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輯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1 / 2)

加入書籤

●開國大典歡樂頌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在中南海勤政殿舉行了第一次會議。會議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宋慶齡、李濟深、張瀾、高崗等副主席和56名委員宣布就職;選舉林伯渠為秘書長,任命周恩來為政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長,毛澤東兼中央人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主席,朱德兼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沈鈞儒為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羅榮桓為最高人民檢察署檢察長;接受《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為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針。會議結束,全體委員即乘車前往天安門城樓,準備參加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禮。

在人民英雄紀念碑奠基地點前高高矗立的旗杆上,那麵巨大的、鮮艷的五星紅旗在萬眾仰望中伴著雄壯的國歌《義勇軍進行曲》冉冉升起。這時,在背倚天安門、炮口向南一字排開的54門禮炮前,禮炮兵們熟練地打響了第一聲禮炮,隨之禮炮轟鳴28響。它象征著參加人民政協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的54個單位和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英勇鬥爭28年。這是慶祝新中國成立的禮炮,這是向全世界莊嚴宣告的禮炮。

毛主席用宏亮的聲音向全世界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這一時代的強音,劃破了天宇,震撼著三山五嶽,傳向了全世界。群眾沸騰了,會場上響起狂風暴雨般的掌聲。

接著,毛澤東在麥克風前,宣讀《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公告》:自蔣介石國民黨反動政府背叛祖國,勾結帝國主義,發動反革命戰爭以來,全國人民處於水深火熱的情況之中。幸賴我人民解放軍在全國人民援助之下,為保衛祖國的領土主權,為保衛人民的生命財產,為解除人民的痛苦和爭取人民的權利,奮不顧身、英勇作戰,得以消滅反動軍隊,推翻國民政府的反動統治。現在,人民解放戰爭業已取得基本的勝利,全國大多數人民業已獲得解放。在此基礎之上,由全國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人民解放軍、各地區、各民族、國外華僑及其他愛國民主分子的代表們所組成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業已集會,代表全國人民的意誌,製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同時決議,向各國政府宣布,本政府為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願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領土主權等項原則的任何外國政府,本政府均願與之建立外交關係。

這一公告的宣布,標誌著前程無限光輝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已經誕生,四萬萬七千五百萬中國人民開始自己當權管理國家,我們這個古老的東方民族揭開了歷史的新的史冊。新中國誕生了!黃皮膚黑頭發黑眼睛的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毛主席宣讀公告之後,開國大典閱兵開始。

在檢閱時間裡,高潮一個接著個。廣場上的群眾不斷地歡呼,不斷地鼓掌,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啞了,把手掌都拍麻了,還覺得不能夠表達自己內心的激動。開國慶典的閱兵式前後共用了兩個多小時。這兩個多小時濃縮了人民軍隊建軍以來那漫長的戰鬥歷程,也預示了未來的征途。壯觀的閱兵場麵讓國人大大加強了自信心和自豪感。

開國大典上的大閱兵以其濃墨重彩的一筆永久地載入了共和國史冊,將解放軍的光榮與夢想留在了壯闊的天安門廣場。

●誌願軍抗美援朝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戰爭開始時,朝鮮人民軍一直把南朝鮮軍隊逼到朝鮮半島南端的大邱、釜山一線,整個朝鮮即將獲得解放。但是,由於美國糾集了15個國家的軍隊,突然在仁川登陸,使朝鮮人民軍前後受敵,遭受很大損失。

為了保家衛國,1950年10月8日,毛主席下令將東北邊防軍改組為中國人民誌願軍,準備入朝作戰。10月19日晚,由彭德懷任司令員,率領中國人民誌願軍大部隊雄赳赳氣昂昂地跨過鴨綠江,正式開進朝鮮境內。

麵對武器占有絕對優勢的敵軍,誌願軍與朝鮮人民軍並肩作戰,敢打敢拚,先後進行了五次戰役,將敵軍打回到「三八線」附近。

1951年7月,美國被迫坐到談判桌前。在隨後的兩年時間裡,由於美國無和談誠意,形成了邊談邊打的局麵,戰鬥一直在「三八線」附近展開。1953年7月27日,談判雙方在板門店簽訂《關於朝鮮軍事停戰的協定》,金日成、彭德懷發布停戰命令。至此,歷時三年多的朝鮮戰爭宣告結束。

