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 / 2)

加入書籤

情扉:

情為何物,直教心思搖曳

那赴湯蹈火的深情

——《鄭風·將仲子》

「不悔仲子逾我牆」,是金庸先生名著《倚天屠龍記》第十三回目的題名,說的是滅絕師太威迫女弟子紀曉芙去殺害楊逍,紀曉芙回憶往事,回憶中的楊逍沒有傳聞中的惡毒,也沒有印象中的風流,有的隻是含情執著。

「在道上遇到一個身穿白衣的中年男子,約莫有四十來歲年紀。弟子走到哪裡,他便跟到哪裡。弟子投客店,他也投客店,弟子打尖,他也打尖。弟子初時不去理他,後來實在瞧不過眼,便出言斥責。那人說話瘋瘋癲癲,弟子忍耐不住,便出劍刺他。這人身上也沒兵刃,武功卻是絕高,三招兩式,便將我手中長劍奪了過去。「我心中驚慌,連忙逃走。那人也不追來。第二天早晨,我在店房中醒來,見我的長劍好端端地放在枕頭邊。我大吃一驚,出得客店時,隻見那人又跟上我了。……」

「逾」是「翻越、爬過」的意思,仲子翻牆這事是有出處,就在《詩經·鄭風》中的《將仲子》一詩:

將仲子兮,無逾我裡,無折我樹杞。豈敢愛之?畏我父母。仲可懷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將仲子兮,無逾我牆,無折我樹桑。豈敢愛之?畏我諸兄。仲可懷也,諸兄之言亦可畏也。

將仲子兮,無逾我園,無折我樹檀。豈敢愛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懷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這裡的「將」,念「qiang」,翻翻詞義專著《爾雅》,說它有「請,告知」的意思。仲子就是排行老二的男子,我們姑且把它叫作「小二哥」吧,「將仲子」意思就是請小二哥知道。讓小二哥知道什麼呢?小二哥啊,我求你,不要翻進我鄉裡,不要折我家的杞樹。我哪是舍不得杞樹啊?我是害怕父母。小二哥,你讓我懷戀,可是父母的話,我又不能不畏懼啊。……

仔細聽聽吧,多麼炙熱的愛情啊,拚命追求心愛的姑娘的男子,半夜扌莫黑翻到姑娘的家裡,把牆邊的樹木花草都折斷了,還驚動了姑娘的家人鄰居。

讀完這首詩不由向窗外看一看,樹影晃動,仿佛有一個少年翻牆而過身影。可以想象,姑娘家人肯定以為夜來小偷翻入院,接著就是鑼聲四起,舉火捉賊了。

我多想跑過去給人們說明白,他不是偷東西的賊,要說是賊,最多也是個偷心的賊,在他看到姑娘的第一眼,瞬間沉醉。

這位翻牆少年是《西廂記》裡的洛陽書生張珙,翻牆夜會崔鶯鶯,「夜晚,小姐鶯鶯在後花園彈琴,張生聽到琴聲,攀上牆頭一看,是鶯鶯在彈琴。急欲與小姐相見,便翻牆而入……」,這一翻,翻出了一段千古傳唱的海誓山盟,張珙成為古今第一福氣人。

這位翻牆少年是《聊齋》中《阿寶》裡的粵西名士孫子楚,變身鸚鵡越牆而過,「生自念:倘得身為鸚鵡,振翼可達女室。心方注想,身已翩然鸚鵡,遽飛而去……」,這一飛,與阿寶姑娘情意既定,起死回生,孫氏家族世代繁盛。

這位少年也是我們的大文豪蘇軾。話說公元10世紀的一個夏初時分,東坡先生出門踏青。但行間,見花謝花飛花滿天,不覺嘆息不已。途經一座園子稍作歇息時,卻聽到圍牆裡麵有姑娘的盈盈笑語,還帶有明快的歌聲,在風中忽高忽低。蘇先生道德與文章名動天下,所以雖然貼著牆根聽了好一陣子,卻沒好意思翻牆進去搭訕,未了隻留下一句「笑漸不聞聲漸消,多情卻為無情惱」,走了。

