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近現代文學(2 / 2)

加入書籤

現實主義寫作先驅葉聖陶

葉聖陶先生是中國現代文學的巨擘,是現實主義寫作的先驅之一,他的作品如同一麵鏡子,反映了社會的陰暗麵和紛紜的人性。他還是中國第一位童話作家,他的童話是中國現代兒童文學經典寶庫中的珍品,在海內外皆享有很高的聲譽。

◆葉聖陶塑像

◆葉聖陶書法

延伸閱讀

葉聖陶的教子之道

葉聖陶的兒子葉至善在小學時成績不好,還留過三次級。剛進入一所省立中學時,因為四門功課不及格又要留級。麵對那些不及格的成績單,葉至善難過得哭了。葉至善的母親看到葉至善的成績單上分數那麼低,常常嘮叨個沒完,說孩子不爭氣,沒出息。葉聖陶卻什麼也不說,他認為一門功課學得好不好,主要是看能否學以致用,以達到終生受益,這不是單憑考試成績能衡量出來的。他知道到兒子的語言表達能力並不弱,知識麵也不窄。因此,他並不責備孩子,隻是說,不要哭,換個學校吧。於是他讓葉至善進了一所私立中學。這所學校和省立中學完全不同,不用整天做習題和作業,有足夠的時間看課外書籍唱歌吹口琴等。葉至善有了明顯的轉變,對學習感興趣了,也取得了最後的成功。

幽默大師林語堂

林語堂是一代幽默大師,他的作品被翻譯成英文日文法文德文葡萄牙文西班牙文等21種文字,幾乎囊括了世界上所有的主要語種,其讀者遍布全球各地,影響極為廣泛,在國際上享有「文化使者」的美譽。

◆林語堂手跡

◆林語堂像

延伸閱讀

林語堂語錄

1。一個人徹悟的程度,恰等於他所受痛苦的深度。──《吾國吾民》

2。沒有幽默滋潤的國民,其文化必日趨虛偽,生活必日趨欺詐,思想必日趨迂腐,文學必日趨乾枯,而人的心靈必日趨頑固。──《一夕話》

3。一般人不能領略這個塵世生活的樂趣,那是因為他們不深愛人生,把生活弄得平凡刻板,而無聊。──《生活的藝術》

4。古教堂舊式家具版子很老的字典以及古版的書籍,我們是喜歡的,但大多數的人忘卻了老年人的美。這種美是值得我們欣賞,在生活是十分需要。我以為古老的東西,圓滿的東西,飽經世變的東西才是最美的東西。──《生活的藝術》

5。我們對於人生可以抱著比較輕快隨便的態度:我們不是這個塵世的永久房客,而是過路的旅客。──《生活的藝術》

文學巨匠茅盾

茅盾的《子夜》,描寫細節的筆觸極為委婉細致,在整體布局上卻具有史詩般的宏闊,是中國第一部寫實主義的長篇小說。茅盾也被譽為「20世紀的巴爾紮克」和「20世紀的別林斯基」。

◆茅盾像

知識小百科

茅盾文學獎

茅盾文學獎由中國作家協會主辦,是根據著名作家茅盾先生生前的遺願,為鼓勵優秀長篇小說的創作而於1981年設立的,是中國文學界具有最高榮譽的文學大獎之一。當時,茅盾先生曾捐資25萬元。茅盾文學獎每4年評選一次,周克芹的《許茂和他的女兒們》魏巍的《東方》等曾獲獎。

◆茅盾手跡

新月派代表徐誌摩

徐誌摩,一位偉大的詩人,一位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他的一生雖然短暫,卻為世界文學和中國文學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他的詩是中國乃至世界文學的瑰寶。

◆徐誌摩像

◆《再別康橋》手稿

延伸閱讀

何為新月派?