●總理提萬隆精神

1955年4月18日至24日,周總理率領中國代表團出席在印度尼西亞萬隆舉行的有29個國家參加的亞非會議。針對與會各國對新中國缺乏了解和各國之間存在的分歧,周總理在會上提出了「求同存異」的著名方針。

周總理說:中國代表團是來求團結而不是來吵架的,中國代表團是來求同而不是來立異的。求同的基礎就是亞非絕大多數國家和人民自近代以來都曾經受過,並且現在仍受著殖民主義所造成的苦難和痛苦。從解除殖民主義痛苦和災難中找共同基礎,我們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慮和恐懼、互相排斥和對立。我們的會議應該求同而存異。同時,會議應將這些共同願望和要求肯定下來。這是我們中間的主要問題。

在中國代表團和與會各國代表團的共同努力下,會議終於對議程中的各項問題達成了一項協議,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製定了著名的萬隆會議十項原則。這次會議所體現的亞非國家團結合作、反對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爭取和維護民族獨立、發展各國人民友好往來以及保衛亞非和世界和平的精神,被稱為「萬隆精神」。

●長江第一橋通車

長江是我國的第一大河,水又深又寬,就像一條天塹,阻隔著我國南北的交通。新中國成立以前,長江上沒有一座橋,江南江北的人民隻能靠船擺渡過往,十分不方便。

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二年,有關部門就開始了橫跨長江的武漢長江大橋的勘察設計工作。1955年9月1日,武漢大橋正式動工。1957年10月,離正式施工僅僅兩年零一個月的時間,大橋全部竣工通車了。武漢長江大橋全長1670米,下層為鐵路橋,可以同時對開兩列火車,上層為公路橋,可以並列行駛4輛汽車。從此,一列列南來北往的列車從大橋上飛馳而過,祖國南北交通的大動脈變得暢通無阻。

接著,我國的橋梁工人繼續奮戰在長江上,相繼建成了南京長江大橋、重慶長江大橋等長江大橋,而南京長江大橋更是新中國自力更生建造的第一座特大型橋梁。

●第一次核爆成功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西方列強不願承認新中國,更不想看到一個強大的中國在東方崛起。1950年,美國把侵略戰火燒到鴨綠江邊,美軍第七艦隊開進台灣海峽。美軍上將麥克阿瑟揚言,要在中朝邊境建立「核輻射帶」。朝鮮戰爭爆發後,美國總統杜魯門宣稱:美國一直在積極考慮使用原子彈。中國人民時刻受到戰爭甚至核戰爭的威脅。中國不怕原子彈,中國反對原子彈,可嚴峻的現實卻迫使中國領導人不得不考慮研製自己的原子彈,盡管那時共和國百廢待興、一窮二白。

1955年初,中國開始創建核工業。當時,毛主席說:「我們不但要有更多的飛機和大炮,而且還要有原子彈。在今大的世界上,我們要不受人家欺負,就不能沒有這個東西。」在黨中央和毛主席的指示下,1956年,在周恩來、陳毅、李富春、聶榮臻主持下,中國製定了《1956至1957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綱要》,把發展以原子彈、氫彈為代表的尖端技術放在突出位置。一大批優秀科技工作者,包括許多在國外已有傑出成就的科學家(如中國著名物理學家、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中國著名核物理學家、「兩彈元勛」鄧稼先,等等)紛紛聚集在中國共產黨的旗幟下,義無反顧地投身到這一神聖而偉大的事業中來。

開始時,在核技術的研究和發展上,蘇聯曾答應向中國提供原子彈模型,並簽訂了有關協定。可赫魯曉夫以「老子黨」自居,反對中國擁有自己的核武器,美、英等擁有核武器的國家更是對中國嚴加防範,拒絕對中國透露半點技術信息。1959年6月,蘇聯單方麵撕毀了協議,撤走了專家,中國科學家、工程技術人員、廣大解放軍指戰員戰勝了戈壁沙漠的酷暑狂風,經過三年的努力和奮鬥,突破了原子彈研製的關鍵技術,完成了核試驗區的第一期工程建設,鈾濃縮廠於1964年初獲得了合格的高濃鈾,19碼年4月澆鑄出鈾和鈈毛坯,隨即加工出第一套原子彈核部件。原子彈的模型和實彈先後被製造出來了。很快,國防科工委和研製原子彈的科學家製定了第一次核爆炸的整體方案。中央把第一顆原子彈裝置試驗的起爆時間定在1964年10月16日零時。