……

不翻牆的喟然若失,翻牆成功的成就姻緣,在我們無法企及的古代,這每一首詩、每一場劇、每一件藝術作品都是先人們生活的生動再現,這一幅幅有趣生動的風情畫麵,是心靈的吟唱,是炙熱的愛。

《將仲子》中瘋狂的愛情適合發生在夏天,在鄭國這個平原地帶,放眼望去,那是一望無際的田野啊,萬物生長。我曾站在廣闊的田野中四望,天空晴朗、碧雲飄盪、樹木茂盛,不覺感嘆我的家鄉真是個好地方,在我家鄉的古代時候,「裡」還不是長度單位,而是封建莊園的一個單位,五家為鄰,五鄰為裡。當時的農民住宅一般都是土屋外加種植很多樹木的後院,外邊再築一道牆與鄰居隔開,構成基本的街巷。

夏日到來,樹木遮天蔽日,這是愛情發生的好日子。

當時的記載中有明確的社會風俗記錄,《周禮·地官·媒氏》:「中春之月,令會男女,於是時也,奔者不禁。」國家都鼓勵野外親熱啊,在周代男女交往確實是自由的,隻要男女相互來電。而《將仲子》中,姑娘的父母兄長的叱罵、鄰居的讒毀也可能是雙方是仇家什麼的,像李漁《十二樓》之一的《和影樓》故事一樣:「聽過道學的,就怕講風情。說慣風情的,又厭聞道學。這一對連襟、兩個姐妹,雖是嫡親瓜葛,隻因好尚不同,互相貶駁,日復一日,就弄作仇家低過一般。起先還是同居,到了嶽丈嶽母死後,就把一宅分為兩院,凡是界限之處,都築了高牆,使彼此不能相見……」,兩家的下一代珍生、玉娟表兄妹兩小無猜因此隔斷。不管怎樣,這些也阻止不了愛情的發生。翻牆也在所不惜。

這份炙熱的愛在中國詩歌中屢見不鮮,「夜來冒霜雪,晨去履風波,雖得敘微情,奈儂身苦何?」在詩經時代過後的樂府民歌中,無名氏用這一首《夜度娘》唱著霜雪、風波都不算什麼,相愛的人在任何困難麵前都不會退縮。最為有名的恐怕就是《上邪》:「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棱,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這是發了個最有高度的誓言,震撼著整個中國詩壇。

更有甚者,用更加激烈的行動實踐瘋狂的愛情。潮州儒生張羽對心愛的瓊蓮說:「怕什麼物議,顧什麼形穢,誓與你,人間海底,生死相隨永不離。」當時是龍王三公主瓊蓮被阻婚者龍王關押了起來,張羽就用仙姑所贈送的銀鍋把東海煮沸了。

《張生煮海》的故事由於各種版本戲劇的盛行深入民心,我看過越劇版本的。舞台布置華麗,唱腔清幽婉麗,瓊蓮也對愛情抱有同樣的態度:「但求知心共百年,甘願人間受煎熬。為救張郎,粉身碎骨也甘願。何惜頜下把珠舍,含淚忍痛將珠摘。」

這就是張生煮海的故事,大海都敢煮沸,還有什麼不敢的?在文學作品中,為愛赴湯蹈火似乎一直都是生活的最高價值。

台灣花蓮縣詩人楊牧在《星是唯一的向導》中吟道:

那俯視是十八歲的我

在年輕的飛奔裡,你是迎麵而來的風

淡忘了你,淡忘這一條街道

在智慧裡,你是遇,掀我的悟以全宇宙的渺茫

你的笑在我的手腕上泛出玫瑰

……

楊牧打了個比方,愛情是一場風,在那一場年少的疾風中,年輕的人們都似飛蛾撲火般愛過。那穿堂而過的風,那滂沱大雨,那翻過的牆頭,那黑暗中亮晶晶你的眼睛,詩人也曾這樣炙熱的愛過一個人,不去管明天在何處,不去管在歲月的瑣碎中變得怎樣的滄桑。「仲可懷也」,你怎麼會不讓我留戀?

