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再次買買買(1 / 2)

加入書籤

「若浪之真有心編撰教材,老夫願意全力輔佐之。」

這一句,表麵上看,這是張籍的承諾,可實際上,卻是他這一輩子所給過的最高的評價。

正如當年前東宮太子當著百官的麵,手執說玉柄鹿尾說隻有他才夠持有它一般。

張籍的心思倒是很簡單。

那就是對鄭經學識的高度認可。

在這世上, 善於背誦的人很多,但絕大部分都是死記硬背,可是在張籍看來,鄭經是不一樣的,他不僅會背,而且還掌握了所背之書的精髓。

《大學》的精髓是什麼?

不就是明德、親民、止於至善, 再加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幾樣!

這也確實是儒家的核心主張。

《中庸》的核心又是什麼?

不正是儒家古之聖賢的道統心法, 為人處世之道、德行標準及學習方式等?

因此,經鄭經一說, 他立即認可了將這兩篇從《禮記》中單獨提出來,供士人先行學習的建議。

這還不是最為重要的。

重要的是,鄭經的這一建議,讓張籍認為,鄭經是儒家最近數百年來極為難得一見的天才,已對儒家學說完全的融會貫通。

為什麼會這麼認為?

理由則很簡單。

自秦漢以來,儒家人才輩出,但提出將《大學》和《中庸》從《禮記》中單獨提出來供士子學習的,鄭經確實第一人。

儒家思想著作那麼多,若不是已經對儒家學說完全融會貫通,又哪能提出這樣的建議?

而這一點,就連張籍都自愧不如了。

這就厲害了!

要知道,儒家的著作確實是非常多的,光是最為經典的,就有《易經》《尚書》《詩經》《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榖梁傳》《孝經》《論語》《孟子》《爾雅》這十三經。

而這十三經又全都是古文言文, 出了名的難懂, 後世之人想做到絕大部分涉獵,並融會貫通的,就非常之難。

就好比張籍自己,也隻敢說自己通《周易》、《尚書》、《詩經》、《論語》、《孝經》,外加道家的《老子和《莊子》。

而鄭經呢?

據張籍所知,短短的半天功夫,他已在《論語》、《孟子》、《詩經》、《春秋》、《禮記》等方麵都已表現出極深的造詣,而聽他四書五經的提法,似乎對《周易》和《尚書》也相當熟悉。

這就厲害了!

要知道,張籍自己也是年少成名,還不到三十歲,就已擁有了比當時那些儒家大儒還要高深的學識,可現在他卻發現,就算是現在的自己,也未必能在學識方麵厲害過鄭經。

那還有啥好考究的?

全力輔佐他來編寫儒家標準教材,再次將儒家思想和文化發揚光大,不就是最大的功德,以及對鄭經最高的評價嗎?

隻是他這麼一說,可是把其他人給嚇到了。

為啥?

因為他是儒家文廟的主持,公認的當世大儒,對儒家思想和文化掌握得最為厲害的那一個。

在這一點上,連駱斐這位國子監的祭酒都自愧不如。

可現如今,他卻表態說,願意輔佐鄭經來編撰儒家標準教材,這說明什麼?

答案不言而喻。

這下弄得連駱斐都沒法再說什麼了,隻能說道:「既然如此,那就有勞浪之和之言先生費心了,等我回國子監稍作準備,咱們改日再細聊此事。」

他的意思是說,這事就這麼定了,具體怎麼個操作法,下次再詳細談。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玄學小祖宗的馬甲捂不住了 時先生一婚到底 真酒如何成為警視廳之光[柯南] 聯盟:我的輔助賊正經 快穿就是不炮灰 名宅故夢 穿成農家福寶小甜妻 農家小神棍 席卷天下 阪本十級學者的柯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