15日深夜,有關操作人員完成了原子彈裝置的核部件裝配、上塔、插雷管幾個工序後,現場所有人員便撤離靶區,等待「零時」的到來。隨著距試驗裝置23公裡主控站計數器的「零時」報出,一股強烈的閃光之後,便是驚天動地的巨響。接著,巨大火球轉為蘑菇雲沖天而起,中國自行研究、設計、製造的第一顆原子彈裝置爆炸成功了。試驗結果證明,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理論、結構設計,各種零部件、組件和引爆控製係統的設計和製造以及各種測試方法和設備,都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這是中國人民在加強國防力量,反對美帝國主義核訛詐和核威脅政策的鬥爭中取得的重大成就。

●中國第一條地鐵

1965年,中國第一條地下鐵道——北京地鐵1號線開始修建。經過廣大建設者的努力奮鬥,1969年10月,北京地鐵1號線第一期工程投入試運營,客運量日平均125萬人次,滿載率和單車運行均居世界第一。天津地鐵是中國大陸城市中建成的第二條地鐵,始建於1970年6月,全長74公裡,設8個車站。香港地鐵開通於1979年,共有3條線路,總長432公裡。此後,上海和廣州也先後建設了地鐵線路。

目前,中國已建成地鐵的城市有北京、天津、香港、上海、廣州、南京、深圳等多個城市。此外,多個城市都在上馬或準備上馬軌道交通。

●第一顆氫彈爆炸

1964年10月,原子彈爆炸成功以後,核科技工作者就馬不停蹄地轉入下一個目標——研製氫彈。1965年1月,毛主席在聽取長遠計劃匯報時堅定地指出:敵人有的,我們要有;敵人沒有的,我們也要有;原子彈要有,氫彈要快。1965年12月,周總理主持召開中央有關專門會議,提出要爭取在1968年進行氫彈爆炸試驗。鄧稼先等一批核科技工作者接受了這個尖端的任務。他們通過自己的扌莫索,在19砧年底終於有了重大突破。這時傳聞法國也要爆炸氫彈,中國科技工作者暗下決心,要與法國賽跑,搶在法國前頭!他們日夜奮戰,終於在1967年6月17日提前實現了自己的目標,為中國人爭了光。

1967年6月17日淩晨,由中國科技工作者自行設計、自行製造的第一顆氫彈在新疆羅布泊上空爆炸成功!從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到氫彈爆炸,美國用了7年多時間,蘇聯用了4年多,英國用了4年7個月,而中國僅用了2年8個月。

中國科技人員依靠自己的力量以最快的速度先後試製成功了原子彈、核導彈及氫彈,而氫彈的爆炸成功更是中國核武器發展史上的飛躍,中國跨入了核大國的行列。氫彈爆炸成功連同1964年的原子彈爆炸成功,是中國在國防建設和科學技術方麵取得的重大成就,它標誌著中國國防現代化建設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南京大橋的通車

南京長江大橋與紅旗渠被周總理並稱為「新中國兩大奇跡!」1968年12月29日,6年前開工興建的南京長江大橋提前建成通車。南京長江大橋鐵路橋全長6772多米,公路橋全長4589多米。這是當時我國自行設計和施工建造的最大的鐵路公路兩用橋。

南京地處長江下遊,河床地質十分復雜。解放前,國民黨政府曾重金聘請一個美國橋梁專家勘測了一陣子,結果束手無策。抗日戰爭時,日本侵略者出於侵略中國的需要也想修大橋,經過一番測量,最終還是無計可施。他們望江興嘆,下了「在南京造橋不可能」的論斷。

修建南京長江大橋最困難、最復雜的是橋墩的水下基礎工程,橋墩必須穿過深水和泥沙層,紮根在堅硬的岩石上。新中國的大橋建設者們根據每個橋墩所在地的水文、地質特征和現有的設備條件,設計了四種不同類型的深水橋墩基礎,其中薄壁自浮鋼筋混凝土沉井基礎在我國是第一次使用,也是一個創舉。為了把沉井基礎牢牢地紮根在江底的岩石上,潛水員們憑著堅強的毅力和熟練的技術,用雙手代替眼睛,一絲不苟地扌莫遍了比籃球場還大的沉井底部,保證了橋墩的施工質量。在科技人員和建橋工人的緊密配合下,大橋終於提前建成。

