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生員(十二)-打臉、逃離(1 / 2)

加入書籤

初冬時節,小雨落了又停歇。雨滴順著皇宮飛翹的屋簷、螭首流下來。

太子朱厚照找個頭疼的借口逃掉翰林侍講學士、日講官王華的課。愉快的回後宮中和劉瑾等內侍玩耍。

之所以總是逃王學士的課,主要是王學士為人厚道。要是換做謝遷、王鰲、楊廷和幾位先生的課,他不敢這麼肆無忌憚。

朱厚照在殿中和太監們玩著投壺遊戲。在旁邊觀看並未下場的劉瑾接到一個小太監的稟報,略做沉吟,走到朱厚照身邊,彎著月要道:「小爺,有張昭的消息。」

朱厚照正玩的高興,將一支箭投向二十步外的銀壺,頭也不回的道:「哦?」

劉瑾笑嗬嗬的道:「小爺,九月底你在青龍鎮中邀請張昭來東宮中參贊軍務,他當時回答說要考秀才。前幾日順天府院試結束,他考中秀才,卻惹上麻煩。」

劉瑾早就看穿張昭的「真麵目」。張昭想要走「天子將其派到東宮」中的路線,所圖非小!他當然不願意有人來分掉太子對他的信任。

張昭被審,京中傳遍。他今日一樣派人到府衙中聽消息。瞞肯定瞞不住的。但他早就掌握一些技巧。譬如,在太子玩的正高興的時候說事。

「哦?」朱厚照見沒有投中,拍拍手,一反常態的停止玩樂,轉過身,頗有興趣的道:「老劉,怎麼回事?」他當時因擔心張昭推脫不肯來東宮,還特意去求父皇下旨調人。

預備役之事因而得以入聖聽。如今朝中正準備在九邊予以實施。而關於調張昭入東宮為官,父皇隻說考慮考慮,到現在還沒動靜。

朱厚照不玩,正在比賽投壺的穀大用、張永等人呼啦的全部都圍過來,簇擁著朱厚照,捧著茶碗、熱水、毛巾、點心侍立在側。

劉瑾自然站著「一位」,彎著月要,說道:「張昭的同學餘冠出首,說他和錦衣衛勾結謀奪富戶家產。今日順天府中正在審理此案。京中各處都在關注這案子。」

朱厚照外殿側的小間走去,奇怪的問道:「這是為什麼?」一個秀才有什麼好關注的?

劉瑾諂笑道:「因張昭在小爺麵前提出預備役製度被朝廷采納,再加上他提出的『平北虜三策』、『戰爭論』、『戰略三階段』,這使得他在京中名氣極大。」

這幾年各地災情不斷,但朝廷應對得力,均平穩渡過。西南的土司叛亂不絕,但總能壓下去。唯有北麵的蒙古人,小王子、火篩兩部連年入寇。

這是朝廷的心腹大患。而張昭突然出現,以十七歲的年齡提出對蒙古諸部戰爭一係列的論斷。再加上太子的稱贊,朝堂采用他的策略,自然是引的朝野關注!名聲大振!

「嗯。也對。」朱厚照點點頭。數日前張昭院試時的「戰略三階段」的論述,他已經聽過,很對他的胃口。到小間裡坐下,朱厚照問道:「老劉,現在府衙那邊情況如何?」

劉瑾道:「那富戶已經到府衙作證。張昭和錦衣衛勾結的事,證據確鑿。他大概會被提學剝奪功名,退回強占富戶的100畝地。回鄉種地。」

老劉表情謙恭,實則心裡樂開花。

朱厚照皺眉,脫口而出的道:「老劉,你派人去一趟府衙,把張昭撈出來。」

劉瑾對太子的反應早有預料,他選擇在太子正玩樂時說張昭的事,不就是不想讓太子乾涉嗎?奈何這小爺不按劇本來啊!說道:「小爺,奴婢去傳話,那文官們肯定要鬧到皇爺那裡去。張昭有沒有功名都能來東宮。」

這話是沒錯的。但一個犯過錯的平民來東宮,怎麼能和他爭太子的信任呢?再有才華,其前途是有限的!這和一個秀才進宮,其中的差別海了去。

穀大用、張永幾人心裡暗自叫好。都在東宮裡混,誰看不出劉公公的心思呢?

劉公公腦子就是好啊!根本沒從張昭勾結錦衣衛名聲壞掉這個方麵去說。在皇家眼中,和錦衣衛牽扯算什麼錯?而是換一個角度勸說小爺。

朱厚照頓時有點撓頭。和所有的熊孩子一樣,怕家長是本能。想一想,說道:「那算了。你派人去府衙等著,等他出來,和他說一聲。我還等著和他討論軍務呢。」

劉公公滿臉笑容的道:「奴婢這就讓人去辦。」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我成了正道第一大佬 開局就能無限釋放大招 我不可能是劍神 農女不簡單帝君寵上天 我的反派那麼乖 最後蟲群 我得丹田有手機 血夜國度 都市之超品驅魔師 天師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