新月派是現代新詩史上一個重要的詩歌流派,主要受泰戈爾《新月集》的影響。該詩派大體上可以以1927年為界分為前後兩個時期。前期自1926年春始,以北京的《晨報副刊。詩鐫》為陣地,主要成員有聞一多徐誌摩朱湘饒孟侃孫大雨劉夢葦等。他們提倡新格律詩,主張「理性節製情感」,反對濫情主義和詩的散文化傾向,從理論到實踐上對新詩的格律化進行了認真的探索。

1927年春,胡適徐誌摩聞一多梁實秋等人創辦新月書店,次年又創辦《新月》月刊,「新月派」的主要活動轉移到上海,這是後期的新月派,新加入成員有陳夢家方瑋德卞之琳等。後期新月派提出了「健康」「尊嚴」的原則,堅持的仍是超功利的自我表現的貴族化的「純詩」的立場,藝術表現抒情方式與現代派趨近。

多產作家張恨水

張恨水一生創作了120多部小說和大量散文詩詞遊記等,共近4000萬字。他不僅是當時最多產的作家,而且是作品最暢銷的作家,有「中國大仲馬」「民國第一寫手」之稱。

◆張恨水紀念館

◆《啼笑因緣續集》書影

延伸閱讀

張恨水小說搭鵲橋

在常德激戰時,張恨水就在重慶《新民報》上贊揚我方師長餘程萬堪比唐代的張巡。

然而,常德會戰後,有人竟對餘程萬師長進行攻擊。對此,餘程萬深感委屈,派了兩個參謀帶了全部作戰資料找到張恨水,請他根據實戰情況寫一部紀實小說,以告天下。張恨水答下來並創作了當時第一部完整表現抗戰重大戰役的小說《虎賁萬歲》。

小說發表後,影響很大。一位蘇州姑娘被餘程萬的愛國精神與英雄業績深深感動,愛上了這位勇敢的軍人,千方百計要嫁給餘程萬。據說,這「千方百計」的精神與過程很讓人感動。本來,這隻能是一幕單相思,不料天從人願,恰逢餘夫人亡故,位置空缺,蘇州姑娘得以如願。如此這般,一部小說還真搭成一座鵲橋。

散文大師朱自清

朱自清的寫景散文在現代文學的散文創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他運用白話文描寫景致最具魅力。朱自清散文感情的真摯更是有口皆碑,他的《背影》《悼亡婦》等,被稱為「天地間第一等至情文學」。

◆朱自清和夫人的合影

◆朱自清故居

延伸閱讀

不領美國救濟糧

由於長期的困苦生活和工作勞累,朱自清患了嚴重的胃病。1948年初,人民解放戰爭進入最後階段的時候,他的病情也加重了,且無錢醫治,但他毫不猶豫地在拒絕美援麵粉宣言上簽署了自己的名字,之後立即讓孩子把麵粉配給證退了回去。後來,先生的病情日益惡化,臨終前,仍以微弱的聲音諄諄叮囑家人:「我是在拒絕美援麵粉的文件上簽過名的,我們家以後不買國民黨配給的美國麵粉。」表現了先生崇高的民族氣節和愛國主義精神。

◆朱自清雕塑像

人民藝術家老舍

老舍以長篇小說和劇作著稱於世。他的作品大都取材於市民生活,為中國現代文學開拓了重要的題材領域。目前,他的作品已被譯成20餘種文字出版,以獨特的幽默風格和濃鬱的民族色彩,以及從內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賞贏得了廣大讀者的認可和贊譽。

◆老舍像

◆話劇《茶館》劇照

延伸閱讀

老舍之死

1962年開始,許多文藝作品遭到批判,老舍停止了《正紅旗下》的創作。1965年3月4月,老舍率領中國作家代表團訪問日本。回國後,將旅日見聞寫成長篇散文《致日本作家的公開信》,但沒有獲準發表,老舍隻得被迫停筆。1966年8月23日,本應在家繼續休養的老舍,被掛上「走資派」「牛鬼蛇神」「反動文人」的牌子,押至北京孔廟大成門前,被迫下跪,慘遭侮辱毒打。血流滿麵遍體鱗傷的老舍被押回市文聯,又因「對抗紅衛兵」,加掛上「現行反革命」的牌子,遭到「紅衛兵」變本加厲的殘酷毆打,直至24日淩晨。24日清晨,老舍回到家中後,獨自走到北京城西北角外的太平湖畔,自沉於太平湖中。

愛的「使者」冰心

冰心一生的成就和貢獻是多方麵的,她把她的一生都獻給了孩子祖國和人民,獻給了全社會和全人類,被稱作「二十世紀中國傑出的文學大師」。

◆冰心像(1923年於美國)

