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一個遺留問題(1 / 2)

加入書籤

鄭經確實又當著阮留之的麵又把道家的道給否了一次。

但這並不是為了迎合張籍,而是為了客觀。

既然是客觀,那轉折自然緊跟著就來了。

「不過話說回來,道家的道也還是有可取之處的,最起碼它借天地自然之說,來勸人向善修心修德,從立意上來說,是好的,因此值得弘揚。」

轉折就這麼來了。

張籍和阮留之都愣住了。

而張籍則不甘心地問道:「此言怎講?」

「因為人之道存在的意義,是讓天下百姓過得更好,讓天下更安定,而道家的道,是有此功效的,因此能不能經得起推敲,其實沒那麼重要。」

鄭經又回道。

又一次開始懷疑人生的阮留之總算又稍稍鬆了一口氣。

之前的他忍不住想,要是由著鄭經再這麼折騰下去,道家的根基遲早會被毀掉,也好在鄭經現在又說了一句,道家的道還是有可取之處的。

張籍卻又有些不甘心了。

要知道,現在是儒家式微,被道家給蓋了過去,因此他立即又問道:「那依你看,道家的道,跟儒家的道相比又如何?」

「道家的道,是百姓之道, 適合普通老百姓修,而儒家之道, 是天下之道, 適合讀書人及主政者來修, 客觀來說,治理天下的話, 還是儒家的道更為合適,若是二者合二為一,天下就會更太平。」

鄭經的回答來了。

不偏不倚。

還是沒有迎合張籍。

確實也夠客觀。

按照鄭經的理解, 道家的天之道確實是不值一提,但在修心養性方麵,還是很有可取之處的,但其清靜無為的主張,用來治天下就很不合適了。

治理天下, 還是儒家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那一套更合適。

隻不過他這麼回, 張籍的問題緊接著又來了:「既然如此, 那為何天下之人, 連很多讀書人及主政者都去信道家的道了呢?」

說完, 他還又一次不滿地瞪了阮留之一眼。

說起來還真是悲催。

過去數百年來,儒家式微已經是不爭的事實,而當自己的得意門生都改投道家之後, 連張籍這樣的儒家守門人,都已經對儒家之道也那麼一些不自信了,於是抱著問道於盲的心態來問鄭經。

「這當然是有原因的。」

已經說開了的鄭經倒是淡定。

通過短暫的交流之後,他已經大致扌莫透了這位名儒的心情, 因此, 此時的他心裡又冒出了一個新的念頭, 那就是想辦法把這位儒家的守門人也給折服了。

已經把道家的諸糅真人給折服了,再把儒家的張籍也折服, 會不會很香?會不會很好玩?

「具體的原因,就在於過去數百年的天下動盪,已經讓很多人對儒家的道產生了懷疑,懷疑它能不能讓天下太平, 在儒家遲遲不能證明自身價值的情況下, 改信道家也好, 改信佛家也罷,都很正常,這屬於無奈之下的一種精神寄托。」

他接著又說道。

畢竟是來自後世的專業人士, 他分析起這個來實在是太輕鬆。

「你的意思是說……」

隻是張籍還有些不太理解。

鄭經立即又說:「儒家之道,雖然更適合治理天下,但本身其實並不完善,或者說,時勢在變,過去的道,已經難以解決今日之困境。」

「可否具體說說?」

張籍立即又問道。

「想要做到天下太平,無非是要做到除內憂,去外患,天下一統,而要想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富國,強兵,百姓安康。

「而現如今的狀況是,窮者恆窮,富者越富,底層百姓窮,國家亦窮,財富都集中到了世家和士族手中,窮人永無出頭之日,國家舉步維艱,試問,儒家現有的道能否解決這些問題?」

鄭經卻反問道。

張籍短暫地沉默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玄學小祖宗的馬甲捂不住了 時先生一婚到底 真酒如何成為警視廳之光[柯南] 聯盟:我的輔助賊正經 快穿就是不炮灰 名宅故夢 穿成農家福寶小甜妻 農家小神棍 席卷天下 阪本十級學者的柯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