南京長江大橋曾經作為世界上最長的公路鐵路兩用橋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

●東方紅一號升空

人造地球衛星是現代尖端科學技術的重要標誌。1957年,蘇聯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上天,標誌著人類航天活動的開始。1965年8月,中央專門委員會原則批準了中國科學院《關於發展我國人造衛星工作規劃方案建議》,確定中國發展人造地球衛星,將采取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從低級到高級、循序漸進、逐步發展的方針,並確定整個衛星工程由國家科委負責組織協調,衛星本體和地麵測控係統由中國科學院負責,運載火箭由七機部負責,衛星發射場由國防科工委試驗基地負責建設。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進入工程研製階段。1965年9月,中國科學院開始組建衛星設計院。1965年10月,召開了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方案論證會議,即代號為「651」會議,初步確定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總體方案。1967年12月,國防科工委正式命名這顆衛星為「東方紅一號」。

1970年4月24日21時35分,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場,一枚長征一號火箭在震耳的隆隆聲中離開了發射架,火箭頂端攜帶著一顆173千克重的鋁合金球體,那就是著名的「東方紅一號」人造衛星。火箭越飛越快,直沖雲霄。21時48分,從現場指揮所的廣播裡傳來了「星箭分離、衛星入軌,全過程僅用13分鍾」的喜訊。21時50分,國家廣播事業局報告:收到了中國第一顆衛星播送的《東方紅》樂曲,聲音清晰洪亮。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

「東方紅一號」與蘇、美、法、日等國的第一顆衛星相比,技術方案和設計指標更先進。它的重量比蘇、美、法、日的第一顆衛星重量之和還要多24千克。由於能源係統的保證,「東方紅一號」上各種儀器實際工作的時間遠遠超過了設計要求:設計壽命15天,實際工作24天。「東方紅一號」取得了大量的工程遙測係數,為後來的衛星設計和研製工作提供了依據和經驗。

「東方紅一號」的發射成功,使中國成為繼蘇聯、美國、法國和日本之後第五個能夠獨立研製發射衛星的國家。從此,中國正式進入世界「太空俱樂部」!

●恢復聯合國席位

中國是聯合國的創始國和安全理事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1943年10月30日,美、蘇、中、英四大國發表莫斯科宣言,共同達成在戰後建立普遍性的國際安全組織的原則協議。1944年11月,四大國經過協商提出創立聯合國組織的建議案。1945年4月,在美國舊金山召開的聯合國全體會議上,以四大國建議案為基礎,起草了《聯合國憲章》,《憲章》於6月26日通過,10月24日生效並宣告聯合國成立。1945年,聯合國在美國舊金山成立時,中國政府就派出包括中共代表董必武參加的10人代表團,是聯合國的重要創始國之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由於受到美國政府的阻撓,台灣當局繼續非法占據中國在聯合國的席位。1950年9月,在美國操縱下,第五屆聯大否決了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權利的提案,決定由大會組成七人特別委員會,審議中國代表權問題,在未作出決議以前仍允許「中華民國」的代表占據聯合國席位。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曾發表聲明,指出聯大的決定違反了《聯合國憲章》,是無禮的、非法的,美國應對此負主要責任。從1951年到1960年的10年間,美國賊喊捉賊,以所謂「中國侵略朝鮮」為借口,整整10年不讓聯合國大會討論中國代表權問題。

因美國的阻撓,我國在聯合國的席位長期被剝奪,從1961年十六屆聯大以後,許多國家為恢復中國的合法權利作了不懈的努力。

1961年,第十六屆聯大總務委員會通過了討論中國在聯合國席位問題的議題。這無疑是對美國為阻止中國恢復其席位設置的重重障礙敲響了第一聲警鍾。但美國仍頑固堅持其錯誤做法,它另出花招,強行把恢復中國代表權作為必須由聯大以三分之二多數票贊成才算通過的「重要問題」。這就是說在美國處於少數情形時,仍能阻撓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權利。

