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2 / 2)

加入書籤

「重視挑選士兵由來已久了,但是各個時代有不同的情況,選兵也難以局限於統一的標準。如果在天下混亂、基業初創的時期,需要招攬人才的形勢下,比如像春秋、戰國時,戰爭持久不斷,那麼就自然有一種適合當時情勢的選兵方法。當今天下太平,國家統一,百姓忘記了戰爭,如果突然發生了事變,自然又有一種選兵的方法。大體上創建國家和軍隊時期的選兵,情勢在於廣泛招攬眾人,區分挑出各種等次,讓他們都能有用處。天下統一如同一家,邊疆和內地太平無事,將領有一定的法度,士兵有規定的名額,糧餉有指定的供給數目,這個時期的選兵方法隻在於精心認真。」

「首先,不能選用城市裡那些圓滑的人。隻要看到麵色光潤白淨、舉止靈活機敏的就是。其次,不能選用奸詐的人。神情善變,見到官府人員不在乎不忌憚的就是。首先能選用的,就是鄉村田野裡的老實人。所說的鄉村田野裡的老實人,皮膚黝黑、體格高大、生活艱苦,手和臉上的皮肉結實,有常年勞作而形成的鄉土氣色的就是。其次能選用的,是作戰經驗豐富的人,和曾經遭遇賊寇但沒有立下功勞的人。作戰經驗豐富的懂得生死利害關係,懂得生死利害關係就會產**詐狡猾的思想,不過這種人熟悉了解怎樣打仗,是必然要用的;沒有立過功勞的一定膽怯,不過曾經與敵碰麵知道對方情況,所以把以上這兩種人作為選兵的第二等。

然司選者,或專取於豐偉,或專取於武藝,或專取於力大,或專取於伶俐。此不可以為準。何則?豐大而膽不充,則緩急之際,脂重不能疾趨,反為肉累,此豐偉不可恃也。藝精而膽不充,則臨事怕死,手足倉皇,至有倒執矢戈,盡失故態,常先眾而走,此藝精不可恃也。伶俐而膽不充,則未警之先,愛擇便宜;未陣之時,預思走路;臨事之際,除己欲先奔——猶之可也,又復以利害恐人,使作他輩為己避罪之地,此伶俐不可恃也。力大而膽不充,則臨時足軟眼花,呼之不聞,推之不動,是力大不可恃也。是則吾人選士之術荒矣。廢四者而別圖之,亦不可也。蓋四者不可廢,而但不可必耳。諺曰:「藝高人膽大。」是藝高止可添3壯有膽之人,非懦弱膽小之人苟熟一技而即膽大也。惟素有膽氣,使其再加力大、豐偉、伶俐,而復習以武藝,此謂錦上添花,又求之不可得者也。然此輩不可易得,思其次,則武藝尚可以教習,必精神、力貌兼收。」

「但是主管挑選士兵的官員,有的專門選取體格魁梧的人,有的專門選取武藝出眾的人,有的專門選取力氣大的人,有的專門選取機靈乖巧的人。這些都不能作為選兵的標準。為什麼呢?身體魁梧高大卻沒有足夠的膽量,就會在事情緊急的時刻,由於身上肉重不能疾速奔跑,反而被拖累,這是不能憑借體格魁梧選用的原因。武藝精熟卻沒有足夠的膽量,就會在臨戰時畏懼怕死,手腳慌亂,以至於把武器拿顛倒了,平時的技藝表現全忘掉了,往往在眾人前麵帶頭逃跑,這是不能憑借武藝精熟選用的原因。機靈乖巧卻沒有足夠的膽量,就會在敵人沒來之前,喜歡選擇對自己有利的做法;沒有上陣的時候,預先想好退路;等到作戰的時候,除了自己準備率先逃跑——這尚能說得過去,還用生死利害關係嚇唬別人,欺騙別的人一起逃跑作為自己逃避罪責的手段,這是不能憑借機靈乖巧選用的原因。力氣大卻沒有足夠的膽量,就會臨戰時腳發軟眼發花,叫他聽不見,推他推不動,這是不能憑借力氣大選用的原因。這樣我們挑選士兵的方法就顯得虛妄不合情理了。可廢棄這四種選兵方法另外去想別的,也是不可以的。就是說這四種方法不能廢棄,不過不能隻依靠它們罷了。俗諺說:「藝高人膽大。」這說明武藝高強隻能給有膽量的人增加勇氣,不是怯懦膽小的人一旦練熟了一種技藝就變得膽大了。隻有平常就有膽量有勇氣的人,讓他再具備力氣大、身體魁梧、聰明機靈等條件,再熟習武藝,這就是錦上添花好上加好,而又求之不得的人才了。然而這種人不容易找到,想找差一等的,那麼還可以訓練他們武藝,但必須要選在精神、力氣和體貌方麵都具備條件的才行。」

李師閏在看到這裡的時候,險些拍案叫絕,因為這實在是太符合他的胃口了。對於每種人,他們都有自己的操作,因為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他們自然而言,發揮出來的能力也是不一樣的,有些人發過來的能力要好一些,有些人發揮出來能力要差一些,這都是十分正常的。而同樣一個人,在不同的環境下,它所發揮的能力,或者說發揮的作用和影響也是完全不一樣的,這就是要在不同的場合,用合適的人,才能達到一個出人意料或者說非常不錯的效果,但具體怎麼做,其實他之前並沒有一個太明顯的感覺,因為整個人畢竟都是非常復雜的,他之前也沒有接觸過太多的人,形形色色的人,他也不了解這些人到底在想什麼,所以他自然也是無法判斷。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龍族世界的幕後黑手 返回1977 神豪:趨吉避凶 剛下龍虎山:開局八奇技 重生之我真的太帥了 神秘世界的術士 廢土求生:我有修仙模板 分開後傅先生後悔了 農門嬌 大秦:起兵造反,嬴政竟是我軍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