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愛羅先珂童話集》(1 / 2)

加入書籤

愛羅先珂先生的童話,現在輯成一集,顯現於住在中國的讀者的眼前了。這原是我的希望,所以很使我感謝而且喜歡。

本集的十二篇文章中,《自敘傳》和《為跌下而造的塔》是胡愈之先生譯的,《虹之國》是馥泉先生譯的,其餘是我譯的。

就我所選譯的而言,我最先得到他的第一本創作集《夜明前之歌》,所譯的是前六篇,後來得到第二本創作集《最後之嘆息》,所譯的是《兩個小小的死》,又從《現代》雜誌裡譯了《為人類》,從原稿上譯了《世界的火災》。

依我的主見選譯的是《狹的籠》,《池邊》,《雕的心》,《春夜的夢》,此外便是照著作者的希望而譯的了。因此,我覺得作者所要叫徹人間的是無所不愛,然而不得所愛的悲哀,而我所展開他來的是童心的,美的,然而有真實性的夢。這夢,或者是作者的悲哀的麵紗罷?那麼,我也過於夢夢了,但是我願意作者不要出離了這童心的美的夢,而且還要招呼人們進向這夢中,看定了真實的虹,我們不至於是夢遊者(sonaulist)。

一九二二年一月二十八日,魯迅記。

《狹的籠》譯者附記

一九二一年五月二十八日日本放逐了一個俄國的盲人以後,他們的報章上很有許多議論,我才留心到這漂泊的失明的詩人華希理·埃羅先珂。

然而埃羅先珂並非世界上赫赫有名的詩人;我也不甚知道他的經歷。所知道的隻是他大約三十餘歲,先在印度,以帶著無政府主義傾向的理由,被英國的官驅逐了;於是他到日本。進過他們的盲啞學校,現在又被日本的官驅逐了,理由是有宣傳危險思想的嫌疑。

日英是同盟國,兄弟似的情分,既然被逐於英,自然也一定被逐於日的;但這一回卻添上了辱罵與毆打。也如一切被打的人們,往往遺下物件或鮮血一樣,埃羅先珂也遺下東西來,這是他的創作集,一是《天明前之歌》,二是《最後之嘆息》。

現在已經出版的是第一種,一共十四篇,是他流寓中做給日本人看的童話體的著作。通觀全體,他於政治經濟是沒有興趣的,也並不藏著什麼危險思想的氣味;他隻有著一個幼稚的,然而優美的純潔的心,人間的疆界也不能限製他的夢幻,所以對於日本常常發出身受一般的非常感憤的言辭來。

他這俄國式的大曠野的精神,在日本是不合式的,當然要得到打罵的回贈,但他沒有料到,這就足見他隻有一個幼稚的然而純潔的心。我掩卷之後,深感謝人類中有這樣的不失赤子之心的人與著作。

這《狹的籠》便是《天明前之歌》裡的第一篇,大約還是漂流印度時候的感想和憤激。他自己說:這一篇是用了血和淚所寫的。單就印度而言,他們並不戚戚於自己不努力於人的生活,卻憤憤於被人禁了「撒提」,所以即使並無敵人,也仍然是籠中的「下流的奴隸」。

廣大哉詩人的眼淚,我愛這攻擊別國的「撒提」之幼稚的俄國盲人埃羅先珂,實在遠過於贊美本國的「撒提」受過諾貝爾獎金的印度詩聖泰戈爾;我詛咒美而有毒的曼陀羅華。

一九二一年八月十六日,譯者記。

《池邊》譯者附記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 活在戰國:鬼穀子的局助讀 魯迅的故家 西廂記 夢魘都市:我竟能吸收怪異能力 不正常玄幻 我隻想安靜地當一個禦獸師 快穿當大佬拿了受氣包劇本 喜歡你喜歡我的樣子 神醫毒妃手下留情