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天兵降壽郢 內有豪傑通(2 / 2)

加入書籤

壽春城中,刺史府突有守城士卒稟報城外有大軍前來。

陳瑀大驚,慌問道:「是何人旗號,可是張別駕從江東借來了救兵。」

那小卒暗罵,壽春城內誰看不出來,那張阜定是跑了,也就你個昏頭相信那廝的鬼話。

嘴上卻不敢如此不恭,回應道:「小人親眼看見是袁氏的旗子,不是張別駕的。」

陳瑀心中大亂,說道:「啊,這可如何是好?難道我弟沒有成功勸說袁術嗎?」

堂上有被陳瑀請來做客的友人,見此也是暗暗叫苦,生怕袁術破了城牽連到自己,畢竟那袁術名聲可是不佳。

於是開口勸諫道:「使君,當務之際,還是暫避鋒芒為妙呀。」

陳瑀聞言仿佛抓住了救命的稻草,說道:「對,對對對,來人,快來人,準備車馬,集結兵士,護送我等前往下邳,再謀大事。」

壽春本地的大族人士聞此哀求道:「袁術暴虐,還請使君以州治百姓為念,否則使君臨陣而逃,恐引起兵士嘩變,朝廷怪罪呀。」

庭院內壽春籍的衛士多與本地大族有所牽連,也有家業所在,聞言皆望向陳瑀,目光不善,仿佛陳瑀若敢如此,便真的這樣做一般。

陳瑀大驚,沒想到刺史府中竟然被滲透到了這種地步,隻得隻身硬著頭皮,前去指揮迎敵,鼓舞士氣,但卻要求前往北門,眾人不疑有他,不敢違抗,自是不提。

卻說這袁術率近萬兵馬到了城下,大張旗鼓,遣使叫陣,聲稱率領五萬大軍,要踏平壽春,還請陳瑀上城樓一見,但陳瑀隻是不出。

袁術騎著馬爬上附近的一座小山坡,望向壽春,見此城城高數丈,護城河頗寬且深,淮南諸地無有盛於此也,忍不住贊嘆道:「真堅城也。」

又見城牆上士卒眾多,估計僅東麵這一小段怕不是就要數千人,於是皺眉看向楊弘,責問道:「卿不是說城中隻有不足五千兵士嗎?我看怕是不下萬人矣,莫不是前時攻城隻有數千人。」

楊弘見此也是鬱悶,線人說的就是四千七百多人呀,應該不會錯的,但事實擺在麵前。

也隻得擦了擦額頭的冷汗,胡編道:「明公勿憂,應是陰陵在壽春以西,因此東段的士卒多些,且應有城內百姓被迫脅守,應無大變。」

這時,忽有紀靈手下軍司馬梁綱求見袁術,袁術以為應是紀靈有什麼話要告訴自己,於是揮手說道:「讓他近來。」

這梁綱一見袁術,便俯倒在地,說道:「小人有破城之策以報袁公。」

袁術聞言頗感驚奇,心想,一個小小的軍司馬,也敢說自己有破此堅城之策,可笑。

但不願拂了紀靈的麵子,沒有喚來左右將其叉出去,而是問道:「汝有何計?且細細道來。」

梁綱不敢隱瞞,說道:「小人與淮南大將橋蕤交好,今已請紀靈將軍與橋蕤相約,橋蕤坐鎮南城,待我軍攻城之際,便裡應外合,殺了陳瑀親信,獻城袁公。」

袁公聞其二人私下聯係,不以為忤,笑道:「好啊,紀伏義原來是想搶了大功,卻沒想到弄巧成拙了。」

不禁與身後眾人哈哈大笑,笑完了,袁術轉頭對楊弘說:「如此,壽春易下爾。」

楊弘恭維道:「明公英明神武,不戰而屈人之兵。」

身後眾人也跟著恭維起來,說的袁術是喜笑顏開,溫聲對梁綱說道:「等破了城,我升汝等為大將,紀靈也重重有賞。」

梁綱大喜,沒想到前番幾次拚殺,才得了一個軍司馬的官職,當時袁術麾下不隻七萬人,自己於軍中不值一提,這一次獻城便一躍入帳中矣。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大明:我皇孫的身份被挖出來了 抱歉,方便讓我喜歡你嗎 重逢後傲嬌時爺追妻了 我磕CP被正主抓包了 回聲[娛樂圈] 柯學測謊人 人在鬥羅,開局煉出升魂丹 退婚後我成了娛樂圈頂流 他比火光撩人 偏執養成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