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2 / 2)

加入書籤

隨著天刀宋缺的決定,宋閥全體投降,嶺南之地也和平回歸華夏。

…………

巴蜀李唐也收到了華夏之主的來信。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李淵看完這封信感觸頗多,向特使同時也是老熟人的杜如晦問道:「虎太祖可還說了些什麼?」

杜如晦一臉嚴肅的回答:「吾皇親口說,李氏一族,有功於黎民百姓,故而從優對待。

李淵加從一品唐國公,禮部尚書,長安任職;

長子建成,為人穩重,德才兼備,克己奉公,加正三品金紫光祿大夫,任巴蜀總管;

次子世民,足智多謀,英勇善戰,加正三品冠軍大將軍,隨父長安任職;

三子元吉,扯鼓奪旗,勇冠三軍,加正三品hh大將軍,駐守漢川郡

其餘人等,另有封賞。」

李淵對杜如晦說:「貴使一路辛苦,請先去偏殿稍作休息。」

杜如晦知道李氏一門要關起門來商量,也不多說,行了一禮,跟著內侍去偏殿等候。

李淵對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長孫順德、裴寂、李靖等人問道:「你們覺得如何?」

李建成作為長子,首先站出來發言:「父王明鑒,兒臣覺得,其它的暫且不論,單就謝天虎的人品而言,還是可信的。此人要麼不許,一旦許諾就不會變,他連佛門都可以原諒,更何況我李氏族人,咱們和他最多隻能算各為其主,又沒有真正的血海深仇。」

李世民聽了,有些不高興,因為他僅得了個虛職,而其父和兩個兄弟,都是實打實得到的實職,於是出言說道:「那也未必,想那王世充一族,可是被謝天虎趕盡殺絕了的,連女人和小孩都沒放過,請問王氏一族與謝天虎有何血海深仇?」

李建成當即反駁:「二弟謬也,想那王世充三番兩次的拒絕謝天虎招降,直到最後時刻還兩麵三刀。如此行徑,安能不惹怒華夏之主。王氏一族被滅,可以說是王世充一手造成的。」

李元吉和李建成是一黨的,此番也落得實缺,連忙站出來附和:「大哥所言甚是,想那佛門與謝天虎死鬥多年,尚能和解。我李氏若是能與之和解,未嘗不是一件好事,起碼巴蜀之地的百姓不必再受刀兵之禍。」

長孫順德:「我亦贊成二位殿下的觀點,冤家宜解不宜結。況且僅餘巴蜀彈丸之地,焉能與整個天下抗衡,一旦交戰,最多不過是延遲其一兩年罷了,有何意義。」

裴寂也站出來說:「兩軍交戰各為其主,這再簡單不過的事情了,料那華夏之主也不會失言於天下,此事可行。」

李世民見眾人都同意投降,不免有些心慌,雄才大略的他可不願意輕易屈尊人下,於是對著老戰友李靖使了個眼色。

李靖心裡也在盤算,以一隅敵全國,到底能堅持多久,是否像長孫順德說的那樣,最多不過是延遲其一兩年罷了,有何意義。

李淵見眾人都說了話,唯獨李靖沒發言,便開口詢問:「藥師,你如何看待此事?」

李靖一邊看見李世民在給他使眼色,一邊盤算著能守多久,心裡一陣煎熬,最後嘆了口氣,說:「唉!臣以為,隋失其鹿,英雄競逐,天命歸謝,已成定數。」

眾人聽了點頭認同,唯有李世民一副不甘心的模樣。

李淵聽了眾人發言,又自個琢磨一會,覺得謝天虎的這個招降條件算是比較優厚了,極大程度的保留了李閥在巴蜀地麵上的勢力。其人品也還算靠譜,從起事到現在,還沒聽說他出爾反爾過。

李淵打定主意,正色說道:「想當年吾等起義反隋,不外乎也是為了救黎民於水火,解百姓於倒懸。天下紛亂多年,蒼生渴望和平。今華夏之主有意再造神州,吾便成全與他。」

此言一出,眾人也都點頭稱是。

「宣華夏特使進殿~~~~」

杜如晦走了進來,問曰:「唐主可曾想好?」

李淵鄭重的回答:「李氏願降。」

杜如晦贊曰:「此乃天下蒼生之幸也!」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仙俠相关阅读: 他的小嗲精甜又颯 扶天問仙 大唐:開局錯認皇後當嶽母 廢妃上位:邪王,請躺好! 大明:我真不想成為太醫啊 龍族:重生歸來我路明非屠神證道 我在東京召喚黑影兵團 重回星際後我嫁給了殘疾上將 神醫棄妃:邪王,別纏我! 都市:騙子們都說到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