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出師不利(2 / 2)

加入書籤

他似乎看到了超越顧傾城的機會。

在過去的時間裡,顧傾城不管是在才氣上,還是在名望上,始終都蓋他一頭,哪怕是兩幫士子匯聚到了同一條船上,無形中,大家也還是以顧傾城為尊。

包括跟著他的那些士子。

這讓他很是不服。

現在,他算是看到了超越的機會,於是立即熱心地聯絡起船上的其他士子來。

樓上的德王妃自然也是在第一時間就接到了消息。

「嘖嘖,不知顧公子這次能給咱帶來什麼樣的驚喜。」

德王妃興奮地跟一直圍在她身邊的三女說道。

這一次,她不打算再錯過了,因此,她一邊派陳蒨武去通知鄭經,一邊還吩咐人張羅起此事來。

既然是論道,那就乾脆搞得正規一點!

作為樓船的主人,她覺得自己有必要盡好地主之誼,於是立即就吩咐人去布置場地,準備酒食之類的。

眾人很快就匯聚在了樓船的宴會廳中。

偌大的樓船,自然也有著規模不小的宴會廳,而在德王妃的安排之下,宴會廳的中間,桌椅已經被擺成了整齊的兩列。

左邊一列,發起論道的顧傾城高居其首。

右邊一列,則是以持反對意見的席希明為尊。

正上方,則是德王妃高居其位,來擔任本次論道的主持者。

至於鄭經等人,則以觀摩的名義,坐在了士子們身後的桌椅上。

一場像模像樣的論道就這麼開始。

象征性地吃食過後,坐在上方的德王妃開口了:「顧公子,你此次閉門悟道,想必有所心得,不如跟大家分享一番如何?」

「心得談不上,感悟倒是有一些。」

顧傾城自然是先客氣了一番。

但緊接著,他卻說道:「過去兩日,我又細讀了一番《道德經》,確實發現了一些頗具爭議之處,比如說一個道字……」

他就這麼開始了他的論述。

他先從道字玄之又玄、含混不清的定義說起,說到了《道德經》裡對自然的理解,同樣是玄之又玄,含混不清。

也確實如此,雖然《道德經》裡,關於道字有七十多處,但沒有任何一處將其準確表達,而隻是玄之又玄、含混不清。

同樣,雖然《道德經》裡主張道法自然,可關於自然,除了天與地之外,引用最多的,就是水和穀,上善若水,虛懷若穀,是《道德經》裡最為重要的兩大主張,可關於水和穀的描述,同樣是含混不清、模棱兩可。

顧傾城在努力地述說著他的見解。

為了證明他的觀點,他開始就《道德經》裡的具體內容進行具體論述。

「關於一個道字,《道德經》裡表述得玄之又玄,沒有一個清晰的定義,唯一一次顯性的類比,是在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在這一章裡,老子把道喻為水,並把水的善贊譽到了極致,但卻對水的惡隻字不提。

「可事實上呢?

「這明顯就是一個悖論。

「在《道德經》的第二十三章裡,對水又有另一番描述: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

「這一句明顯也是悖論。

「驟雨不終日?

「事實上,太正二年,豫州一帶的驟雨就下了三天三夜,結果引發黃河大水,多處決堤,死傷老百姓多達數十萬。

「因此,在我看來,老子關於道的定義,實在是太過於牽強。」

顧傾城完成了一連串的論述。

不得不說,他的思維其實還蠻清晰的,最起碼他已經抓住了道家主張思想的漏洞所在。

沒錯,道家雖然定義了道,並主張道法自然,可實際上,不僅對一個道字定義得含混不清、玄之又玄,對於所謂的自然,也沒有任何太過於清晰的表述。

其中就包括對水和穀的表述,都是隻說它們的好,而沒有言其惡。

那這樣的道,能經得起細細推敲嗎?

至此,顧傾城的論述算是基本完畢。

聽起來也蠻有道理。

若是在場的人,無能能拿出反駁的理由,那道家關於道字的那個定義,算是存在很大的問題了,確實存在著重新定義的必要。

隻可惜,他還是少看了道家的智慧。

而在場,還有另外一個博學多才的人,那就是席希明。

在聽完顧傾城的表述之後,席希明的反擊也即將開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玄學小祖宗的馬甲捂不住了 時先生一婚到底 真酒如何成為警視廳之光[柯南] 聯盟:我的輔助賊正經 快穿就是不炮灰 名宅故夢 穿成農家福寶小甜妻 農家小神棍 席卷天下 阪本十級學者的柯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