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心意已決(1 / 2)

加入書籤

自從漢靈帝駕崩, 董卓進京倒行逆施引起很多人不滿。

同時,為了鞏固自己的政治地位,董卓前後征辟了不少名士, 其中又有鄭玄以及陳紀等潁川名士。鄭玄以及陳紀都以居喪而沒有應征。

袁紹逃出洛陽之後,董卓懸賞捉拿袁紹。侍中周毖、城門校尉伍瓊、議郎何顒等人與袁紹交好,而且很得董卓的信任。

於是就到董卓的麵前為袁紹開脫, 不久之後董卓派使臣去任命袁紹為勃海太守,封鄉侯。袁紹便拿勃海作為根據地, 起兵將要攻討董卓。

而袁術也被董卓任命為後將軍, 卻不肯依附, 懼禍逃往南陽郡, 屯兵魯陽城。

永漢元年,潁川。

陳群駕車到荀府與荀彧博弈。到荀彧府上,隻見他站在門前朝著他來的方向遠遠眺望,似乎早就知道他來, 於是親自出來迎接。

陳群隻道是好友久久不曾相見, 於是也匆匆在門前停住。

荀彧深衣博帶,廣袖長衫,真真是玉蘭之姿。

陳群走到他麵前, 便見他麵露笑容,一邊道:「我便知你今日來」,一邊一隻手輕拉著他進去。

「文若怎知我今日會來?」陳群有些詫異, 轉過頭詢問好友。荀彧方才露出笑容, 正欲回答, 卻不知道想起了什麼,那笑容就變淡了太多。

「彧本想如若長文今日不來,便去登門辭行」

「這是何故?」陳群定下腳步, 轉頭詢問大道。荀彧放下手,慢下步子示意他一邊說一邊走:「不久前,我被舉孝廉,任守宮令。」

陳群點頭,隻見荀彧因此蹙起了眉頭,眉宇之間平添了幾分憂色。「然董卓入京時值天下反叛,洛陽並非久留之地。因此幾日前彧棄官歸鄉。」

走了幾步,見陳群未發一語,長長嘆了一聲,繼續說道:「潁川是四戰之地,如果天下有變,那就會經常受到侵略。所以我認為趁現在應該早離去,不能久留。」

陳群這才發聲:「文若所言的確不假,但鄉人們多懷戀故土,怎麼可能願意離去呢?」

荀彧贊同,無奈答道:「的確如此,然而冀州牧同郡韓馥派人邀請我遷居冀州避難,雖然無人相隨,卻也隻得獨自將宗族遷至冀州避難。」

陳群聽他這一番講述,心裡已經明白。今日怕是分別,日後長時間在難以相見了。

「天下大亂,多是顛沛流離,隻是不曾想竟然這麼早就會體味這般滋味。」荀彧悄聲嘆道,陳群恍若未聞。

「不久前與先生一起占卜,便知道大亂將至,不覺奇怪。更何況與君一別須有重逢之時,隻祝願文若你一路平安,早日相逢才是。」

兩人一路說著,走到了院中清雅之處。

荀府陳群已經來了很多次,四季景觀也是極其熟悉。

待陳群與荀彧坐入亭中,發現早已經溫好了茶水,隻等客人落座了。

水汽氤氳,裊裊婷婷模糊了一片視線。

修長的手指輕輕撚住白瓷茶杯,慢慢轉動,不由得感受到幾分輕鬆之意。

荀彧抿了一口,唇間的茶香久久不曾散去。

他吩咐下人搬來棋盤,忽一抬頭,就見對麵的人已經放下了杯子,坐得端正。

「想來長文此次來,原是要與我對弈的。」

荀彧笑意清淺,但是眼裡卻有撥不散的柔和。陳群沉吟沒有多久,已經拿起了黑子,想好了回復的措辭:「是,也不是··········」

他眨了眨眼睛於是便全神貫注地看向縱橫交錯的棋盤,即使現在那上麵還未著一子。

噠————

噠——

你來我往,一黑一白,一慢一塊。

陳群將收來的白子攏在手上,有一下沒一下的撥弄著,正凝眉時荀彧放下手裡的白子,很是明快地認輸。

「長文可有想過離開潁川?」

陳群扌莫了扌莫下巴,很快便搖了搖頭當作答復。對方沉吟不語,於是他又繼續補充道:「此時,尚且還未與我父商量過,日後再說也不遲。」

荀氏是個大族,尚且隻有宗族願意追隨荀彧去冀州 。陳氏也是潁川的名門望族,但是人丁不多。

陳群以為如今諸侯勢力尚且沒有安定下來,他們過早離開潁川,也是對自己不利。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某霍格沃茨的至尊法師 影帝和頂流結婚後 紈絝娘子出名門 偽自由書 花邊文學 孫子兵法白話全譯 莫若相逢於江湖 步步淪陷 熱風 金庸武俠中的法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