許多年後,花蓮小城成了大城市,越來越多的孩子在高樓大廈裡吹著冷風,看著偶像劇,有了更成熟的裝扮,少男少女們已經有了太多的戀愛技巧,華麗麗地上演著一場又一場的愛恨交織,他們已經體會不到楊牧詩中的意境,也感受不到《將仲子》中市井深愛。

《和影樓》中的那堵牆,在相愛的表兄妹二人的努力下,不但拆去了,還掘開泥土,「等兩位佳人互相盼望,又架起一座飛橋,以便珍生之來往,使牛郎織女無天河銀漢之隔。」而「不悔仲子逾我牆」這一回目的女主角紀曉芙,終不後悔與楊逍曾經相愛,是以將女兒取名「不悔」,麵對師父的威逼,堅決地搖了搖頭,被滅絕一掌打死了。

都曾這樣深愛。

小河之戀,跨越千年的美麗

——《鄭風·溱洧》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對老家新鄭的兩條小河情有獨鍾,特別是到了老年,他還念念不忘,甚至發展到了魂牽夢縈的境地。在《宿滎陽》的詩中,當他回憶起童年時寫道:「追思兒戲時,宛然猶在目……獨有溱洧水,無情依舊綠。」詩中的溱洧二水,是幼年時經常去玩耍的地方。

溱水、洧水是河南新密(舊屬新鄭,現屬鄭州)境內的兩條河流。洧水橫貫新密東西,全長40餘公裡,溱水自新密東北部至東部全長285公裡,兩條小河相距很近,在新密東部的具茨山麓又合在一起,稱「雙洎河」,流入潁水,最後匯入淮河。這兩條不起眼的小河,平靜的流著,為鄭國帶來豐碩的糧油,也築起一道溫柔的風景,成就中國文化史上耀眼的坐標。

那是一個個春天裡發生的故事。鄭國的青年男女用詩歌的方式把那場麵記錄下來,傳給了我們,名字叫《溱洧》。

溱與洧,方渙渙兮。士與女,方秉蕳兮。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洧之外,洵訏且樂。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芍藥。

溱與洧,瀏其清矣。士與女,殷其盈矣。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洧之外,洵訏且樂。維士與女,伊其將謔,贈之以芍藥。

這是農歷的三月間,溱河和洧河迎來了桃花汛,春水渙渙。人們按捺不住內心的興奮,奔向河邊,愛情和喜悅之情一起在心靈裡瘋長。岸上青草茂密,枝頭鳥鳴啾啾,陽光如金子一樣鋪灑下來,叫人春心盪漾。屋子裡坐不住,三五邀約著,去河邊參加歡會。河邊,已然熱鬧如市集了,男男女女,往來如織,人人手拿蘭草和芍藥。他們開朗大方地說著笑著,將春天清爽的空氣攪動得歡騰起來。

「溱與洧,方渙渙兮。士與女,方秉蕑兮。」蕳,jian,一種生於水邊的蘭草。簡簡單單十四個字,就為我們勾勒了一幅歡樂祥和的遊春圖,傳遞給我們無數欣喜、興奮的氣息!這是法令允許的仲春之會,《周禮》上說:「於是時也,奔者不禁。」倘若兩人來電,就在野外親熱,也沒人認為是傷風敗俗,卻被看作是對大地豐產的祝福,是吉祥!

《溱洧》就記錄了這良辰美景中的一次相遇相愛。在如織的遊人裡,她看到了他,心一動。也不做何遮飾,這個日子,誰都可以恣情任性。她直直地上前問:「哎,去那邊看看好麼?」他有點驚喜,慌亂間竟傻傻地回:「已經去過了。」她一下就喜歡上了他那傻樣子,仰著一張無邪的臉,調皮地說:「那就再去看看唄!」言外之意是:這次你會有收獲哦。他鬆了口氣,幸好她有纏人的可愛,才沒有錯過如此俏皮的美女。他們一路笑鬧,回到水邊。或許大家要揣摩這士與女的關係:他們可能認識,女孩子可能心裡老早就喜歡這帥哥,今兒個正好找個借口接近;也可能並不認識,隻是一見鍾情而已。這都沒關係,最重要的是現在他們相愛了,就在這小河之濱,互贈香草,這禮物不僅是定情之約,也有願戀人身體康泰的祝福在裡麵。因為水邊芳草萋萋,古人認為,香草有驅邪之功,於身體大有裨益。