◆冰心手跡

知識小百科

冰心獎

以嚴格公正和權威著稱的冰心獎,是我國惟一的國際華人兒童文學藝術大獎,分為冰心兒童圖書獎冰心兒童文學新作獎冰心藝術獎冰心攝影文學獎4個獎項,全世界華文文章都可參與評比,獲獎者遍布全世界。歷屆獲獎者不僅有港澳台地區的作家,還包括外國作家。

冰心獎的創辦時間是1990年。冰心獎的獎杯上有兩隻銅鳥棲落在黑色的大理石底座上,小鳥仰著脖,張著嘴,急切地望著大鳥,大鳥伸長脖子,頭低垂下來,嘴叼著食物餵進小鳥口中。這個形象取材於冰心的一件紀念品,體現了母愛的主題。

沈從文與《邊城》

沈從文一生寫下了很多部小說和散文集,其中,《邊城》占據著最重要的位置。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正是《邊城》奠定了沈從文在文學史上的歷史地位。

◆沈從文像

◆《邊城》書影

延伸閱讀

多產作家沈從文

沈從文一生共出版過30多部短篇小說集和6部中長篇小說,是現代作家中成書最多的一個。早期的小說集有《蜜柑》《雨後及其他》《神巫之愛》等,基本主題已見端倪,但城鄉兩條線索尚不清晰,兩性關係的描寫較淺,文學的純淨度也差些。20世紀30年代後,他的創作顯著成熟,主要有《龍珠》《旅店及其他》《石子船》《阿麗思中國遊記》《邊城》《長河》《從文自傳》《記丁玲》《湘行散記》《湘西》《燭虛》《雲南看雲集》等。

現代女作家丁玲

丁玲以其獨到的女性視角女性心理女性筆觸,在其文學作品中塑造了一係列個性鮮明的女性人物形象,在最深的層次裡深切關注著女性的命運,思考著女性的前途,探索著女性的出路,形成了自己的風格。

◆丁玲軍裝照

◆丁玲青年時雕塑像

延伸閱讀

丁玲寫作生活的開始

1924年的夏天,丁玲決心走向一個新天地,她離開上海登車北上,在北京住了下來。一個剛剛20歲的少女,心裡裝著多少美好的憧憬和幻想啊。她到北大讀旁聽生,又去私人畫室學畫,還曾嘗試當演員,但處處碰壁。世上有那麼多條路,丁玲卻找不到自己應該走的路。她要發泄,要傾訴,又找不到可以發泄和傾訴的對象。看到胡也頻沈從文他們常常伏在那裡寫詩,寫小說,她忽然想,我為什麼不來試一試呢?於是,她把自己經歷過的事情和感受一古腦地傾瀉到稿紙上,寫出了她的第一篇小說《夢珂》。

人民作家巴金

巴金是「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最有影響的作家之一,是20世紀中國傑出的文學大師,是中國現代文學巨匠,為後人留下了千萬字的作品,被稱為中國的盧梭。

◆《隨想錄》書影

◆電影《家》劇照

延伸閱讀

巴金通曉九門外語

巴金通曉英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俄文日文朝鮮文越南文和世界語,因此他也是個出色的翻譯家,他在生前翻譯了許多作品,並且常常習慣譯一本書參考不同版本,比如《父與子》就用了俄文原版1種德譯本和4種英譯本。「文革」期間,無書可讀的巴金便讀英文版和德文版的《毛主席語錄》,甚至在批判會上,巴金就在下麵低著頭背法文,工宣隊聽到巴金自言自語地念外文,便搶過巴金的書,一看封麵是紅色的,便隻好不了了之。

詩壇泰鬥艾青

艾青以其充滿藝術個性的詩作卓然成家,實踐著他「樸素」「單純」「集中」「明快」的詩歌美學主張。他自稱為「悲哀的詩人」,對中國新詩產生過重要影響,在世界上也享有聲譽,智利著名詩人聶魯達稱他為「中國詩壇泰鬥」,法國授予他文學藝術最高勛章。

◆艾青塑像

◆《獻給鄉村的詩》書影

知識小百科

「艾青」筆名的由來

艾青在1933年寫了其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當他將蔣字的「艸」字頭寫下後就停了筆,他想起蔣介石背叛革命,共產黨人血流成河,自己也曾身陷國民黨監獄受盡苦難,他恥於與蔣介石同姓,便信手在「艸」字頭下麵打了個,這恰好是一個「艾」字,於是便以「艾」為姓。又因為艾青生於十二月,剛好農村裡麵十二月是青的季節,「海澄」的家鄉口語諧音為「青」,於是艾青就這樣成了他的筆名。之後「艾青」這個名字轟動全國,家喻戶曉,然而他的真名倒是沒有多少人知道了。