又過了10年,在1970年第二十五屆聯大上,支持恢復我國席位並驅逐國民黨集團「代表」的表決結果是51票贊成,47票反對,贊成票第一次超過了反對票。當時聯大圓屋頂的會議廳裡,掌聲四起,持續時間之長和氣氛之熱烈是少有的。

隨著中國國際地位和影響的不斷提高,以及第三世界國家不斷加入聯合國,美國阻撓恢復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的陰謀徹底破產。1971年10月25日,在這具有歷史意義的一天,第二十六屆聯合國大會第1976次會議上,隨著大會執行主席馬立克手中的木槌有力地落在主席台前的桌上,他宣布:「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權利就意味著台灣已喪失聯合國席位,無需對台灣席位問題再進行表決」聯合國大會以76票贊成、35票反對、17票棄權通過了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等23國要求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一切合法權和立即把台灣當局代表從聯合國一切機構中驅逐出去的議案,即聯大第2758號決議。26日,聯合國秘書長正式通知我國,聯大決定恢復中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並接納中國為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五個常任理事國成員。

11月11日,中國代表團成員身穿嶄新的中山服到達紐約。巧日,中國出席聯合國大會,馬立克致歡迎詞:「這是具有歷史意義的時刻。」中國代表團團長喬冠華瀟灑豪放的笑聲,被西方媒體形容為「震碎了會議大廳的玻璃」,喬冠華的手被祝賀的人群握得竟有些腫脹。

毛主席在這一年的冬天說過,今年我們有兩大喜事:一是林彪垮台;二是聯大恢復我國席位。由此可見,毛主席對我國恢復聯合國席位這一具有戰略意義的外交勝利,給予了高度的評價。

中國恢復了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它揭開了新中國外交史上的新篇章,開始了中國外交事業的新格局。

●尼克鬆訪問中國

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鬆訪問中國。1972年2月21日上午11時半,「76精神號」專機從大洋彼岸的美國抵達北京機場。機上乘坐的是幾位特殊的客人——第一次來中國訪問的美國總統尼克鬆夫婦及美國國務卿羅傑斯、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基辛格。中國領導人周總理等到機場歡迎。雖然歡迎儀式沒有像歡迎其他國家元首那樣熱鬧的群眾歡迎場麵,也沒有邀請外國駐華使節,隻檢閱儀仗隊,不鳴禮炮,顯得有些簡單冷清,然而,這卻是一次令全世界矚目,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訪問。

機艙門打開了,美國總統尼克鬆第一個走下舷梯,急忙伸出手主動同前來迎接他的周總理長時間地握手。這是一次歷史性的握手,凍結了22年之久的中美關係,隨著第一次美國總統的到訪解凍了。十幾年之後,尼克鬆在回憶錄中記述了這次訪問。他寫道:「當我們的手相握時,一個時代結束了,另一個時代開始了。」

當天下午,毛主席會見了尼克鬆總統。中美雙方多次舉行會談後,在上海發表了聯合公報。在聯合公報中,中國聲明: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台灣是中國的一個省,早已歸還祖國;解放台灣是中國的內政,別國無權乾涉。

中美兩國在這次歷史性的握手之後,兩國之間的關係開始解凍。1973年5月,中美兩國互設聯絡處。1978年,中美建交。美國在建交公報中再次確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中國唯一合法政府」,「隻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美兩國建交不僅符合中美兩國人民的利益,而且對亞洲與世界的和平有深遠的意義。

●中國第五大發明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生,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研究雜交水稻的創始人,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雜交優勢的第一人。

1964年,袁隆平開始從事雜交水稻研究。1970年冬在海南島發現雄花不育的野生稻,為我國育成雜交水稻打開了突破口。1973年實現了三係配套,並選育了第一個在生產上大麵積應用的強優高產雜交水稻「南優二號」,優勢很強,一般比水稻良種增產20%左右。為此,袁隆平於1987年榮獲我國第一個國家特等發明獎,被國際上譽為「雜交水稻之父」。西方世界稱雜交稻是「東方魔稻」。袁隆平先後獲得了聯合國知識產權組織「傑出發明家」金質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科學獎」、英國讓克基金會「讓克獎」、美國費因斯特基金會「拯救世界飢餓獎」、聯合國糧農組織「糧食安全保障獎」等八項國際獎。

