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另一種說法(1 / 2)

加入書籤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確實是儒家最為核心的主張。

甚至沒有之一!

由此還衍生了很多的後世名言,比如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位卑不敢忘憂國」等。

這些,都是儒家士人為表達為國為民為天下之誌而作。

對於這一主張,鄭經也是極為贊成的,但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得遇上明主,碰上一個好時代,否則的話,就是單純地為皇權賣命了。

事實上,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一主張,包含的隻有自身、大家、國家、天下這幾個選項,並不涉及到皇權,隻不過在封建時代,大家普遍認為的國,就是皇權。

對於這一點,鄭經是不認的。

但當著德王爺的麵,這種話是不能說的。

這一點也很要命,有了儒家的這一主張來框住讀書人,那皇權就有理由讓讀書人來為其賣命了,不賣就是有罪,若是碰上昏庸之主,分分鍾就讓你下大獄,甚至要你小命。

這樣的例子在歷史上有很多很多。

比如說竹林七賢中的嵇康,就是因為不願意接受司馬昭的招攬而被下獄並處死。

再往前,春秋時期的名士介子推,因為不願為昏庸無道的晉文公重耳賣命,結果被重耳派人去他的隱居之地放火燒山燒死,因此還有了寒食節。

因此,鄭經稍稍應對不善,就可能有性命之憂。

那怎麼辦?

很好辦。

他立即就哈哈一笑:「盧大人,有一點我想你搞錯了,忘了告訴你,我現在已經開始跟著國師大人修習道家功法了。」

辦法有很多種,他先選擇了把自己從儒家摘出來的這一種。

假如我不再把自己當成儒家人,那你還怎麼用儒家的主張來框我?而道家,是奉行出世主張的!

此言一出,盧勛一下就懵了。

啥?

這樣的有識之士,年紀輕輕就入了道家?

這可如何是好啊?

一時間,他又不知該說啥了,急得差點就撾耳揉腮。

「哈哈,盧大人,跟你開個玩笑,我雖然修習了道家功法,但暫時還算不上是道家人。」

鄭經卻又是立即來了一句。

這是為了給自己留退路。

在此之前,他為了防範相當於皇權代表的盧勛的招攬,已經以無心出仕為名,狠心斷了自己的仕途,若是再把自己劃入道家,絕了入世的名分,那接下來就不好玩了。

盧勛稍稍鬆了一口氣,說道:「我說呢,你真若是就此入了道家,那真是國之損失。」

「不過有一點是真的,我確實無心仕途。」

鄭經卻又回道。

這又讓盧勛不解了,問道:「這又是為何?難不成你沒有為國為民為天下的想法?」

「不,為國為民為天下的方式有很多種,不一定非得出仕,在我看來,傳播思想和文化,讓天下人受教化,遠比出仕要有意義得多。」

鄭經的第二個理由來了。

那就是社會分工不同,為國為民為天下並不隻有出仕這一條路。

為了讓自己的說法更為有信服力,他又說道:「試問,古往今來之聖賢,有幾人曾經出仕?」

「這……」

盧勛一時又被問住了。

鄭經這話算是問到點子上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玄學小祖宗的馬甲捂不住了 時先生一婚到底 真酒如何成為警視廳之光[柯南] 聯盟:我的輔助賊正經 快穿就是不炮灰 名宅故夢 穿成農家福寶小甜妻 農家小神棍 席卷天下 阪本十級學者的柯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