千千萬萬人的事業成功,家庭幸福,也能培養團體精神、合作精神,使一個部門、一個企業渡過難關,走向成功和勝利。據說,1972年6月20日,阿格力士颶風襲擊了美國東部,造成了嚴重的災難,著名的「吹笛人飛機公司」全毀,幾乎沒有辦法修復,總經理和他的助理人員都很悲觀。但是,由於經理人員都參加了卡耐基管理講習班的學習,他們便用所學的原則來重建他們的飛機公司。他們讓每個人都認為公司的重建計劃就是他們自己的計劃。他們把每個人都動員起來,盡可能授權給他們,發揮出他們每個人的高度熱忱和合作精神。人與人之間意見都能很快地溝通,各個部門、各個小組都能通力合作,攻克了一個又一個的難關,終於提前三個月完成了公司的恢復任務,開始生產新的飛機。

更富有戲劇性的是,有人運用卡耐基原則,培養了團體的自信,使密蘇裡州白楊崖市獲得了新生。這個曾一度欣欣向榮的小鎮,在1960年以後開始走向僵死。道路年久失修,下水道老舊不堪,房子狀況不好,校舍有的已經倒塌:沒有足夠的電力,舊的工廠倒閉,新的工廠無人再建,也無法再建。

年輕的人都想離開這裡,留下來的人悲觀失望,失敗情緒深入人心。後來,那裡的人們雖然認識到,隻有拯救這個城市才是唯一的出路,卻不知道怎麼乾。這時他們想到了卡耐基課程的訓練。他們認為,既然卡耐基的訓練可以改變人的生活方向,那麼這些原則也可以幫助我們改變這個城市。結果,他們開辦了卡耐基課程訓練班,有200多人報名參加,並以這個班為核心,動員全市的人,起來投入拯救這個市鎮的工作。他們選舉新市長,製定了復興市鎮的計劃,爭取到華盛頓政府的經濟援助,引進了外資建廠,為更多的人提供了就業的機會。他們建電廠,改造下水道,建學校、建醫院、建民用住宅。總之,正是由於卡耐基的課程訓練,給人以勇氣,點燃了人們的熱忱,從而使白楊崖市獲得了新生。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許你一世溫柔:葉落無心作品精選集 艾澤拉斯文明:開局大金字塔 萬族禦魂師 玩家走狗滿天下 奧特紀元 重撿文明 這個人類幼崽有億點點強 我想隻想躺贏 我的師尊太凶殘 在逃生遊戲裡賺大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