袁隆平的成果不僅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中國人的吃飯問題,而且也被認為是解決21世紀世界性飢餓問題的法寶。國際上甚至把雜交稻當作中國繼四大發明之後的第五大發明,被譽為「第二次綠色革命」。

●毛主席北京逝世

1976年9月9日,中共中央主席、中央軍委主席、全國政協名譽主席毛澤東在北京逝世,全國人民極為悲痛。這一天是他領導秋收起義49周年紀念日。

1976年9月18日,毛主席的追悼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華國鋒致悼詞。

●粉碎「四人幫」集團

「四人幫」集團是在1965年批《海瑞罷官》過程中出現的,「文化大革命」開始後,江青當上了中央文革小組副組長,張春橋、姚文元依靠江青的力量也進入中央文革小組,形成江青集團的核心力量。以後,王洪文就和江青、張春橋、姚文元勾結在一起。

江青一夥的陰謀活動,引起了毛主席的注意,對他們提出了嚴厲批評。毛主席在政治局會議上明確批評江青:「不要設兩個工廠,一個叫鋼鐵工廠,一個叫帽子工廠,動不動就給人家戴帽子。」還告誡他們不要搞「四人幫」。「你們要注意呢,你們不要搞成四人小宗派呢。」這就是「四人幫」名稱的來歷。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與世長辭,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再次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1976年8月,毛主席病危期間,王震去看望葉劍英,閒聊中談起了「四人幫」。王震說:「我看,乾脆把他們幾個抓起來,問題不就解決了!」葉劍英正有此意。9月10日,毛主席去世的第二天,葉劍英首次登門拜訪華國鋒。葉劍英向華國鋒暗示:「人家可是抓得緊」,「該拿主意的要拿主意」。華國鋒明白葉劍英的意思,卻不願深談,把話題扯到了保護毛主席遺體的問題上。

9月12日,聶榮臻托楊成武轉告葉劍英:「四人幫夥是反革命,是什麼壞事都乾得出來的,要有所警惕,防止他們先下手……隻要我們先下手,采取斷然措施,才能防止意外。」隨後的幾天,葉劍英又連續找華國鋒三次,跟他講起了斯大林去世,馬林科夫接班,後來被赫魯曉夫奪權的事例。華國鋒在最後一次談話中終於鬆了口,表示:「隻要老同誌支持我,我就乾。」最後,華國鋒、葉劍英等決定於1976年10月6日以開會為由召集「四人幫」到中南海懷仁堂,分別實施逮捕。

10月6日晚7時,葉劍英的車駛進了中南海懷仁堂。懷仁堂正廳內由一扇屏風一分為二,華國鋒和葉劍英分別坐在沙發上,汪東興和警衛則在屏風背後。

最先到的是張春橋,他夾著文件包興沖沖地來了,進門,隨身警衛被留在門外,這才覺得有點不對。進得屋來,葉劍英正襟落坐,目光嚴峻,華國鋒立起身來,嚴肅向他宣布:你犯下不可饒恕的罪行,中央決定對你隔離審查,立即執行。張春橋雙腿打顫,隻用手扌莫了扌莫眼鏡,沒作任何反抗,就由監護人員帶走了。

接著是王洪文,王洪文趾高氣揚地跨進門來,行動組的一位負責人帶著幾個衛士走進來,王洪文一看勢頭不對,厲聲叫道:「我是來開會的,你們要乾什麼?」接著就使出渾身解數,拳打腳踢,可很快就被扭住雙手帶到正廳。他看到坐在那裡的華國鋒、葉劍英,預感到末日來臨,被帶走時,無奈地發出嘆息:「沒想到這樣快!」後悔已經來不及了。

姚文元姍姍來遲,8時15分才到。對他的處置降了格,沒讓他進正廳,隻在東廊的大休息室裡待命。華國鋒也沒有親自出麵,而由中央警衛局一位副科長宣布。等姚文元弄清楚怎麼回事後,姚文元雙腿發軟,被幾名衛士拉起來,踉踉蹌蹌地被帶走了。

就在懷仁堂緊張進行時,另一個小組來到了中南海萬字廊201號,執行這一任務的是中央警衛團團長張耀祠,當他宣布完命令,江青一言不發,仍坐在沙發上,雙目怒視。她在沙發上又坐了一會兒,才慢慢站起來,從月要間摘下鑰匙,密封進一個牛皮紙信封,上麵用鉛筆寫了「華國鋒同誌親啟」7個字,交給了張耀祠。之後,被人押上了她平時乘坐的專用轎車。