這是多麼生動的場麵啊,健康和溫暖的氣息,真令人神往。這些謳歌春天,贊美純真的愛情、展示純樸風俗的絕妙詩章,竟然被關進了我們的理學大師朱熹說成事「奔者自敘之詞」。但我們不用去理會,因為那從溱洧之濱踏春歸來的青年男女們,他們身上佩帶的蘭草,手裡拿著的芍藥,灑下的一路歌聲,散落的一路芬芳,播下的一春詩情,早已經沖破了封建衛道士囚禁的窗欞,將愛灑向了人間。

在中國的歷史上,偉大詩人杜甫在《麗人行》裡就曾寫道:「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三月天氣,萬象皆新,草木瘋長,陽光明媚,麗人們徜徉河邊,臨水照花,愛慕者們在努力追隨、接近……這樣的日子、這樣的環境,正是愛情生長的溫床。

宋詞人李之儀在長江上吟唱著:「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隻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伴著長江的流水許下愛的承諾。

看錢塘河堤上的故事:白娘子與許仙的愛情傳奇,跨越數千年,依然在流傳,而最初,兩個人,一場雨,一把傘,在河邊相遇了。

開封人崔顥更是溫情脈脈地講述起小河旁的戀情。

君家何處住?妾住在橫塘。

停船暫借問,或恐是同鄉。

在他《長乾行》的第一首,在這碧波盪漾的湖麵上,年輕的女子撞見了自己的意中人,爽朗地詢問起小夥子,「你的家住在哪裡啊?」還未等人家回答,便著急地自報家門,我家住在橫塘,你把船靠在岸邊,咱們聊聊天,說不定還是老鄉呢。年輕姑娘的瀟灑、活潑和無拘無束生動地映現在碧波盪漾的湖麵上。

《長乾行》的第二首,小夥子也憨厚地回答了姑娘:

家臨九江水,來去九江側。

同是長乾人,生小不相識。

雖然我們同是長乾人,可原來卻並不認識。詩人崔顥並沒有告訴人們這故事的結局。但是,能有如此浪漫的開篇,想來也應該和《溱洧》一樣,「贈之以芍藥」,是美麗的結局。

溱與洧,春水渙渙;溱洧水,清亮且長,正是愛情的溫床。你把最美的芍藥贈給我,我把手中的蘭花贈給你,伊人在花草中芬芳,情意在春水畔綿長。這溱洧水畔的故事是兩三千年前先人們生活的生動再現,清純而自然,質樸而率真。在漫漫的冬眠裡蘇醒,男女邂逅,情愫暗生。恐怕今天苗族男女的山歌對答,佤族男子「串姑娘」,傣族姑娘把繡球拋向有情人,白族男女在蝴蝶泉邊的情歌……都未必比他們更快活!

寫這篇文章時候我就坐在我故鄉的小河旁,北汝河,離溱洧二水沒有多遠,最終三條河流都匯入到了淮河,陽光透過樹頂的縫隙,河麵上躍動著細碎的金光,四濺的是細碎水珠的清涼,我歡快地笑出聲來。

我愛這些小河。

最美采蓮女

——《鄭風·山有扶蘇》

山有扶蘇,隰有荷華。不見子都,乃見狂且。

山有喬鬆,隰有遊龍。不見子充,乃見狡童。

讀這首詩的時候會有幅動態的畫麵,山上小樹,陌道縱橫,有一個女子,她靜靜地走在山間小道,慢慢來到一處沼澤,突然發現其中的荷花正盛開。於是她坐在池邊,輕輕唱著心中的歌,幻想著下一秒遇見的人。時間流逝,結果等來的不是一直傾慕的美男子,卻是一個輕薄的狂人。

