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 廣行新政(2 / 2)

加入書籤

明聖帝不問就裡:「還有事兒麼?」

鍾親王甩袖行禮:「臣弟有罪!」

明聖帝略感詫異:「怎麼了?」

「是九弟。」奕詒咬了咬牙,「這個小混蛋,跟閔氏把孩子生出來了。」

「嗯。」明聖帝並不意外,「他不是讓朝鮮王把那個孩子給認下了嗎?」

「您知道了?」奕詒瞪大雙眼,「您倒是管不管呢!老九色令智昏,看中誰不行,非要迷戀人家的王妃——」

「是有些不像話,這事兒如果傳出去,朝鮮管保生出一場亂子來。」明聖帝嘆了一口氣,「早先他請旨,想教朝王遜位,由世子稱王監國,朕沒答應,朕看這樣辦,把老九家的大格格許配給朝鮮世子,老九將來以國舅(即朝鮮國丈)身份主政朝鮮,也就名正言順的多了。」

「這——」奕詒懵圈了:奕譓的孩子是朝鮮世子的同母弟,依照皇帝的指婚,他得管同父的親姐姐叫嫂子,老九就變成了朝鮮世子的繼父——不對,是嶽父!這關係可有點兒繞啊。

明聖帝一錘定音:「又不曾亂了綱常,就這樣辦吧!」

奕詒復又請旨:「越南局麵漸已穩定,馮子材與劉永福乞歸骸骨,折子已經遞上來了,不知皇上意下如何?」

明聖帝打了個哈欠:「教他們再辛苦兩年,給劉永福一道恩旨,他的子女,朕都許給前程。」

奕詒這才行禮跪安:「臣弟告退!」

得到皇帝全力支持的孚親王奕譓膽氣愈壯,在將朝鮮國王的近身宮女全部換為旗人之後,立逼李熙下旨,冊封新出生的第三王子為「順昌大君」,同時將不受寵愛的第二王子李堈送入京城、服侍皇帝。

到此為止,傳承五百年之久的朝鮮王室氣若遊絲,幾乎到了血脈斷絕的境地。

天道四年秋,英吉利發動第三次英緬戰爭,幾乎沒費什麼力氣就滅亡了維係百年之久的貢榜王朝,大清外務部照會英吉利,要求割占布朗山至大其力的百餘裡緬甸疆土,作為南掌與英國的戰略緩沖之地。

英國自然不能答應,鍾親王這才亮出底牌:他早已把緬甸錫袍王的兩個女兒秘密接到了雲南境內。

為免多生事端,英國隻得默認了雲南新軍對緬東地區的占領,條件是大清不得支持緬甸王室的任何復辟行動。

因為這個緣故,此時的外交環境逐漸朝著對大清不利的方向急速惡化。

現下的世界環境是,德意誌帝國迅速崛起,直接威脅到了俄羅斯帝國在東南歐與中亞的利益,而俄羅斯的沙皇政府在購買軍火、推銷公債方麵都要依靠法國,法國趁機促成與俄羅斯結盟,與法世仇的德意誌與俄羅斯的關係也因此急劇惡化。

隨後,法蘭西軍隊迅速占領柬埔寨王國全境,令其變為半殖民地性質的保護國,

這樣,在整個東南亞,英國與法國對雲南、南掌、越南構成了全麵包圍,而在東北亞,法蘭西正極力促成俄羅斯與英國的修好,而俄羅斯本身也正覬覦著大清的整個北方門戶。

俄羅斯搖擺不定的原因有三個。

首先,德意誌帝國總理俾斯麥為了對抗法國、推行大陸政策,極力拉攏俄羅斯,先後與俄羅斯簽訂了《保險條約》、《再保險條約》。

其次,俄羅斯不能接受英國提出的「俄羅斯占據滿洲、日本割據朝鮮」的分贓建議,在沙皇的心目中,不出手則已,如果出手,整個朝鮮半島都是俄羅斯的囊中之物,沒有給日本分一杯羹的必要。

最後,清法戰爭前夕,清俄簽訂十年和約,目前和約還未到期,俄羅斯不好提前背盟。

歐洲的事兒,明聖帝夠不著,她在意的是,法國人在英俄之間上蹦下跳,保不齊會在東北亞形成一支以英法俄日為主力的四國瓜分勢力。

左右權衡之下,大清外務部同時對德俄奧三國發出邀請,希望三國皇室派出代表赴清訪問,鞏固彼此之間的友好關係。

三國對明聖帝的邀請做出了積極回應。

德意誌帝國的皇長孫威廉、奧匈帝國皇儲魯道夫、俄羅斯帝國皇太子尼古拉先後踏上了訪問大清的行程。

作者有話要說:  1之前說過,這篇文的篇幅就在80章左右,主要原因是不能觸及1894年後的近代史,所以,不是最近更的慢,而是從75章之後就沒有什麼劇情了,換句話說,75章就是大結局;2之所以還要寫5章,主要是為了行文完整,結尾必然倉促,不然不過審;3十一後開新坑,打死也要繞過1840年以後!現在的意向是寫一篇架空的古代宅鬥小說(《知否》那種),大家有好的想法可以給我提一下建議,謝謝!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這該死的第二異能 尼羅河的倒影 德妃的躺贏人生 全民領主:開局召喚德邦總管 全球數據化:我能強化萬物 海賊之麥田守望者 離婚後少奶奶她光芒萬丈 你是我的朝思暮想 扮醜後被千億大佬纏上 諸天之天外降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