◆《大堰河》初版封麵

天才作家錢鍾書

錢鍾書是中國數千年文化傳統在一個風氣開通歷史轉型時期的特殊結晶。他是20世紀中國人文學術的一個傑出象征,被稱為「民國第一才子」「二十世紀人類最智慧的頭顱」。

◆錢鍾書像及其手跡

◆《圍城》書影

延伸閱讀

幽默才子錢鍾書

在清華讀書期間,錢鍾書的一位叫許振德的男同學愛上了一位漂亮女生,在課堂上就不住地向女生暗送秋波,錢鍾來上課就不聽講,他把許振德向不同方向觀看的眼神變化都畫了下來,題為《許眼變化圖》,沒等下課就把畫傳遞給其他同學,一時在班上傳為笑談。直到若乾年後,居住在美國的許振德每提起舊事,還禁不住哈哈大笑。

文學「洛神」蕭紅

蕭紅是民國四大才女中命運最為悲苦的一位她有著與女詞人李清照相近的生活經歷,並一直處於極端的苦難與坎坷中,可謂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被譽為「30年代的文學洛神」。

◆《生死場》書影

◆蕭紅故居

知識小百科

中國現代十大才女

廬隱(18981934),著有《海濱故人》《靈海潮汐》《曼麗》《東京小品》。

蘇雪林(18991999),著有《青鳥集》《蟬蛻集》《歸鴻集》《綠天》《我的生活》。

冰心(19001999),著有《寄小讀者》《小橘燈》等。

石評梅(19021928),著有《濤語》《偶然草》。

陸小曼(19031965),著有《大詩人泰戈爾在我家》《秋葉》《哭摩》。

林徽因(19041955),著有《鍾綠》《繡繡》《蛛絲與梅花》《窗子以外》。

丁玲(19041986),著有《太陽照在桑乾河上》《莎菲女士的日記》等。

蕭紅(19111942),著有《跋涉》《生死場》《呼蘭河傳》等。

張愛玲(19201995),著有作《傾城之戀》《金鎖記》《半生緣》等。

三毛(19431991),著有《撒哈拉的故事》《哭泣的駱駝》《夢裡花落知多少》等。

◆蕭紅故居門前雕塑

楊沫和《青春之歌》

楊沫的《青春之歌》於1958年發表後,在國內外引起了廣泛關注,在中國當代文學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青春之歌》書影(中文版)

◆《青春之歌》書影(英文版)

延伸閱讀

幕後故事

《青春之歌》在國內外有廣泛影響,主要寫「九一八」事變至「一二九」運動時期形形色色的青年知識分子的生活道路和革命道路,但因以在當時被視為小資產階級的人物作為小說主人公,所以作品問世後,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討論。有人在「左」的觀念支配下對作者作品進行了嚴厲的批評。雖然茅盾何其芳等名家都寫了為《青春之歌》辯護的文章,但「左」的批評還是令楊沫對《青春之歌》作了較大修改。「文化大革命」中《青春之歌》被定為毒草,作者被打成反革命作家。直到粉碎「四人幫」以後,作者和作品才得以平反,重見天日。

◆《青春之歌》書影(俄文版)

說不盡的張愛玲

張愛玲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一個「異數」,她的作品,與政治民族這些大命題無關,是大上海一個世紀的喧囂華麗風流雲散的寓言,是人性中最讓人絕望的那一層窗戶紙。

◆一代才女張愛玲

◆《流言》書影

延伸閱讀

那些美好的句子

1。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要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無涯的荒野裡,沒有早一步,也沒有遲一步,遇上了也隻能輕輕地說一句:「你也在這裡嗎?」《愛》

2。我要你知道,在這個世界上總有一個人是等著你的,不管在什麼時候,不管在什麼地方,反正你知道,總有這麼個人。《半生緣》

3。長的是磨難,短的是人生。《公寓生活記趣》

◆張愛玲故居

武俠小說「泰鬥」金庸

金庸是新武俠小說最傑出的的代表作家,為武俠小說史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絕代宗師」和「武林泰鬥」,更有「金迷」們尊稱其為「金大俠」或「查大俠」。

