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為何政治奴役法會跟氣候的性質有關(1 / 2)

加入書籤

第一節政治奴役

氣候性質對政治奴役的決定性,強於它對民事奴役和家庭奴役的決定性。下麵我將說明這種差別。

第二節各民族間不同的勇氣表現

已有前述,人們的力量和勇氣,會因氣候炎熱而降低,因氣候寒冷而加強。因而,為時很長的、艱辛的、偉大而需要勇氣的活動,隻有寒冷氣候下的人們能夠勝任。對比各個民族的表現以及同一國家不同地區人們的表現,都能看到這種現象;在中國[722]和朝鮮[723],北方人都比南方人更勇敢。

性格怯弱則容易被俘虜,生性勇武則享有自由,這幾乎是炎熱地區和寒冷地區人民不變的命運。這是自然因素導致的效應,完全不必驚訝。

美洲也有事實證明了這種現象:在赤道附近隻有兩個專製的帝國,即墨西哥和秘魯,而其他的自由小國,無論在過去還是現在,幾乎都會向南極遷移。

第三節亞洲的氣候

「在亞洲北部,嚴寒覆蓋了從大約北緯40度到北極、從俄國邊界到東邊大海的廣大地區。一條東西走向的山係[724]將這片遼闊的土地分為南、北兩部分,西伯利亞在北,大韃靼在南。極端寒冷的氣候使得整個西伯利亞幾乎不適宜耕種,隻有少數幾個地方例外;額爾齊斯河沿岸散布著俄國人的居住區,但是,居民賴以為生的隻是一些小鬆樹和灌木,而不是耕作。那裡的土著分成許多個部落,都很貧窮,近乎是加拿大土著。高海拔是那裡極其寒冷的一方麵原因,另一方麵原因在於山脈自南向北的平坦化,這樣一來,越往北北風受到的障礙就越少,於是肆虐得更加嚴重。無人居住的新地島和寸草不生的西伯利亞,都是這股北風造成的。相反,歐洲有絕佳的北風屏障,那就是挪威和拉普蘭山脈,這樣一來,北方各國受北風的肆虐較小。於是,水果、穀物和各類植物,在約北緯59度的斯德哥爾摩產出,從北緯61度的奧布一帶,到北緯63—64度一帶,土地肥沃,而且蘊含金礦。」

這些話出自旅行家的記述,[725]他們還說:「大韃靼[726]就在西伯利亞南麵,那裡也非常冷,如同冰島一樣,那裡沒有樹木,隻有荊棘以及一些草場,草場可以用來放牧,但那裡沒有可供耕作的土地。那裡有些地方毗鄰中國和莫臥兒,倒是能夠生長一種黍子,但要收獲成熟的小麥或水稻,就辦不到了。中國也有一片地區屬於大韃靼,即北緯43度、44度和45度一帶,那裡的氣候按理應該跟法國南部一樣溫熱,實際上卻跟冰島一樣寒冷,一年隻有七八個月是不結冰的。那裡幾乎沒有城市,除了東臨大海的四五個以及中國人所建的幾個,後者還是基於政治原因建在近鄰中國的地方的。其餘的韃靼地區的城市也很少見,隻在布加利、突厥斯坦和花剌子模有幾個,土質的沙化和豐富硝石以及高海拔,形成了這些地方的嚴寒氣候。神父南懷仁[727]曾發現有一個地方比北京海岸高三千幾何步[728],它在長城以北八十法裡[729],是卡瓦穆霍蘭河[730]源頭。幾乎亞洲所有的大河流均發源於這個地方[731],但是,這個地勢[732]使得廣大地區嚴重缺水,於是人們隻好居住在近水區。」

以上事實使我推斷,真正氣候溫和的地區,在以土耳其、波斯、莫臥兒、中國、朝鮮和日本為代表的亞洲是不存在的,炎熱地區與嚴寒地區沒有過渡地帶。

與之完全相反,歐洲有十分遼闊的氣候溫和地區。以西班牙、意大利、挪威、瑞典為例,歐洲各地之間氣候差異極大,但相鄰各國的氣候差別反而不大,而且基本相同,於是就形成了我剛剛說過的廣大溫和地區。這是因為,歐洲氣候從南向北的變化,是在無形之中逐漸過渡的,而且,各國的氣候與所在緯度相一致。

根據這種差異,亞洲各國之間形成了有強有弱的局麵,有的民族好戰、英勇而活躍,有的民族柔弱、懶散而怯懦,兩者並立存在,必將成為征服者和被征服者;歐洲各國的形勢則剛好相反,它們都是強國,一國勇武善戰,相鄰國家也無所畏懼。有一點不知道是否已經有人注意到,就是這種差異也是亞洲怯弱被奴役而歐洲強大充滿自由的一個重要原因。亞洲人口為何從來沒有增加,歐洲人為何在不同情況下享有不同的自由,原因也在於此。

在南方的氣候下絕對不會看到俄羅斯存在的一種現象,即君主可以把貴族變為奴隸,但貴族從未放棄在氣勢上不予退讓的神情。貴族政體在俄羅斯的建成過程,我們早就已經目睹過了。還有一個北方王國[733],其法律已遭廢除,但不會永遠埋沒,終有恢復的一天,因為隻要氣候條件存在就仍有希望。

第四節以上各種因素造成的結果

以上論述也可用於解釋史實。對亞洲的十三次征服中,北方民族占十次,南方民族隻占三次。往更古老的年代說,斯基泰人曾三次征服亞洲,米底人和波斯人各一次;亞洲的征服者,先後還有希臘人、阿拉伯人、莫臥兒人、土耳其人、韃靼人、波斯人和阿富汗人。但要說明,我在此所說的亞洲,隻限於亞洲北部,南部所經歷的侵擾完全不在討論範圍內,事實上,連續重大變革的慘痛還曾波及那裡。

我們的經歷則與之相反。如果從希臘人和腓尼基人建立殖民開始說起,歐洲人迄今所經歷的巨大變革,總共隻有四次。這四次的征服者或大舉入侵者先後是羅馬人、擊敗了羅馬人的蠻族、查理曼大帝、諾曼人。仔細深入地研究這些巨變,就會發現一股反抗力量,它在歐洲各個地區廣有分布。羅馬人征服歐洲時,遇到了嚴重的阻礙,卻輕而易舉地成功入侵了亞洲。這是眾所周知的事實,而我們除此之外還知道北方民族經歷了怎樣的困難才推翻了羅馬帝國、查理曼在其征戰和工程中所遇到的困難,以及諾曼人的各種計劃經歷了怎樣的困難才得以實現。接二連三地,摧毀者帶來了怎樣的傷害,就遭到了怎樣的回擊。

第五節北亞民族和北歐民族征服他國的後果不同

歐洲北方民族參與征討的身份,是一位自由人,而亞洲北方人參與征討的身份是奴隸,而且隻聽命於一個主人。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中國歷代哲學智慧 中華上下五千年全知道 戰星錄 賺錢,復仇,征服宇宙 回到九零當巨星 嫁給前夫他爹 執行利劍 悍城 穿成對照組後鹹魚女配爆紅了 天衡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