以華國鋒、葉劍英為首的黨中央,沒費一槍一彈,沒流一滴血,就打垮了「四人幫」。第二天開始,「四人幫」在各地的爪牙也相繼被隔離審查。「四人幫」集團就在這一天走向了覆滅,「四人幫」集團的覆滅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的結束。

●十一屆三中全會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舉行。出席會議的中央委員169人,候補中央委員112人,各地方和中央各有關部門負責人列席了會議。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定了黨的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體係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批判了「兩個凡是」的錯誤方針,確定了解放思想,開動腦筋,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指導方針,果斷地決定停止使用「以階級鬥爭為綱」的口號。

全會作出了把全黨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戰略決策。全會提出了要注意解決好國民經濟重大比例嚴重失調的要求,製訂了關於加快農業發展的決定,同意將《中共中央關於加快農業發展若乾問題的決定(草案)》和《農村人民公社工作條例(試行草案)》發到各地討論試行。全會討論和原則同意1979—1980年的國民經濟計劃安排,建議修改後提交五屆人大二次會議討論通過。全會指出,經濟管理體製存在權力過於集中的嚴重缺點,必須加以改革。應堅決按經濟規律辦事,重視價值規律的作用。全會還提出了健全社會主義民主和加強社會主義法製的任務。

全會重新確立了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體係的組織路線,認真討論了「文革」中發生的一些重大政治事件和歷史遺留下來的某些問題,決定撤銷中央發出的有關「反擊右傾翻案風」和「天安門事件」的錯誤文件,糾正過去對彭德懷、陶鑄、薄一波、楊尚昆等所作的錯誤結論,為「61人叛徒集團」平反。

全會增選陳雲為中共中央副主席,增選鄧穎超、胡耀邦、王震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會考慮到中國共產黨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以來黨的生活的實際變化和目前黨的工作的迫切需要,決定采取臨時措施,增補黃克誠、宋任窮、胡喬木、習仲勛、王任重、黃火青、陳再道、韓光、周惠為中央委員,將來提請黨的十二大予以追認。全會還選舉產生了以陳雲為第一書記的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

●南極科考站建立

南極洲的麵積約1400萬平方千米,約占世界陸地麵積的94%,大於歐洲、大洋洲,在各大洲中居第五位,它也是地理緯度最高的一個洲。南極洲的平均海拔是2350米,是世界各大洲中平均高度最高的一洲。整個大陸幾乎全被很厚的冰層覆蓋,冰層平均厚度超過1700米,有些地方甚至厚達4000米以上,估計總冰量達3000萬立方千米。世界上冰量的90%和淡水的90%都集中在這裡。據估算,若把南極的冰全融化,全世界的海麵將上升50米~70米。因此,它享有「冰雪大陸」的美譽。南極洲絕大部分在南極圈以內,它被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組成的遼闊洋麵圍繞,離其他大洲相當遙遠,離它最近的南美洲也相距近1000千米。

南極洲冰層下的地形分成兩部分,羅斯海與威德爾海之間有一條低於海平麵的低地,它的東麵是隆起的高原,西麵是一係列摺皺山脈。由於地處高緯,地勢又高,加上巨大的冰原像鏡子一樣把陽光幾乎全反射回去。因此,南極洲的氣候酷寒。冬季(11月至次年3月)的平均氣溫在。c以下,夏季(4月至10月)低至-50c~-60c以下,最低氣溫曾低至-88c。有「世界寒極」之稱。酷寒的氣候使南極大陸成為強大的高氣壓區,從而經常產生由大陸中心向邊緣地帶逆時針方向的強大極地東風(也叫離陸風),最大風速每秒超過100米。是世界上風力最大和最多風的地區。南極洲和北極一樣,也有極晝和極夜的變化,但時間正好相反。極晝期是對南極進行科學考察的最好季節。