◆《射雕英雄傳》劇照

◆金庸題詞:華山論劍

延伸閱讀

「金迷」必讀書目

《飛狐外傳》《笑傲江湖》《雪山飛狐》《書劍恩仇錄》《連城訣》《神雕俠侶》《天龍八部》《俠客行》《射雕英雄傳》《倚天屠龍記》《白馬嘯西風》《碧血劍》《鹿鼎記》《鴛鴦刀》。

武俠小說巨匠古龍

古龍一生創作的武俠小說多達六十餘部,稱他為「武俠小說巨匠」一點也不為過。古龍為「武俠美學」理念的形成與「武俠文化」的推廣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其成就在中國的文學界與影視界都堪稱偉大。

◆古龍像

◆《絕代雙驕》書影

延伸閱讀

古龍小說與金庸小說

金庸小說的深度,體現在作家對具體歷史文化問題的理性思考,讀者獲得的理性啟迪,是一種理性的深度;古龍小說的深度,則體現在作家對人生殘酷性純然感性的把握,讀者獲得的感情沖擊,是一種詩性的深度。

◆《孔雀翎》書影

台灣女作家瓊瑤

提及香港和台灣兩地的愛情小說,瓊瑤是一個橫跨30多年的「品牌」。她的小說,被改編成電視劇,熱播於兩岸三地,賺盡了無數少男少女的眼淚。

◆《煙雨蒙蒙》書影

◆《幾度夕陽紅》書影

延伸閱讀

《窗外》背後的故事

瓊瑤的《窗外》,基本上是反映她自己早年中學時代戀愛經歷的自傳,而瓊瑤當年的師生戀受到了母親的阻止,所以影片《窗外》開拍後也就受到了來自於瓊瑤母親方麵的壓力。1964年,由陸建業創辦的建業公司買下了《窗外》的電影版權,並將其拍成黑白電影,瓊瑤的母親躺在床上絕食,瓊瑤則在母親的床前跪了幾天幾夜,才將此事平息下來。沒料到8年之後,陸建業又要拿出《窗外》重拍,瓊瑤母親此時已患上了輕度精神分裂症。最後,瓊瑤同意電影公司繼續拍攝《窗外》,但禁止在台灣公映。1973年《窗外》完成後,由嘉禾代理,在香港進行了首映式,並在全東南亞相繼發行。女主角扮演者林青霞憑其清純的形象一炮而紅,最終成為一代巨星。

永遠的三毛

三毛的足跡遍及世界的54個國家,三毛的文字俏皮而又靈動,三毛的文章淺顯而又深邃,吸引了眾多兩岸三地的讀者,也在全球的華人社會廣為流傳。三毛走了,可她留下的作品在我們心中成了永恆。

◆三毛祖居

◆《雨季不再來》《哭泣的駱駝》書影

延伸閱讀

三毛與荷西

台灣作家三毛與荷西的故事浪漫而纏綿悱惻,盡管兩人都已逝去,但他們仍是無數少男少女心目中的愛情偶像。三毛和荷西相識在西班牙,當時三毛念大學二年級,兩人常常一起看電影逛公園。一天,荷西對三毛說:「你等我6年,我有4年大學要讀,還有2年兵役要服,6年一過,我就娶你。」後來兩人分手了。按照承諾,以後的6年中他們沒有任何聯係,這其間三毛去了德國美國。6年後命運再度將三毛帶回馬德裡,並於1973年,在西屬撒哈拉沙漠的當地法院,與荷西公證結婚。1979年9月30日荷西因潛水意外事件喪生,痛不欲生的三毛幾次試圖自殺,終因親情難舍而止步。然而,數年後三毛還是自縊於醫院,不能不說與此有著密切的關係。

◆《撒哈拉的故事》書影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四大名捕:少年無情正傳 武道醫神 今天又被大魔王嬌養了 穿書後我嬌養的小可憐是太子 全能王妃:她靠玄學颯爆京城 不斷作死後我成了暴君的白月光 大明:開局被活埋,洪武求我稱帝 三國:從簽到開始無敵 丹武獨尊 女總裁的護花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