大約記得一些各家的解釋,東漢經學大師鄭玄說:「言忽所美之人實非美人。」現代古文字學家高亨以為這詩寫「一個姑娘沒見到自己的戀人反遇到了一個惡少的調戲。」歷史學家孫作雲先生的看法,《山有扶蘇》屬嘲笑、戲謔的小歌,是在「會合男女、祭祀高禖、祓禊求子」的背景下唱出來的,「是男女歡會節日之詩。」還真是百家爭鳴,百花齊放呢。

個人覺得,就當下而言,《山有扶蘇》有味道就在女人的俏皮,兩千多年前一位女子俏罵戲謔情人的畫麵難道不惹人心扉嗎?不妨說戀人約會時候,姑娘早早來了,小夥子卻姍姍來遲,讓姑娘既喜又惱。心裡高興著,嘴裡罵罵咧咧道:「我等的人是子都那樣的美男子,可不是你這種不守信用的狂妄之徒啊,我等的人是子充那樣的善良人,可不是你這種輕浮浪盪的狡獪少年啊!」

一切緣於讓她等久了!

這樣風趣幽默的戲謔手段,也是姑娘們整治小夥子的拿手好戲。見麵能打情俏罵,不更表示他們心無隔閡,嘴無遮攔,親密無間嗎?這樣想來,兩千多年前,那個情竇已開的濃情女子,戲謔情人時的欣悅與野性情態,就活靈活鮮地站在我們的眼前。

《詩經》裡的人都純粹地可愛,喜歡和憎惡那麼直接,沒有過多的迂回戰術,如果可以偶遇,那麼一段戀情就慢慢滋生在彼此心間了,即便山無棱,地無角,也要聽到彼此的心跳。

「春風復多情,吹我羅裳開」,等待戲謔之後,女子的氣消了,在夏日裡,靜靜微笑。這樣的女子便讓後代的文人墨客生發出很多關於采蓮女的暢想。詩仙李白在《采蓮曲》裡就再現了一個我見猶憐的女子形象:「若耶溪傍采蓮女,笑隔荷花共人語。日照新妝水底明,風飄香袂空中舉。岸上誰家遊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楊。紫騮嘶入落花去,見此踟躕空斷腸。」采蓮姑娘們的衣袂被風吹起,荷香體香共飄盪。那岸上誰家遊冶郎,見此美景,會是怎樣的感想?好一句「空斷腸」,似乎都可聽見盛世裡男女的渴望:心在跳,臉色也變了。多虧被荷花叢遮蓋住了。

大詩人白居易更是細節化了這個采蓮女的嬌羞:「菱葉縈波荷颭風,荷花深處小船通。逢郎欲語低頭笑,碧玉搔頭落水中。」(《采蓮曲》)這該是多麼窘迫的場景,心愛的人兒就在麵前了,說些什麼都無從開口,一低頭的溫柔淺笑,還是心緒紛亂,剛一抬手,那斜插的時髦發簪掉落在水中了,本想給他最美的容顏,卻無料情節戲劇了,匆匆側過臉,希望自己的尷尬沒有讓他看見。

荷花的點點花蕊,正如那女子的白嫩容顏,於是從《詩經》裡走出的荷花,就從容地開在喧囂的人間了,任後人在觀望時不斷贊嘆,不斷遙想。

正是這份暢想與歡喜情趣,荷花就似乎與美好卻無法擁有的情誼相連了。我們才更多地去注意,長在兩千多年前窪地池沼裡的荷花,它通過時間的波動紋理,把說不盡的美和道不透的智慧,在芙蓉色和蓮子心裡讓我們感覺到。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譯文序跋集 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 活在戰國:鬼穀子的局助讀 魯迅的故家 西廂記 夢魘都市:我竟能吸收怪異能力 不正常玄幻 我隻想安靜地當一個禦獸師 快穿當大佬拿了受氣包劇本 喜歡你喜歡我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