南極洲的氣候雖然惡劣,但自然資源卻很豐富,那裡蘊藏著大量的礦藏,已發現的就有煤、石油、天然氣、鉑、鈾、鐵、錳、銅、鎳、鑽、鉛、鉻、鋅、金、鋁、石墨、銀和金剛石等。其中以煤、鐵的資源最豐富。南極大陸周圍海洋中盛產鯨類、海豹、企鵝等,是世界上產鯨最多的地區。南極大陸周圍海洋中還盛產磷蝦,磷蝦是人類已發現的蛋白質含量最高的生物,繁殖極決。南極洲的植物稀少,僅有苔蘚、地衣等低等植物。

1984年11月20日,中國第一支科學考察隊出發,前往南極。1984年12月31日,中國南極長城科學考察站奠基典禮在喬治島的菲爾德斯半島上舉行,從祖國帶來的奠基石豎立在那裡,喬治島上升起了第一麵五星紅旗。

●戈爾巴喬夫訪華

1989年5月15日,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蘇共中央總書記戈爾巴喬夫來華訪問。訪問期間,國家主席楊尚昆等國家領導人同戈爾巴喬夫舉行了會晤,雙方宜布中蘇關係實現正常化。會晤時,鄧小平說,這次會晤可以概括為八個字「結束過去,開辟未來」,並提出中蘇兩黨關係以獨立自主、完全平等、相互尊重、互不乾涉內部事務四項原則為基礎。國務院總理李鵬同戈爾巴喬夫舉行了會談。

5月18日,中蘇聯合公報在北京發表。中蘇兩國領導人一致認為,中蘇兩國高級會晤符合中蘇兩國人民的利益和願望,有助於維護世界的和平和穩定。中蘇關係正常化不針對第三國,不損害第三閒的利益。雙方同意采取措施將中蘇兩國邊境地區的軍事力量裁到與兩國正常睦鄰關係相適應的最低水平。雙方主張公正合理地解決歷史遺留下來的邊境問題。中國方麵重申了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不同任何國家結盟的立場。雙方同意,中國共產黨和蘇聯共產黨將根據獨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乾涉內部事務的四項原則進行接觸與交往。5月18日,戈爾巴喬夫結束訪華,離開北京,返回蘇聯。

●三峽工程跨世紀

長久以來,長江流域時常洪水泛濫,給周邊百姓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災難。如果能在三峽地區修建一座大壩,就可以控製90%以上的洪水,由此帶來的防洪、發電、航運等社會、經濟等綜合效益也將直接惠及長江中下遊地區的百姓。早在20世紀初,孫中山先生就提出了建設三峽工程以強國富民的設想。新中國成立後,毛主席、周總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始終重視對三峽問題的研究,親自到三峽地區進行考察。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人們建設三峽工程的呼聲越來越高。

1994年12月14日,相關部門經過對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簡稱三峽工程)長達十餘年的論證研究,三峽工程正式開工。1997年11月8日,舉世矚目的長江三峽工程順利實現大江截流。2加3年,實現了蓄水135米、船閘試通航、首批機組發電三大目標。2005年,左岸電站提前一年全麵投產。2008年,右岸電站提前一年全麵投產,三峽水庫試驗性蓄水172米,三峽工程的主體工程基本完成。

三峽工程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它突破了世界水利工程建設的多項紀錄:水電站總裝機1820萬千瓦,年發電量8468億千瓦小時,是世界最大的電站;泄洪閘最大泄洪能力1025萬立方米每秒,是世界泄洪能力最大的泄洪閘;水庫動態移民最終可達110多萬人,是世界水庫移民最多的建設工程。

三峽工程的地理位置十分優越,上有物產豐富的西南經濟區,下有經濟繁榮的華中、華東經濟區。三峽工程對整個長江流域的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它可以控製長江上遊洪水,減少或免除長江中下遊廣大地區的洪水災害;它的輸電範圍達1000公裡,北至石家莊,東至上海,南至廣州,西至成都,可為這些地區提供大量的電力,促進這些地區的經濟發展。三峽工程還使宜昌到重慶間的航道條件得到顯著改善,萬噸級船隊可以直達重慶。如今,三峽已成為名副其實的「長江黃金水道」。

三峽工程具有防洪、發電、航運、環保等多項綜合效益,對長江流域乃至全國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都有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戰星錄 賺錢,復仇,征服宇宙 回到九零當巨星 嫁給前夫他爹 執行利劍 悍城 穿成對照組後鹹魚女配爆紅了 天衡之旅 封神改命,從石磯娘娘開始 請不要打擾我挖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